戚玉兰,魏 冉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00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提升策略研究
戚玉兰,魏 冉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009)
网络话语权是网络环境下人们自由而平等的表达自身见解、发表言论的权利。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话语权呈现主体多元化趋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话语影响的时空范畴得到拓展、话语传播的对象获得阔深。与此同时,网络话语权也出现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沟通失效、教育者把控力度减小、受教育者滥用网络话语权等困境。因此,加强对网络话语权的引导、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建立良好的话语沟通平台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网络话语权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已然发展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新时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保障。用健康的思想文化引领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网络话语权的研究应然而生[1]。
话语权就是说话的权利,即每个人平等自由表达自身见解,发表言论的权利,它是一种信息扩散中的现实影响力,牵引着社会舆论的走向。网络话语权是话语权在网络中的延伸,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人们能平等进行表达的权利,能对他人产生现实的影响力,既包括言论权也包含着社会政治诉求。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话语权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我国政府和高校顺应时代的发展,根据高校学生的特点,在网络中对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意识进行传播推广,从而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获得的权利。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相比,新形势下网络话语权有以下特点:
1.话语权主体发生变化。在网络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抛弃了传统的单一式主体,突出了学生的主体能动地位。在以往的思政教学中,主要以一元化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为主,教育者是话语表达的权威,是信息的输出者。而高校学生是话语权的客体、是信息的接受者,甚至是被忽略的角色。然而,进入网络化时代之后,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得高校学生的主体意识高度觉醒,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在网络世界中自由的徜徉,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和实现自身的话语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话语权逐渐发生改变。
2.表达自由、传播迅速。在传统的传播媒介中,高校学生要公开发表言论,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核和批准,并且表达的方式和途径及其有限。而在网络的大环境中,高校学生发表言论基本没有门槛,只要有电脑和网络,就随时可以接受信息和表达自己的思想。网民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了充分表达思想观念,迅速传播信息的自由。
3.交互影响趋深趋广。普遍联系性在互联网世界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纽带延展的更加多样。高校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价值观念与爱好自主的选择和接受信息,教育者也可以利用网络话语和网络思维表达正能量话语,进而传播者和接受者的思想得到广泛的交流和反馈,网络话语权得以保障。
1.话语影响的时空范畴得到拓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往往受限于校园内,并且作用于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话语表达的空和时间极其有限。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世界的延伸性极大的拓展了人们学习生活和交流的时空范畴。人们平等的进入到这个世界,自由的发表言论,无一例外的寻求着自身的话语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诉求也已跳脱出校园的现实生活,逐渐在网络世界中探索自身的话语权位置。
2.话语传播的教育对象获得阔深。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主要指大学生,而在网络世界中,由于网民结构的复杂多样,以及网络信息的交互性、超前性等原因,话语的传播对象不仅仅是指学生,他可以是党员干部、公司职员、工人、农民等,也可以是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作用对象的增多与阔深,在无形中给网络话语权的把控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3.网络话语权的重视程度得到增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已逐渐认识到传统的线下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认知模式。网络的即时性、广泛性和交互性激发了人们表达话语的欲望和能力,人人渴望发言,期望影响他人。俨然,网络已成为广大网民尤其是大学生表达和传播思想观念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已充分认识到网络在其表达和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性,深刻领悟到到把握网络话语权已经上升到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地位。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网络话语权的重视程度愈来愈强。
1.高校缺乏规范网络话语和行为的相关制度规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大高校陆续制定了网络话语和行为的相关规章制度。但是,互联网是新兴媒体,制定和完善网络话语和行为的相关制度规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各大高校仍然在“摸着石头过河”。网络的即时性、广泛性、新颖性等使得大学生是网络群体的主力军。网络是包罗万象的虚拟存在,当前是大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与行为是不成熟的,由于缺乏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导致滥用网络话语和行为。当网络话语和行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辅导员以及网络管理人员等应及时对这部分言论进行消解,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此同时,高校亟需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以防止因缺乏完善的制度规范而导致的网络话语和行为的滥用。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话语沟通失效。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由三个层面构成:话语内容、话语描述和话语效果。话语效果是话语描述和话语权力的最终目的,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价值指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话语内容的正确性、话语双方的理解能力,同时还取决于话语的传递方式。当前出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降低的窘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话语沟通的失效。首先,由于网络的隐匿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地位开始弱化,受教育者掌握越来越多的主动权。面对多元的价值和诱惑,一些受教育者出现了思想浮躁、思维方式网络化、感性化与肤浅化的问题,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对受教育者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远远不够。其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有话语的严肃性、语词的规范性等特点,使得话语内容倾向于理性[2]。这些唯理性、政治性等特点,不可避免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塑造成官方意志的说教者和传授者,弱视受教育者个体的心理发展需求,极易导致他们对灌输教育的逆反心里。最后,传统沟通模式不能完全跟上网络交流的发展,教育者的话语权得不到深层的传播和认可。
3.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把控力减小。首先,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主体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倾斜。高校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数量都越来越多,传统的教育课堂已越来越受到高校学生的排斥,教育者的权威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3]。其次,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语言正规、语义明确、思想表达准确;而在网络中,往往以口头化表达为主,并且在源源不断的创造出新的词语。当前环境下,高校学生更加希望用诙谐、有趣的网络语言去取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然而在把握网络言语和网络信息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尚有不足,网络话语权把控力低。最后,网络语言、信息等纷繁杂芜,包含着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以及西方的霸权主义思想而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还没有成熟,鉴别意识和辨别能力还比较弱,容易受到这些不良思想意识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4]。
4.网络环境中高校学生的话语权滥用。互联网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垄断现象,逐渐成为高校学生表达话语权的重要平台。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权由教育者主导,高校学生仅仅是接受者,政治言论诉求常常被忽略。而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高校学生的话语表达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他们自由表达和传播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而,在网络世界中,真实我表现为数字我,借助虚拟身份高谈阔论,甚至大放厥词,出现一些反社会的、不爱国的言论。同时,由于高校学生正处于思想政治综合素质塑造的关键时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控制,对于一些具有迷惑性的反动信息和思想,往往会不加辨别的盲目相信,继而肆意传播,因而造成了网络话语权的滥用。
新时期,网络话语权成为党和国家以及高校重点把控对象。但网络的虚拟性、交互性以及当今思想的多元化,使得网络话语权的维护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切实增强网络话语权的忧患意识,准确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任务和状态,全力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
1.健全网络话语权相关的规章制度。这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基础和保证。在信息时代,人们的思想出现多元化的特点,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制定和规范相关的规章制度。我国虽然开始重视网络方面的立法,然而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仍不健全,特别是在一些高校中,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网络话语、行为方面的立法,仅仅是靠《校园网管理规定》等零散、片面的文件来约束不良网络行为。因此,一方面,国家应积极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高校要根据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出系统的、全面的、适合高校特点的相关管理规范,使高校师生在表达和传播网络话语时有所依据、有所约束。
2.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加强对网络话语权的引导。在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者对于网络话语权的认知不够全面,不能充分地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话语权。因此,把握网络话语权,就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认知与素质,加强教育者的引导作用。一方面,紧跟时代发展,充分的认识网络话语和网络行为,深刻了解网络话语权的重要性,理性审视自身的不足,充分挖掘网络话语和网络行为背后所发映出的价值观和受教育者的兴趣、特点,从而因材施教,运用网络话语和网络事件,转变教育理念,针对大学生的喜好和特点开展去教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另一方面,要转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突出其引导作用。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高校学生获取信息和发表言论的渠道也越来越自由化、平等化。因此,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下,教育者要及时转变观念,平等的与被教育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实现充分的双向沟通,以互动启发式的教育代替传统单一的说教教育方式,在沟通过程中做好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总之,学校应培养一支政治素养高、新媒体技术过硬、网络沟通能力强的思想工作队伍[5]。
3.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培养爱国责任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发挥作用,对于掌握网络话语权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正视其主体地位,提高高校大学生的道德责任素质。一方面,要尊重高校学生的网络话语权。高校学生是有意识、有思想的个体,他们对于信息的判断有自己的理由和方式,如果学校和教育者对于网络话语权一直采用压制、隐瞒的态度,受教育者就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诉求,反而会将他们推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对立面。另一方面,培养爱国意识,提高道德责任素养,使高校学生合理正确的利用话语权,促进话语权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责任感,真正热爱维护自己的国家,对自身的网络语言和行为进行自我约束,认识到网络并不是一个无边际的虚拟世界,可以为所欲为[6]。相反,在网络中,受教育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道德,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4.建立良好的话语沟通网络平台。一个平等、交互的平台,不仅能保证高校师生的充分交流,还能规范他们的言行,进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话语权发展。一方面,高校要加大对网络平台方面的经费投入,建立如主题网站、校园内部BBS等网络平台。同时,对网络平台进行规范管理和运用。如在思想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网络上有很多粗疏不堪的话语,网络平台可及时对这些词语进行管理,维护平台的健康,并对社会上不良的现象,如道德下滑、暴力犯罪等,进行公开讨论,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平台要建立反馈机制,使学生在行使网络话语权的过程中,遇见问题能及时传达给教育者,真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提升。
[1] 殷殷,姜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网络话语权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5(1):40-44.
[2] 魏晓文,李晓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建构的策略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4(10):90-94.
[3] 崔海英.“全权利”与“文化权力”:大数据视域下青年学生网络话语权探微[J].思想教育研究,2016(1):73-77.
[4] 王延隆,蒋楠.网络流行语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重塑[J].中国青年研究,2016(6):87-92.
[5] 侯竹青,范铁中.网络话语权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学习与探索,2011(3):60-63.
[6] 范跃进.全方位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文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283.
[责任编辑:范 君]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Network Discourse Pow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Qi Yu-lan,Wei Ran
(College of Marxism,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
Network discourse power is the right for free and equal expression of people’s own opinions online. In the new era, the network discourse pow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boasting subjective pluralism, are greeted with a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in that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omain of discourse effects are expanded and the objects of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are enlarged. In the meantime, network discourse power is also confronted with the following difficulties: the communication failure between educators and the educated, the declining control of educators and the abuse of network discourse power on the part of the educated and so on.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of network discourse power, highligh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educated as main body, and establishing a goo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ar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the network discourse pow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network discourse power
2016-10-08
戚玉兰(1990-),女,安徽合肥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现代科技与互联网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2-1101(2016)06-00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