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 余政哲 张红颖 李瀛
民航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张涛余政哲张红颖李瀛
(中国民航大学天津300300)
本文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从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完善激励措施、创新风险投资体制等方面提供对策建议。
民航科技;成果转化;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民航科技创新能力的逐步提升,科技成果数量逐年增多,为了尽快将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使我国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比例方面还有较大差距,美国的民航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75%,英国、德国也基本超过50%,而我国民航科技成果转化率仅超过12%,其中转化成功并市场化的比例不足5%,这说明我国在民航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服务社会方面具备较大潜力。
民航科技创新活动已经被纳入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并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较大发展:“中国民航协同空管技术综合应用示范”等多项国家计划重大项目圆满完成任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实现突破。民航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民航局与天津市政府合建的中国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先后获得区、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区、市、国家级众创空间,先后培育300余个创业项目,转化孵化80余家民航科技型创业企业,其中天津鑫隆机场设备有限公司、天津航大航空设备有限公司、天津华奥中天科技有限公司等孵化企业的主打产品已在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基地现已完成了国家科技部863重大专项“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申请立项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中国民航协同空管技术综合应用示范”。我国民航科技管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由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民航科技创新引导计划和企业科技计划组成的民航科技计划体系,承担国家科技计划14项,民航联合研究基金145项,总投入逾7800万,吸引了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50余个行业外科研院所参与,形成了民航科研开放平台。建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多层次开放的民航科技计划体系。虽然我国民航科技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依然较低,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1.科技成果转化意识有待提高
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市场化意识不足,科研转化目的不明确,对民航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资金与精力投入等问题具有畏惧心理,大部分科研人员的工作仅局限于申报课题、发表论文、课题结项等,而这类科研成果仅仅是科研工作者评定职称及提升待遇的工具,然后就将科研成果束之高阁,或做成展品用于展示。要使民航科技工作人员主动走向科技成果产业化第一线,则需要转变整个科学界的固有思维模式。
2.科研与成果应用主体间互动机制不完善
民航科研成果能否转化并走向市场,取决于科研成果能否满足社会需要,只有被市场认可、并为企业带来收益的科技成果,才能真正实现成功转化。反之,科研成果如果仅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而无法通过走向市场为企业带来利润,就不会吸引企业投资或收购,其产业化的成功率基本为零。目前,我国民航科研院所及高校一般采用以财政拨款的方式资助科研人员,通常由民航局立项并监督项目的进展,最后由民航局组织专家进行项目验收,整个研究的过程缺乏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参与,导致科研单位的许多科研成果实际应用价值低,无法被企业接受。其根本原因在于众多科研单位缺少自负盈亏的机制,也缺少市场调研及与企业和用户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由于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导致科研产品的供给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科研成果只能束之高阁。
3.民航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机制亟待完善
尽管民航的政策导向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但由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法律法规缺乏配套和落实措施,造成实践中没有完全发挥出政策的引导作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合同法》和《专利法》明确规定了成果权的依据[5],但在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规定上缺乏明确的规定,导致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之间缺少利益分配的法律保障,特别是科研工作人员的权益保障。很多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缺少行之有效的政策推广手段,造成很多奖励措施落空,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目前民航产业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研成果与成果产业化相对脱节的现象,其原因就是行业内缺乏科技成果产业化相关政策,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健全,同时,因用于民航的科研产品要求高,必须保证绝对安全、稳定、可靠,在科研成果中试、认证、示范推广等转化阶段需要的成本投入较大,一般科研单位与企业难以承受,极大地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中国民航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虽已开始制定鼓励政策,但还缺少具体的操作制度,还没有出台具体的资金支持政策,亟待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完善民航科技产业化机制。
4.专业从事科技转化人才的匮乏
目前,我国民航科技人才主要是通过高校或者科研院所来定向培养,主要以飞行、机务、空管、地勤为主,但缺少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大学毕业生进入民航科研工作岗位后,仅需要根据分工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其科研成果归单位所有。同时,工作人员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逐渐习惯了安逸的工作环境,只注重单一的科学研究,缺乏管理、市场运营等方面的经验,也失去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动力。尽管中央及地方政府积极鼓励科研成果转化,随着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兴起,也陆续涌现出一些复合型人才,但总体来说,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民航科技成果转化领域依然匮乏。
5.政府科技转化资金投入不足
中国民航政府部门没有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有资金,对有重大市场转化前景的科研项目往往是一事一议的形式,没有形成制度化的解决方案。由于民航科研成果转化的研发时间长、测试时间长、资质证书获取时间长,因此,前期资金投入少往往成为制约民航科研项目产业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需要尽快弥补民航科研成果转化专项扶持资金的欠缺,完善民航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体系与机制,进而为一些具有较大市场发展潜力的中小型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便利条件,避免一些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民航科技成果转化失败。目前相关政策正在探索制订中,但尚未形成具体的资金扶持模式。
1.转变观念,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意识
我国民航政府部门应进一步重视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积极引导及鼓励民航科研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意识,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民航局应发挥国家级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的科技转化服务能力,成立科技成果主管部门进行统筹领导,积极发挥创业人员、研发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力军作用。研究制定相应政策,真正把依法促进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和议事日程上来,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浓烈氛围。
2.完善激励措施,形成配套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发挥民航科技管理部、政策法规制订、财政等部门的主导作用,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形成以市场需求拉动为主,民航政府部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为辅的创新机制;细化创新主体产权归属条文,落实科技成果利益分配激励制度,建立科技成果的评估机制,解决科技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实行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航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大幅提升自主创新对民航科技发展的支撑能力,形成促进民航科技创新及其成果推广应用的制度保障体系;制定民航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不断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设立民航局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制订转化基金的管理办法,完善政府扶持资金的管理使用和问责机制,确保专款专用,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3.打造产品及服务展示交流信息平台
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成果转化率高、民航产业链完整、民航产品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民航科技产业基地,提高其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民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和服务展示交流平台,实现科技企业与科技园区的协调发展。推动民航公共云服务、新一代空管基础设施、智慧机场、民航互联网+行动计划、信息安全等项目建设,为民航业的持续安全发展提供技术平台支撑。
4.构建有效的创新风险投资体制
民航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因此,构建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体制,解决起步阶段的科技型企业的资金风险压力,将解决大部分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源问题。对此,可联合风投机构、商业银行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共同构筑民航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服务平台。借鉴美国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研究制定与民航科技风险投资体制相关的法律体系,制定健全的鼓励性政策,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并逐步推广,鼓励企业积极争取创业板的上市工作。
5.构建优质人才体系,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技术能力与管理能力兼具的全能型人才队伍。吸引更多的高水平创业人才,对于在民航成果转化和引进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从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创造条件,鼓励优秀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营造重才、聚才、用才的发展氛围;加强民航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结合市场需求探索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为企业输送有效人力资源。
6.推动成立民航科技创新战略联盟
支持民航零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共同组建民航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力争在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品上有所突破,对产业共性技术、前瞻性技术及标准化技术进行开发研究,共同争取民航产业发展领域的重点项目、扶持政策和资金,为促进民航产业发展搭建良好平台,为实现民航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和服务。
责任编辑:张明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民航大学专项(项目号:31122015Z011)资助,项目名称: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