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

2016-03-17 04:01许文群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2期
关键词:黄痢圈舍粪便

许文群

(江苏省常熟市支塘动物防疫站,苏州 215531)

1例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

许文群

(江苏省常熟市支塘动物防疫站,苏州 215531)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由猪大肠杆菌病引发的初生仔猪急性高致死率传染病。我国大多数猪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同窝仔猪发病率及病死率极高,有的出现全窝死亡,耐过仔猪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现今的养猪业不断趋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动物疾病病原正在不断蔓延和扩大。文章从1头仔猪的病例,介绍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等方面的诊断,并对该病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帮助广大养殖户或基层兽医工作者,减少因仔猪黄痢出现的损失。

仔猪黄痢 诊断 防治

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以剧烈腹泻、排出黄白色或黄色水样粪便及迅速脱水死亡为主要病征。其特点表现为发病快,病程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据调查显示,在我国仔猪死亡原因中,有70%的死亡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发的仔猪黄痢所致。由此可见,仔猪黄痢在我国流行的广泛性、持续性及不可控性。然而,即使仔猪耐过也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饲料利用率低,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如何从症状特征方面准确诊断仔猪腹泻的病因,从而及时对症、对因治疗,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已成为养猪业的一项重要及必要的任务。

1 流行病学

一般来说,仔猪黄痢的发病并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仍以湿冷、闷热、多雨季节多发,而春秋2季较少。生出后1~3日龄的仔猪最易发病。但也有出生12 h内发病的。7日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病。育肥猪、壮猪、种公猪、能繁母猪不发病。通常1窝中有1例开始发病,则容易引发同窝仔猪发病,发病率高达90%,病死率几乎为100%。同时,外部环境寒冷、潮湿,以及自身未从母体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也会促使及加重该病的发生。

带菌母猪是该病最主要的传染源之一。同时,耐过的仔猪也是传播该病的又一大传染源。经消化道传播是该病的最主要传播方法。下痢的仔猪排出带有大量致病菌的粪便污染外部环境、器具及饲料等,健康的仔猪接触带菌环境、器具及饲料造成该病的传播。同时,母猪乳房、皮肤等接触到带菌粪便,健康仔猪舔舐带菌乳头或皮肤,均易造成该病的传播和感染。该病在猪场内一经发现便很难得到根治,将呈现出常年发病状况,很难得到自然消失及净化。

2 发病情况

2016年2月18日,支塘镇养殖户王某的猪场内发现1只母猪于凌晨2︰00分娩,产下12头仔猪。2月19日上午,发现有仔猪拉出黄色稀粪,精神不振,眼睛无光,步态摇摆,肛门周围有黄色稀薄粪便。2月21日下午,5头仔猪脱水死亡,其余的仔猪迅速消瘦,挤按母猪乳头,母猪分泌的乳汁极少。其余消瘦的仔猪经过治疗逐渐痊愈。

3 临床症状

仔猪出生后1日即出现症状,其中有5头仔猪呈现精神沉郁,全身衰弱,甚至出现迅速死亡的症状。其他仔猪相继发病。发病仔猪的主要症状为排糊状稀粪或水样粪便,颜色呈黄色或黄白色,有的粪便中混有凝乳状小片,粪便带有腥臭味,肛门鲜红。病猪精神沉郁,无力吃奶,脱水,迅速消瘦,大多数病猪因大量脱水呈现出双眼内陷症状,腹下皮肤常见水肿,最终昏迷死亡。

4 剖检变化

共剖检3头病死仔猪。剖解可见,病死猪的尸体被毛粗乱,颈部、腹部皮下水肿,胃内充满着大量的未消化的黄色凝乳块。小肠黏膜呈现急性卡他性炎症,尤其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小肠肠管膨胀,内容物中混有黄色粥样凝乳块,并有刺鼻的腥臭味;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大,可见弥漫性出血小点。有1只解剖时,见肾脏表面有消毒坏死灶。

5 实验室诊断

5.1 病料采集和处理

采取病死仔猪新鲜粪便或者小肠前段内容物,或采取肠系膜淋巴结、肝、脾、肾等实质器官作分离培养。将病料放在灭菌的容器中,加入冰袋,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确保在采集样品时,做到无菌操作,避免采集样品受杂菌污染而影响诊断。

5.2 细菌分离培养

将无菌操作采集的病料划线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或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18~24 h观察结果。血琼脂平板上出现有中等大小的菌落,其边缘光滑整齐、圆形,两边微微隆起,呈现灰白色。麦康凯培养基上,出现红色、圆形、边缘整齐的菌落。

5.3 生化试验

分离培养后所得到的细菌,能使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和甘露醇发酵并产酸、产气;靛基质试验阳性,不产生硫化氢,不能利用枸橼酸盐。M.R.试验呈阳性;V-P 试验呈阴性。

5.4 药敏试验

选取病原菌株做培养基, 然后选取氨苄西林、磺胺脒、卡那霉素药敏片贴于培养基中,于37℃恒温箱24 h培养后,结果发现,氨苄西林、磺胺脒相对于其它药敏片对该菌株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结合分析,可以确诊为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

6 综合防治

6.1 免疫预防

新生仔猪通过免疫母猪可获得母源抗体,从而得到保护。目前,国内使用的疫苗有大肠杆菌腹泻K88-K99-978P三价灭菌苗,或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在母猪产前15~30日内,进行免疫接种,可以使仔猪通过母乳获得被动免疫,提高仔猪自身免疫力,减少发病。

6.2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妊娠母猪在妊娠后期应加强营养供应,加大摄入量,以便促使仔猪在母体内摄取更多、更足够的营养而提高对疾病及环境应激等的抵抗力。同时,在产前和产后3~5 d内要适当增加青绿饲料比例,减少精细饲料的比例,增加运动,以防止母猪产后乳汁所含乳脂过高而造成仔猪无法消化引起腹泻。母猪饲料不得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禁止经常更换饲料。

6.3 加强仔猪饲养管理

初生仔猪对外部环境的抵抗力弱,抗应激能力差,极易被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导致发病,所以,初生仔猪需要特别护理。首先要做好仔猪的防寒保温工作。同时,要做到尽早、尽量的吃初乳,因为初乳中含有的大量的母源抗体和各种免疫球蛋白,能增强仔猪体质,提高其抵抗力。新生仔猪应及早补铁,肌肉注射铁制剂同样可以提高初生仔猪的抵抗力。

6.4 环境控制

严格执行已制定的科学消毒和卫生制度,保持圈舍卫生。(1)母猪临产前,要对圈舍环境(包括地面、墙壁、屋顶、柱栏等)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2)产后应使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新洁尔灭溶液擦洗母猪外阴和腹下的乳房区,并将各乳头最初的几滴初乳挤掉弃用,以防止受污染的初乳被新生仔猪采食。在该病易发季节应加强做好环境卫生防护,以防止继发该病。夏季要做好通风、降温防暑工作,冬季加强圈舍保暖。

6.5 药物治疗

治疗要以抗菌消炎、止泻收敛为主要原则。一般常用的有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痢菌净、庆大霉素、磺胺脒、磺胺嘧啶、黄莲素等药物。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仔猪的发病情况和发病程度,选用适当的药物及给药方法治疗。此次病例中,仔猪用痢菌净、庆大霉素、碳酸氢钠溶液、复合维生素B进行全窝仔猪治疗。病重仔猪配合使用中药方剂(白头翁散、乌梅散、止痢散)治疗。母猪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王不留行、通草进行催乳,同时也可以在母猪饲料中,加入中药方剂。2 d后,7头仔猪痊愈。

7 讨论与小结

(1)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试验室实验,并结合综合诊断,确诊该病为仔猪黄痢。

(2)经对畜主询问得知,该养殖户所饲养的母猪从未接种过黄白痢菌苗,且畜主饲养仍停留在旧模式和旧传统的粗放式模式。母猪产前未做好消毒工作,仔猪出生后未及时吃到初乳。治疗时,可对仔猪灌服抗菌药物。同时,母猪配合注射抗菌药物或口服白头翁散等中药方剂,使仔猪通过摄取母体乳汁,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3)仔猪发生仔猪黄痢后,要坚持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还要坚持发现1例治疗、预防全窝的原则,否则极易造成全窝仔猪发病甚至死亡。在治疗仔猪黄痢时,无论哪种药物都不应长期使用,要及时更换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而影响治疗效果。在使用药物治疗该病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法,以注射和口服相结合。同时,配合中草药及针灸等方法,增强治疗效果。

(4)在冬季,由于圈舍潮湿阴冷而容易引发仔猪黄痢。因此,能繁母猪在冬季产仔,更要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搞好圈舍环境卫生,做好消毒工作,为仔猪提供一个健康卫生的圈舍环境。

猜你喜欢
黄痢圈舍粪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仔猪黄痢及其防治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仔猪黄痢的防治探讨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
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