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者需求看高等美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2016-03-16 06:56:14焦迪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改革

焦迪

(湖北美术学院 公共课部,湖北 武汉 430205)



从学习者需求看高等美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焦迪

(湖北美术学院 公共课部,湖北 武汉 430205)

摘要:学习者的需求决定了教学的内容与方式。研究采用问卷调查,采用项目选择与问答两种方式收集了在校学生对于湖北美术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形式及课程设置的意见及建议。数据显示,学生们认为现行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建议增加与其专业课程相关的内容;对于教学方式他们认可但表示仍待改进;学生大多能接受现行的平时成绩加试卷成绩的期终成绩评定方法。研究者针对调查所得数据,给出了相关分析说明以及改革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教学方式;课程设置;成绩评定;教学改革

英语作为全球化语言,大学英语课程在不同高校的设置是否最优化,教学是否受到各校特有学习者的欢迎,大学英语教学还存在哪些亟待改进的地方,这些都是值得教育者们思考的问题。

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

蔡永良认为我国外语教育界混用了“外语教学”与“外语教育”两个概念[1]。外语教学是针对教学技术而言,外语教育更应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功能。而我国外语教育更多的是注重方法和技术,忽视语言文化以及社会功能,这不利于学生们正确理解语言学习的作用和意义。

为了顺应改革的大潮流,我们一步步探索有效且符合我校实情的外语教学方法。然而正如吴蕾指出迄今为止美术院校英语教学研究重理论而轻实践[2]。无论是从研究者们丰富的研究成果中还是《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试行)》,我们都不能找到现成的针对美术专业学生的改革方案。鉴于此,我们的改革研究从理论出发,以教学实践为重心。曹丽华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应试向应用转变,因为实用性的英语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3]。

2美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近年来,湖北美术学院开展了一系列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此次教学改革主要围绕英语学习为美术院校学生专业学习服务的宗旨展开,以学生为本,学有用的英语。从参加全国性的英语教学改革研讨会进行理论学习,到在学生中实地试行美术专业英语的教学等一系列举措,都给我们寻求实用性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思路。

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大范围涵盖了我校在校大学生。调查问卷包含选择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评估等方面,调查对象为在校大一、大二(正开设大学英语课),大三(已完成大学英语课)的学生,主要考查学生对我校英语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内容的需求。

对于我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核心问题,学生普遍认为我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从表1数据来看,大多数学生接受4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有18%的学生认为不合理,这说明2年的大学英语课现阶段适应我校学生的现实情况。而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每2周6个综合英语课时,2个听说课时”不合理,仅有14%的学生认为英语课程设置合理。学生建议减少常规综合英语课程,增加美术专业英语以及对就业有帮助的内容,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9%的学生认为在大三开设英语选修课是合理的,这反映了我校学生中少数学生对于提高阶段英语学习的需求。而更多的学生则愿在大学后2年花更多的时间在专业学习上。

表2数据显示,学生对于我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大多表示认同,有同学认为部分教师做的教学课件不够生动,有教师按部就班PPT上的内容显得课堂枯燥无味,建议在课件中插播视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同学提出朗文交互英语自主学习任务重,自学效果欠佳。当学生自身英语能力不足的时候,他们会期待教师给予更多有力的辅助。一旦教师的方式不能为学生所接受,他们就会有一种逆反心理,从而排斥英语课。而对于本身对文化课就缺乏兴趣的美院学生而言,自主学习对他们而言难度更大,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去完成每周相应的任务,这也直接导致自主学习成效不显著。这一调查结果和王守仁的调查结果一致,王守仁对全国530所高校的大学英语现状调查结果中显示41.2%的高校发现“教师讲授+适当的课堂语言实践”非常有效[4],而认为“学生完全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方式有效的高校只有1.5%。

表1 课程设置

表2 教学方式

我校采用的平时成绩评定方法和省内其他高校基本保持一致,虽然之前有研究者指出这种平时成绩评定方法有弊端,比如班级人数越多,考勤点名浪费的课堂时间也越多;课后作业不能看出是否为学生单独完成,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机会不等[5],但是这种测评办法在现阶段综合情况而言适合我国高校实情,学生也大多认可这种主流的平时成绩评定方法(表3)。只是学生呼吁能够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这样他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我校公共课部从2014年9月开始引入朗文自主学习系统(即从2014级新生开始采用“总评成绩=平时成绩10%+自主学习25%+口语15%+卷面考试50%”,而之前一直采用“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口语考试20%+卷面考试50%”的考核方式),学生每周需要完成一定的自学任务,包含自学系统内的听力和口语练习及其自测,也包括教师根据各班不同学习情况布置的各种形式的练习,并同时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成绩纳入到学期末总评成绩考核中。学生对将自主学习成绩纳入期终考核的做法表示认同,但建议应该有更为合理的监督机制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表3 成绩评估

3教学方式及课程设置改革的可行性

调查表明,一方面肯定了我们英语教学的成果和做出的改革,另一方面也给我们的教学提出来了新的思考题。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新一轮教学改革,并不是所有改革的成果都能为我们所用,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适合我们美院的改革思路。

首先是课程设置。经调研,国内各大专业美术院校中,绝大部分仍然采用4个学期的大学英语综合与听说教学。蔡基刚教授提出在在条件成熟的大学,可以通过压缩基础阶段的大学英语学习的时间,来开设各类应用课程和实用能力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课程。已有美术院校在每学期的大学英语综合教学中加入了2~3周不等的专业英语教学课时,并在第三学年开设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和ESP专业英语等选修课。大学英语课程就是以专业人才培养为目的而开设的为专业课程配套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6]。有兄弟院校的教学改革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我们可以择其长处而习之。首先针对我校英语选修课缺乏的现状,我们应尽快开设出相应的选修课。文秋芳建议选修课体系可以由通用型与学术型两大模块组成[7]。美术院校的通用型选修课可以是用英文来学习中外美术史或者美术作品,或美术相关的听说读写技能。而学术型选修课可以是学术写作等。开设这些选修课的前提是我们教师加强自身修养。除了教授大学英语课程,我们每个教师都应根据自己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加强学习和钻研,这样才能开设出高质量的选修课。而对于ESP这个领域,我们的工作背景是美术院校,所以我们要找准契合点,结合英语与美术。美术不是我们英语教师的专长,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加上大家的通力合作,共同建设开发完善的美术专业英语ESP课程。

其次是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形式从最初的兴起备受欢迎,到现在受到各方质疑的逐渐变化的理性化运用,经历了一段兴衰历程。而现在,当各方都认为多媒体教学减少了师生间的互动,认为多媒体将教师的教学模式化的时候[8],它在美术院校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媒介。美术院校的学生是视觉性的学习者,通过PPT呈现的图片、视频等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现在的问题是,市面上的教材大多是面向广大普通综合院校大学生,教师用书都提供了制作精良的教案课件,有些教师就会直接使用这些课件,忽略了美术院校学生的个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备课阶段,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殊性,在介绍相关文化知识背景时,可以增加图片或视频资料,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美术院校的学生大多个性张扬,教师应该适当放开课堂上领导人的角色,让学生把压抑的才能充分的释放出来。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来引导学生跟进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沉浸式学习,但是无论是课堂任务还是课后活动,任务教学中的教学任务都要尽量真实,这样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就会犹如身临其境,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内容的实用性。

无论何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学生是主体。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还是对学生的成绩评定,都应该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下一步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围绕着学生的需求来制定一套更为完善的大学英语课程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蔡永良.从外语教学走向外语教育-新形势下我国外语教育转轨的思考[J].外语教学,2013,34(1):65-68.

[2] 吴蕾,胡孝群.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54-56.

[3] 曹丽华.从应试型到应用型-试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考试与评价,2014,(1):118-119.

[4] 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8(5):4-11.

[5] 罗忠,刘士卿,王菲,等.大学课程平时成绩的评定方法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1,34(5):31-34.

[6] 蔡基刚.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9-14.

[7] 文秋芳.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44(2): 283-292.

[8] 向朝春.高校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3)1-42.

(责任校对龙四清)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2-0135-03

作者简介:焦迪(1984- ),女,湖北宜昌人,讲师,硕士生,主要从事二语习得、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4B143)

收稿日期:20150902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2.042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改革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曲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羽毛球课程设置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9:55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0:38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6:19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