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祥
(临泽县第二中学,甘肃 临泽 734200)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林国祥
(临泽县第二中学,甘肃临泽734200)
语文学科的突出特点是人文性与知识性紧密统一,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直接关系学生能否学好别的课程。同时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明确指出,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注重在语文课堂中充分挖掘人文因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实践语文素养培养方法
“语文素养”,即学生在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等方面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需要具备很强的综合应用能力,达到一定层次。实际生活中,学生必须培养语文能力,不仅要使语文运用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同时在知识方面还要具备一定的更新能力,这样才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探究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就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言,“听”的重要性可以说排在第一位。纵观社会生活,倾听能力在很多方面都获得了十分广泛的运用,如听广播、听报告、听音乐及平时的对话交流,实际上都是倾听能力的具体体现,倾听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的倾听能力绝非与生俱来,这种能力需要经过后天不断训练与有意识培养。培养学生积极的倾听习惯是提高学生倾听能力的基本条件与基础。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能反映学生具备的个人素养,体现学生对对话者的尊重,学生本身具有的想象力、信息接收与整合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以及对知识技能的把握能力。所以,加强学生良好倾听习惯培养十分关键。
小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十分好动,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畅所欲言,但是对别人说的话缺乏认真倾听的耐性,或者盲目自信,觉得只有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别人说的都是错的。所以对别人说的内容与方式根本不关心,只在乎自己是不是有机会发言。结合小学生的这种特点,笔者认为实际教学中要注重与实际教学内容、名人故事、实际生活相结合,对学生积极引导,使他们切实了解到“倾听”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养成自觉“倾听”的良好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会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认真听,但是关于这个认真听到底该如何理解呢?学生往往没有形成明确认识,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要求明确细化,突出现实可操作性。所以,实际教学中,学会倾听一定要有“四心”,也就是说倾听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做到专心,对于老师讲课、同学发言都要认真倾听,对于教师说的每一句话或学生发言的每一句话都应当听清楚,头脑保持清醒,不要胡思乱想;二是做到耐心,别人发言的时候不能乱插嘴,要认真听别人把话说完,再阐述自己的观点。尤其别人发言存在错误的时候,一定要等发言者话全部说完了,再采取合适的方式将错误指出来;三要做到虚心,当别人提出的意见和自己的意见存在一定出入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虚心接受,一边听一边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修正;四要做到用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时,需要注意不能盲从,注意要有选择性,将“听”、“说”、“思”并重,最终实现这几方面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最后学生应当做到对别人的发言会评价,对他人意见尽可能不重复,结合他人发言思考属于自己的比较新颖的新观点。
我们对口语交际并不陌生,口语交际在工作及生产生活中时刻都存在。如演讲、论文答辩、接人待物、和人沟通、见面打招呼等。面向小学生群体进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第一要加强学生说的兴趣,部分学生话语比较少,性格特别内向,教师要采取多样化措施,使学生积极表达,学生要是在口语方面具有了浓厚的兴趣,实现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就不是难题。其次教师应当积极带头,做好模范,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心,做事愿意模仿老师。所以语文教师对于任何一节课都应该严格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做好充足的课堂准备。如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如果能将导语设计得精彩绝伦,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模范作用。平时交际中,学生应当注意训练自己语言的连贯性与流畅性。同时教学实践中应当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如配合一段恰当的音乐进行诗歌朗诵,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对文中情景展开想象,在这样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口语表达兴趣与欲望。老师还应当善于对学生积极鼓励与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接纳自己,觉得自身很棒,如此必定会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口语表达意愿,愿意积极主动地和他人展开交流。
课外阅读毋庸置疑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实际上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活动,课外阅读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的关注,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言整体素质,因此要特别善于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追求。那么课外阅读方面,教师该如何理解,怎样做好指导呢?
(一)掌握多样化的阅读方法
在课内学习一定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运用语文课堂上掌握的读书方法,善于学会经验迁移运用,通过娴熟地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进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如对一些重点内容,可以采用具有不同含义的符号表示出来、在书页的某些位置做好批注、进行阅读提纲整理,做内容摘要、做好读书笔记,展开推理、想象,善于评价分析,认真书写读书体会等方式方法,切实将书读到细致之处。
(二)带着某种研究目的阅读
美国教育对研究性阅读非常重视,通常是学生设定了某一研究专题,开始对课外读物主动阅读、搜寻,然后研究论文写作。这种做学问式阅读,调动学生结合具体问题对相关材料展开阅读,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促进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这种做法为我们提供了积极借鉴。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候,笔者将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研究课题定期交给学生,这些课题都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并把一些阅读材料介绍给学生,在如何进行资料查寻等方法与途径方面对学生做好引导,使学生掌握做学问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研究性阅读过程中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如此,不仅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研意识,还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
(三)将眼读转变为心读
关于眼读可以这样理解,也就是普通的看书,通过眼睛对阅读材料进行扫描就可以了;关于心读则可以这样理解,也就是说“入乎其内”,用慧眼去捕捉,做到心无旁骛,用心体验,用自己的生命感受,深刻体味作品蕴含的思想意蕴,体味作品优秀的文笔和散发出的人文魅力。引导学生仔细揣摩那些好的诗词与文章,细细品味,用心领悟,将最初的眼读进一步升华到心读水平,逐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四)熟读文质兼美的材料
要想娴熟地运用自身积累的语言,记忆是前提基础。对于读书来说,记忆是不可缺少的,很多语言十分精美,充满人文思想与智慧的光芒,必须记得烂熟。相同的文章或同样的一本书,再次阅读比较于初次阅读,因为具体阅读方法、环境、时间、采用方法,还有具体阅读者的实际阅历与阅读时候的心境、对世界的看法都有了一定的变化,所以对文本的读解往往会产生新的不一样的体验,会形成新的见识,有不同的发现。只有做到烂熟,才会真正达到深入钻研,透彻领悟,把精华的语言与思想切实内化为自身知识积淀。只有经过不断沉淀激发,促进新语言与新思想紧密结合,才能十分娴熟地迁移运用。
(五)明确任务展开阅读
在学习语言方面,可以说小学生正处于黄金阶段,凭借自主阅读,可以掌握语言文字蕴含的各种信息,包括语言承载的思想文化、科学等信息,同时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对这些信息展开某种思维加工。同时对阅读材料中特别有代表性的语言模式进行模仿,进而积累丰富多样的语言素材,逐渐积累更多表达经验。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带着明确的任务,这样学生阅读过程中就有了明确目标。然后指导学生如何读写结合、如何读思结合、如何将读书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这样每次阅读就会有一定收获,在思维方式、思想认识、实践能力、语言积累等方面都会不断进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文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对新鲜事物天然的兴趣。在学习写作的初期就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文不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改变以往“要我写”的被动局面,势必推动学生写作能力不断提高。
同时还应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写作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课文实际上就是一些例子,能成为习作的例子,阅读范文对作文写作、效法、评价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这是已经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叶圣陶先生的观点将语文教学涉及的读和写的关系做了精辟概述。读与写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对于作文教学而言,也是两大具有紧密联系的教学手段,读课文(范文)一方面可以学习到很多写作方法,在写作技巧方面获得启示,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的时候要是缺乏素材,势必难以写出好的作文。只有切实深入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广开文源。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天生喜欢追新求异,求知欲特别强烈,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深入多彩多姿的生活中,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开阔学生眼界,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动笔写作的表达欲望。实际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细致观察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按照一定计划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掌握更多写作素材创造条件。例如,母亲节的到来,围绕“我为妈妈献礼物”这样的主题展开专项写作活动;教师节的时候,围绕“老师,辛苦了”这样的主题展开专题写作活动。学生亲身参与这样的活动,必定会有很多收获,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写作素材,提笔写作的时候就能游刃有余,改变以往没有内容可写的尴尬局面。
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同时如何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只有教师探索出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科学方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升语文教学实效。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2]周良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年.
[3]陶金梅.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青海教育,2011年.
[4]秦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助学课堂”.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