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6-03-16 23:45:37王成树徐聪聪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1期
关键词:品牌化学生党员入党

王成树 李 迪 徐聪聪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王成树李迪徐聪聪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关系到党的未来发展和国家人才的培养,而优越的管理理念和机制必将使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品牌化的项目管理理念引入到高校党建工作中是非常值得推广的创新之举。本文从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本质和意义阐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内涵,结合当今现实存在的党建工作问题,基于品牌化的理念提出有高校特色的品牌项目实践:新生党员见面会、我和老党员有个约会、社区楼层党支部的设立。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探索实践

高校是国家未来栋梁的主要的汇聚地,学生党员更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和骨干,党建工作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精英的根本平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用创新的理念推动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品牌化的思想是现代管理学的一种管理技术和思维,创造性地运用于党建工作是未来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因为它专注于把一件事做好,发挥品牌效应产生以点带面的效果。

一、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党的建设问题,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度和特色性。高校基层党建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就是运用品牌的管理理念,结合高校党建自身的特性和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1.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本质

“品牌”源于经济领域,在无形资产辞典中,它被定义为: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良好形象的商品名称和商标。由多种因素促成,如良好和稳定的质量,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响亮的商品名称和商标,具有独特别致的包装等。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必定是基于高校党建特色和现状特点,在党建工作过程中,不断探索符合党建工作规律和顺应时代发展的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党建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机制。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就是将经济领域的品牌理念植入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确立品牌定位,树立品牌化理念,实行全面的品牌化管理,抓好品牌项目的管理和推进,利用品牌效应来提升高校党建工作在大学生党员中的认同度,扩大党建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使党组织在党员群众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和标志。

2.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意义

把品牌理念移植入高校党建工作中,党建工作品牌化对推进高校党组织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培育品牌为抓手的党建工作,是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可以促进高校健康科学发展,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为社会不断输出高素质专业人才。(2)品牌建设的众多环节,本身也是一个党组织带领党员明确目标、凝聚共识、提炼经验、提升层次的过程,使得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得以提升,也同时激起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主动性。(3)高校党建品牌化建设紧跟新时代的脚步,是指引高校党建推陈出新的一面旗帜,品牌化带来的新策略新方法,赋予了党组织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4)同时,品牌效应也是认同效应,其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认同和肯定,进而扩大了党组织在大学生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以社会服务为特色的党建品牌发展迅速,扩大了社会认同度和社会影响力,党建品牌对提升党组织的形象也起到重要作用。

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一直以来备受党组织的重视,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其呈现良好的稳定的发展状况,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新问题和新现象,这些新问题和新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党员的教育力度有待加强

(1)党前教育不够,导致入党动机多样化。随着发展基层组织学生党员的工作快速稳定地进行,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强,但也存在个别党组织出现“重数量,轻质量”的状况,为了追赶党员数量增长的趋势,而没有保障发展的质量,入党前的教育力度不够,加上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带来的巨大冲击,导致学生入党的动机没以前那么单纯了,存在功利性和盲目性,入党目标不够明确。(2)入党后的再教育力度不够。学生经历了重重的审核和考察,通过十几个环节的努力,最终被吸收入党。然而,部分同学入党后,以为任务就完成了,没有意识到“从思想上入党”的长期性,提升自身党性的重要性。由于入党时间较短,接受党的教育时间短,党员角色意识不深,导致有些党员入党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再以坚持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为奋斗目标,思想上松懈了,行为上也不积极地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不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甚至有违规违纪行为存在。(3)党员的理论修养有待提升,应加大对党员思想政治素养的教育。一名合格的学生党员应要了解政治,关心政治。学生党员缺乏社会经验,缺乏对政治的关注度和敏感度,在了解国家时事和政治事务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注重政治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不够。

2.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性不足

高校党建工作在日益完善和进步,普遍得到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认可,但在一些具体工作方面,存在组织工作上受固定思维的影响,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创新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源泉,创新性不足使得组织生活比较单一枯燥,部分学生党员的积极主动性无法调动起来。

3.党建工作管理人才缺乏

随着近几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力度加强,出现了高校党务工作队伍人才缺乏,迅速变化的高校内外环境要求一支思想政治素养高,在党建工作上可以投入创新性研究的队伍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当前大部分党支部书记都是由年级辅导员和优秀学生党员担任。辅导员除了负责学生平时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还要指导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工作量加重,导致其无法专注于党建工作的创新性研究和创新性实践,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上投入的力度不够。而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主要任务也是专业学习,多数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还不够系统和扎实,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没有理解透,党务工作缺乏能力和经验,担任党务工作的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党建的工作要求,导致有些学生党员仅仅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党务工作上没有实现创新和进步,不能给受教育者更多、更深刻的培养。

习主席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战争胜负。未来战争,兵马未动,信息先行。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网络攻防行动更是贯穿整个战争的始末。新形势下,省军区系统在后备力量调整改革过程中,紧跟时代发展,挖掘地方信息科技潜力,组建民兵网络信息分队,在近几年一些重大活动安保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民兵网军这支新质新锐后备力量队伍虽然已经初步建成,但是仍然面临较多的问题和矛盾,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规范。

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新生党员见面会

每年9月份高校新生入学之时,会发现有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一些学生背上写着“新生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大家还懵懵懂懂踏进校园时,他们已经肩负党员的使命,虽然同为新生,但他们却已经是帮助角色而不是被帮助角色。

随着高中阶段发展党员工作的推进,新生党员的数量逐年上升。做好新生党员的交接工作是每所大学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已经是制度化、常规化的工作,但如何将它品牌化是个非常值得思考的方面。新生党员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高中时代的佼佼者,品学兼优,广获师生认可。如果能得到科学有效的引领和指导,将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后备军和生力军的宝贵来源。但是,由于高中阶段学习紧、任务重,学校也迫于升学压力的考虑,对于发展党员的一些必要而繁琐的程序一律简化甚至只是走个形式。因此学生虽然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对入党的概念依然是非常模糊的,有些是基于一种朴实的情感,家里有人是党员或者觉得入党很光荣,有些是盲目跟风,感觉不入党好像错过了什么,还有些是爸妈操办或者基于虚荣功利的心态等等。所以在新生党员入学之际,高校党组织应第一时间强化新生党员的意识,使其树立正确清晰的价值观,让他们一开始就有一个大致正确的方向。在开学的前一周,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新生党员见面会,以各学院为单位,第一天新生党员之间相互认识及参加学院党委举办的座谈会,使他们对大学生党员职责有个初步的认识;第二天新生党员与高年级优秀党员知心谈话,可辅之以校园游览的形式,促进新生党员价值观的进一步形成;第三天组织新生党员参与到高年级党员的志愿活动中去,从实践中体验自我价值的提升。学校方面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鼓励,特写亮点大力宣传,树立模范引领新生,将品牌化的管理理念发挥到极致。

2.我和老党员有个约会

“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是当今高校基层党建的根本问题,即育人质量和水平的问题。上文提到,由于当前党建工作人才缺失,以及党员规模扩大,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问题中,学生党建人员数量与质量与党建工作需要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基层党建的发展。党建队伍力量弱,有效教育和培养不足,可以从老党员那里寻找突破口。携手老党员,共建高校基层党建。老党员加入高校学生党建,将会带来巨大的成果。比如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每学期会举办“我和老党员有个约会”,已经有三期了,普遍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3.社区楼层党支部设立

党中央“十六号”文件中将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尤其提到要高度重视将学生公寓、大学生社区作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将党支部建立在学生社区,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措施。

学生公寓社区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所,是学生思想交流最多的地方,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社区里。在社区楼层设立党支部,将影响党员群众生活的许多方面。社区楼层党支部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党员可以借此平台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通过组织在社区内开展“一对一”学业帮扶等志愿活动,为周边的同学提供最直接的帮助。优秀学生党员在社区中起到带头作用,带动身边同学一起变得优秀,将党员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扩散到社区的学生当中。此外,学生公寓社区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以及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成熟度不高,容易被错误的思想误导,进而可能引发校园事件。党支部建在社区,通过宣传栏、组织主题活动等开展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也可以通过对国家的政策方针、理论知识等的宣传,加强学生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意识;同时,社区是学生党员行为举止最真实体现的地方,也是深入了解和考察预备党员的有效途径,可以为发展党员提供参考。党支部建立在社区楼层,将党员现身在群众中,让群众一起来监督党员,也让党员严于律己。

四、结语

把经济领域中的品牌化管理理念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个新课题、新思路,它把固定化、常规化的党建工作中的特色精炼出来,形成一面鲜明旗帜,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传播正能量。本文通过详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的内涵,分析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有特色的实践项目的建议,旨在探索一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长期有效工作机制。

[1]李风啸.培育高校党建工作品牌的实践研究——以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5(07):58-61.

[2]周浩.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党员先锋连”为例[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22): 100-101.

[3]郭济汀.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4(04):74-77.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1.045

本文为华南农业大学2015年党建研究专项课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DJ2015007)、“高校学生社区化管理新模式下党建工作创新途径”(课题编号:DJ2015010)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品牌化学生党员入党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50
山西省功能农产品走向品牌化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09-25 03:04:04
憨娃入党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46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 01:42:26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12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2
主持人品牌化建设
声屏世界(2014年6期)2014-02-28 15:18:00
浅谈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几点认识
品牌化经营椒子换来大把票子
长江蔬菜(2013年23期)2013-03-11 15: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