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红廉文化的继承探究

2016-03-16 19:34:39冯石岗李政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西柏坡中国共产党建设

冯石岗,李政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西柏坡红廉文化的继承探究

冯石岗,李政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老一辈革命家从西柏坡进京赶考,带来了西柏坡的党建思想与西柏坡红廉文化。西柏坡红色廉政文化是西柏坡时期的革命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党在革命与建设过程中核心价值的体现。继承西柏坡红廉文化的精髓,有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推动社会的进步。

红廉文化;西柏坡;廉政建设

一、革命圣地西柏坡与红廉文化

革命圣地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作为石家庄市辖区内红色文化与廉政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西柏坡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1]。作为西柏坡地区孕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西柏坡红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时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与精神财富。

(一)红廉文化的内涵

红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积累的具有廉政内涵的先进文化,既包含廉洁传统文化的特定内涵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是中华民族传统廉政文化的智慧结晶。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思想精髓,红廉文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为了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独立而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无惧无畏的精神品质以及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价值准则,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难险阻中不畏困难的宝贵革命精神,见证了我党为追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在栉风沐雨中砥砺前行的光辉岁月,展示了中国逐渐走向强大的辉煌历程。红廉文化蕴含丰富的内涵与特质,具有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功能以及强有力的民族感染与凝聚功能。弘扬红廉文化,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实现中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二)革命圣地西柏坡红廉文化的资源

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指导了土地改革运动以及三大战役,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丰功伟绩;西柏坡纪念馆,作为西柏坡红廉文化精神的物质载体,展示了革命英雄在西柏坡时期艰苦朴素的生活状态;西柏坡石刻园,这里拥有国家领导人以及历史名人对西柏坡的题词,是具有教育意义与革命精神的园林;国家安全教育馆、西柏坡廉政教育馆等都是西柏坡红廉文化的显性物质载体[2]。西柏坡地区也涌现出众多文学作品包括《西柏坡档案》《感受西柏坡》与《西柏坡纪事》等。第一部《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这里产生,封建土地制度被推翻,中国农民得到了解放。在这里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三大战役中大获全胜,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被推翻,谱写了新中国光辉的篇章[3]。西柏坡红廉文化资源作为老一辈革命英雄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物质载体与文化形态,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奋斗轨迹,体现出捍卫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的责任与使命。

二、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孕育了红廉文化

红色廉政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积累的具有廉政内涵的先进文化,是中国革命在廉政建设中的经验总结与智慧结晶,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西柏坡红廉文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确立的制度与战略使西柏坡红廉文化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丰富的革命精神力量。

(一)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奠定了立国之基

1947年3月,党中央作出主动撤离延安的重大部署。1948年5月1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在西柏坡办公,开启了197封电报指挥24场战役的伟大壮举与世界奇迹。在西柏坡的300多个日日夜夜,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运筹帷幄,谋划全局,以408封电报和大大小小会议治国理政,确定了政体、国体、外交政策、执政体制等,为新中国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1.确定了建国的政体、国体

1948年4月30日,经毛泽东同志亲自修订的《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即“五一口号”公开发布,提出“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中国劳动人民和一切被压迫人民的觉悟空前成熟的日子”“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建立全国工人的统一组织”等。1948年8月,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确立了我国政体的雏形。

1948年由民主党派和社会贤达起草的《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初定国号为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充分继承与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立国思想。之后修订并不断成熟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人民民主思想进一步强化。1949年6月,毛泽东同志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做了政治理论准备,明确了新中国的国体。

2.确立了土地公有制原则

土地是解放前中国农民阶级的代表性财产,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取消了个人和团体的原有土地所有权,规定土地归全体人民所有,废除了原有土地制度的剥削属性,缴销土改前的一切土地契约和相关债约,建立了人均分配土地和耕者有田的土地分配原则,把土地的改革权赋予农民代表大会等。经过革命斗争,占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昭示着他们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3.确立了民主治国思想

在“五一口号”的感召下,1948年开始,上海、北平、香港等地的民主人士陆续集聚西柏坡,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谋划建国、治国大计,西柏坡一时成为了民主人士的聚集区。1949年1月,周恩来同志到平山县看望民主人士并就建立新中国的多方面问题进行民主协商,经过一天一夜的座谈协商以及后期的不断充实,新中国协商民主逐渐发展。作为我党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建立了中央统战部,汇集了大批民主人士商议国家大事,建立了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以及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多党合作的民主政治由此展开,为新中国的建立提供了政治保障。西柏坡时期,我国协商民主的实践是中国政治进步的结果,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民主与团结的原则,使我国的民主政治蓬勃发展。我党丰富了西柏坡红廉文化的现实境界,通过协商民主加强了全社会民主的力量,稳固了革命胜利果实。

(二)在西柏坡中国共产党孕育了红廉文化

1947年9月,召开了财经会议,确定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原则,明确节约从防止浪费开始;1948年9月,召开了“九月会议”,确定了中央集权思想,制定了请示报告制度,遏制无纪律状态和无政府状态等;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明确了党建思想及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将采取的基本政策,谋划了党纲建设,提出“两个务必”思想和不给党的领导人过生日祝寿等廉洁自律六项规定,通过了《关于军旗的决议》,“五一口号”号召遵守劳动纪律,反对一切怠惰、浪费和破坏行为等。此外,西柏坡期间开办党校,为党、政府、军队培养后备干部,制定出台了《婚姻法》《关于城市群众工作问题》《中央工委关于政权制度问题的指示》《中央工委关于评选文艺作品的意见》等,指导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开展。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制度与方略丰富了西柏坡红廉文化,对党的建设具有深远影响与决定性作用。

三、西柏坡红廉文化的继承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赢得了民心民意,同时培育了思想文化的精髓——西柏坡红廉文化。继承与发扬西柏坡红廉文化,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丰富治国理政思想。

(一)西柏坡组织建设体系的继承

1948年8月,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董必武同志在开幕词《人民的世纪,人民的会议》中指出:“它是一个临时性的,也是华北一个地区的,但是,它将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和雏形。”[4]西柏坡时期,我党把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作为解放区最根本的制度形式,是无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理论和列宁的苏维埃制度,探索出新型人民民主国家的政权形式。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将民主集中制作为各级会议代表的基本组织原则以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提出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指出党委要完成自己的领导任务,就必须依靠党委这“一班人”,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要互通情报,要学会“弹钢琴”等[5]。西柏坡时期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相互补充互为前提,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成为我党各级党委基本决策形式。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刚解放的北京召开,制定了青年团的工作纲领和纪律规定,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正式成立。西柏坡时期,一些民主党派人士和社会贤达汇集西柏坡,与共产党共商建国大业,建立了一党执政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雏形。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是我党存在与发展的基石,建国后,我党在继承和发扬西柏坡时期形成的组织建设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团结人民,在建设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党组织的同时,加强领导干部与党员组织队伍建设,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6]。

(二)西柏坡廉政精神的继承

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两个务必”思想,为我党反腐倡廉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行动指南。西柏坡时期,中央高度重视打击贪污腐败。革命实践中,各解放区根据革命建设的实际建立了监察体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惩治贪污腐败的规章与条例,将反腐倡廉工作落到实处。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消耗,解放战争时期一度出现严重经济困难,党中央及时召开华北财政经济会议,提出节省成本开支,坚决杜绝铺张浪费与贪污腐败现象,降低领导干部生活水平的重要决策[7]。1947年,中央颁布了由毛主席亲自修改的三大纪律与八项注意,要求党员与军队内部要严格落实[8]。这些规章与守则使军队保持了廉洁高效的状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进京前,《入城守则和纪律》《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卫戍部队在执行职务时处理外侨问题守则》《约法八章·附:入城纪律、入城公约》等,保证了我党进驻北京等大城市后有法可依与规范有序。

在我党的建设历程中,反腐倡廉建设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党的十七大,将反腐倡廉建设列入党建的伟大工程之中,并强调了反腐倡廉在党的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一直以来,我党在继承西柏坡红廉文化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将反腐倡廉建设落到实处,拓宽了反腐倡廉建设的维度,使党的反腐倡廉建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最终实现我国反腐倡廉建设水平的提高[9]。

(三)西柏坡思想建设经验的继承

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关于“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的科学论断[10]1094。在西柏坡,面临艰苦卓绝的斗争形势,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毛主席给朱总司令让屋、拒绝毛岸英提前结婚请求、给生病战士让马、“恋旧”不愿换掉旧鞋,朱总司令赔鸭钱、简朴办婚礼,刘少奇赔树苗,周副主席用粗瓷小碟子当茶缸盖,任弼时退还六尺白布等,件件小事折射出伟人们过硬的思想作风。

1929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重要的古田会议,会议提出从思想上建党的方针与治理党内错误思想的目标[11]。西柏坡时期的九月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七届二中全会、经济工作会议等,都在思想建党、组织建党与纪律建党方面提出一系列要求,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不为领导人祝寿;告诫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等,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打下牢固基础。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时刻履行自己的使命。朱德1947年9月《部队工作要走群众路线》的讲话,刘少奇1947年12月《关于城市群众工作问题》的讲话,董必武1947年9月关于《我们的财经任务与群众路线》的讲话,叶剑英1947年4月《关于中央后方委员会工作布置的报告》以及中共中央宣传部1948年9月《关于宣传工作的报告》等,无不体现着强烈的利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群众思想。

解放后,毛泽东曾提出:“我们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而避免脱离群众的个人突出和个人英雄主义。”[12]坚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并确立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作风建设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体现出党坚持科学的真理。毛泽东主席高度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认为这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惟一有效的方法”[10]1096。建国初期掀起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以及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五反”运动,是西柏坡党思想作风建设的延续。通过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规范党员干部行为规范,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

[1]齐冬香.“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9.

[2]柳子辰.基于游客感知的西柏坡红色旅游景区导游讲解服务质量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4: 23-24.

[3]张志平.西柏坡题词书法选[M].香港:香港永豪出版社,1997:6.

[4]董必武.董必武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99.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440-1444.

[6]王振.论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党员干部纪律作风教育[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1):30-33.

[7]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5—1947年) [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740.

[8]王荣丽,李海明,陈宗良.西柏坡纪事(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804.

[9]王婕.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基本经验研究[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40.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9.

(责任编辑:王真真)

G413

A

1008-5254(2016)06-061-04

2016-07-12

河北省2015年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红廉文化维度下我国党风廉政建设的探析——以西柏坡红廉文化为例”(2015030395)。

冯石岗(1955-),男,河北冀州人,博士,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冀文化研究所所长、河北工业大学廉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反腐倡廉建设与京津冀文化;李政(1990-),女,辽宁阜新人,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反腐倡廉建设。

猜你喜欢
西柏坡中国共产党建设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西柏坡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期刊中心党支部赴西柏坡参观学习感言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西柏坡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