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洪 殷素梅
(玉溪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试论大学休闲教育的价值理性转向
高 洪 殷素梅
(玉溪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休闲教育对个体的情意熏陶和品性培养均有重要作用,是引导人走向心灵成长和精神自由的有效渠道。但受工具理性的长期影响,我国的高校休闲教育理论和实践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功利主义取向,其品质提升和理想追求无法切实实现。因此,有必要重新梳理休闲教育的哲学定位,以价值理性为圭臬厘定其教育目标,走出将休闲教育绝对学科化的误区,扩大休闲教育思想的多元渗透与引领作用,以实现参与休闲教育的多方主体走向自我的生命体验和自在存在。
价值理性 休闲教育 心理学化 情感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加速发展及社会整体闲暇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引导个体高品质休闲的重要性,对休闲教育的讨论也日渐增多,并快速推向实践操作范式的探索。但是,与国外长期的休闲教育历史和经验相比,我国的休闲教育毕竟时间较短,不仅缺乏相关足够的研究成果,实践领域也还存在多方考虑不周的情况,有必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厘清问题,寻找对策,提高休闲教育的质量和品质。本文侧重讨论当前大学休闲教育中存在的工具理性过盛、价值理性式微,以及由此导致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失误,以求得改革的方向和可供借鉴的思路。
当前,对于“休闲”的概念界定并不统一,学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重点对其加以某个方面的强调,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讲,休闲活动最重要的特点应当是“自由”,是个体暂时摆脱物理世界的多种羁绊和局限,更多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自由支配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所言:“人惟独在闲暇时才有幸福可言,恰当地利用闲暇是一个做自由人的基础。”马克思在论述劳动与自由的关系时也明确指出:“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①相对应地,所谓“休闲教育”,无论其具体内容和课程范围是什么,最重要的目的,都应当是确保参与教育活动的个体最终拥有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和完善的休闲技能,能够有意识、有条件、有能力、有品质地参与休闲活动,使之成为生活与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休闲活动中促进人格的完善和自我的成长,兼顾和满足个体与社会的价值需求。
但不容回避的是,受到我国学校教育中普遍蔓延的工具理性的影响,休闲教育体系也存在明显的功利化倾向。这一点,从部分高等院校在实践中将休闲教育的片面理解、窄化其外延和内涵这一现象中即可发现。从部分教师在休闲类课程设计、教学、考核中过分强调信息传递、知识传授、技能培训、证书获得等方面也可得到明证。在一些休闲类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以实用性取代精神性、以信息知识和技能持有占据课程中心的做法。可以这么说,这已经不是完整的“教育”过程,而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培训”过程或“训练”过程,且是对少数人的教育。事实上,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众多休闲产业格调低下或“曲高和寡”,众多大学生和民众闲暇时光度过方式过分贫乏、休闲能力严重不足,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遭遇拜金主义、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等多种价值观问题,已经向学校教育、尤其是休闲教育敲响了警钟。
当然,完整的休闲教育,也并不单纯强调立足于价值理性导向的品性陶冶和素养提升。在日常生活中,众多有意义的、高尚的休闲活动需要有完善的休闲设施、配套的休闲服务,更需要个体拥有良好的情志追求和休闲技能。例如,古代社会中对女子教育所要求的琴、棋、书、画,现代社会普遍盛行的球类、游泳、攀岩、骑行、徒步等体育类休闲活动,以及社会服务类志愿活动,都需要参与者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技巧。这也提醒教育工作者,在对当前的休闲教育进行改革时,要避免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需要指出,以价值理性为指导、统一工具理性开展休闲教育,与其说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不如说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只要教育工作者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能本着对教育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生命负责的基本态度,一些理论上看起来相互矛盾、难以兼顾的二元对立,在具体的操作和实践中并非无法解决。
从本质上讲,休闲教育面对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个体有意义地度过闲暇时间。而“闲暇”,在拉丁语中是“许可”之意。相对来说,在闲暇中,人们可以更多地按照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活动内容,表现出自由、独特、不受拘束的真实自我。那么,不难理解,由于闲暇这种较少受到规约、相对比较自由的特性,一个国家闲暇时间的增多,一方面有可能为社会个体创造更好地享受生活、体验生命的可能,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为社会带来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休闲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降低这种风险。而这更多地只能倚重于个体能够正确地独立思考、评价和做出自己的闲暇选择、决定和行为,并认识到这些选择对个人生活、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自觉地为社会整体的休闲大环境提供正性的效能。
不必讳言,在对个体的心理世界、精神生活和行为方式施加教育影响方面,哲学和教育学的探讨都有自己的学科范式局限,前者长于思辨,后者强调宏观规律和一般性原则,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缺乏操作层面的方法论思考。在我国休闲教育研究和实践中,也明显地存在一般论述较多,而操作性研究、具体学理研究、实证研究、中国特性、地方特性研究较少的情况。这也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休闲教育研究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广泛地向其他学科学习,寻找更好的突破点。而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较为微观的层面,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无疑是可供借鉴的,应当引起重视,使休闲教育适度地“心理学化”。
使教育“心理学化”,早期由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具体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在教育目的或结果方面,教育教学应关注个体固有的、内在的能力得到发展;一是在教育活动的过程方面,教学应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相一致,使儿童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道德情感的发展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其后,这一观点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教育理论中得到了进一步阐释和具体化,内涵和外延均有所扩展。此处援引这一提法,则仅指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休闲教育的目标制定,应以促进个体的主体性成长和人格完善为出发点和归宿,优先关注休闲教育对个人精神引领价值。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如果简单地把休闲教育理解为培养从事休闲产业的毕业生,过多地强调教育对个体未来职业活动和执业能力的奠基作用,就又本末倒置,陷入了工具理性的功利性泥淖,将休闲教育变成了“谋生”教育,远离了“自由”的属性。另外,正是由于休闲活动大多是在较少规约、较少监督的情境中发生,事实上更为诉求参与者自我监督、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良好自觉,如果休闲教育过程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唤醒和提升,则国民休闲素养和国家休闲品质的提高势必成为一句空话。
其二,休闲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应以增加大学生的休闲经验、熏陶大学生的休闲情操为主,以休闲知识内容的传授为辅。根据心理学研究的结论,知识的占有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增长。只有当学习者能够将静态的外在信息整合到自己的经验系统中之后,其解决真实性问题的经验和能力才能获得提升。因此,休闲教育过程本质上更应当是一个休闲经验增加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智识信息积累过程。只有在真实的休闲活动过程中,个体才有望感受休闲所带来的松弛、喜乐、自由,以及此类正性的心理和情感体验对生活目的和生命实现所蕴藏的深层意义和价值,达到休闲教育的理想目标。
其三,休闲教育的教学方法应更多地考虑体验教学、活动教学、情境教学、从做中学。休闲教育进入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已有了一个时间周期,但整体状况并不令人满意。这除了导向设计上过多强调工具性、功利性目标的负面影响以外,教学方法改革的滞后也应该是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中均存在课堂教学重教师、轻学生,重教材、轻活动,重考核、轻过程等问题。历经多次改革,情况有所好转,但并未根本转变。休闲教育起步较晚,引导学生从做中学,获得实实在在的经验增长和情意熏陶。在这方面,现代心理学及其他学科均已经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休闲教育学应当主动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改变单纯通过言语说教进行休闲知识传授的单一方式,影响其长久的休闲情意,也塑成其可供迁移的休闲行为方式。
(一)走出休闲教育的学科场域,扩大休闲教育思想的多元渗透与引领作用。
倡导休闲教育的价值理性是对教育本真目标的回归,但仅仅把休闲教育局限于独立的专业学科的发展与研究上将有悖于实施休闲教育的初衷。就教育本身而言,以课程为核心的任何教育形式,都应当着眼于人的发展,因此,课程的本质特性应当是“人的课程”,通过人的课程的实施才能实现“从无知到智慧的过渡,从缺乏到充足的过渡,从缺陷到完善的过渡,用希腊人的说法,就是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度。”②因此,无论任何专业、学科、课程,都担负有为人类生命意义构建和充实其精神生活的价值追求。对处于社会化阶段的学生而言,应对工具理性所导致的物质性休闲加以反思和斧正,倡导知识文化休闲对主体价值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味。确立了合乎我国国情的休闲教育的目标和相应的教育体系,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休闲教育,促使个体的休闲观、休闲活动、休闲能力有自发转换为自觉,通过教育引领、自我感悟与反思,用高尚、超然的人生态度最终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以学习者的生活方式教育为重点,适当区分娱乐活动和休闲活动的差别。
生活方式是个体全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反映,既包含着个体的工作内容,又包含着个体的闲暇内容,直观地标识着一个人在人生理想、终极价值、审美追求、独特才情以至生活趣味、行为癖好等各方面的修养和品味。从小的方面说,生活方式最直接地体现着人与人之间在休闲素养上的差异与差距;从大的方面讲,生活方式是对一个国家文明程度最后、也是最彻底的检验。因此,要创建以价值理性为导向的休闲教育,瞄准参与者的主体性提升和人格完善,就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以往那种只重视闲暇教育、更强调未来教育、更关注休闲产业教育的做法。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准备和学会生活,只有在经验中才能增长和积累经验,只有以参与者当下的、实际的生活领域为着眼点,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和执业能力教育才具备真实的平台;只有以日常生活的休闲品质为着眼点,面向全人生的休闲素养提升才具备坚实的基础。
(三)古为今用,师法传统,创建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的休闲教育。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休闲传统。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蕴藏着许多富有价值的、品质优良的休闲娱乐游戏活动。不管是智力类的、文化类的,还是体育类的、户外活动类的,古典游戏中所传达的闲适、优雅,所体现的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力的张扬,都令人追慕。而且,不管是已经消逝的,还是尚有流传的,这些休闲娱乐活动都不仅具有良好的游戏价值,还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考虑到今天许多现代娱乐游戏特别是电子游戏、网络游戏严重缺乏传统和民族项目的现实,此类经典的休闲活动不仅能够为休闲游戏开发方面提供丰富资源,而且在平衡游戏文化生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休闲教育师法传统、关照地方文化、形成中国特色,也应适当超越教育学和教学法讨论的范畴,将其提高到唤醒和提升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了解、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游戏文化、娱乐文化)及其价值观的高度上加以认识。
(四)合理利用数字平台,有效规避网络环境对休闲教育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和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休闲教育有了更大的空间平台和更为丰沛的时间资源,需要做好技术、人才、产品、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充分准备,合理地利用电子和数据渠道,研究和拓展休闲教育在新时期的内涵和外延,扩大教育范围,增加教育对象,开发出新的、有吸引力的教育课程和内容,引进与网络环境相匹配的、吻合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提升休闲教育的品质。
总之,休闲教育对个体的情意熏陶和品性培养均有重要作用,是引导人走向心灵成长和精神自由的良好渠道,事关每一个国民的生活幸福和生命实现,也事关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步伐。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时间较短,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也正因如此,休闲教育工作者才更有必要广泛地开展学习,借鉴古今中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力图在开始阶段就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方法论引领,减少和降低探索所需要的时间周期和所可能面对的误区,尽快提高我国休闲教育的整体水平。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7-108).
②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49).
[1]张延青,刘占波.我国休闲教育研究综述[J].出国与就业,2011(5).
[2]郑胜华,刘嘉龙.我国休闲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构想[J].高等教育研究,2007(2).
[3]张楚廷.人的教育需要人的课程[J].今日教育,2009 (12).
[4]胡怀亮.和谐社会的休闲教育建设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5]孙林叶,董美珍.国外休闲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0).
[6]张敏.走向乐生的休闲教育的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