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教师教学客观性的探析

2016-03-16 20:51温泉
文教资料 2016年14期
关键词:歌唱声乐教学方法

温泉

(赣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声乐教学中教师教学客观性的探析

温泉

(赣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声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否客观直接影响声乐教学效果,文章就教学客观性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语言和个人审美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声乐教学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否客观,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语言和个人审美四个方面进行了判断。

一、先进的教学理念

声乐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声乐教学中起着方向作用,为学生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奠定基础。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最大热情投入教学活动,使声乐教学活动充满生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成为判断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是否客观的一个标准。

1.立足传统,借鉴西洋。传统声乐艺术在咬字、吐字、收声、归韵等技巧和方法上确立了“以字行腔,字正腔圆”的要求,在歌唱中则要求“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包括一些戏曲和曲艺语言、声腔和演唱方法,都是民族艺术中值得继承和发扬的精华。人类发音器官的结构和发声原理是相同的,绝对没有哪位歌唱家的发音器官比别人多一个或少一个部件。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声音训练时就有共性,就有相互借鉴的地方,借鉴西洋唱法的精髓,发展民族声乐艺术,实现“洋为中用”。把西洋唱法中的合理成分与民族唱法的精华部分相结合,不失我国民族唱法的风格特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民族唱法,如彭丽媛、宋祖英、王宏伟、戴玉强等一大批歌唱家是很成功的例子。

2.技术与艺术并重。在我们长期的声乐教学实践中,存在这么两种现象:一种是重技术轻艺术。一些声乐教师在很多时候过分强调声音技术练习,而忽略艺术提高。另外一种是重艺术轻技术。持此观点的声乐教师比较看重学生歌唱时感情的运用和处理,过于要求艺术表现,忽略技术提高,学生歌唱时充满感情,但是声音苍白、无力,只是一些外在的、做作的表现,不但没有表现作品的感情,反而使人觉得难受。

关于技术与艺术,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艺术的培养对声乐教学至关重要,只有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文化修养才能有好的思想方法,才能帮助技术顺利实现;技术是艺术的表现手段,艺术的充分表现离不开良好的技术支持,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技术与艺术永远同时存在于声乐教学过程始终,两者都要兼顾,过于强调某一点,使声乐教学有所偏颇与缺失。

3.共性施教,发展个性。声乐教学中无论哪个声部,都讲究呼吸、共鸣、位置、打开等手段,但是,每个人又有自己的音色。“我们在声乐教学中要看到共性,训练出的学生应该演唱自如,耐久性良好,能长期在工作中保持嗓音的健康,要使学生带上演唱种类的共同规格特点,让学生在合唱、重唱中能和他人声音协调、融合”[1]。石惟正先生论述了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共性的培养,歌唱的状态、喉咙的打开、共鸣的运用、声音位置的安放、气息的运用、吐字的清晰、声音的走向、喉头的位置等这些共性技能和技巧需要所有学生努力掌握和熟练。

共性的培养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注意努力培养个性发展,不可凭自己的想象给他去掉,从学生的嗓音和气质特点出发,因材施教,准确判断学生的声部,选准风格种类的演唱方向,充分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合理发掘学生的潜能。听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世界三大男高音的演唱,同是男高音,但是他们无论从唱法、声音还是风格、味道上各有各的独到之处,有他们自己鲜明的个人特色,真正使他们获得声誉的就是他们富有个性的特点。

二、科学的教学方法

声乐教学中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那些经多年大量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正确性和有效性的方法,在目前声乐教学中仍普遍使用,并且贯穿声乐教学全过程,具有一定规律性,所以我们称之为“科学的”。教学方法的科学与否成为判断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是否客观的重要标准。

1.示范和模仿。示范和模仿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以前学生学戏都是师傅教一句,学生学一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音准、节奏、声腔、韵味、咬字、念白等主要靠示范和模仿,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1)正确的示范。声乐教学中教师的示范首先必须保证是正确的,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每年声乐考试中不难发现,同一个声乐教师的学生,不管是歌唱声音还是歌唱感觉,听起来都很像这个教师。这种现象要分两方面看:一是教师本身的歌唱是好的,学生确实学到了好的歌唱方法,越来越接近教师的声音和感觉,这样的示范达到了积极的效果;二是学生没有学会教师歌唱好的一面,反而学会教师歌唱的缺点。

(2)准确的模仿。这里说模仿教学指教师模仿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客观看到和听到自己错误的状态和声音,把自己当成一面镜子,使学生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教师示范正确的状态和声音效果予以纠正,这样使学生准确区分正确和错误的不同,加深对正确的歌唱状态和声音效果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歌唱要领。这种教学方法在运用时,要从学生更好地理解的良好愿望出发,不可带有任何讽刺和鄙夷的感情色彩,不然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还会破坏师生间的信任感。

2.对比教学。学生学习声乐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改变原来的歌唱习惯,养成新的、正确的歌唱习惯。整个声乐教学过程中每一句、每一个字、这一句和那一句之间就需要运用对比手法,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听觉及内在感觉区分歌唱时的状态、音色及方法对与错。

(1)自己和自己对比。让学生对比自己所唱的基本正确的和基本错误的之间的区别,然后记住基本正确的声音和发声器管的运动感觉,通过多次重复正确的方法,比较以前错误的方法,进而加深印象;(2)自己和别人对比。除了比较自己的声音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辨其他学生演唱的优缺点,然后和自己的演唱对比,从中吸收别人好的方面,进而更清楚地分辨别人错误的地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不同歌唱家之间的对比。欣赏歌唱家演出或者听音乐会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引导学生对不同歌唱家的唱法、声音进行对比,分析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对歌唱家演绎的同一首作品的不同感觉、不同处理、不同风格进行比较和对比,分析每个人的优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觉和艺术分辨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声乐教学中如何抓住学生歌唱问题的主要矛盾非常关键,所谓“牵牛要牵牛鼻子”。教师在某一个阶段要抓住其中的中心问题,经常强调,使学生意识到该点的重要性,于是会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该点上,但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密切注意与这一中心问题相关的其他因素的状况,只要是不影响中心问题的因素先不改变它,有的需要顺势调整的,要用一些隐蔽手法悄悄进行,不至于使学生分心。如解决学生声音散、声带闭合不紧、漏气问题时,不要同时要求学生“打开”、“集中”等问题。学生喉头上提时,不要同时要求他做到声音集中和控制音量强弱,要把注意力放在喉咙的打开和呼吸方式上。

4.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在声乐课上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易于形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景,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学习的无限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

首先教师要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保持良好的情绪。当一个人情绪好时天是蓝的,水是绿的,花是红的,小鸟是可爱的,一切事物都是那么美好。如果学生每次都是高兴而来,败兴而归,慢慢就会对声乐学习失去信心。教师要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心平气和;然后善于调节学生情绪,营造和谐氛围。学生情绪不佳时,教师要认真观察、询问,精神上向学生伸出援助之手,耐心开导,让学生觉得老师很关心他。学生唱时教师要细心地听,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慢慢使学生从情绪不佳境地解放出来,积极投入学习。

三、准确的教学语言

声乐教学中教学语言的准确性需要引起教师的特别注意,准确的教学语言使声乐教学变得清晰,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更容易掌握技术要领,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语言的准确与否就成为判断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是否客观的重要方面。

声乐教学中相当普遍用的是一种比较抽象、感性的语言。由于歌唱运动是人身体内部肌体、神经参与的一项运动,只能通过声音效果判断正确与否,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方法导致声乐教学的特殊性,所以有时很难用清晰的、标准的语言进行教学。“教学手段是千变万化的,只要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可以不择手段,但是这些手段必须是科学的,既然是科学的,就一定能用科学的语言和道理讲清楚”[2]。抽象的教学语言在特定环境里才能发生作用,如果只是从表面常识分析,有些语言是缺乏道理的。如“把气吸到小腹”,人的生理结构决定了气息只能吸进肺部,绝对不可能到达小腹;再如“边吸边唱”,歌唱时把气吸进肺里,只有出气时震动声带才能发出声音,吸气时是不能唱的,怎么能边吸边唱呢?这些本身不正确的语言却通过暗示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这种抽象性语言既然能解决问题,是否是科学的、正确的呢?从声乐发展看,客观的观点应该是:把这些感性的语言规范化,用科学的道理解释它,而不是毫无想法地沿用下去,因为随着社会进步,对声乐的研究必将逐步深入下去。

四、高品位的审美

教师个人的审美品位直接影响学生的审美,对声乐教学效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品位的审美就成为判断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客观的方面。

1.歌唱声音的审美。学习歌唱的人,首先要充分认识歌唱声音审美的重要性,应当从一开始就注意形成正确的声音审美感受。歌唱者对声音的审美感受,实际上是根据自己以往形成的听觉经验,依靠长期积累的声音形象,在内心构想出实际的艺术形象,并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如当你听了某一位歌唱家的演唱后评价说:“他的歌唱声音很甜美”、“她的声音很柔和、细腻、富有弹性”等。

2.歌唱音乐感觉的审美。在歌唱艺术表演中,音乐感觉的美感是歌唱审美的重要方面。不仅能使歌唱者充分表达声乐作品,更能打动听众心灵,同时唤起听众与歌唱者同样的审美感受。歌唱者的音乐美感除了良好天资以外,主要应在长期音乐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养成,不断提高。重视音准、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基础训练,注意体验生活,体验大自然的美感,观看著名歌唱家、演奏家的艺术表演,倾听美的音乐等。还可以通过阅读小说、朗诵诗歌、观看电影、电视等途径,提升自身艺术修养,体验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内在情感活动,丰富音乐感觉的美感性。

3.歌唱情感的审美。歌唱中,声音的美感是重要的,歌唱情感审美不能轻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歌唱时既要追求声音的美感,又要注意声音的情感表现,“声情并茂”是歌唱的最佳追求。情感是歌唱艺术的核心,歌唱又是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表现情感。歌唱是情感的美化和升华,要把审美情感适当正确表达出来,就必须“进入角色”,全身心投入声乐作品表现的情境之中,赋予歌唱以感人的魅力。

[1]石惟正.声乐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7,第1版:298.

[2]俞子正.声乐教学术语的科学性.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01(4).

猜你喜欢
歌唱声乐教学方法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