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文化哲学】
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对马克思思想的重新解读
李金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认识论断裂说”的提出是阿尔都塞为保卫马克思而积极斗争的理论产物。他的目的是“清算”当时非常流行的“人道主义”思潮和斯大林的“教条主义”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歪曲理解,并尝试对马克思的理论思想做出一种新的科学的解读,以恢复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强有力的战斗力和创造力。他的“认识论断裂说”是一种独特的理论,它预示着马克思哲学思想从“意识形态”向“科学”的转变,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复兴,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马克思哲学思想;意识形态;科学
作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标志性人物,阿尔都塞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借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一种独特的科学主义的解释。20世纪6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和前苏联斯大林的教条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在这种境况下,阿尔都塞提出了保卫马克思的口号,以维护马克思的科学地位。阿尔都塞说:“历史把我们推到了理论的死胡同中去,而为了从中脱身,我们就必须去探索马克思哲学的思想。”[1]以“保卫马克思”这一口号为起点,他开始了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新解读。而这个解读,就始于“认识论断裂说”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阿尔都塞生活的年代,哲学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人道主义思潮和斯大林主义的双重影响使得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格局产生了变革,苏联成为其核心。此时的斯大林教条主义“哲学”顺势而上,成为把控一切局面的政治意识形态,哲学家们受此影响,把哲学和政治模糊在了一起,他们“不研究哲学,并把一切哲学都当做政治;对于艺术、文学、哲学或科学,总之对于整个世界,统统可以用无情的阶级划分这把刀来个一刀切”,并且“当时所有的哲学家在这条专横路线统治下,只能或者人云亦云,或者保持沉默,或者盲目信仰,或者被迫信仰,再不就是尴尬地装聋作哑,绝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2]哲学家们被那种政治意识形态奴役了,变得没有了斗志和创造力。对此,阿尔都塞反对斯大林教条主义对哲学家们的思想诱惑而使他们对马克思哲学产生误解,但是他强烈的抨击斯大林的思想,使得当时的哲学家们又把目光转向了当时也同样备受欢迎的人道主义思潮。
人道主义思潮的流行让人们又找到了一种理解马克思哲学的视角,就是用人道主义的理念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开始用这种理念来解读一切,他们开始重视马克思的人本学思想,阿尔都塞反对这种观点,认为不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联系起来。因为在他看来,人道主义是一种目标化的号召,而没有科学依据。人道主义思潮和斯大林的教条主义的盛行,让马克思哲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基于此,阿尔都塞提出了保卫马克思的口号,以维护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他更是希望探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的解读视角。在探索的过程中,他提出了对马克思进行深度解读的“症候式阅读法”以及“思想总问题”的理论。
阿尔都塞提出了“保卫马克思”的口号,其实质目的是要维护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但是在他看来,人道主义的乱入使得马克思的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大大降低,而且逐渐变成一种非科学性的意识形态,而人道主义之所以能趁虚而入,使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有了人道化的倾向,除了之前说过的政治原因之外,还有读者本身的原因。人们在阅读和研究马克思的文本著作的时候,往往是在表面上的直接阅读,就是我们常说的看或者浏览等方式,没有深入把握著作的最内在的东西。所以阿尔都塞借鉴结构主义方法论,提出了“症候式阅读方法”。这是阿尔都塞探讨出的解读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方法,症候式阅读法的基本思想包括文本的双重结构、对文本的双重阅读、总问题等几个范畴。
(一)文本的双层结构与双层阅读
受结构主义方法论的启发,阿尔都塞认为,著作或者是文本包含着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种结构。表层结构一般是我们直观所看到的著作中通过文字或语言的逻辑结构所显现出来的思想。深层结构是著作当中所隐含的深层次的本质内容,用阿尔都塞的话来说就是“潜藏于表层结构背后的空白、沉默、间断等内容”,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是同时并存的,我们在阅读著作或者文本的时候既要仔细看它的表面内容,又要深入著作的内部,反思推敲其更深层次的思想,即就是要直接阅读和症候式阅读同时进行。仅仅只明白文本的表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字里行间所涵盖的内在深层本质。按照阿尔都塞的意思,症候式阅读就是要“依据文本表现的各种‘症候’包括原著中的沉默、缺失、空白、和严格上的疏漏等来揭示文本的深层结构。”其实简单说就是要仔细推敲出著作的表面信息背后所隐藏的我们直观所看不到的东西。文本和人的有意识的语言和话语是一样的,它们是有空隙的,是经得起推敲的,在这些空隙处,失言、沉默、玩笑、疏漏等就以一种掩饰的、不可理解的形式,使无意识的内容暴露出来。的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中,我们会偶尔失言,但是失言就已经向别人传达出了另外的意思;沉默也是一样,沉默是金,沉默并不代表没有语言,它是有思想的,沉默会代表着我们内心的很多重想法,只是对于不同的“别人”而言会有不同的理解。阿尔都塞正是想借此来强调,在阅读著作的时候要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深层阅读,去发现文字背后的那些被隐藏的无意识的东西。对于阿尔都塞来说,这也是一种创造,或者说“生产”好像更直白明了一点。我们对文本进行症候式阅读,是为了挖掘原本看不到的东西,这本身是一种生产,它在生产一种或者多种思想。所以说,我们通过深度的症候式阅读把握著作核心本质的过程也是生产思想理论的过程,这样才能把握思想的总问题。
(二)关于思想的总问题。
“总问题”的概念不是阿尔都塞首创的,而是他的好朋友雅克·马丁提出的。阿尔都塞借用这个概念来规定文本的深层核心本质。在阿尔都塞看来,“总问题”对于我们研究著作来说是关键性的要素。一方面,它是可以生产新的思想的一种理论结构,并且能够决定思想的特征和本质。阿尔都塞说过:“为了认识一种思想的发展,必须在思想上同时了解这一思想产生和发展时所处的意识形态环境,必须揭示出这一思想的内在整体,即思想的总问题。”[3]对于每一个思想来说,总问题就决定或者制约着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中的理论问题的分支。思想的一切都会受到它的总问题的影响。所以阿尔都塞强调,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从总问题开始,这是理解的前提;另一方面,总问题作为思想的核心结构,它还会影响思想家提出问题的方式和范围。思想家在用文字表达其理念的时候,他们所表达的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在思维当中确立的那个理论,这都是由其所表达的那个思想的总问题决定的。这就告诉我们,在阅读著作文本的时候,我们要依据症候式阅读法来研究思想家直接表达给我们的东西,更要提炼出它的总问题所涵盖的思想家想沉默的东西。
通过对症候式阅读法和总问题理论的确立,阿尔都塞阐明了马克思哲学思想发生的变革,和他前后期思想的转变。他认为马克思思想的前后期之间发生了总问题上的“认识论断裂”。关于“认识论断裂”的确定。阿尔都塞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思想发生“认识论断裂”的标志,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则是“认识论断裂”发生的预兆。阿尔都塞以这两部著作为界限,把马克思的思想分为两个时段,即意识形态阶段和科学阶段,这两个阶段是对立的。在前期意识形态阶段,马克思由着重探讨自由和理性转向研究人,研究人的生存和本质,这些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在科学阶段,马克思开始转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他开始关注社会系统的发展,关注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些是科学的概念,捍卫了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地位。阿尔都塞对马克思思想的“认识论断裂”的规定是独特的解读马克思思想的方式,具有很大革命意义。
阿尔都塞在阐明马克思思想的认识论断裂的时候还着重强调了断裂是一个过程,它不是瞬间的一蹴而就。这个断裂期从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直到1857年的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这也是马克思思想的成长时期。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对以往的具有康德、费希特、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人本哲学影子的理论前提的批判,然后形成新的思想理论前提和新概念,例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组成有新的意义的概念体系。这也正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这是马克思自己纯正的东西,是真正科学的东西。
总之,阿尔都塞从保卫马克思出发,提出了症候式阅读法和思想总问题概念,总后引出了马克思思想的认识论断裂过程,这是对马克思思想理论的独特解读。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意义。他看到了马克思思想的发展演进逻辑,区分了马克思的前后期思想,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研究马克思思想的路子,这也是他自保卫马克思口号发出之后就震动哲学界的原因;但是他的理论也是有局限性的。他没有看到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延续性,更忽视了马克思人学思想在马克思整个思想中的重要性,这是片面的,在一定程度上使他的思想陷入极端和偏执。所以我们不仅要借鉴阿尔都塞独特的解读马克思理论的方法论来搞研究,更要克服他的理论缺陷,把他的思想同萨特等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以一种全面的视角来解读马克思。这才是对马克思思想的的科学地位的真正彻底的捍卫。
[1][2][3]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0.2-3.50.
【责任编辑:王 崇】
A81
A
1673-7725(2016)07-0167-03
2016-05-28
李金(1990-),女,陕西富平人,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