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流浪:《少年维特的烦恼》母题探析

2016-03-16 20:51陆烨
文教资料 2016年14期
关键词:维特母题流浪

陆烨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双重流浪:《少年维特的烦恼》母题探析

陆烨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18世纪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出版后掀起一股“维特热”,也给我们留下诸多思考。研究者们多从维特的爱情与社会悲剧、作品狂飙突进精神的具体体现和作品间比较等角度进行解读,较少关注到文本隐含的流浪母题。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分析维特在生活和精神上的两种流浪形式及意义,进一步阐释其流浪的普遍性意义,进而观照整个18世纪的德国青年甚至是人类的流浪历程。

《少年维特的烦恼》 流浪母题 形式 意义 普遍性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歌德仅用四个星期完成的一部书信体小说,带有自传性色彩。出版后轰动一时,正如歌德在自传中所说:“当时的青年里以埋藏有厌世观的炸药,故这本小册子在读者大众前所引起的爆炸更为猛烈,而各个青年既已有着满怀的过奢的要求,不能满足的热情和虚拟的痛苦,一触即发,故这小说所引起的激动更大。”①这种时代病在18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德国具有普遍性:德国青年要求精神上的自由,但又为封建传统势力所束缚,无力行动,由此出现了感伤主义的情绪,精神上苦恼、迷惘。

在文学史定位中,《少年维特的烦恼》表现追求个性解放的主题,也反映了封建势力的腐朽与市民社会的丑陋现实。文本采用第一人称书信体形式,描绘出维特的精神世界,抒情性浓厚,往往会忽视苦恼情绪背后所隐含的精神流浪气质,但正是精神流浪的孤独感造成了维特最终的悲剧。

“流浪”来源于西方创世神话中失乐园,亚当、夏娃被迫流浪寻找精神家园,后作为母题研究的重要范畴,可以说流浪是西方的文学传统。古代文明时期,人们傍水而居,寻找水源以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流浪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当社会发展由游牧发展至定居,任何行为活动的迁徙都带上了流浪的色彩。自古以来,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流浪的气质都隐含在文化之中,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在作家笔下就通过人物表达个体对流浪体验的独特感悟,构成西方文学重要的创作题材。

流浪是一种人生状态,“其基本属性是就物质和精神生存境遇中那种失根或无归属感,以及与此相应的流动不定的生存状态”②。维特的流浪体验在于居住地的变更、非贵族出身而缺乏社会归属感及爱情悲剧背后情感精神的失根。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情感方面,维特都遭遇巨大的打击,他选择远离、逃避,多次迁徙,然而流浪过程中仍然摆脱不了社会阶级地位上的歧视和相思之苦,再次回到爱人身边,可望又不可得,烦恼而又空虚,最终选择了自杀。

一、维特的流浪形式

从《荷马史诗》至20世纪现代派文学,对流浪的书写从未中断。王向远在《自己的安身之处——现代流浪汉小说》编者序中提出:“无家可归是一种流浪,有家难归或不归也是一种流浪;肉体的漫游是一种流浪,精神的浪荡也是一种流浪。”③流浪的主要形式为外在的生活流浪和内在的精神流浪。《少年维特的烦恼》体现的流浪蕴含就表现为这两方面。

生活流浪顾名思义是指主人公为生存而奔波流浪,不断变更居住地以获得更优的生活环境,带有明确的目的性。维特的生活流浪轨迹是城市—山村—D地公使馆—猎庄—山村。因内心无法获得安定,维特离开城市来到乡村,“这个乐园一般的地方,它的岑寂正好是医治我这颗心的灵丹妙药”;(信1771年5月4日)迷恋绿蒂而又无法相守,又因阿尔伯特归来而痛苦不堪,经友人威廉劝说去公使馆工作;在公使馆工作期间因不满贵族羞辱,离开公使馆来到猎庄;猎庄的侯爵只重视维特的才能与智慧,又一次离开;维特心系绿蒂,再一次回到山村,直至死亡。纵观维特的生活轨迹,其流浪行为或因职业的转变,或寻求心灵平静,抑或是基于爱情而做出的决定,有个人意愿上的选择,但大多是被动的。

精神流浪内隐于个体精神层面,“表现为行为个体在无目的漂泊中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身份意识”④。精神流浪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它是心灵上的放逐,是形而上的精神理想的追求。它常与孤独感相伴,精神上感到空虚迷惘,心灵上无所依托,引发对生命的怀疑。维特原本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年,从小失去父亲,离开母亲独自居住,自然缺乏家庭的归属感。维特出身于中产阶级,在当时尊崇贵族身份的德国而饱受歧视,“像我们这样的小人物是不容插足他们的聚会的”,在伯爵家聚会上遭受当众羞辱:

“我与其中几个我认识的攀谈,他们全都爱理不理……”、“‘您了解我们的特殊处境’,他说,‘我发现,参加聚会的各位对您在场感到不满。我本人可是说什么也不想……’”(信3月15日)

维特对市民阶层的处境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可悲的态度。公职人员整日忙于繁文缛节、地位的提高,办理琐碎事务。维特在社会中被孤立,无法获得社会身份的认同感。人是社会人,自然便要求社会对自我的认同。维特无法为贵族阶层和普通市民接受,就无法获得社会身份认同感;“引起这种哀愁的诸诱因之中,恋爱的热火再燃最有强烈的作用。”⑤导致维特苦恼甚至于自杀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爱情悲剧:初次与绿蒂相见,被告知对方已经有未婚夫,但是理智挡不住熊熊的爱火,维特陷入狂热的迷恋之中。当阿尔伯特回来时,内心诉求被极度扩张,渴望占有爱人,“她做我的妻子……”(信7月29日)、“要是阿尔伯特死了又将怎样?你会的!是的,她会的”(信8月21日)、“哪怕你能把她拥抱在心口一次,仅仅一次,这整个的空虚就会填满了”(信10月19日)。

理智与情感的矛盾使得敏感的维特感到苦恼,绿蒂的明确拒绝和耶路撒冷的自杀促使维特走上自杀的道路,“他的迷惘,他的热情,他的无休止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他对人生的厌倦”(信12月14日)在爱情悲剧的引爆下化为自杀的枪鸣。“自杀是本于人类天性的一种事变”⑥,维特选择自杀,已意识到痛苦的根源就是自己的过失的不断再现,唯一解决的方式就是自我解脱,期待上帝的感召,去天堂赎罪。爱而不得的情感历程构成维特精神流浪的主要部分,维特并未从绿蒂处获得感情上的归属感。无法获得社会身份的认同感、家庭归属感的天然缺失及爱而不得的精神失根造成维特苦恼的根源,最终导致其命运悲剧。

“唉,我不过是个漂泊者,是个在地球上来去匆匆的过客!”(信6月16日)维特发出如此感慨,将自己定位成一个漂泊者,物质和精神上都无所依靠。叶芝说人创造了死亡,维特的烦恼是其流浪的结果,苦恼的情绪又将他引向死亡。

二、维特流浪的意义

维特作为一个流浪者,一生都在追求人生理想和美好的爱情,却又屡屡受挫。“追寻—苦恼—解脱”是维特流浪的意义所在。离家寻求内心的平静来到山村,与大自然保持亲密的接触,找到人生的乐趣,“四郊的自然环境却说不出的美妙”(信1771年5月4日),似乎内心在此处获得片刻的休憩。遇见夏绿蒂时,维特开始爱情的追寻之路。与此同时,维特步入社会,目睹了贵族阶层的虚伪腐败和市民阶层的可悲处境,理想与现实产生了巨大的冲突。加之陷入与绿蒂、阿尔伯特的爱情三角恋中,爱而不得,内心情感被代表理性的社会规则所束缚,两者共同作用,使得维特产生苦闷情绪。当绿蒂让维特克制自己后,维特意识到“一个冷酷的事实猛地摆在我面前;我生活在你身边是既无希望,也无欢乐啊”(信12月20日),他试图占有绿蒂,可是他意识到对于这个世界就是罪孽,于是选择自杀,自我解脱,但愿死亡能带给他们夫妻幸福。或许在另一个时空维特的内心诉求获得满足,不再终日为理智与情感的相互纠缠而苦恼不堪。

流浪的维特倾心于自然,却又进入社会担任公职;他渴望占有绿蒂,却又顾忌道德伦理,不愿插足她与阿尔伯特的婚姻。当精神上的苦闷到达一定程度,维特渐渐失去了对自然的兴趣,“对于这些美丽可爱的现象无所动于衷,最大的不幸,最难治的心病便发生了,这时我们已把人生当做是可厌恶的重负”⑦。周围的一切都是黑暗的,没有希望、没有安慰、没有前途,维特接过爱人拿来的手枪,告别人世。

青年们满怀一腔热血,对未来充满希望,凭借自己的意志与意识进行社会活动与情感交往,然而总在无意识地瞬间犯下过失,产生了烦恼的情绪。这种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为选择施加影响,于是无意识间再现了过失,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苦恼的情绪愈重,更何况是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巨大的冲突?

维特的流浪历程并非是个体意义上的流浪,更是对18世纪德国青年精神心理状态的直观化书写,苦恼、无所依托,具有普遍性。流浪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存在,本源于人类的需求,在流浪的过程中不断追寻理想的生活或精神状态,达到内心满足感的饱和状态。流浪的过程就是一个追寻的过程,追寻物质上的满足、个体主体性的肯定、精神归属感等。追寻看似无意义,类似于西西弗斯的神话,明知石头会往下滚,但还坚持将石块推到山顶,追求理想之境。卡西尔在《人论》中提到:“人的生活世界之根本特征就在于,他总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总是向着‘可能性’行进,而不是像动物那样子只能被动地接受直接给予的‘事实’。”⑧正是由于这种“理想”、“可能性”的存在,人类才踏上流浪的道路,追求不确定的而又充满吸引力的存在。流浪是人固有的生存状态,适用于整个人类史。

注释:

①⑤⑥⑦[德]歌德,著.刘思慕,译.歌德自传:诗与真(下册).北京:华文出版社,2013.1:566,555,560,554.

②④陈召荣,著.流浪母题与西方文学经典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2:7,8.

③王向远,亓华,主编.自己的安身之处——现代流浪汉小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6,编者序第6页.

⑧[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2,中译本序第4页.

[1]叶隽.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爱情悲剧后的青春迷惘与制度因素[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第20卷(4).

[2][德]歌德,著.杨武能,译.少年维特的烦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周宪,著.文学理论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

猜你喜欢
维特母题流浪
论巴尔虎史诗中的提亲母题
流浪
流浪的歌
长安铃木维特拉
复仇母题的现代嬗变
遇见一只流浪猫
浅析《西游记》的两大母题及其象征意蕴
改变!拉力赛版维特拉
论明代《梅山图》中的“生殖崇拜”文化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