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璐 陈怡天(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为例
李璐陈怡天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在独立学院的教师结构中,青年教师占有很大的比重,他们是独立学院的有生力量,他们的成长成才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本文结合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在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中积累的经验,对新形势下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和社会力量联合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产物。而作为独立学院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的培养则成了独立学院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经过多年发展,教学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学院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视为发展之源,在青年教师培养中,将师德和师能相结合,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院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下面以该校为例,谈谈青年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由于西方思想的渗入和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少数青年教师失去价值取向,把金钱、利益和荣誉作为工作的原动力,缺乏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有的青年教师对本职工作没有热情,不把重心放在教育教学实践之中,而是把精力用在了社会兼职和商业活动上。有的青年教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上课只灌输,下课即走人”,课堂上对学生上课迟到、睡觉、玩手机甚至旷课现象视而不见,课下对学生疏于交流和指导。另外,由于某些独立学院在制定评估考核时重绩轻德,使得青年教师只顾在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和行政职务上的晋升,不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
学院坚持强化政策导向,始终把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抓,多角度地对青年教师进行品德教育。
1.提高认识,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加强组织建设。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精神,不断加强青年教师中的组织建设,积极培养、发展优秀的青年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让他们成为青年教师的思想先锋。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学院充分认识到既要对广大教师严要求,又要尊重他们的职业特点,把师德师风建设融入学院的发展战略之中,渗透到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之中,结合到青年教师的教科研工作之中。二是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学院出台了《教师道德行为准则》、《师德建设实施意见》等规章制度,旨在通过规范教师品德言行,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的师资队伍。同时,在教师考核、评奖、岗位聘用及职务晋升过程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三是强化学习,构建培训体系。首先,在新教师岗前培训过程中,进行师德师风教育,通过教书育人模范事迹,激发新进青年教师的爱岗敬业意识。其次,在教师年度培训活动中,定期开展以师德师风为主题的学习、研讨,帮助教师扎实师德观念。再次,充分发挥党校培训主阵地作用,每年组织优秀青年教师参加省委、市委党校政治理论学习班,使青年教师充分了解国情,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基本路线。
2.注重考核评估,将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学院建立了师德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科学的监督和评估的师德建设工作。在年度考核中,充分体现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廉洁自律、品行端正、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等内容。将教师的师德考核结果归入人事档案永久保存,并作为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进修访学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作为评估、检查、总结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和教师队伍管理的重要依据。对违反师德规范的教师予以警告、记过处分,对情节严重的教师,两年内不得晋升职务,不得参加评先评优;对影响恶劣者解除劳动关系。学院建立了师德问题报告制度、舆论监督制度和评估制度,将师德建设作为学院各系部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
3.表彰先进,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学院出台了“师德标兵”评选办法,在全院树立了一批师德师风过硬的先进个人和师德师风建设突出的先进集体。学院通过校园电台、校报、网络、宣传栏等媒介和师德师风建设摄影展览、征文、演讲等活动,大力宣传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号召广大教职工向他们学习,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1.开展多样化的岗前培训。
学院为建筑类工科院校,因为学科的特殊性,所以每年引进的青年教师多是非师范院校毕业,他们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的专业知识,不熟悉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规范。所以,学院每年都会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校内外的岗前培训。
在校外培训上,主要是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师法》等国家法规及高等院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使青年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遵守应有的法律法规和行为准则。并要求青年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上岗培训,认真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通过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让青年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在校内培训上,青年教师入职培训是学院人事处的常规工作。培训中,人事处长亲自为青年教师介绍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理念、“三风”精神和规章制度,让新教师了解学院并尽快融入学院。与此同时,组织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工作处等职能部门分别就教学管理、科研成果、学生服务等方面进行指导,使青年教师树立主人翁意识,提高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院还通过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讲座,向青年教师传授教育教学方面的先进经验。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观摩示范课、让青年教师学习教法、教态,要求对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在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时对教师的板书、教案、课件、普通话等进行评比。学院还根据教师个人能力,借助职业分析测试,为青年教师制订有针对性个性化事业发展支持计划,使青年教师看到职业前景,提高工作动力。
2.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学院实行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方案,为每位青年教师指定了一位德高望重、业务突出的教师为导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了专门指导。导师要和所指导的青年教师签订培养责任书,为其制定培养方案和学习计划,从教态、教法、教学艺术、教学手段及教学进度的把握等方面给予指导,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带领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教、科研活动,使青年教师参与实际的科学研究,将理论转化成生产力,提高科研水平。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情况,导师要写出指导记录和期末总结,青年教师也要撰写培养心得和业绩汇报。
3.开展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学院出台了《中青年教师参加工程实践管理办法》,为青年教师拓展实践平台,鼓励缺乏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半年的实践锻炼,积累实际操作技能和经验,对参加实践的青年教师在待遇上有所倾斜,对实践期间不履职、实践效果不佳者予以批评。通过实践锻炼,使青年教师的动手能力、专业视野和组织纪律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提高了双师素质。
学院还鼓励并要求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执业(职业)资格的培训和考试,根据青年教师的专业特点,组织青年教师统一报名,集中培训,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1.完善制度体系,建立保障机制。
对于独立学院而言,稳定教师队伍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是学院办学的主体,是发展各项工作的支柱,要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就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学院领导积极应对,坚持“政策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理念。先后出台了针对稳定教师队伍各项办法,如《青年教师在职读博暂行办法》、《青年教师学习进修暂行规定》、《校内工资改革及调整分配办法》、《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
2.建立“竞争、激励、退出”机制,激励青年教师成长。
通过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体制改革,完善考核办法,形成能够“激励优秀人才、约束平庸人员、退出不合格人员”的灵活用人机制。
学院不断完善“四定”方案,实行科学设岗、依岗选拔,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岗位聘任制度,淡化身份,强化履职能力。实行任期考核,强化岗位管理,对不能完成任期目标的人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员,不把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的人员,实施降级降薪、高职低聘、转岗、辞退等退出措施,形成能上能下的校内人员流动机制。分配上侧重实绩和贡献,向关键岗位和高层次人才倾斜,建立科学的校内分配体系,加大对业绩成果者的奖励力度。
3.加强青年教师生活关怀,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在市场经济时代,青年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很大,学院各级党组织积极主动地融入到青年教师中,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制定了有关青年教师生活帮困计划,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帮助。为解决青年教师住房困难问题,学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及时发放住房补贴。学院连续提高青年教师工资和各项津贴,使得他们的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学院还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工会每年安排青年教师进行体检,定期举办青年教师座谈会、健康知识讲座和各类文体活动,使青年教师学会调整情绪,积极面对挫折。此外,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和和谐的工作环境,助青年教师改善人际关系。
青年教师是独立学院的新鲜血液,是独立学院发展的有生力量,独立学院要充分发挥办学的灵活性和用人机制的优势,不断加强青年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璐.独立学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2.
[2]于广云.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3]同济大学“三个加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40/201206/137846.html2012年6月15日.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B080号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