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学敏陈志铖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社科部,四川 广汉 61830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何学敏1陈志铖2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00;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社科部,四川 广汉618307)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诉求。切实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新兴媒体的育人功能。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的探索,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真正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文化缺乏文化共识,缺乏价值伦理的最大公约化。核心价值观,关系国家的成败兴衰,关系社会的进退治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仅有经济崛起是不够的,必须伴之以核心价值观的崛起。从十六届五中全会到十八大,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表述字数在不断“瘦身”,反映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精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毫无疑问应当成为当今中国的主流价值观。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何切实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既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又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在当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符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始终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为之做出不懈奋斗,在实践上极大地实现了人民的自由和平等,极大发展了社会的公正和法治。我们党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最终目标都是服务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崇高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具有很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都是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三个倡导”是关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倡导,是有机统一的完整整体。它告诉我们国家要推行什么,社会要奉行什么,公民要遵循什么。没有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更不会有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样,人人都有爱国、敬业的核心价值观,构筑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友善关系,国家才能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
胡锦涛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2]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可塑性。高校肩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迫切需求。
目前世界虽然处在相对和平的时期,但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同时说明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仅有经济崛起是不够的,必须伴之以核心价值观的崛起。如今,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伴随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给一些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和影响。因此,新形势下迫切需要高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可靠的人才保证。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规定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而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为国家、社会和公民明确了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吻合的。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伴随国内外形势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变革,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等也发生一系列变化,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紧密结合时代的要求和大学生自身思想实际的发展,充分体现时代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今中国最主流的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内在要求。
当前,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大学生迫切希望能全面发展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实现人生价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自觉接受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而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远大奋斗目标和崇高社会理想的优秀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可靠的人才保证。同时,在这个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现阶段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它的内容是丰富和富有层次性的。因此,为了切实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一)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及课程实践,系统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从而帮助他们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浓厚氛围。
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正向功能,使之成为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高品位、大视野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铸造学生的意志,净化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健康发展”[3]。要积极地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课外文化实践活动,通过社团活动、文化娱乐、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从而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三)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社会实践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尤其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说服力上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实践中育人,这也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4]。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以科技、文化、卫生为主要内容的“三下乡”志愿活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团、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宣讲团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使大学生积极走出校门,积极参与到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现实的体验,增长知识和拓宽视野,从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四)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合格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一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高思想道德修养,理论功底扎实,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涵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使他们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五)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发挥新兴媒体的育人功能。
“90后”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注重追求自由个性,不愿意被动接受灌输的信息资源,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要的信息。大学生作为新兴媒体使用的主力军,BBS、E-mail、QQ、博客、微信、飞信等新兴媒体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方式和途径。因此,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我们应当主动占领高校网络阵地,充分利用和建设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高校红色网站,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进去,加深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育人功能,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教育的合力,从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努力,才能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内化为当代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激励,形成一种价值风尚,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一大批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
[2]胡锦涛·迈向新世纪创造新业绩———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N].人民日报,1998-06-20(1).
[3]陈福生,万益权,牟德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4]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研究课题(CJS11-068);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与改革基金项目(101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