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伦
(上海市五爱高级中学,上海 200000)
宇宙巴赫
——质疑《小溪巴赫》
马志伦
(上海市五爱高级中学,上海200000)
摘要:巴赫(Bach)德文的意思是指小小溪水,涓涓细流却永不停止。说巴赫是“小溪”,是因为巴赫的人生如同“小溪”那样卑微,巴赫的音乐又如同“小溪”那般平易。巴赫是“小溪”,其实并不确切。巴赫的人生经历,并不总是如同小溪一般默默无闻。同样,巴赫的音乐创作,也不总是如同小溪一样的格局不大。巴赫和他的音乐是宇宙,值得用毕生的时间探索。
关键词:巴赫小溪宇宙
“巴赫(Bach)德文的意思是指小小溪水,涓涓细流却永不停止。”(肖复兴《小溪巴赫》)说巴赫是“小溪”,是因为巴赫的人生如同“小溪”那样卑微,巴赫的音乐又如同“小溪”那般平易。
巴赫是“小溪”,其实并不确切。
“巴赫”岂止是“溪流”,在茨冈(吉卜赛)语或东欧某些地区的方言里,它的意思是“流浪乐师”。《宽容》的作者房龙(荷裔美国人,著有巴赫的传记《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生平与时代》)在《〈宽容〉序言》中写了一个离开山谷的漫游者(wandere),回来之后欲引领人们走出封闭的山谷,却被愚昧的山民当做异类杀死了。“wanderer”既可译为漫游者,又可译作流浪者。“流浪者”与“流浪乐师”,他们都是先驱。
巴赫的人生经历,并不总是如同小溪一般默默无闻。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是巴赫家族中最显赫的一位。研究称,巴赫家族当中,共有50多人从事音乐职业,知名的有约翰·米夏埃尔·巴赫(1648—1694),巴赫的叔叔;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1714—1788),巴赫次子;约翰·克里斯托夫·弗里德里希·巴赫(1732—1795),巴赫第五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1735—1782),巴赫第六子。17世纪后半叶,巴赫家族的许多人位居魏玛(德国中部城市)、爱森纳赫(德国中部城市)等地区几乎所有的音乐职位,如有一个辞职或去世,立刻会有家族中的其他人继位,巴赫家族在德国有特殊的地位。
在巴赫生活的时代,音乐只是一门手艺,随师学习音乐的学生等同于学徒。巴赫在魏玛时期(1708—1717)的学生只有菲利普·大卫·克罗伊特和约翰·马丁·舒巴特等十人,到了巴赫25岁担任莱比锡(德国东部城市)托马斯童声合唱的主事时,学生数量增至百余人,其中60位来自莱比锡大学,另有姓名不详的学生几十位(包括托马斯学校的毕业生和家境殷实的贵族),可见巴赫在当时的影响。
巴赫曾有荣耀的时刻。1723年,巴赫竞选莱比锡托马斯教堂合唱队长获得成功。莱比锡是德国路德教派的中心,有着历史悠久的大学和音乐传统,当地的托马斯教堂及教堂的管风琴和合唱学校在德国享有盛名。如果谁担任了托马斯教堂合唱队长,谁就成了德国音乐界的领袖,只有汉堡(德国北部城市)的类似职位能与之分庭抗礼。巴赫在莱比锡期间,创作出了《圣约翰受难曲》、《圣诞节清唱剧》和《圣马太受难曲》这样光辉夺目的作品。
1747年,巴赫应普鲁士国王腓德烈大帝之召来到柏林(德国东北部城市,普鲁士王国首都),为腓德烈大帝演奏钢琴,当时的报纸写道:“陛下听说巴赫已经到达,立刻下令请巴赫进宫。巴赫一到,便立即在钢琴前坐下来,按照要求即兴演奏,不仅使腓德烈大帝十分满意,也让在场众人瞠目结舌。”
1750年3月21日,巴赫以65岁的高龄成为音乐研究会的“名誉”会员。音乐研究会由《音乐丛刊》期刊的创始人米茨勒创建。研究会的会员人数非常有限,总共只有二十几人。会员都是杰出的音乐家,如泰勒曼(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1739年加入),亨德尔(英籍德国作曲家。1745年加入),利奥波德·莫扎特(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师和小提琴演奏家,“音乐神童”莫扎特的父亲。1755年加入)。
巴赫这样的生活经历并非“小溪”一词可以了得。
同样,巴赫的音乐创作,也不总是如同小溪一样的格局不大。作为魏玛的“音乐首席”,巴赫从1714年开始创作了一系列新式的康塔塔(康塔塔是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原意是指声乐说唱的乐曲,后演变成包括独唱、重唱和合唱的声乐套曲,由管弦乐队伴奏,各乐章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其中大部分是宗教性的。这些宗教性的康塔塔,在路德赞美诗(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人、基督教新教路德派创始人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规定教友共同参与礼拜仪式。在宗教仪式中采用德语而不用拉丁语。马丁·路德和他的助手们创作了第一批赞美诗)的基础上发展完善,不仅吸收了歌剧中的宣叙调(大型声乐中类似朗诵的曲调)、咏叹调(抒情调)和二重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声部的歌唱者,按自己声部的曲调重叠演唱同一乐曲)的风格,而且吸收了法国歌剧序曲与意大利器乐表现的色彩感,使之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巴赫的康塔塔品种多样,巴洛克(“Baroque”的音译,来源于葡萄牙语,意思是形态不够圆或不完美的珍珠。最初是建筑领域的术语,后来才用于艺术和音乐领域。音乐的巴洛克时期指17—18世纪欧洲华丽精制的音乐,通常认为是从1600年始至1750年止,即从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时期盛行的作曲手法一一展示在他的康塔塔中。
以巴赫谱曲的宗教康塔塔《来吧,温柔的死亡》(BWV 161)为例,歌词源于沙乐门·弗兰克的诗集《福音礼拜献祭》(与康塔塔配曲的歌词,并非专门是为某段音乐作品预先做的准备,只是由神学家或者精通《圣经》的诗人完成的普遍创作,与任何一个具体的作曲计划无关,通常以整年全部作品集的形式提供)。
《来吧,温柔的死亡》开场咏叹调的歌词:“来吧,温柔的死亡,/因我的性灵/从猛狮的大口/吸啜着甘蜜。/让我甜蜜地告别人世,/那最后一缕光,/莫延误我,/吻我的救主。”
死亡为何是温柔的?因为死亡意味着与基督相遇,基督强大的力量能够让亡者重生,所以基督徒就不害怕死亡,于是把死亡看做是温柔的了。
接下来的“从猛狮的大口吸啜着甘蜜”,来自于《士狮记》(旧约《圣经》)中的故事。被上帝赋予超人力量的参孙,跟随父母来到非力士人的地盘,为的是让父母见到他在当地迎娶的新妇。路上,参孙遇见一头猛狮向他吼叫,他赤手空拳撕碎了狮子,随后把狮子放入葡萄园的树丛里。过了几天,参孙经过此地察看狮尸,发现一群蜜蜂在此筑巢产蜜,参孙取走蜂蜜带回家给父母品尝。在婚礼上,参孙以谜语形式向女方亲属讲述了这番经历。但非力士人无法解开其中的谜底:饮食出自吃食者,温柔来自强者。
这个故事在路德教派的讲经者看来是一种象征:狮子象征死亡,然而基督战胜了死亡。蜂蜜象征福音(基督教用语,指有益于众人的好消息)温柔的话语,它向人类期许了一个永恒的生命。这是基督在用话语安慰有朽存在的人,这种期许和安慰与基督战胜死亡有直接的关联,旨在帮助人们毫不畏惧地看待他们个人最终逃避不了的肉身之死,而安慰直接来自最后被战胜了的死神大口。
巴赫对这段诗文作了如此的音乐处理:以两个竖笛、女低音独唱和通奏低音(又称数字低音,巴洛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来谱曲。乐章的各个声部都贯穿了叹息的音型。此外在歌唱部分和笛声部分不时能听到欢呼雀跃的音乐动机(音乐动机是音乐结构的最小单位),这些动机的节奏样板是一长二短,当然这是一种表现音乐主题的修辞手段。
这样,这支咏叹调的全部配置(“轻柔的”竖笛和适宜死亡主题的乐器)及音乐主题的各个组成部分(幸福的叹息,喜乐的手法),都与歌词的神学设计协调一致,即面临肉身的死亡时刻毫无畏惧,只有欢乐之情,因为信靠者在死亡之际,能遇见死亡的战胜者基督。
歌词的第二部分“让我甜蜜地告别人世,/那最后一缕光,/莫延误我,/吻我的救主”与咏叹调的前后关系也是十分切合,内容或许是暗示一个名叫西面的年迈之人,得到了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临死之前,必能看到救主基督。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正遇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要照律法的规矩办理。西面就用手接过他来,称颂神说:“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
巴赫并不满足于谱写只与歌词文本情感相配的音乐,在这首康塔塔《来吧,温柔的死亡》的开场咏叹调里还嵌入了另一种音乐元素,这是著名的死亡歌曲《热望充满了我的心》第四段歌词(尘世间的肉体/被蠕虫吞吃,/然而基督唤醒了灵魂/披上了五彩的神光,/像太阳般的闪耀/在天国的喜悦和欢乐里/生命再无苦恼。/死亡与我何碍)给他带来的灵感。歌词作者沙乐门·弗兰克在为《来吧,温柔的死亡》创作的唱本,原是将这段歌词放在了结束赞曲中,以众所周知的《满是血和伤口的头》的旋律颂唱,同时这首康塔塔的末尾乐章也做了这样的处理,以此将歌词和歌曲旋律联系起来。巴赫的创意是将这首康塔塔《来吧,温柔的死亡》的开头乐章出现的歌曲旋律,化用在了开场的咏叹调中,使咏叹调的歌曲旋律显出纯粹的器乐(相对于声乐而言,完全使用乐器演奏而不用人声或者人声处于附属地位的音乐)性质,同时歌曲旋律融合了歌唱和竖笛发出的幸福叹息和欢呼声。这样,熟悉教堂歌曲的听者,就能从歌中的第一段歌词“来吧,温柔的死亡,/因我的性灵/从猛狮的大口/吸啜着甘蜜。/让我甜蜜地告别人世,/那最后一缕光,/莫延误我,/吻我的救主”联想至他们耳熟能详的歌曲旋律,体味出歌词与乐章高度一致的思想内容:“追求幸福死亡的热望/充满了我的心,/因为在这里/我被忧伤和痛苦缠绕。/从这个邪恶的世界里/我抛弃了欲望,/渴望着天国的欢乐,/耶稣,你快来吧!”
巴赫用乐器演奏来表现众赞曲(以众赞歌为主题的键盘器乐曲。众赞歌是路德教会的赞美诗)旋律,割舍了咏叹调中的反复抒情形式。因为旋律是大家熟悉的教堂乐曲,且有《热望充满了我的心》这样的唱词,所以完全能让人联想至“每日福音”及《圣经》中的相关词句及其意旨。
《来吧,温柔的死亡》其余乐章的表现力同样出色,如第四乐章是一支带伴奏的宣叙调,在经过多次拔高的音乐处理之后,终结于一个因强大音乐表现力而产生震撼效果的段落,在这个段落里,各个乐器一起发出模仿钟声(包括丧钟)的重奏,伴随的歌声是:“敲响吧,你这最后钟声!”
《来吧,温柔的死亡》和巴赫的许多创作一样,是宗教思想和音乐艺术的完美统一。巴赫的宗教康塔塔充满着信仰的力量和神学的思想深度(巴赫一生写了300多部康塔塔)。也许对于聆听者来说,这种格局的音乐给人的感觉是安详、恬静和圣洁,然而在这独特的音乐语言背后,是作品极富深意的思想内涵。巴赫这样的音乐创作,决非“小溪”可以比拟。
巴赫怀着信徒般的虔诚,坚信人只有在死亡中才能获得自由。因此在他的创作中引用的歌词,每时每刻不在渴望救助,他的几百首合唱曲,反复呼唤的主旨是“救我脱离罪孽”,这与巴赫自身的经历有关。巴赫的父亲约翰·安布罗修斯·巴赫是爱森纳赫市的乐师,虽然所得并不丰厚,但是全家和睦相处,在平和的宗教信仰与愉悦的音乐生涯中平静度日。不过这种平静的岁月不时会受到死亡突然袭击的干扰(4个孩子先后夭亡),这给年幼的巴赫带来了惨痛的记忆。当然在路德派教徒看来,这种死亡是温馨的,所以当巴赫后来自身遇到丧子失女的打击时,他便以带有强烈宗教气息的音乐创作安慰解救自己(巴赫生有20个子女,夭折早逝的有11个:1708,女儿卡塔琳娜·多罗泰亚出生;1710,儿子威廉·弗里德曼出生;1713,孪生姐弟玛丽亚·索菲亚和约翰·克里斯多夫夭亡;1714,儿子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出生;1715,儿子约翰·戈特弗里德·伯恩哈特出生,24岁早逝;1718,儿子莱奥坡尔德·奥古斯图斯出生,1岁夭亡;1723,女儿克里斯蒂娜·索菲亚·亨利塔出生,3岁夭亡;1724,儿子戈特弗里德·海因里希出生;1725,儿子克里斯蒂安·戈特利布出生,3岁夭亡;1726,女儿伊丽莎白·尤利安娜·弗里德里卡出生;1727,儿子埃尔内斯图斯·安德烈斯出生,2天夭亡;1728,女儿雷吉娜·约翰娜出生,4岁夭亡;1730,女儿克里斯蒂娜·本尼迪克塔出生,3天夭亡;1731,女儿克里斯蒂娜·多萝苔娅出生,1岁半夭亡;1732,儿子约翰·克里斯多夫·弗里德里希出生;1733,儿子约翰·奥古斯特·亚伯拉罕出生,第二天夭亡;1735,儿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出生;1737,女儿约翰娜·卡罗琳娜出生;1746,女儿雷吉娜·苏珊娜出生)。
巴赫的作品种类繁多,有管弦乐、室内乐、琉特琴曲、键盘曲、管风琴曲、众赞歌前奏曲、康塔塔、清唱剧、弥撒曲、歌曲和咏叹调等。
房龙在论及巴赫时说:“巴赫是能够给予你的投资以最大回报的音乐家,他所需不多,你的点滴努力就是他的要求。在此之后,大师将亲自告诉你如何管理自己的财富,如何使它们增长,直到有一天,突然间你意外地发现,你已经拥有了一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无法夺走的宝藏,那就是对于巴赫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无论是喜欢巴赫音乐的听众还是深受巴赫谱曲影响的创作人,巴赫和他的音乐就是宇宙,值得用毕生的时间探索。巴赫会给每一位准备深究其音乐思想和艺术的人,提供自由洞察事物的广袤视野,而这些事物或许已经远远超过了他本人及他的音乐。
宇宙巴赫。
参考文献:
[1]肖复兴.音乐笔记[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2][法]迪布歇.刘君强,蔡洪滨,译.巴赫——世人称颂的乐长[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曾伟.伟大的音乐-经典收藏-巴赫[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4][德]米歇尔·魏尔新.吴勇立,译.聆听巴赫[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