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静
(河南大学 软件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简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低效的原因
王静
(河南大学 软件学院,河南 开封475000)
摘要:文本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但现实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效率低下。文章分析了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低下的原因。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教学低效
语言文字是人类交际和传递信息的基本载体,阅读是对这种基本载体的运用。文本阅读是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性学科,它决定着我们对基础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语文也是一门与心灵精神相关的人文学科。说到工具性,它承载着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知识技能的习得。说到人文性,它充实了学生的精神文化品格,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对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从教学现状看,语文阅读学习效率是比较低下的。部分学生缺乏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普遍认为难度较大。这其中存在多种原因,比较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语文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指向特定的阅读教学目标,通过对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最终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式[1]。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只考虑“教”而不考虑“学”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僵化,即老师按预定目标,以考试合格为最终目的所进行的文本内容的讲解、分析,学生没有任何自主意识地实现既定目标。可以想象这样的教学情景,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在台下洗耳恭听,埋头笔记,学生对于无法自主参加的课堂知识讲说过程就会注意力减退,精神疲乏,长此以往便逐渐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这种讲读方式是目前我国语文阅读教学常年呈现低效率状态的主要原因[2]。在实际教学中,虽然新课标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仍有一些教师由于多年固有的教学模式和习惯经验,在语文阅读授课时仍然采取按部就班的方式进行讲解,使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师生交流互动。阅读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具有个性和自主性的过程。传统教学中单方面进行讲授的形式,不具有调动学生思维的条件,而对学生自主思考的局限,会逐渐使学生失去阅读兴趣。阅读兴趣即是学生在长期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的一种积极求知的良好心理状态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对这种心理状态的保护,将会影响学生长期的阅读效果。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部分教师教学技能欠缺,是造成阅读教学低效的原因。教师技能的欠缺方面包罗万象,现简单列举一二。
譬如多媒体运用是否得当,是教师教学素质高低的一个表现。例如,在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教师在课上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在阅读课上常常把《水浒传》电视剧的片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放给学生看。这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情绪高涨,但容易沉迷于故事情节中。由于小学生自制力不够强,情绪不能很快地稳定下来并进入学习状态,反而容易影响之后的课堂学习效果。有些教师会在课堂上让孩子们唱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以期学生能更快进入课堂角色,而孩子们在热烈的气氛中,似乎更难安定下来,无法真正进入到阅读意境中体会文本的精妙之处。有些教师在讲述描写景物的散文时,常常运用优美的图片,每读一段文字,便在多媒体视频上展现出一幅相应的画面,意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殊不知这些优美的图片恰恰过于直观,影响了学生对文本丰富的想象,不利于学生对文字审美的认知。过度频繁地使用多媒体不仅无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反而会限制文本解读。
对文本阅读过度延伸是在阅读课堂中比较常见的教师技能问题,在“大语文观"、“用教材教”等新理念的引领下,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应运而生,并广泛流行。它使语文课变得灵动而丰富,扩大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深度,锻造了学生思维的强度[3]。可是,教师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有失偏颇。最常见就是阅读教学的盲目拓展。
例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神奇的克隆》一文。这是一篇科普类说明文,运用了举例子的写作方法。文本通过列举植物以压条、嫁接培育后代的方法解释克隆的概念,使文本中难于理解的克隆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一些教师在对这篇文章的讲解中,却更多地关注科学术语和相关知识的介绍。比如在课堂上过多讨论柳树是怎样抽条的,马铃薯是怎样切块繁殖的,对克隆技术怎样更多地造福人类进行思考等。经过随机对郑州市金水区一所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访谈,发现学生普遍反映非常偏爱这篇课文,对精彩的段落可以熟练复述甚至可以背诵,可是当询问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时(即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大部分学生回答错误,有的回答说是记叙文,有的根本不知道问的是什么。这说明学生虽然对文本的兴趣很浓厚,但缺乏对文本阅读的思考,从侧面反映了教师在课堂上对文本本身的学习引导不够,使得语文阅读分析课变成了精彩的科学知识普及课,一堂课下来,学生对文体和写作方法都不甚了解,对克隆的相关知识却记忆深刻,但针对语文阅读教学可以说是低效的。
教学设计中,教师如果偏离文本,语文阅读课就很容易成为科学、品德或人文思想的启蒙课等。新课程提出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教学目标,强调突出语文教学特质:注重语言积累、理解和运用;注重情感熏陶。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抓手,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手段和方式,也符合新课程对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融合的要求[4]。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由于过渡关注文本的具体内容,而忽略了语文性,忽略了对最基本的语言文字、文章结构、文章素材运用的深入感受。
由于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相对应的教学评价单一,即语文考核使用标准答案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测试,教师授业能力同样以学生成绩定论[5]。这种教学评价模式使得教师更多地关注应试指导,课堂上以讲读为重心,在教学评价上以单一的标准答案为依据,这在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常常以背诵固定答案作为学习主要方式,学生与教师缺乏交流与思考。一些教师由于迫于课时安排和应试教育的压力,常常在教学过程中急于要求学生反馈预设问题的标准答案,迫使学生跟着自己的预设思路走。我们发现,一篇比较长的课文,教师在课上安排的诵读时间非常有限,只能让大部分学生对文章内容有初步感知,就开始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学生在课文的理解上出现主题理解错误或张冠李戴的情景便不足为奇。课堂上不给予学生足够的诵读和思考的时间,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分析讨论时间,这是有悖于新课程改革要求的。
事实上,教学有无效率,并不是指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或告诉了多少标准答案,如果学生只能机械地背诵教师的答案在应试中也能获取一些短期收益,可能得到相对不错的分数,但是从促进学生发展的长远观点来看,这种教学行为是比较低效的。
已有知识、人文素养、社会背景、风俗观念和生活习惯的积累是在阅读教学中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有学者把已具备的原有认识称为“前理解”。“前理解”理论对我们理解语文阅读教学有极大帮助。语言学习者所获得的全部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前理解”,在赋予阅读者理解文章的同时,也限定了它所理解的范围、深度和指向[6]。教师在课堂设计中要考虑学生的“前理解”,这体现了学生现在所具备的能力,达到帮助学生的目的。
曾经有个学生对《你必须把鱼放掉》课文感到很迷惑,无法完全理解课文内容。这篇课文描写了汤姆父子在月夜到湖中小岛垂钓的故事,儿子钓到一条大鲈鱼,由于还没允许钓鱼的时间,父亲让儿子把鱼放掉。全文了一个人人应该遵守社会公德为主题的一个动人故事,课文的题目是文中父亲对儿子汤姆说的一句话,以此为题而统领了全篇。课文的描写层次分明,叙事很清楚。可这个在阅读上可以达到平均水平的孩子,在课文本身的理解上却存在困难。经过仔细沟通交流,才发现原来绊住孩子的竟是对人文知识和背景知识积累的欠缺。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一定要让小汤姆把鱼放掉?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为什么到12点才能钓鱼呢?这是哪里的规定,有什么缘由吗?当我把他的疑惑解释清楚,小家伙豁然开朗。这里涉及了许多人文背景的知识,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却没能意识到,以致学生的学习效果打了折扣。
在班级范围内学生的阅读的能力处在各个不同的层次,同时在智力、个性、知识背景上也有很大差异,在阅读时会对文本产生不同程度的理解,教师如果对这些情况掌握得比较粗陋,就会削弱阅读教学的效果。
以上是我们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低效现象的分析,这些现象有可能导致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低下,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愿意主动深入思考,阅读时出现断章取义的现象,不利于阅读记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长期不良的阅读习惯养成后,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对低效的教学现象应该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才能逐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才能使更多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受益。
参考文献:
[1]郑霄霞.当代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和走向[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1.
[2]孔凡成.上下文教学观与“游离文本”现象[J].语文建设,2007(12):22-24.
[3]张先明.关于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0:12-13.
[4]庄亚芳.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D].江苏: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4.
[5]王祥.“学案导学”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5:35.
[6]陆燕.“前理解”指导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