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模式及实效研究

2016-03-16 18:55余文瑞袁小平柏仲群柏亚东
文教资料 2016年15期
关键词:大学生能力教育

余文瑞 袁小平 柏仲群 柏亚东 顾 婕

(南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高校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模式及实效研究

余文瑞袁小平柏仲群柏亚东顾婕

(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对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是高校创业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之一,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对社会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不断深化学校创业教育内涵,提高自我实践效能、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本文从社会实践角度,研究高校创业教育的育人模式,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社会实践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实效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不由得让我们从本质思考教育的意义。高校是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而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新创业能力,因此,高校大学生应以主人翁姿态,充分参与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挖掘自身的创新创业潜能。而对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除了可以使自身对社会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更主要的是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我实践效能、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一、创业教育的属性分析

(一)创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创业教育的本质与核心是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其本质属性就是创新性。相对于其他教育而言,其显著特点是创新性、开拓性、实践性和个性化。创业教育特别注重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培养[1],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2]。

(二)创业教育的内涵属性

创业教育从内涵上说,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概念,是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功能扩展的时代要求。创业教育是当代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和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最新诠释。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开拓创新的个人,渗透于教育的各个领域、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旨在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适应社会、学会生存和发展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实现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整合。

(三)创业教育的社会属性

创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活动,创业动机是一种社会性动机,是个体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高尚追求,适应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再到创业人的社会发展需要[3]。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创业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引入实践活动的课程,注重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生活、教学与社会、教学与时代的有效融合,使受教育者真正成为实践的主体、创造的主人,加强对专业教育的弥补、延伸和完善,增强他们服务社会的能力。社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

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观

社会实践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4]。实践中创业不能一味地依靠书本知识和网络的资料收集,更加需要对现实需求的一种把握,对于人们心理的一种理解,而这些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体会。在会跑的水果案例中,我们意识到水果的外送服务是可行的 (当时主流外卖网站还没有专门的水果外卖),但在实际操作时,我们发现对于水果外卖的市场定位有问题,因为学生的消费水平跟不上去,不能定位在学生群体,而最好定位在办公室白领,理由有:一是他们有比较好的经济能力;二是他们对价格没有那么敏感,而对品质和快捷服务有更高要求,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三是销售水果的成本很大程度上是在损耗和运输上。这些都是之前没有考虑到的,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才会有更深的体会,才会有更好的创业思路和模式,从而形成正确的创业观。

(二)社会实践有助于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效统一

社会实践有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在创业实践中创业者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商业操作中,实现了高校学生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互相补充,互相供养,达到有机统一。其中,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学生为导向,紧紧依托学科专业教育,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作为创业实践活动的支撑;反过来,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又丰富、深化、拓展了专业知识,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有利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书本上有一些规范已经过时,新的规范已发布且实施,那么就要与时俱进使用新的规范。

(三)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创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创业教育的落脚点在社会实践。事实证明,从事一项专门的创业活动不仅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政策法规知识及更广的人文社会知识,还需要很好的学习能力、很高的管理能力、很强的创新创造能力、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等,而这些能力的涉猎都离不开在社会实践中长时间的“摸爬滚打”,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提升空间,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契合度,可以从多个维度系统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四)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发现创业机会,开创事业

灵感往往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实践,因此创业的灵感和机会也源于实践。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不仅丰富了社会阅历,提升了各种综合能力,而且发掘和识别了很多商业机会。他们在了解社会、深入基层、参与社会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能力倾向,了解各种各样的创业信息,并打好基础,等到时机成熟再创业。社会实践为有志于创业或渴望干事业的大学生提供了零距离感受创业氛围的平台。

三、社会实践在创业教育中的模式

随着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广度和深度越来越丰富,社会实践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课堂,各大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创业教育实践模式,以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目前,在创业教育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种创业教育中的社会实践教育模式。

(一)社会调查型模式

社会调查活动是一种探究式学习方式,是社会实践的基本形式,也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前提。大学生可以通过寒暑假或平时假日的时间深入市场、用人单位,了解行业背景、专业发展前景和社会或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等有关信息,为今后就创业活动了解第一手资料。通过调研,大学生还可以向优秀校友或成功企业家、创业人士,了解他们成功的经历或对创业的感受,为日后学习或创业行为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也有助于建立有益的人脉资源,并以他们为成功榜样,激励自己的创业兴趣和创业行为,以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勤工俭学型模式

勤工俭学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拓展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此类型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以学为主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个人的劳动和付出获取相应的报酬,从而体现出个人价值和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勤工俭学实践活动更彰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经营,需要参与者发扬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的精神,通过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如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风险、艰难、利益和创新性,以储备创业所需要的非智力因素,应对在个人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

(三)基地实训型模式

此类实践模式是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有效统合了教育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的内容,实现了课内与课外和校内与校外的有机结合。学生在基地实习中,可以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边接受教育,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纸上谈兵,创业教育不再是空中楼阁,社会实践不再是少数人或无组织的活动。学生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加以长期铸造和磨炼,必定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可以为未来选择创业“热好身”,积累宝贵的自主创业经验。

(四)创新创造型模式

现如今,创新创造能力是时下最紧缺的一种能力。创新创造型实践模式恰恰弥补了这种能力,而这也正是创业教育最核心的因素。此模式主要是以科研、竞赛为主,坚持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兴趣爱好,从事力所能及的科学研究和学科竞赛,使他们在参与中培养自身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内驱力,且创造出一定的社会财富和经济效益,让他们产生内心的满足感和伟大的成就感,为日后成功开创自己事业打下良好基础。

(五)自主创业型模式

该模式是一种实战体验式实践形式,是指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资本、资源、信息、技术、经验及其他因素,以自身的职业兴趣为导向,发展实践技能,以此为自身获得生存和发展机会的实践模式。大学生自主创业型实践模式主要涉及家教辅导中心、网店等很多小型多样的创业活动,将创业元素融入社会实践中,能培养学生今后在毕业后就业或自主创业中具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在时代发展中已被赋予了新的深刻内涵,呈现出针对性强和成效明显的特点。其中,社会调查型、勤工俭学型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常规模式,自主创业型和基地实训型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模式,而创新创造型将成为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及发展趋势。

[1]孙彦东,刘素婷.创业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刍议[J].北方文学,2012(12):162-163.

[2]陈晨.基于我国创业教育的大学生成功创业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0.

[3]创业教育的内涵[EB/OL].http://www.795.com.cn/wz/917 43.html.

[4]王芳.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人才成长中对价值观形成的推动作用[J].中国人才,2011(7):259-260.

2015年南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高校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能力研究”(编号2015076)、2016年南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高校土建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编号201608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大学生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