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口译训练模式探究

2016-03-16 18:55金晓琳
文教资料 2016年15期
关键词:口译生态课程

金晓琳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5)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口译训练模式探究

金晓琳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杭州310015)

本文以口译训练模式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对大学英语专业口译课程训练模式进行探索改革。在该训练模式中,帮助译员树立口译生态环境意识,自我审视口译任务中的关联因素,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模式生态翻译学口译

一、引言

口译是一种即席双语转换活动,也是跨文化交际中人类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它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将信息迅速、准确、流利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加上WTO、奥运和世博的成功举办,对外交流与合作全方位展开,外语工作者所扮演的桥梁作用愈显突出。口译教学已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翻译模块选修课之一,是多项技能与专业学习的综合。然而,在专业课学习中学生却一再暴露出语言综合技能欠缺的问题。在英语口译实务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学生实习实践中,我们发现虽然学生认为英语口译实践性强、具有应用价值,教师教学态度认真、学科知识扎实,但存在学生口译知识和技能都非常薄弱,由此教授内容增加,教学进程紧张,立体化差异化教学程度低等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本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口译课堂教学质量,使口译教学摆脱单一的教学模式,结合地区市场的特点,开设以综合技能和专题案例为基础的课程,体现口译教学的新理念,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将课程资源最优化利用,合理安排学时,既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训练,又制定相应的评价反馈措施,保证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改革,逐步使之系统化。

二、高校口译课程的定位与局限性

口译课是大学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把口译课列为英语基本技能课程之一。口译课程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务实,以及教学内容侧重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教学目的有二:一是传授口译理论知识,包括合格译员或外贸人员的必备素质;二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口译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比较客观、综合地反映学生通过基础阶段的学习掌握各项语言技能的情况,以及他们在英语语言文化学习方面的修养,与包括听力、语音、口语、笔译、英语国家概况及跨文化交际等课程紧密相连。此外,口译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信息交流的内容包罗万象,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双语表达能力,还要有较强的思维和学习能力,与人文自然的多门学科交叉。因此,口译教学是高校适应社会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的需要,培养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实践性的课程,尤其是口译课程对实践场所和实践基地的要求日益迫切。传统的口译教学大都是在语言实验室中进行的,学生通过录音机、录像机或多媒体等设备获取练习所需的话语信息。这种方法固然有有利的一面,但弊端也是很明显的。任何口译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并且受到人际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而实验室中的口译训练则把口译变成人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交流,这显然会让学生失去体验和观察各种人际因素和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再者,就真实的口译活动而言,任何话语信息的发布都有相应的交际环境因素作衬托,译员对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的了解都可以促进其对话语的理解和转换。现有的教学状况是,学生进行口译练习的话语信息基本上都是前后没有任何背景介绍作铺垫的单独成段的材料,这种材料与交际环境完全被割裂开来。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是对真实口译要求的严重扭曲。

三、构建生态视角下口译训练模式的理论依据

自20世纪50年代起,口译研究经历了起始、探索、质疑与调整等阶段,目前进入迅速发展时期(Pochhacker,2010:3-14)。20年代80年代后期,口译研究融汇了文体学、语用学、符号学、功能语言学、传播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等多个学科,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孙爱娜,曹佩升,2013:40-41)。在此背景下,国际译界从“生态”、“环境”等生态学角度对翻译展开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在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香港)上宣读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的论文。2006年,胡教授又在“翻译全球文化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了“生态翻译学诠释”,在世界范围内最早正式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及方向。

口译是一种动态的交际活动,其交际环境、主题、对象和人类机制处于始终变化的状态。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口译训练模式,就必须对口译这种交际行为的内容、原则、过程和模式的建构加以诠释。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定义为 “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的过程则是“由译者主导的适应与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这里的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胡庚申,2010:65-66),它比传统意义上的“语境”更宽泛。译员作为中介者,既要适应生态环境的制约,又要实施对译文的选择,承担着整个口译生态平衡的重任(孙爱娜,曹佩升,2013:44)。

生态翻译学较好地诠释了口译行为过程,因此,它能够对译员口译能力的培养和口译训练模式的完善带来启发。

四、口译训练的模式建构与阐释

(一)口译训练目标

外语专业学生在毕业前没有受过针对性的口译训练,实际参加工作后往往要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一定的经验教训后,才有可能逐渐适应工作的需要。为了缩短毕业后这一摸索阶段,使学生能尽早具备工作所要求的条件,以免他们在工作之初承受相当大的精神压力,避免工作上可能会发生的不同程度的失误,口译课程应适应市场的需要。通过这个口译训练模式,希望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1.了解在浙江范围内,口译市场和主要应用领域,据此制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具体教学内容方式。

2.在准备环节,学生通过自己搜集学习相关信息,培养自主学习应用能力。在任务执行环节,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发现自己在语言水平上、口译技能上等方面的不足,培养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能力,可以激发主动学习的动机。在评估反馈环节,教师可以分析数据信息,设计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模式,把评估信息反馈给学生,拓宽学生对口译认知的视野。

3.通过循环教学和评估,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口译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满足浙江市场需求的具有较强口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口译训练的模式建构

本研究应用基于生态翻译学开展研究。

1.课前团队研究分析问题,口译任务前期准备以学生多媒体和图书馆资源分组自主自学、问题讨论形式进行,此过程贯穿于每次的实践课之前。

具体做法:教师布置预习模拟口译任务,学生根据任务的不同收集准备信息,并据此进行自主学习,学生之间可根据分配的角色进行信息交流,遇到问题可以随时记录,向教师提问。

前期准备阶段分三个环节进行:

a.服务关系形成。

b.收集准备相关项目信息。

c.教师辅导帮助。

在这一阶段,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学生在分析问题情境的基础上,确定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对某种现象或某个情境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对问题进行界定。接着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形成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任务分工,确定已经知道哪些关于问题的信息、还需知道哪些信息、可以利用哪些资源以获取所需的信息、确定研究计划和安排。然后学生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新信息,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评价,把整理后的新信息与旧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并解决问题。

2.实践课主要结合利用活动教室,分两个环节进行:

a.技巧性实践

b.情境性实践

在这一步,学生通过前期的准备,已完成任务产生某种以语言形式的最终产品。这一环节,学生将之前积累的知识技能在实际的口译生态环境里外化为实际口译行为。师生一同观摩评估这一口译环境及过程,学生根据生态翻译理论进行反思讨论,教师对疑难问题及时给予适当的辅导。

3.评测环节主要通过学生和教师共同测评,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总结和分析讨论。

这一环节,师生会总结、反馈,对解决结果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确定问题是否已解决,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思维技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将书本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生所焕发的潜能和展现的差异,令人吃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心与相互信任相结合。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感到凡是给人以成功的乐趣的脑力劳动,总会得到发展。

(三)训练模式的特色及价值

本次研究希望能够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专题发展,这就要求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活动时间,包括实践操练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新的时间,而小组合作学习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与此同时,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都有极大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向交往,除了师生讨论外,还允许学生互相学习,这样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无论是潜能还是差异,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它们都是亟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越是人数多的班级,因小组的精诚合作,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效力才能全面提高。同时教学由师生的双向交流变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形成网状立体的交流。

五、训练模式的效果与分析

首先,对于教学内容,逐渐从口译教程上的训练材料,过渡到浙江地区典型的外贸产业口译任务、对外联络活动内容。这些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真实性,便于实现师生的、生生的互动,调动学习积极性。

其次,在教学手段利用上,逐渐从多媒体教室结合视频音频及PowerPoint课件的手段开始转移到语音实验室结合PowerPoint课件、视听录训练系统、摄录机等手段。通过这些途径可以获得一手的学生口译作业的视频和音频资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课堂上进行例示分析,给学生指导反馈,同时教师对学生语言水平和技能化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后续的口译教学具有极大的借鉴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程教学改革,能够较为显著地提高学生中英文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及专业口译技巧,使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学能致用,并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拓宽就业空间,增强自身职业竞争力。

六、思考与展望

通过教改实验,取得了点滴成绩,但仍需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继续积累有浙江特色,能服务与浙江外贸经济的翻译资料,能形成配套教材。在口译过程中如何观察引导学生的情感因素、心理因素、学习动机和兴趣等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另外,由于一般英语专业口译课周课时通常只有2节课,学生要兼顾其他课程,花在口译方面的时间明显减少,系统的检查反馈也较难实现,这还有待继续研究。

[1]Gambier,Yves.(eds.)Conference Interpreting:Current Trends in Research[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7.

[2]Garzone,Giuliana.(eds.)Interpreting in the 21st Century[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2.

[3]Hu,Gengshen.Translation as Adaption and Selection [J].Studies in Translatology,2003,(4):283-291.

[4]Pǒchhacker,Franz.(eds.)The Interpreting Studies Reader[C].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2.

[5]Pǒchhacker,Franz.Why Interpreting Studies Matters [A].In Gile,Daniel,Hensen,Gyde and Pokorn,Nike K(eds).Why Translation Studies Matters[C].Amsterd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10:3-14.

[6]蔡小红.以跨学科的视野拓展口译教学[J].中国翻译,2001(3):27.

[7]蔡小红.口译研究新探——新方法、新思路、新趋势[C].香港:开益出版社,2002.

[8]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1.

[9]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3.

[10]胡庚申.翻译生态VS自然生态:关联性、类似性、同构性[J].上海翻译,2010(4):62.

[11]胡庚申.翻译生态: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1(6):97.

[1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13.

[1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医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J].上海翻译,2009(2):4.

[1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7~8.

[15]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40.

[16]刘和平.口译理论研究成果与趋势浅析[J].中国翻译,2005(4):60.

[17]许明.跨学科视野下的口译能力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2(5):41.

[18]孙爱娜,曹佩升.口译训练模式之生态翻译学诠释路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6):39-46.

猜你喜欢
口译生态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生态养生”娱晚年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