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价值、困境与对策

2016-03-16 18:10陈啸冉温州大学法政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市民化社会工作者流动人口

陈啸冉(温州大学 法政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价值、困境与对策

陈啸冉
(温州大学 法政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社会工作是推动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的重要力量。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具有反贫困、增强心理健康、加强子女教育、维权、社区融合等价值,但面临诸多困境。为使社会工作介入更加科学合理,必须加强社会工作人员专业化、实务内容全面化和工作流程系统化,以及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行政完善化。

社会工作;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

一、问题的提出

推动农村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然而,当前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严重滞后,处于一种边缘化、隔离化的状态[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强调,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合理分担公共成本,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2]。可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在借助政府主导力量的同时,更加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帮助和推动,从而实现效率最大化。

在国外,对于移民和劳工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已经进入到相对成熟的阶段。Kuo等认为,移民成功地重建社会网络可减轻心理压力和抵消“连根拔起”的消极影响[3]。而社会工作正是强调接触和掌握案主的社会网络结构,致力于案主自身能力和心理网络重新梳理的同时,也应重视其社会网络重建。Shabaz指出,社会工作在介入移民劳工中的工作分类,包括社会工作者应为移民劳工在其工资及工作条件方面达成协议,为劳工权益而斗争,确保公平的交易,为歧视而维权及在工作场地问题上给予实际的援助与建议[4]。在国内,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研究虽尚不成熟,但也逐渐受到重视。王俊恒认为,从价值上看,社会工作在介入农民工城市适应的过程中有其自身的价值:一是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升他们应有的尊严;二是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的适应性,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三是开发农民工的潜能,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蒋新红认为,社会工作介入新市民融入具有可行性,因为社会工作的发展为新市民城市融入提供了现实基础,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涵盖新市民城市融入及社会工作具有介入新市民城市融入的专业优势[6]。社会工作是一种秉承助人自助的基本理念,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个人、家庭、群体,解决社会矛盾,是润滑社会关系的专业性活动。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性理念指导下,针对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中出现的困境,通过相应的工作方法进行介入,协同推进市民化进程。因此,社会工作是推动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二、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价值分析

1.反贫困

由于农村流动人口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低、缺乏职业技能,大部分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只能从事与体力相关的工作,工资水平较低。由此产生的贫困问题,更是让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状况不容乐观。社会工作的介入可有效整合和分配社会资源。在贫富差距较大的城市地区,号召有条件的城市居民对贫困的农村流动人口进行募捐。同时,社会工作可依托农村流动人口工作和生活的社区,进行公益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虽然国家在农村流动人口群体中开展的“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就业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政府举办的就业培训,农村流动人口心理上存在着培训后能包办就业的想法;而高校举办的就业培训,由于收费较高,让农村流动人口望而却步。社会工作者可依托农村流动人口工作和生活的社区,邀请专家举办讲座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这种职业技能培训由于其公益性质不会给农村流动人口增加经济压力,也可根据其空闲时间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2.增强心理健康

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继续社会化障碍和角色失调危机。由于长期以来城乡资源分配不均,农村流动人口的经济条件不如城市居民,易产生自卑心理,而工作强度大、时间长、收入水平低及居住条件差等因素造成其生活压力较大,易形成焦虑心理。另外,受农村传统习俗和文化的影响,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有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使其缺乏城市归属感,对自身市民身份认同度低。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对农村流动人口自卑心理和焦虑心理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帮助他们逐渐树立城市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以家庭或宿舍为单位组建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使农村流动人口打开心扉,寻找科学合理的宣泄渠道。如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组,社会工作者设计亲情互动游戏、表达心里话等环节,让父母了解子女内心的真正需求,夫妻之间沟通顺畅;以宿舍为单位的小组工作,社会工作者设计互帮互助的趣味游戏及心里话环节,增进友谊。

3.加强子女教育

针对学习困难、内心自卑、无人照料管理的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由社会工作者采取不同的方法介入引导。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社会工作者依托学校、社区或社会工作机构,给农村流动人口子女进行补课;针对内心自卑的学生,注重对其自身、家庭、社区环境问题的调查,找到令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定期对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重构健康心理;针对无人照料管理的学生,社会工作机构成立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放学托管中心,托管中心内设游戏室、图书馆及心理辅导室。南京、北京、郑州及深圳等城市的社会工作机构在进行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介入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另外,在实践中,很多社会工作机构会利用农村流动人口的空闲时间,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亲子互动等活动,从而增强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科学性。

4.维权

农村流动人口维权意识不强,缺少依法维权的途径,因未签劳动合同而造成的超时劳动、拖欠工资、保险缺失的现象十分普遍。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的低自尊、习得性无助表现及外部而非内在的控制源,使得社会工作的介入应运用赋权策略。赋权理论认为,个体拥有能力去控制自身的生活,拥有能力去获取自身所需的资源,拥有能力进行自我发展和自我抗争[7]。赋权使得农村流动人口逐步加强维权意识、公平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政治参与度,为其市民化起着推动作用。社会工作者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和社区工作方法,对农村流动人口普及自我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如用工合同的签订、法定的劳动时间及安全务工等。在赋权理论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帮助农村流动人口建立代表其自身利益的社会组织或参与到工会组织当中,运用团体的力量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

5.社区融合

由于一部分农村流动人口的自我排斥心理,使得他们对城市公共设施的使用率低,加之农村传统习俗和文化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影响较深,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差异易导致隐性隔离,使农村流动人口在社区活动中的参与率低。因此,在农村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社区,一线社会工作者可通过实地调研,与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根据不同社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合理的农村流动人口社区融合计划。北京、上海及广东已经开展许多专门致力于农村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的社会工作活动。如开展社区运动会,让城市居民和农村流动人口都参与其中,使农村流动人口对其所居住的社区有归属感;开展“一帮一”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将城市居民与农村流动人口对接起来,相互帮助。此外,一线社会工作者积极动员农村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政治生活,鼓励他们参加社区居委会会议,听取社区居委会汇报工作及向社区居委会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困境

1.未体现专业性

社会工作专业从国外引进,而我国的农村流动人口群体的特征及面临的问题,在国际上都是十分独特的,在这一方面国际经验较少。另外,虽然在发达城市地区社会工作机构越来越多,高校设置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越来越多,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也逐渐增加,但整体而言,我国的社会工作尚处于半专业化状态。因此,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尚处于摸索阶段。就具体实务而言,混淆了社会工作机构与慈善公益机构的区别,没有重视农村流动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而是一味地游走在对农村流动人口公益性救济的边缘。同时在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以及社会工作行政方法的过程中,并不专业,没有体现“专业性助人”的社会工作精神。

2.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缺乏综合性。目前,许多社会工作机构介入农村流动人口群体,但只针对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遇到的其中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些问题,虽然取得了成效,但也应注意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是综合性的。同时,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流程缺乏系统性。许多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并未严格按照接案、评估、计划、介入及反思的系统性流程进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是存在问题评估不专业的现象。只评估出该群体的贫困问题、维权问题及子女教育问题,却忽略了农村流动人口的健康心理的重构及城市居民与农村流动人口融合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恰恰是推动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关键。二是在反思报告中,往往轻描淡写,不深刻也不专业。三是缺乏实质性的社会工作督导。

3.呈现短暂性

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主要居住方式是租住或借住。居住方式的不稳定性使得他们城市归属感较差,也使社区工作难于开展。社会工作除了依托社会工作机构这一平台之外,许多活动都是依托社区展开的。许多农村流动人口居住在工作单位的宿舍中,这样就很难有效地开展与城市居民互动的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从而使农村流动人口难以真正地融入城市之中,更不利于其市民化的实现。虽然部分农村流动人口居住在社区,但因为其租住或借住在亲戚朋友家,导致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缺乏连续性和长期性。因此,社会工作呈现短暂性、不连贯性等特征。另外,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人口社区融入过程中,往往忽略对整个社区环境的改善与社区支持系统的重构。

4.社会工作行政尚不成熟

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其中政府社会福利部门或社会服务机构根据社会福利的政策、立法或决策,按照一定程序将之转化为实际服务;作为一个由诸多策略合成的过程,社会工作旨在保证政策对象的福利权利,发挥社会福利的功能[8]。当前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进程中,社会工作者往往通过微观和中观的社会工作方法,忽略社会工作行政这一宏观的社会工作方法。究其原因,一方面,社会工作机构没有很好地与国家有关部门对接,致使没有有效的途径畅通建言献策;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行政方法不了解、不重视,造成社会工作行政方法被忽略。因此,针对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社会工作行政尚不成熟。

四、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对策

1.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虽然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中所能直接借鉴的国外经验有限,但国际上社会工作对劳工和移民的介入经验还是相对丰富的。社会工作者可对国外劳工和移民的介入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国内农村流动人口的实际情况,将国外经验和专业手法运用于国内案例。由于我国社会工作尚处于半专业化状态,国家应加大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资金投入及政策倾斜,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社会工作者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应积极学习相应的法律、心理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以解决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生活困难及法律援助等问题,缓解社会矛盾。

2.完善实务内容全面化和工作流程系统性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中,不应只针对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遇到的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些问题,应综合分析其遇到哪些困境,通过对农村流动人口自身、家人和朋友及邻里进行访谈,对其工作单位和居住社区进行走访调查,深入了解其困难所在;然后,通过综合性的实务开展,有效破解其市民化困境。另外,社会工作者应严格按照接案、评估、计划、介入及反思的专业流程进行介入。在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评估出农村流动人口真正需要帮助之处,做好详细科学的计划;介入之后,应对介入工作进行总结,反思不足之处,以便为下一次的介入工作提供参考。

3.重构社区支持系统

针对农村流动人口居住方式不固定的特征,社会工作机构可向政府建言献策。如建议国家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改善农村流动人口居住条件,同时改变其流动性居住方式,使农村流动人口居住场所更加固定,有利于社会工作的开展。另外,社会工作者应在社区内建立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长效沟通机制,消除两者之间的隐性隔离。一是设置固定的工作场所,在农村流动人口较多的社区设立社会工作机构或办公室。二是社会工作者通过走访宣传的方式让更多农村流动人口接触社会工作,了解社会工作价值,并调查其面临的生活困境。三是通过与社区内的城市居民和居委会沟通协调,建立起农村流动人口社区参与的长效机制。

4.开展社会工作行政

社会工作机构应重视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对接,及时将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融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映。社会工作行政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还应重视国家社会福利的政策、立法或决策。社会工作行政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工作机构需要积极地向政府部门反映和分析二元体制在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不利影响,建议促进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在内的城乡一体化改革。二是向政府建议建立和完善覆盖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制和福利机制,包括子女教育、公共卫生等,真正地将其纳入到正规有序的社会保障机制中。三是向政府部门反映和倡导改革与完善农村流动人口住房保障制度[1]。

随着政府部门对社会工作的重视与推动,社会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不断增多,社会工作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社会工作理论为社会工作者介入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使社会工作成为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社区、制度之间的润滑剂,对于其市民化进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陈啸冉.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中的社会工作介入探索[J].商,2015(42):43.

[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EB/OL].(2015-03-16)[2015-11-01].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4/content_2644805.htm.

[3]KUO W H,TSAI Y M.Social Networking Hardiness and Immigrant’s Mental Health[J].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1986(7):133-149.

[4]SHABAZ K.Prevalence of Racism and Exploitation of Pakistani Immigrant workers in the workplace in Ireland an Exploration of the Role of Social Work with Pakistani Immigrant Workers[J].Pakist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05(5):817.

[5]王俊恒.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江淮论坛,2012(6):144-147.

[6]蒋新红.论新市民城市融入中的社会工作介入[J].湖南社会科学,2014(3):9-12.

[7]BARBRA T.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32-89.

[8]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1-210.

[责任编辑:饶江红]

Valu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 on the Involvement of Social Work in Citizenship of Rural Floating Population

CHEN Xiaoran
(College of Law and Politic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Social work is an important force in prompting the citizenship of rural floating population. The involvement of social work in the citizenship of rural floating population is important in fighting against poverty, strengthening mental health, reinforcing children’s education, maintaining the right and community integration. However, it faces many difficulties. To ensure the involvement of social work in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way, it is vital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social workers, make the service complete and the work process systematic and ensur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mmunity and social work.

Social work; Rural floating population; Citizenship

C916.2

A

1671-4326(2016)01-0082-04

10.13669/j.cnki.33-1276/z.2016.019

2015-11-09

陈啸冉(1992—),女,河南信阳人,温州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市民化社会工作者流动人口
工作条件、家庭支持与职业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者离职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