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萍, 游友基
(1.福州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打造闽都文化现代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义萍1,游友基2
(1.福州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福建福州 350007;2.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闽都传统文化向现代版的转化是个质的飞跃,其间经过近代型的过渡。近代型呈现新旧杂陈的特点。“五四”后闽都文化的近代型转换成了现代型。闽都文化的现代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后,闽都文化的现代型发展为当代型。党的十八大后,坚定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化自信,完全融入了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精神。作为基层干部、群众,公民个人更应注重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闽都文化;现代版;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最根本区别。这也是闽都传统文化与闽都文化现代版的根本区别所在。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化,是个质的飞跃,经历了蜕旧变新、浴火重生的过程。闽都文化与整个中华文化一样,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其间,经过近代型的过渡。近代型呈现新旧杂陈的特点。
其新质为:其一,爱国成为主旋律,添加了坚决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内涵。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从晚清、近代开始形成以救亡图存为主要目标的爱国精神,成为体现时代精神的核心价值观。林则徐(1785-1850)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是闽都近代文化爱国精神的表率,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国际禁毒先驱。他具有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对国家和民族无限忠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诗集中体现了他的价值观以爱国为核心。他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优良品格,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会过时,反而历久弥新。其二,变革现实的决心坚定。无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皆如此。其三,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维新派林旭坦然面对死亡,以林觉民为代表的闽都辛亥革命党人更是不怕牺牲,为推翻清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闽籍烈士多达27名,其中林文、方声洞、林觉民、林尹民、陈与燊、陈可钧、陈更新、冯超骧、刘元栋、刘六符10人,被誉为“黄花岗福建十杰”。林觉民留下两封绝笔《与妻书》和《禀父书》,足为辉耀闽都乃至中华的绝唱。
闽都文化其旧质为:其一,在孙中山领导下,推翻了清政府,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由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固有的软弱性、动摇性导致革命的不彻底性,这场不彻底的革命无法从根本上铲除封建主义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无法摧毁封建主义的文化思想体系,封建伦理道德还在社会上大行其是。其二,严重脱离群众,未真正唤醒、发动民众,尤其是农民,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闽都文化近代型虽有新质,但无法在社会上普及,新的价值观未能深入人心,由于其旧质的拖累,无法形成崭新的价值观体系。
先进的中国人继续寻找救国救民的正确之路。五四运动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风雷荡涤着古老的中华大地。“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1]之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渐次汇成浩荡的历史洪流。闽都文化的近代型转换成了现代型。闽都文化的现代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首先,它从思想上逐步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认同其战争年代的核心价值观,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斗争精神、牺牲精神、英雄主义,视为国家民族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五四时期短暂的个性解放很快被社会解放、阶级解放、民族解放替代。由抗战英雄铸就的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当时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什么是抗战精神呢?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对此做了精辟的概括:在抗战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2]这实际上也概括了百年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其关键在“爱国”二字,爱国是最强大的动力,也是闽都文化现代型最重要的关键词。中共及其领导人在战争年代阐明了一系列的价值观理念。毛泽东为面对凶敌、慷慨牺牲的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默默做平凡小事,为人民服务,因烧炭而牺牲的张思德撰写《为人民服务》,指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得其所,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人去死,比鸿毛还轻”。这就提出了革命的生死观。生死观在价值观中是最重要的。它决定了其他价值观念的取向。中共制订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党、政、军人员提出了道德规范与要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对个人的道德规范而划出的底线。它以人民为中心,深得人民拥护。《纪念白求恩》提出了最高的道德标准:做毫无利己之心的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构成了那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闽都远离解放区,这核心价值观无法得到宣传、普及,当然,也谈不上践行。但闽都文化中的价值观与之有内在的的紧密联系。
其次,为建立人民大众当家做主的新中国,闽都儿女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五四伊始,郑振铎、冰心,庐隐、郭梦良等投身新文化运动,为新文学之狂飙突进奉献力量。郭化若18岁参加革命,为黄埔第四期学员,翌年加入中共。红军时代,曾率部攻打漳平,在中央苏区,他成为毛泽东、朱德指挥作战的主要助手,后作为副司令员或政委,参与淮海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战斗,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组建了我军第一支无线电大队,奉命筹建了我军第一个炮兵学校,悉心研究《孙子兵法》,成为一代儒将。邓拓1930年在上海秘密参加中共。他树立了救国为民的远大理想,接受、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以之为指导,考察中国历史、现状。1937年9月到达晋察冀边区。历任《抗战报》社长兼主编、《晋察冀日报》社长、晋察冀新华总分社社长等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党的新闻工作,成绩卓著。胡也频1929年出版《也频诗选》,写象征主义的诗篇,到了“红色的三十年代”,“左联”诞生,他便从“诅咒人生,讴歌爱情”的小资产阶级作家迅速成长为呼唤与歌颂革命的革命作家,他创作的小说《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丰富了左翼文学的百花园,1931年2月7日被反动派杀害,成为“左联五烈士”之一,他的革命精神鼓舞人们为实现人民解放和国家现代化而奋斗。抗战时期闽都儿女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与全国人民一道,抛头颅、洒热血,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中共福建地方组织前赴后继,投身全国战场抗击日寇。派出优秀共产党员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武装斗争,先后在长乐、福清、莆田、平潭、连江等地组建7支抗日武装,总人数达一千六百多人,其中最具规模的是中共秘密党员、长乐县长刘润世领导的长乐游击总队于1941年8月在琅尾港成功地打了一次伏击战,打击了日军的气焰。以陈绍宽、陈季良、萨师俊、林遵为代表的福州籍海军英勇奋战,共击沉击毁日军舰艇321艘,众多官兵壮烈牺牲。其中,壮烈牺牲的两位舰艇长是“义宁”炮艇艇长严传经,“中山”舰舰长萨师俊。他们和千百位献身长江保卫战的海军将士一样,被誉为“以灵魂护祖国,用肉体锁长江”的楷模。众多的家庭乃至家族积极参加抗战,涌现出游击队之家福清斗垣村陈家、多兵种之家鼓楼孙老营叶家、“民先”队员之家台江下杭欧阳家族……在纪念抗战胜利 70周年的日子里建成的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上镌刻着福州四十多个著名的抗日之家及其成员的名字,留下了他们的光辉业绩。这一切,充分展现了抗战精神。
在秘密战线上,吴石是一面旗帜。他曾任北伐军总参谋部作战科科长,抗战中任第四战区参谋长、军政部主任参谋兼部长。1948年参加民联,与中共华东局直接建立联系,提供重要军事情报。他历经北伐、抗战、解放战争,可谓戎马一生,尤其是义无反顾地投入解放全中国的斗争,1949年6月去台湾,后任国防部参谋次长,1950年被叛徒出卖,从容就义。1973年追认为革命烈士。
闽都儿女在各行各业为国家贡献力量。侯德榜是闻名世界的制碱大王、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1949年,侯德榜力克重重阻碍,绕道泰国、香港、韩国赶回北京,参加祖国建设。侯德榜的成功有其敬业精神、勤奋努力及个人才能的原因,但最大的动力来源于爱国。
闽都文化现代版包括近代型、现代型、当代型“三部曲”,闽都文化由于具有“与时俱进、永葆青春”的强大动力,从近代型到现代型再到当代型的转化、发展都十分顺畅。新中国成立后,闽都文化的现代型发展为当代型。随着时代的推进,闽都文化当代型逐步摆脱了苏联的文化影响,克服了改革开放初期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党的十八大后,与全国同步,坚定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化自信,完全融入了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精神。
闽都文化拥有很强的“海纳百川”的气魄和功能。唐末王审知率99姓军民入闽,实现了中原农耕文化与原住民古闽越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中原的价值观念成为福州十邑的主流观念。大融合的成果之一——福州话流行于福州十邑,表明闽都文化这个大容器有着多强的吸纳多种文化元素的能力,“有容乃大”,闽都文化得到了一次大发展。第二次大融合在晚清近代,闽都文化经历了中西文化的大融合,西方的海洋文化被吸收进传统文化,闽都文化在既有的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深入地吸纳域外文化的丰富营养,将古今中外文化融为一体,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思想,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准则和思维方式。如严复,便是在翻译西方社科名著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文化思想,从而影响、指导着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推动着社会及文化的近代化。第三次大融合在五四后。战争年代的核心价值观,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斗争精神、牺牲精神、英雄主义,视为国家民族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由抗战英雄铸就的抗战精神得到弘扬。闽都先进的文化人学贯中西,冰心、林徽因、郑敏都曾留学欧美,他们从西方文化中吸取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但不“全盘西化”,而是使之“本土化”“自我化”。冰心留美,但她在作品中讴歌的却是东方女性美。第四次大融合在建国后——解放区文化和既有的闽都文化的大融合。解放区文化和价值观迅速成为闽都文化的主流。学扭陕北的秧歌,排演来自延安鲁艺的《白毛女》等蔚成风气,“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深入人心,成为闽都人民的价值追求。呼唤英雄、崇尚英雄成为社会风气,闽都文化成长为社会主义文化,其价值观成长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由于“左”的干扰和“文革”的破坏,闽都文化及其价值观产生了偏颇。第五次大融合在改革开放后。闽都文化再次与外来文化(主要是欧美文化)融合,呈现文化多元化走势,西方的价值观念对闽都人士有较大影响,影响有正负两方面,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市场经济的二律背反作用,使道德沦丧、人心不古成为一种社会现实。面对这这种情况,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成为当务之急,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长远任务。闽都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有着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根本的文化遗传和精神基因,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神命脉息息相通,脉脉相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具有推进社会进步、促进人类解放的先进文化内涵,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延展了革命文化的先进本质和伟大精神,生成于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强大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精神体现。这与闽都文化的多次融合相吻合。故易为广大闽都人民接受,进脑入心,成为行动指南。作为基层干部、群众,作为公民个人更应注重从我做起,更应注重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素,是公民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基础。爱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爱国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爱国精神,不仅战争年代需要,而且和平建设时代也需要。新中国成立初期,闽都许多旅居海外的科学家,甘愿放弃自己在国外的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在自己岗位上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充分展现了他们的爱国情怀。近年来,不少留学欧美的闽都中青年学子,学成归来,为祖国服务,亦是爱国之举。
敬业,就是要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陈景润,这位当代数学家,堪称敬业的楷模,他是令福州人引以自豪的闽都优秀之子,被公认为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作出重大贡献。成为摘取皇冠上明珠的人。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刻苦钻研,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作家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生动地表达了陈景润的心声:“我知道我的病早已严重起来。我是病入膏肓了。细菌在吞噬我的肺腑内脏。我的心力已到了衰竭的地步。我的身体确实是支持不了啦!唯独我的脑细胞是异常的活跃,所以我的工作停不下来。我不能停止。……”陈景润为了数学事业,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吕榕麟,福州市群众路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2015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他“时代楷模”光荣称号。同年5 月12日中共福建省委做出 《关于开展向吕榕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省人民向吕榕麟同志学习,学习他牢记宗旨、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真抓实干、严谨细致的优良作风,勇于开拓、争创一流的进取意识,夙夜在公、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笔者认为,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突出代表,他除了具有当代英模的共同特征外,最突出的一点是他拥有开拓、进取的意识,他以前瞻性的教育思维,创新教育方式,坚持学生为本,着力追求启发性、互动性、激励性培养模式,进行“循环开放式”教学尝试,倡导“生活体验式”学习方法,开创“多元智能式”评价体系,致力于夯实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这些先进的、探索性的教育理念与举措,使他无愧于“精致治校的教育型校长”、我国小学教育界的知名专家。[3]
诚信,就是诚以待人,信守承诺。诚信,是为人之本。只有诚实守信,真诚待人,才能获得人们的信任,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支持。诚信是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障。友善就是心怀善意,对人友好,友善是待人心平气和,谦虚有礼,我们要“行善积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与人为善,推己及人。林徽因以诚信、友善,改写了三个男性英才的人生,她以诚信、友善与徐志摩、金岳霖保持着友谊,与梁思成保持着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关系,与林洙保持着同乡、长幼关系。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病逝。她去世七年后的1962年,林洙与梁思成结婚,完成了林徽因没有完成的使命,陪伴梁思成走完艰难的最后十年,并为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送终。林徽因、林洙演绎了两代福州女儿之间一段感人的情缘故事。
倘若人人做到爱国、敬业、诚实、友善,就能实现社会和谐。和谐,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处于协调相处的状态,还指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和谐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长期历史过程。作为一位公民,要积极融入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逐步实现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其中,人际关系和谐特别重要,人际关系和谐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包括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和谐,互相尊重、平等互利、诚信友爱、互帮互助、融洽相处。林丹,是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主任。军门社区之所以走在我省乃至全国社区工作的前列,关键在于它建设和谐社区的目标十分明确,林丹所有的举措都围绕着这一目标展开,她成功了。
打造闽都文化现代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任重而道远!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166,169.
[2]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N].福建日报,2015-09-03(1).
[3]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开展向吕榕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N].福建日报,2015-05-16(1).
(责任编辑:冯起国)
M ake Fujian Culture M odern Edition,Carry forwar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LIU Yiping1,YOU Youji2
(1.Fuzhou Federa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Fuzhou,Fujian 350007;2.School of Literaur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7)
Fujian traditional culture to the modern version of the conversion is a qualitative leap,meanwhile through the transition type.Themodern type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ld and new objects changing.After the“May 4th”Fujian culture from themodern type transformed into modern.Fujian culture contemporary model ha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fujian for contemporary culture develop tomodern.Party After the eighteenth big,established the cultur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value sense of confidence,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ist core values,fully embodie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ocialist essence and spirit of the age.As a grass-roots cadres and themasses,individual citizen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value of citizens'personal standards"patriotic,dedicated,sincere,friendly".
Fujian culture;modern edition;core values
D64;G127
A
1674-2109(2016)07-0010-05
2016-03-10
刘义萍(1960-),男,汉族,高级记者,主要从事闽都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