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海燕
(邯郸市图书馆,河北 邯郸 056008)
谈公共图书馆在中华典籍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冀海燕
(邯郸市图书馆,河北 邯郸 056008)
中华典籍记载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精髓和历史发展,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公共图书馆肩负着传承中华典籍文化的重要使命,从典籍的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和推广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中华典籍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公共图书馆;中华典籍文化;传承
中华文字是我国民族文化得以发展、传承、延续至今的根本,也是中华典籍得以形成的内因。我国的文字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到了商周时期出现了甲骨文,在春秋战国的动乱年代文字被发明出多种书写形式,并在社会上广泛普及,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元典,元典是中华典籍形成的源头。秦统一六国后的书同文促进了中华典籍的规范、统一,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延续力。西汉武帝时期尊经重道的思想在中华典籍的内容上得以深刻的反映。汉代经学发达,奠定了中华典籍的文学价值。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令读书、考试、做官密切关联在一起,使得中华典籍成为生存之道。在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典籍发展迅速,数量不断增多,极大的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发展长远的根本所在。而这些承载着我国古典文化精髓的书籍就是中华典籍。以文字形成的典籍在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记载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精髓和历史事实,是古今之间的桥梁。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典籍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信息,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其自身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创新。因为有了中华典籍,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能够了解到历史文化,领悟到民族发展的意义。中华典籍在不同的知识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文化引领作用,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上是不可替代的。
国家一直以来对中华典籍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视,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文化精髓,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抛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这一指导思想,中华典籍文化的传承工作要求做好古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将中华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利用现代化科技力量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致力实现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中华典籍记载着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历史,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社会公众需要通过这些珍贵的典籍来领略优秀的传统文化。公共图书馆作为面向社会公众的文化传播基地,肩负着典籍的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和推广的重要使命。公共图书馆有典籍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要使更多社会公众真正了解到典籍文化,在全国范围形成研究、学习典籍文化的热烈气氛,需要发挥公共图书馆贴近民众的优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大典籍文化的传播范围,加大普及教育力度。
公共图书馆存有的优秀典籍是中华民族生命延续和生活体验的结晶。典籍文化是历史长河的中流砥柱,支撑着古往今来,要把传统文化的精华元素和现代文化的时代特征相融相通,需要人们真正阅读到更多的典籍,透过文字解读文化内涵。公共图书馆作为服务社会公众的零门槛场所,可以使社会中的普通一员有机会认识典籍,品味高品格的文化,从而培厚全社会的文化氛围。
4.1 公共图书馆对典籍的收藏
中华典籍从甲骨文字、青铜器文字、石刻文字,又经竹简、帛书,再到纸质文献,内容涉及不同领域,知识量之大,令世人惊叹。中华典籍的存在让我们领略到贯穿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了解到中华民族在祖国大地上繁衍生息的历史事实。尽管至今为止尚存的中华典籍品种多、数量大,但是典籍的载体本身非常脆弱,它从生成开始就面临着不断的流失。这些历尽艰辛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正在经历着慢慢的消亡。中华典籍记录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文化、经济、科学技术等多门类的知识资源,收藏并保护好典籍为研究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意义重大。
中华典籍反映着整个民族的发展史,源远流长。公共图书馆在收藏典籍的同时也要收集与典籍制作材料、制作工艺相关的资料,用于研究其演变和发展过程。例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影响着全世界书籍发展史的进程,收集古法造纸材料、造纸工具,可以让走进图书馆的社会公众体验书籍中讲述的防虫、加固等工艺,感受古人的智慧,使技艺文化长久的传承下去。
4.2 公共图书馆对典籍的保护
公共图书馆有收藏典籍得天独厚的优势,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能够更好的保护这些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例如,建立古籍图书智能保护室。古籍是历经时代的变迁和战争的洗礼幸存下来的,有很多书籍已经出现了发霉、虫蛀的现象。建立现代化智能存放室能够科学地防止书籍霉变和虫蛀,保护古代典籍长久的留存下去。再者,建立古籍数字化加工复制体系。在信息环境下,将古籍进行数字化加工复制,并将加工生成的数字信息存储、统计、编目、索引,以供读者查阅,这一措施既能完好的保护古籍又能实现古籍的借阅功能。
4.3 公共图书馆对典籍的整理
公共图书馆典籍的整理是对典籍进行再加工,以方便读者对典籍快速有效地查阅,并更好的发挥典籍潜在的文化价值。在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信息系统、数字技术、数据统计等科技手段来整理各种典籍资料。例如,建立典籍的智能数据库系统。将典籍资料进行扫描存储转化成电子信息,然后对数据库进行整理,建立查询系统,实现针对不同读者的专业问题给出最直接的答案。典籍的智能数据库系统不仅是存储方式发生改变,还是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又一创新,实现为读者提供智能化的专业咨询服务,为充分发掘利用典籍的文化价值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法。
4.4 公共图书馆对典籍的研究
中华典籍中存在着很多需要探讨的学术问题,例如,甲骨文是用什么样的工具刻制的?书写用的墨都有哪些材质?古籍需要什么样的收藏环境?……公共图书馆收藏的典籍涵盖甲骨、金石拓片、善本古籍、古传家谱、名家手稿、地图、版画、老照片等各种类型,典籍文化研讨的对象涉及方方面面。探讨典籍文化中的学术疑问,公共图书馆责无旁贷。公共图书馆对典籍本身内容的研究、典籍载体材质的研究以及典籍价值取向的研究,也是做好典籍推广工作的基本要求。公共图书馆依托自身藏书优势,对收藏的典籍进行专业的整理加工,编辑分类,提炼纲要,为进一步探究典籍文化的内涵提供便利,让更多的社会公众感受到典籍文化的智慧启迪,这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4.5 公共图书馆对典籍的推广
中华典籍忠实地记载着我国悠久的文明史,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脉搏,承载着国家珍贵的记忆。公共图书馆通过搭建典籍展示平台,将造纸术、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古籍修复等展示出来,尝试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拉近典籍文化和社会公众的距离,让更多的民众接触到典籍文化,让现代人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悟古人的思想,从而增强社会公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将民族文化充满活力的传承下去。
公共图书馆推广中华典籍文化,开展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开辟了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展现了古老中国的文化魅力,拓展了典籍文化研究的空间。不仅如此,中华典籍还要走出国门,让外国读者领略中国的文化魅力,与世界不同文化相融合,参与到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当中。
千百年来,中华典籍文化时刻闪耀着智慧之光,把传统文化融入我们今天的生活,并赋予它新的生命,是公共图书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职责所在。中华典籍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制度、时代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公共图书馆要分析典籍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立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创新典籍文化的传承工作,让典籍真正走进民众的视野,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1] 高铭悦.典籍文化在通俗文化时代的振兴中高校应肩负的使命[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68~69
[2] 李虹.浅谈高校图书馆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措施[J].文学界(理论版),2012,(5):352~353
[3] 史岩松.谈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河北科技图苑,2012,(6):84~86
[责任编校:张勇]
2016-11-05
冀海燕,女,河北邯郸人,邯郸市图书馆馆员。
G255
A
1009-5462(2016)04-00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