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丽清
福建厦门龙岩山海协作经济区行政服务中心
浅述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章丽清
福建厦门龙岩山海协作经济区行政服务中心
在我国,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各大企业和组织的共识。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被淘汰,人力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发凸显。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论述,推导出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语境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与发展,以期能够通过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进步和提升,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可持续发展
1.1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概念
资源的具体含义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某种利益所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要素。资源是经济学中一个比较专业的行业术语。而人力资源就是指投入到经济管理过程中具备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劳动人员自身具备的知识、体力等等都在人力资源的范围之内,同时也包含劳动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
1.2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终极目标。基本目标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终极目标就是开发人的潜力、培养人多方面的能力和智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首先表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方式更加多样化,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更加高,能够从过去的单纯地管理员工转变为刺激、鼓励员工的全面发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管理手段,为了实现员工和岗位的最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要负责规划流程、设计工作,还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最后,人力资源将人看作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资源,注重人的潜力的挖掘、能力的发展,价值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组织工作培训,不断地挖掘和培养人才,争取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1.3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职能
一般人力资源管理包含如下内容:员工职位分析、员工职位评价、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员工管理工作等。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掘员工潜能,吸引并留住优秀的人才。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有如下职能:获取人才、整合统一、适时调控、人才激励和开发潜能,这几个职能联系紧密,相辅相成。
2.1 人力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是随着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其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已经不能够继续发挥助推作用,此时就需要其他的替代性资源来替代。经济发展的关键除了自然资源之外,还有人力资源。增加人力资源投入的总量,提高人力资源投入的质量,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高科技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于劳动力的素质要求。
2.2 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普遍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并且也有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社会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可见人力资源管理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纵观世界各国的可持续经济发展史,不难看出在建设初期阶段,这些国家对人力、财力及技术的需求一直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因此,企业有必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大力开发与合理利用,实现经济更好更快的可持续发展。
2.3 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够保障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必然引起人力资源分布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通过对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调整以及每项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人力资源各个组织体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融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效率,促进人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1 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制
只有有了规范的制度,才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流动人才都会选择经济发达的地区,以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生活质量,而这也是造成人力资源市场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必须实现人力资源市场的规范化管理,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等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部门通过合理调控,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的均衡性,现阶段需要重视培养新兴领域人力资源,但也不能忽视劳动密集型产业。
3.2 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宏观调控,其对于促进经济平稳、协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宏观的经济手段对人力资源的生产、开发以及配置和使用进行科学有效的调解、引导和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实现人力资源中的供求平衡,使其可再生力度能够有所维持。同时,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保障人力资源的稳定性并通过人力资源的稳定性促进其再生性,即企业员工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3 调整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环境
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需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力资源体系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与研究,加大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力度,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国家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制度加以完善,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环境调整,如激励政策的合理利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3.1 优惠政策的合理制定,引进人才
在就业等方面应取消地区保护政策与禁止带有歧视眼光,对高素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或外商投资给予优惠政策,以此对当地投资环境加以改善,并达到引进人才与思想观念转变的目的。
3.3.2 有效结合长期引进与短期服务
经济发展速度快、交通便捷、待遇丰厚与生活环境良好的地区,往往更吸引人才。为帮助发展中地区能够引进高素质人才,需选取“柔性流动”与结合长期引进与短期服务的方法,也就是户口、工作关系不变动的前提下,通过兼职特聘等方式实现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并提升人力资源利用价值,解决人力资源缺乏等问题。
3.4 建立完善的科学绩效考核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调动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合理的激励政策和绩效考核办法实现公司和员工的双赢。公平性是奖惩和考核制度最根本的原则,要给所有员工公平的发展机会,给每个员工制定适合自身的考核奖励标准,这就能消除大型国有企业中论资排辈思想的负面影响。绩效考核要及时对员工进行反馈,让考核透明化,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的考核内容和结果。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给员工吃下一颗定心丸,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合理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同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发展水平持续快速增长,为了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与方式的改进是促进企业经济转型的必要步骤,帮助企业更好更快地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1]张春梅.人力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6,01:139-140.
[2]刘鹏.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北方经贸,2016,02:143-144.
[3]张瑾.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辽宁经济,2016,05:88-89.
[4]张剑虹.浅述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中国商论,2016,17:39-40.
[5]李治国.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探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7:33+107.
[6]江怡荣.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人力资源管理,2016,09:10-11.
[7]郭祥庆.依靠人力资源管理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6,2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