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全国将实现社区教育全覆盖
据了解,教育部、文化部、科技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已于近日印发。
该文件是近年来我国多部门联合印发的第一个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文件指出:“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要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以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宗旨,以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制度为着力点,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科学文明生活消费方式、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文件明确了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五项任务:提高服务重点人群的能力、丰富社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加强社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提升社区教育内涵。其中,重点人群涵盖了老年、青少年、失地农民、农民工、农村居民、残疾人等。社区教育将通过整合学校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满足社区百姓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文件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社区教育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内容形式更加丰富,教育资源融通共享,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居民参与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实现全国开展社区教育的县(市、区)全覆盖”。
为此,我国将“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县(市、区)、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办学网络”,“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市场有效介入、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协同治理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文件同时要求,各地要在组织领导、经费投入、督查评价机制、学习成果转换以及营造全民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等方面予以保障。
河南:
民办学校五年增近六成,吸引近400亿元民间资本
河南省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办学。五年来,近400亿元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全省民办学校从10539所增加到16707所,增长了58.5%。
河南省近年来出台了多个关于促进民间资本投资教育的文件,特别是2015年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以省政府名义出台的促进民间资本投资教育的文件。该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多种形式发展民办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办学,参与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改制、收购、兼并,参与教育项目建设。大力支持民间资金兴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幼儿园,投资兴办以寄宿制及特色学校为主的中小学校,各级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支持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和寄宿制中小学校发展,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的法律地位。
该文件除明确规定民办校具有与公办校同等权益外,还制定了民办校征地、建设、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目前全省已有14个省辖市、四个直管县(市)政府出台了促进民间资金发展教育的意见。许多市、县把民办学校办学用地纳入城镇建设用地整体规划,民办学校新建、扩建用地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与公办学校享受同等优惠政策。
上海:
新学期将全面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
一直以来,我国对学生评价采用的是传统的纸笔测验和百分制评价。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和对学生综合素养问题的关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评价方法的局限和弊端。
从2013年起,上海市在小学一二年级实行基于课程标准的“等第制”评价,不进行书面考试、不用分数评价、不排名等。新学期,上海市将“等第制”评价从小学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将全面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淡化具体分数,而以A、B、C、D或者“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等第”来评价。
小学各学科“等第制”评价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三个维度展开,其中,语文学科的评价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表达”三个方面,数学学科的评价内容包括“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四个方面,英语学科的评价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词法”“句法”“语篇”五个方面。
这一评价方式呈现出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以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不同年级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二是从“重分数”转向“重素养”,关注学业水平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良好习惯养成;三是强调寓评价于教学过程中,注重“学评一体”;四是以“分项评价”“等第+评语”的方式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诊断和改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