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金波
(南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蕴演进
焦金波
(南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寻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与民族复兴道路。这种模式和道路的称谓经历了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称谓流变,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从探索阶段如履薄冰的谨慎到成熟阶段豪迈挺进的自信的心路历程。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构建民族自信的历史和逻辑延续。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称谓;流变;意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寻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与民族复兴道路。这种模式和道路的称谓经历了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称谓流变,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从探索阶段如履薄冰的谨慎到成熟阶段豪迈挺进的自信的心路历程。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构建民族自信的历史和逻辑延续。
一、探索阶段如履薄冰的谨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话语意蕴
自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以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称谓在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上得以延续,保持了长达15年的连续性,为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明确了根本任务和努力方向。
(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寻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与民族复兴道路,党的十二大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称谓来命名这种模式和道路。自此后,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理想设计、理论架构、实践活动第一次有了一个科学称谓和概念表达。这一科学称谓和概念表达成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念界定的起点。
何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其后,在1985年8月21日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尼雷尔时,他进一步做出阐释:“我们的原则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我们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由此可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称谓包含以下涵义: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这是命题的一般的本质的规定性。它规定了我们的现代化模式的性质,即是说,它以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为价值取向。二是立足中国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这是命题的特殊的规定性。它突出了民族性的特征,强调这是社会主义在特定区域的实践,而并非放置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模式。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全新的命题,“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就在于,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称谓折射出探索阶段如履薄冰的谨慎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课题。建国后,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准备不足,缺乏经验,使得我们忽视了在经济文化落后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忽视经济建设规律,试图照抄照搬革命战争年代的成功经验,以为单凭主观愿望,依靠热情和汗水,借助群众运动,就可以使生产力急剧提高。其结果,使得我们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历经曲折,备尝艰辛。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取得一系列胜利面前盲目乐观、贪多求快、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心态起了重要作用。
鉴往而知今。对于刚刚走出现代化建设顿挫与困境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而言,在中国现代化的新征途中,一方面,底子薄,人口多,“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3]另一方面,无论是中国,还是苏联、东欧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都没有做出成功的回答。因此,对于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而言,既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又要谦虚谨慎,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可谓艰难困苦,如履薄冰。邓小平曾坦率地承认:“苏联搞社会主义,从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六十三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我们确实还缺乏经验,也许现在我们才认真地探索一条比较好的道路。”[4]即使在改革开放进行了近十年之久的1987年4月底,邓小平依然在多次场合表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阶段如履薄冰的谨慎。26日,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什特劳加尔时谈话时强调,中国困难比较多,“短期内要摆脱贫困落后状态很不容易。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把目标定得不切实际,也不能把时间定得太短。”“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5]30日,在会见西班牙工人党副总书记、政府副总理格拉时,邓小平再次坦率地说:“三步走”的中国现代发展战略,“目标不高,但做起来可不容易。”“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在摸索之中”,“现在还吹不起这个牛,我们还需要五六十年的艰苦努力。”“中国是这么大的国家,我们做的事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处理具体事情要谨慎小心,及时总结经验。”[6]如履薄冰的谨慎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科学心态。
这种心态同样反映在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的理想设计、理论架构与实践活动的科学称谓和概念表述里。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的称谓与表述中,“有”字是不可或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之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新启动才刚刚4年,其时,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还处在起步阶段。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模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的“有”字一字,是其客观历史进程的真实写照,更是清晰明确而又冷静清醒的谆谆告诫:对于中国而言,就这种模式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有”字一字,只是表明它还处在雏形,还不成熟,还有待于今后深入探索。同时,“有”字一字,还表明我们只是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一些成功之处,还不系统,尚不全面。不断深入丰富和完善并使之走向成熟,是今后全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艰巨任务。未来的实践任重而道远。对于国际社会而言,“有”字一字加在“中国特色”之前,意味着这种模式还仅仅只是符合中国自身国情实际而初步具备了一些中国特征,只是社会主义在中国这一特定区域的实践,而并非放置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模式。由是观之,如履薄冰的谨慎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探索时期的科学心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的“有”字一字,则是谨慎这种心态的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有”字一字,语重心长,意蕴深刻,回味不尽。
二、成熟时期豪迈挺进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意蕴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使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原本初步蕴含出的自信得到日益坚定和增进。及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成熟定型,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国人民关于未来发展的自信更加彰显,党的十六大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经初步蕴含出自信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在国际共产主义发展的历史征途中,影响最广最深的莫过于苏联模式的影响。苏联模式曾被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唯一模式,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被普遍接受,苏联也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心。二战以后,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学习和借鉴苏联的。尽管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主义国家曾经一度涌动起改革浪潮,但最终改革或者归于失败或者没有走出苏联模式的窠臼。应该说这一模式产生和实践有其特殊的时空域,也确实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毋庸置疑的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弊端与缺陷。可以说,无论是中国,还是苏联、东欧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都没有做出成功的回答。
改革开放伊始,中国共产党就深刻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7]“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而提出的。立足中国实际,寻找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是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的思考起点。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努力决心寻找一种自己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新兴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它既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也有别于一般后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更绝非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的复制与翻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称谓中的“中国”突出了民族性的特征,强调出这是中国人民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前所未有的独辟蹊径的自觉的开创性的尝试和探索,必将会对国际社会产生影响。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8]因此,尽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有”字称谓折射出如履薄冰的谨慎,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探索时期的科学心态,但是,应该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称谓及其提出本身就已经初步包含着自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称谓折射出成熟时期豪迈挺进的自信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的提出使得一度中断的中国现代化事业扬帆起航。在这面旗帜指明的方向引导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面貌一去不复返,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中走向复兴,实现崛起。社会主义事业也在神州大地焕发生机,蓬勃发展。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到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1989年增长近2倍,年均增长9.3%,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6位。[9]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时期,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必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已经熟知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能够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并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这些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模式日益走向成熟,并得到国内外的普遍认同。与此相适应,在这一模式探索阶段所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称谓与表述,必然要有所更新和发展。这样,这一范畴的文字表述的定型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党的十六大报告,恰恰正是反映了这种历史的必然。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对于以前的称谓而言,这一表达去掉了“有”字。去掉“有”字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称谓,表明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模式已经走向成熟。它意味着,对于中国而言,就其整个发展过程来看,这种模式经过14年探索并经过实践检验而达到成熟,是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在当代和未来的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这种模式和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对于国际社会而言,特别是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视域来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致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跌入低谷。作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中坚定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的唯一的一个大国,中国以社会主义来实现民族复兴的发展模式,既能实现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民族复兴之梦,又能解决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这种模式引领着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人口大国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走向国富民强,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和激烈国际竞争中显示出旺盛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这一发展模式走向成熟及其取得的辉煌成绩,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无论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还是对于国际共产主义事业,都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和不可低估的借鉴价值。因此,由“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去掉“有”字一字后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称谓,就充分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寻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并成功丰富完善成熟定型之后的无比自豪和对今后发展的无上自信。诚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庄严宣告的:“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界定与解读,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深刻,更加胸有成竹。
邓小平同志早在1992年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就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10]时至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各方面已经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基于此,党的十八大则明确提出增进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自信、创新理论上的自信、社会制度上的自信。蕴含和洋溢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精神动力、核心话语主题和时代最强音符。
三、建构民族自信:近现代政治文化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意蕴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优势,如何构建民族自信成为中西文明交流的主题。中国共产党人自成立以来一直为此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是中国共产党人构建民族自信的历史和逻辑延续。它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冲突中经过精神流浪后返回自己精神家园寻找安身立命之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的精神支点,成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支撑。
(一)建构民族自信是近代以来中西文明交流的主题
在文化交流中,总是高势能、高质位的文化流向低势能、低质位的文化,这是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在明清以前的几千年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中国处在人类农业文明的前列,中华文化作为高势能、高质位的文化,一直成为其它文化学习和效仿的对象,处于文化输出的地位,形成所谓的中学西渐。然而,16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以后,面对西方的工业文明,本质上属于农业文明的古老的中华文明逐渐处于下风和弱势。中西文化交流的性质与内容发生逆转,明清时期业已出现的西学东渐愈演愈烈。晚清以降,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坚船利炮打败了泱泱大国,在民族危机面前,传统文化固有的经世致用日益式微。面对西方文明的入侵,传统文化节节败退。古老的中华文明遭遇失败与顿挫。中华民族饱受西方欺凌,任人宰割。中国人在痛苦中沿着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理路向西方学习,这就产生了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问题。在国人思想意识中,妄自菲薄的自卑心理有着不小的市场,甚至不乏崇洋媚外的殖民奴化意识。重构民族自信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冲突带来的最迫切和最严峻的话题。
(二)中国革命道路构建起民族民主革命时期的民族自信
中国共产党人肩负起构建民族自信的历史重托。中国共产党人最初从文化改造构建起步。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共产党人在启迪国民觉悟时,为唤醒国人对民族劣根性的深刻认识,曾在贬义角度使用“中国式”。在1920年12月21日给刘仁静的信中,恽代英曾表示,“依我的见解,我固然不信中国式的社会革命,亦更不信中国式温情的资本主义。”何以至此?他分析说:“许多好事情一到了中国人手上便坏了。所以‘有中国的社会情形’,中国的所谓社会革命,怕亦不见能如你那样乐观。”[11]瞿秋白的著作中,“中国式”的称谓出现频率和次数是很高的,计有15次之多,但却都是贬义的,都与中国国情落后,特别是国民民族劣根性的相关联。他们的使用都是针贬中国国情落后的一面,使用恰恰在于说明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必要性、迫切性。[12]
中国共产党人最终在探索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中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中,初步构建起民族自信。对于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其成立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理论建设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对此,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曾表示:“中国党的马克思主义的修养,现已较前大有进步,但还说不到普遍与深入。在这方面,我们较之若干外国的兄弟党,未免逊色。”[13]随着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成功开辟,毛泽东思想的最终产生,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和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和毛泽东思想意味着中共在理论上的成熟,极大地增进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国际共产主义运中的自信。早在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的著作,就被认为“除了联共(布)而外,这是中国共产党现在跟世界上其他各兄弟党比较,可引以自傲的地方。”[14]毛泽东思想,“就它对于全中国人民影响的广大而深刻而言,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是没有任何先例的,这与列宁、斯大林关于一个国度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于当时俄国的人民力量和影响底广大与深刻,在某种意义上是完全可以相互媲美的。”[15]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中的自信也得到了建构与增进。毛泽东思想“不仅对于中国革命与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现在和将来有莫大的意义,而且应该郑重的指出,它对于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度的革命运动,均有极大的贡献。”[16]“更加适应于中国与一切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革命的新的历史条件。”[17]时至今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新民主主义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和毛泽东思想,仍为世人所称道,其中蕴含的民族自信历久而弥浓。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起当代中国的民族自信
及至当代,实现民族复兴,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践探索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就曾明确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18]1990年4月7日他在会见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等客人谈话时再次强调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肩负着引领实现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庄严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就注定,在当代政治话语中,“中国特色”从一开始就必然意味着当代中国发展的优点、优越性,其指代对象就必定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成功之处、宝贵经验。由此,“中国特色”成为当代中国传递释放出正能量的最权威和最有力的话语。中国共产党人在强调“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20]时,其中的“中国式”同样也早已与“中国特色”成为同义词,具有相同的政治文化意蕴,从而根本不同于前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式”所指代的对象及其意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的结果与象征,更是在话语表达上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的价值取向和支撑予以最直接、最明确和最集中的确认和肯定,其中蕴含的自信由此可见一斑。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涤荡和冲洗近代以来国人中有着不小市场的妄自菲薄的自卑心理乃至崇洋媚外的殖民奴化意识,再次重振起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无论是话语表达上,还是从实践价值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国际共运中的自信,增强了中国人民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中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凝聚民族意志、振奋民族精神、展示民族风采、实现民族崛起的最有力的话语载体和平台,成为助推中国梦实现的巨大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冲突中经过精神流浪后返回自己精神家园寻找安身立命之所,助推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新的精神支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民族自信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支撑,也由此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精神动力、核心话语主题和时代最强音符。
参考文献:
[1][2][5][6][8][1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35;224-225;226-229;135;357
[3][4][7][18][2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4;250;163-164;164;163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上)[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1853
[11]恽代英.恽代英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58-259.
[12]焦金波.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4:164.
[13]毛泽东.论新阶段[J].解放,1938,(57):4-37.
[14]实甫.掌握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为纪念列宁逝世十七周年而作 [J].解放,1941,(123):4-11.
[15][16]张如心.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前进[J].解放,1941,(127):14-21.
[17]邓拓.纪念“七一”,全党学习和掌握毛泽东主义[N].晋察冀日报,1942-07-01.
[责任编辑:符晓波]
[收稿日期]2016-05-1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XKS004);2013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13GGJS-160);2014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42400411359);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2015-ZD-10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焦金波(1973-),河南新野人,南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史。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07(2016)04-0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