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的理论建构及其当代发展

2016-03-16 14:26
甘肃理论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意识形态

马 寒

(中共中央党校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北京 100091)



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的理论建构及其当代发展

马寒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北京100091)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立论基础,并在深刻批判资产阶级报刊思想,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办报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完善的。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的核心要旨是:党报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立场,必须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彻底解放服务,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捍卫党的利益,必须批判敌对党的论断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维护党的主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对于解决当前我国宣传思想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指导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党报工作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牢掌握执政话语权,凝聚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指导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从马克思恩格斯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来,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报工作始终在各种社会环境、斗争场域中承担着批判错误观点、宣传革命思想和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重任。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立论基础,是无产阶级政党建党理论的重要构成。然而,当前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片面理解、歪曲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党报思想的错误倾向,主要表现在,其一是片面借用马克思恩格斯新闻自由观攻击党的新闻管理制度;其二是不加区分时代背景教条式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机械套用于当前党的新闻工作;其三是否定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主张用西方资产阶级办报原则管理当前党的新闻工作。有力地批判以上错误认识,必须从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等方面系统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他们关于党报思想的本真内涵和价值指向。同时,只有从这个基点出发,才能正确理解当前党关于新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政策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一、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形成的阶段考察

毛泽东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1]17因此,基于特定的历史阶段、社会环境和斗争场域等而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必然带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通过对不同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斗争焦点两个维度的考察,可以得出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

(一)党报思想的准备阶段(1841年之前)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恩格斯较早地完成了第一次思想转变。马克思从康德理性主义完成了向黑格尔理性现实主义的转变,恩格斯也由虔诚宗教主义完成了向青年德意识志派进而到青年黑格尔派的转变,从而确立了以人类自由理性为核心的新理性批判主义。[2]36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转变为他们党报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从批判普鲁士政府封建统治现实和国家哲学着手,深入分析了国家、政府、法和人民自由的关系,指出“不自由对人来说就是一种真正的致命的危险”[3]17、“自由确实是人的本质”[3]167。从根源上讲,马克思恩格斯自由思想不仅来源于对密尔、洛克、卢梭等古典自由思想的继承和对黑格尔思想的反叛,而且也来源于已经在德国初步勃兴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越来越要求取得相应的地位,它们必然要通过报刊等各种媒介传导自己的主张和要求,正如马克思所言“资产阶级为了达到它的目的,就必然要取得自由讨论自身利益、观点以及政府的行动的可能,它把这叫做‘出版自由权’”[4]121。因此,可以说没有马克思恩格斯自由思想的确立,就不会有自由报刊、新闻自由以及党报思想的产生。

(二)党报思想的形成阶段(1842-1846)

1842年,马克思开始了《莱茵报》的编辑工作,其间写下了《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摩泽尔记者的辩护》、《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等著作,尽管在其著作中多次出现“党的政治刊物”、“机关报”、“人民报刊”等概念,也阐发了一系列重要的报刊革命思想,但由于这时的马克思恩格斯尚未彻底完成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加之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无产阶级政党报刊的出现,因此,他们所说的“党报”思想应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派而非无产阶级党报思想。尽管如此,但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对党报思想有了初步的认识。第一,报刊必须体现了人民精神。1842年,《莱比锡总汇报》因批评国家而遭到普鲁士政府查禁,马克思对该报给予坚决支持,并主张捍卫报刊言论自由的人民精神。他认为,构成人民报刊的各个分子必须具有自己的特征,并能毫无阻碍、独立自主的向各个方向发展,那么“‘好的’人民报刊,即和谐地融合了人民精神的一切真正要素的人民报刊才能形成。”[3]397第二,任何党派要有力量必须拥有自己的报刊。1843年,马克思在同《莱茵—摩泽尔日报》进行论战时,指出“根据这家机关报的状况就可以推断出这个党派的力量”[3]423。虽然,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的党派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实体存在,而是指具有相同思想或相同利益的群体组成。但是他已经意识到任何报刊都必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不可能绝对地“中立”。从这个意义上讲,正在蓬勃发展的无产阶级运动,不能只依靠“报道无产阶级一切运动的唯一报纸《北极星报》”[5]459,而必须广泛创办属于并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报刊。第三,报刊必须在批判不合理实现的基础上才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马克思对摩泽尔河沿岸地区贫困农民和因捡拾山林枯树枝而遭受惩罚的人民深表同情,他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和《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护》中对普鲁士政府强加于人民的不合理法令给予了强烈批判。他认为为普通人民辩护是人民报刊天职,任何不能反映人民意志和人民利益的报刊,必然失去群众基础而遭到群众的抛弃。

(三)党报思想的发展和完善阶段(1846-1895年)

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形成是与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密不可分的。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伴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纷纷成立并逐步发展壮大,迫切需要从理论上、组织上规范无产阶级政党办报行为。需要指出的是,19世纪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与20世纪苏联、中国等无产阶级政党存在较大的差异,19世纪的无产阶级政党多是具有一定联系、革命价值观相同或相似的群团,“这种联系可以体现为一定的组织形式,有时并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6]。事实证明,即使在第一国际时期,无产阶级政党组织虽然趋向集中,但实际上还是较为松散。虽然马克思主义已经得到相应的传播并被工人阶级所接受,但并不能否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样占具相当的地位,如法国的蒲鲁东主义、德国的拉萨尔主义以及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等。在这种背景下,无产阶级政党报刊很难有统一的思想来指导,常常出现党报不宣传党的理论、不刊登党的主张,甚至与政党背离而走向革命的反向。1860年代以后,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再亲自创办或主编过具体报刊,但他们却从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高度,时时关注党报的发展变化,极力纠正各种错误的办报思想,巩固党报的无产阶级性质。如兼任第一国际总委员会机关报的英国工联机关报《蜂房报》,以及德国的《社会民主党人报》、《新时代》等无产阶级政党党报,马克思恩格斯都给予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尽力指导。正是在一大批形态完备的无产阶级政党报刊创立、出版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也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党报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的理论建构

纵观马克思恩格斯革命的一生,他们亲自创办或参与编辑报刊12种,为200多家报刊撰稿,在他们著作中涉及到的报刊达1500多家[6]。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只能利用报纸、杂志、论著(或宣传印刷品)等纸质传媒批判各类错误观点、宣传革命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特殊的社会环境、斗争场域和革命任务,使他们深谙党报工作特点、熟悉新闻舆论规律,并逐步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党报思想。

(一)党报性质:无产阶级政党革命的旗帜和武器

报刊是维护阶级意志的工具,其功能发挥和价值指向取决于报刊的性质,体现为掌握在谁手里和为谁服务。关于党报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从三个层面作了论述:第一,党报是无产阶级政党诞生发展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指导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党报宣传引领和组织发动的作用,并把能否办好党报作为一个政党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工人阶级有觉悟的组织迅速发展的最好证明,就是它的定期报刊的数量不断增加”[7]139。1879年针对苏黎世三人团给德国工人党党报拟定的错误立场、方针,马克思恩格斯给了坚决的批判,认为这是一个政党不成熟的标志,党的机关报“要对无产阶级运动为益处”,而“无论《未来》杂志或《新社会》杂志,都没有带来任何能使运动前进一步的东西。”[8]4831890年,恩格斯对《萨克森工人报》违背马克思主义,错误指导革命运动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我在这家报纸上看到的,是完全不顾党进行斗争的一切实现条件,而幻想置生死于不顾地‘拿下障碍物’”,如果任由党报在错误理论指导下发展,结果“则可能把一个甚至最强大的、拥有数百万成员的党,在所有敌视它的人的完全合情合理的嘲笑中毁灭掉。”[9]396第二,党报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旗帜。恩格斯认为,“当我们在德国创办一种大型报纸的时候,我们就有了现成的旗帜。”[9]5与以往革命不同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极其重视党报的宣传、鼓动、引领和批判作用,并报党报作为政党战斗的旗帜。第三,党报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武器。早在1843年马克思创办《德法年鉴》时,就认识到报刊作为“批判的武器”的作用。欧洲大革命以后,针对日益兴起的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党报不能游离事外,而应每日每时都要“干预运动”并正确引领运动的方向。他们认为武装起来的工人政党如果“没有一种机关报,要在这里搞运动自然是不可能的。”[10]35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必然引起资产阶级的抵抗。为了瓦解革命,资产阶级常常会在无产阶级内部培养代理人,并利用资产阶级思想攻击否定马克思主义。因此,党内党外斗争都会在党报上反映出来,牢牢坚守无产阶级党报的性质就是坚守战斗阵地。

(二)党报创办原则: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结合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丰富的革命理论创造和革命斗争实践,对党报的创办原则有了清晰的界定。第一,必须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服务,即人民性原则。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报必须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即为广大劳苦群众的利益作辩护。1942年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第一次直接研究贫苦人民的劳动生活条件,公开捍卫他们利益,深刻揭示了国家和法都是维护阶级统治工具的本性,体现了无产阶级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我们为穷人要求习惯法,而且要求的不是地方性习惯法,而是一切国家的穷人的习惯法。我们还要进一步说明,这种习惯法按其本质来说只能是这些最底层的、一无所有的基本群众的法。”[3]248马克思在1842年《雷纳德致总督冯·沙培尔的信》中,再一次较为明确地指出了办报的人民性原则,所有的报纸都应当象《莱茵报》一样用批判精神捍卫人民权利,阐释国家大事和国家活动,而不应丧失原则地阿谀奉承。第二,必须坚持党性原则。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报必须为党发声、为党服务,并把新闻舆论作为向敌人作激烈斗争的锐利武器。1890年,恩格在给《萨克森工人报》编辑部回信中,针对部分工人阶级政党报刊存在严重歪曲马克思主义问题,给予了坚决地批判,“在我们党内,每个人都应该从普通一兵做起;要在党内担任负责的职务,仅仅有写作才能或理论知识,甚至二者全都具备,都是不够的,要担任领导职务还需要熟悉党的斗争条件,掌握这种斗争的方式,具备久经考验的耿耿忠心和坚强性格。”[9]397他在回忆1848年到1849年在为《新莱茵报》撰稿时,异常激动地指出:“你会亲眼看到每一个字的作用,看到文章怎样简直像榴弹一样击中目标,看到打出去的炮弹怎样爆炸。”[9]3981890年,在《给<社会民主党人报>读者的告别信》中认为,最好的报刊首先要明确和坚决地阐述并坚持党的原则,抛弃了党的原则的报刊必然背叛它所代表的阶级。针对《社会民主党人报》逐渐沦为德国左翼势力的宣传阵地,恩格斯在宣告它应当退出无产阶级战斗的舞台的同时,不无痛心地指出,“一家起过如此明显的历史作用的报纸,它的版面、而且只有它的版面才反映德国工人政党生命中最有决定意义的12年的报纸——这样的报纸,不能够也不应当改变自己。它应当仍旧是原来的样子,否则就应当停刊。”[9]398第三,要辩证地看待党性与自主性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与自主性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的统一体,只讲党性不讲自主性,必然失于鲜活,只讲自主性不讲党性,必然迷失方向。1884年,刚统一不久的德国为了加紧推行海外殖民政策,筹办通往东亚、非洲和大洋洲的定期航班,首相俾斯麦要求国会批准对轮船公司发放年度津贴。以狄茨、弗罗梅、格里伦贝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党团右翼机会主义多数派以加强国际关系为由,极力赞扬和支持这一政府决定。而《社会民主党人报》在坚持党性原则下,不顾党团禁令,坚决支持反对意见,并迫使党团收回错误的命令。在1888年,关于瑞士避难权问题处理上,《社会民主党人报》同样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恩格斯对《社会民主党人报》这种坚持原则的立场和遵守办报自主性的作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三)党报的历史任务:捍卫党的利益,教育人民群众

根据党报的基本性质和办报原则,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党报的三项基本任务。第一,党报必须捍卫党的利益,宣传党的主张。1847年,恩格斯在批判资产阶级自由派人物海因岑时,第一次从德国民主派报刊的任务角度明确提出了党报的任务,“党的报刊的任务是什么呢?首先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批驳和推翻敌对党提出的各种要求和论断。”[5]660宣传党的政治纲领和主张,捍卫党的利益是党报的基本使命。1879年针对德国工人政党报刊的非无产阶级化倾向,他们愤怒地指出,“如果新的党报将采取适合于这些先生们的观点的立场,如果它将是资产阶级的报纸,而不是无产阶级的报纸,那末很遗憾,我们只好公开对此表示反对,并结束我们一向在国外代表德国党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和你们的团结一致。”[8]485英国宪章派政党机关报《蜂房报》一直承担第一国际政治主张的宣传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它最后连工人运动的新闻也不愿意刊登,完全背叛了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国际要彻底与之断裂。第二,党报应承担教育党员和工人群众的任务。当时的欧洲无产阶级革命面临着两种形势:一方面蓬勃发展的革命运动和建党实践迫切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另一方面由于工人阶级知识水平有限,时时受到各种或左或右的机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盲动主义等错误理论的滋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报必须承担宣传科学革命理论的任务,必须用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使他们明确革命的性质、目标、任务和方法。第三,党报必须关注并批判社会现实,深刻分析纷繁复杂社会现象背后蕴藏的社会本质。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工作集中体现在他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关注、批判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他们以卓越的品格指导各国党报的创办工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革命实践作出功勋。《摩泽尔记者的辩护》是马克思作为《莱茵报》记者,深入摩泽尔河沿岸地区贫苦农民现实生活,并广泛收集资料和整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写成的。马克思通过大量的事实逐渐意识到隐藏在事实背后的问题本质,弄清了人民贫困状况产生的社会根源。

三、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对当前新闻舆论工作的价值指引

当前,随着网络等新兴传播手段的发展和新闻舆论信源的多元化,以报纸、杂志、广播等主体的传统媒介的宣传引领功能不断弱化,为适应形势的变化,今天的党报无论在形式、内容、传播方式都有了较大的调整和发展。今天所讲的党报已经有了更为宽泛的涵义,它不仅指由党管理的纸质媒介和有声传媒,而且扩展到互联网以及各类个体化媒体终端。因此,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要用发展眼光来看待,既要批判“过时论”的虚无主义观点,又要批判不分历史条件地截用马克思恩格斯某些观点论断的机械主义观点。准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的当代价值必须把握我们党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它、发展它。

(一)新的执政条件下应更加深刻地认识新闻舆论工作的功用和地位

习近平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11]只所以将新闻舆论工作提到“五个事关”的高度,根源于新闻舆论工作的属性和特定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来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必然在政治上和精神上占统治地位。新闻舆论工作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并作为上层建筑存在,因此它必然反映并反作用经济基础。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和工具属性,其功能效用发挥取决于这一工具掌握在谁手里。就历史条件而言,当前,国内国际新闻舆论场域多元、主体多样、话语开放,社会主义主流新闻舆论和意识形态受到的冲击和挑战远非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可比。因此,必须从党的事业发展全局认识“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2]155,这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1989年,习近平在《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一文中指出,新闻舆论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人民,反映人民的呼声,弘扬正气,揭露消极腐败现象,动员组织广大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13]80。2004年,他又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应把做重心放在“宣传科学理论,推动经济发展,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上。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新闻舆论工作的引导推动作用更加突显,习近平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要牢牢把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总任务。2016年,他又将总任务具体化为“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即48字方针)。从喉舌论到总任务再到48字方针,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及其使命的认识深化。

(二)新的执政方位下应牢牢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

当今党媒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年代不可同日而语,但它们却有共同的特性,即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习近平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11]这就表明了党媒的基本立场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而不是别的其它什么主义立场。立场的改变必然导致属性的变质,党的媒体就会成为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的工具,甚至会成为反对党的阵地。在这方面,苏联亡国亡党的功史教训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在所谓“新思维”指引下,苏联党的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指示停止干扰英国的BBC,美国的美国之音、自由广播电台等西方媒体,为西方和平演变打了大门。苏联不仅为国际传媒大开方便之门,同时也对国内媒体自由化开了绿灯。1990年6月《新闻出版法》颁布实施,该法公然规定国家机关、政党、社会组织、宗教团体以及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权利创办新闻舆论媒体。在该法出台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苏联竟生长出700多家报刊。这些新生的报刊的主要舆论指向是反对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和苏维埃政权制度。在“自由办报”和“媒体独立”的号召下,《消息报》、《莫斯科新闻》等党的机关报纷纷倒戈,宣布脱离党的领导而“独立”。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党共领导人不仅默许报刊放弃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和党性原则,还主动放弃党对新闻舆论的领导权,甚至出现了主管党的新闻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人盖达尔和雅科夫列夫公开鼓吹西方自由化、民主化,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情况。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丧失了党性原则的党媒充当了苏联亡国亡党的掘墓人。当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汲取苏联的教训,把党管媒体、党管宣传的基本制度贯彻到底,高度重视政治家办报、办刊、办网,使党的媒体牢牢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正如习近平强调的那样,“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11]

(三)新的执政环境下应坚守新闻舆论工作方针、创新话语体系

方针是路径指向,方法是路径实现。习近平指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12]155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上,习近平又将“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定性为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方针。从重要方针到基本方针,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涵义却大不相同。新闻舆论工作基本方针提出,标明了其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坚持这一方针,必然有良好的方法来保障,习近平指出,在内容上必须把握好时、度、效,讲好故事、传好声音;在技术上必须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在信源上必须植根中华文化,同时又要吸收借鉴西方文明成果,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必须坚持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必须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网,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技术过硬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以上四个方面是新的执政环境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方针的核心内容,是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坚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方针是根本,但同时也要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创新话语体系。第一,由革命话语体系向建设话语体系转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了两大话语体系,即革命话语体系和建设(或发展)话语体系,两种话语体系各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并承担有不同的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全面转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新闻舆论话语必须适应新的建设环境和建设要求,建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以“以人为本”为指向的现代话语体系。第二,由面向国内话语架构向面向国际话语传达转变。当前国际话语权的强弱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需要更多更广泛的世界认同。因此,应当改变以“对抗”为主的话语体系,建构以“合作共赢”为主的话语体系,通过更为柔性和易于接受的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好中国声音。第三,由前置性话语议题向过程引导性话语议题转变。前置性话语议题即传统型提前预设话语议题,是一种我说你听、缺乏反馈的线性传导形式。然而,在以网络和自媒体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各种自设性、交互性、突发性议题无疑消弥了前置性话语议题的生存空间。这要求,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转变话语方式和设题设置,由以灌输为主向以参与为主的过程引导性话语议题转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李光灿,吕世伦.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陈力丹.论马克思恩格斯新闻观的个人与时代特征[J].湖北大学学报,2013(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1]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2-20(第1版).

[1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3]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康继尧]

[收稿日期]2016-05-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设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10BSH0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马寒(1978—),河南商丘人,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博士研究生,郑州轻工业学院教师,入选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07(2016)04-0102-06

Marx and Engels's ideas of Party Newspapers and Its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Ma Han

(TeachingandResearchingDepartmentofScientificSocialismofCCPS,Beijing1000)

Abstract:Marx and Engels's ideas of Party Newspapers are the core of Marxist views of journalism.It take 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The formation and perfection is based on profound criticism of the bourgeois press thought,guide the proletariat party press on the basis of practice.Core essence of Marx and Engels'theory is that party must adhere to the stand of the proletariat must be for the proletariat and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service,must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party spirit to defend the party's interests,must be critical of the opposing parties judgment and various non proletarian ideology,to maintain the party claims.Insist and develop Marx and Engels'ideas of Party Newspapers have a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to address the issu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our propaganda and to consolidate Marxism core position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Keywords:Marx and Engels;Ideas of Party Newspapers;Ideology;Marxist views on Journalism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意识形态
广电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我国媒介审判现象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看记者道德修养的五个层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