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他涵濡: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生成原理

2016-03-16 12:46王一川
文化软实力 2016年2期
关键词:郭靖异质族群

王一川

我他涵濡: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生成原理

王一川

中国文化在与其他异质文化交往中具有我他涵濡的特征。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基础的中华文化,其本身就是中华我者与外来他者之间长期的相互涵濡的产物。我他涵濡要求我者与他者之间相互容纳、认可多元异质趣味共存以及自觉追求兴味蕴藉品质。在金庸塑造的郭靖和萧峰这两个英雄人物身上集中凝聚了中华多族群在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与艺术表现以及形而上追求方式等方面所应有的我他涵濡特征。这种特征从内部给予中国文化在与当今世界上其他异质文化相互涵濡时所可能选取的姿态及其行为方式。这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软实力自身的生成原理。中国文化要想在与其它异质文化的竞争中展示和提升自己的软实力,需要注重我他涵濡这一传统在当今的传承和光大。

我他涵濡;中国文化软实力;我者与他者;兴味蕴藉

在中国文化与世界上其他异质文化的交往中,相互之间长期的持续涵濡现象值得重视。与美国文化所形成和持续的时间仅有数百年不同,中国文化来自数千年时间里的漫长的持续生成和演变,从而拥有异常丰厚的积累、气质和特性。而其中之一表现在,中国文化本身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由若干族群文化之间持续的相互冲突和调节所逐步构成的,是这种异质文化之间的长期相遇和持久演变的人为建构物。正是通过数千年时间里中国自我与外来他者之间的不断的异质文化涵濡,中国文化才逐渐建构起自身的文化软实力体系。因此,要探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生成原理,就需要看到,这种软实力终究来自一个特殊族群的特定生活方式中最微妙而又最精深的方面——这个族群的生活本身就具有多族群相互冲突与容纳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归根到底会给予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生成及其运行以微妙而重要的塑造作用。这样,就需要在此讨论我他涵濡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生成原理之一的问题,以及这一问题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具体呈现。

一 多族群构造与我他涵濡

从族群结构上看,中华民族呈现为一种多族群构造,即不是由单一族群组成,而是由若干族群及其相互间紧密交融而构成的多族群共同体,所以说这是一个多族群构成体。数千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华族群林林总总,忽生忽灭,有兴有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上演过许许多多的人间悲喜剧,至今构成了人们今天诸如“56个民族是一家”之类说法的“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多族群共同体在数千年历程中共同形成了一种相互冲突又相互调和的共生境遇。这种多族群共生境遇导致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生成具有我他涵濡特征。

我他涵濡,是说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其族群结构层面上呈现出我者与他者间相互涵摄与濡染的气质,也就是我者与他者之间力求实现相互的化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这里的“我”,是我者、自我或我性(I-ness),是指被视为中华自我的主体,它所思所念的是中华多族群共同体的境遇、地位及命运等;“他”,就是他者或他性(other-ness),是指被视为中华自我的客体或来客的人或物,它或它们由于与我者发生接触,对后者发生持续的影响,并结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重要的是,我者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不居的;同样,他者也非固定不变的,也是变动不居的。一旦我者或他者发生改变,那么这种我他关联体的内涵和特质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梁启超的“三个中国”之说及许倬云的“五个中国”之说等有关我者与他者关系之演变的深入反思。梁启超早就提出中国历史分期理念即三个“中国”之说。在他看来,第一个中国是上世史的中国,即“中国之中国”;第二个中国是中世史的中国,即“亚洲之中国”;第三个中国是近世史的中国,即“世界之中国”。*梁启超:《中国史叙论》(1901),据吴松等《饮冰室文集点校》,第3册,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6-1627页。这个看法把历史悠久而又错综复杂的中国状况纳入全球大变动、大格局中去重新观照,透视出中国在自身的不同时段上我者与他者之间形成的不同的演变要素、状况和地位。这一观察启发了许倬云,他据此而提出了更加细致的“五个中国”之说:中原的中国、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的中国和世界的中国。这样的细致区分,显然意在把握更加细致而具体的中国我者与外来他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是考虑到中国所经历的这种多时段的复杂演变过程,许倬云认为:“中国文化真正值得引以为荣处,乃在于有容纳之量与消化之功。”*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曲折与展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按照这种看法,中国我者不仅拥有宽厚地“容纳”外来他者的文化度量,而且还有积极地“消化”外来他者并将其化育成为我者组成部分的文化机制或文化功能。

二 涵濡、acculturation及我他涵濡

由不同的我者与不同的他者之间组成的我他关联体,会发生什么状况呢?这就需要引用涵濡一词去尝试把握了。涵濡,可以说是古代汉语里一个至今仍具生命力的有意义的词语。涵与濡同由水旁构成,与雨水、露水、雨露等水类事物及其浸润作用密切关联。涵,一是指浸润、润泽;二是指包含、包容。濡,则有如下多重含义:一是沾湿、浸渍;二是潮湿;三是迟缓、滞留;四是柔软、柔顺等。合起来看,涵濡是指滋润、浸渍之意。*据《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35、1331页。可见,涵濡的本义在于雨水对事物缓慢而深沉的包涵和滋润状态。唐代元结的《补乐歌·云门》:“玄云溶溶兮垂雨潆潆,类我圣泽兮涵濡不穷。”*据《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35页。这里把涵濡视为一种雨水的无穷尽的滋润过程。宋代欧阳修的《仁宗御飞白记》写道:“仁宗之德泽涵濡于万物者,四十余年。”*欧阳修:《仁宗御飞白记》,《欧阳修全集》卷40,李逸安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88页。也可知涵濡在这里比喻恩泽绵绵不尽的滋润效果。宋代苏辙《墨竹赋》也说:“今夫受命于天,赋形于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苏辙:《墨竹赋》,《苏辙集》卷17,陈宏天、高秀芳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33页。说的是竹子在雨露的滋润中生长,引申而指一种人格在特定环境中培育并发挥雨露般涵濡的影响力。由此看,涵濡一词,既有深深的相互包涵和滋润之意,还有缓缓地相互濡染、熏陶或熏染之意,并且还可以引申而喻指某种神圣或崇高的人格力量的作用力状态。如此,涵濡不妨借用来把握中华自我或我者与外来他者之间长期的相互交融与化育直到融为一体的状况。如此说来,古往今来的中国人、中华民族、中国文化或中华文化,不正是我者与他者之间长期涵濡的结晶吗?于是,我他涵濡正可以用来表述中国文化自身所具备的这种特殊的民族文化气质。

与涵濡一词大体对应而又在学术界具有影响的英文词语,可以找到现代人类学中的acculturation。这个词至今有多重译法,如濡化、涵化、文化涵化或文化变迁等*英文acculturation有多种不同的汉译方式:台湾学者殷海光译为“濡化”,见《中国文化的展望》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3-52页;美国学者许倬云译为“涵化”或“文化涵化”,见《万古江河》,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大陆学者黄淑娉和龚佩华译为“涵化”,见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17-230页;在美国人类学家科塔克的著作中被译为“涵化”,见科塔克《简明文化人类学:人类之镜》(第五版),熊茜超、陈诗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56页。,这里暂且用涵化吧。这个概念在现代人类学中是指两个或多个异质文化体系之间因持续接触和影响而造成的一方或多方发生文化变迁的状况。三位美国人类学家于1936年首度对其赋予如下特定的学术内涵:“acculturation包括由拥有不同文化的个体组成的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接触,导致其中一方或双方原初文化模式随即发生变迁的那些现象。”*Robert Redfield, Ralf Linton, Melville Herskovits, 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Vol.38, 1936, p149-152.这就把不同文化体之间的相互接触和影响的效应或后果问题,纳入正式的学术议程中,提醒人们认真关注和探究不同文化体之间的持久的相互影响过程。十多年后,历经一段时间研究后的他们,又提出了新的研究报告:“acculturation可以被界定为由两个或更多的自律性文化系统的连结所引发的文化变迁。”这里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变化在于,作为acculturation过程主角的特定文化群体,被视为“自律性文化系统”,它们各自都有独特的基本结构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他们还认为,当把某种异质文化因素引入另一种自律性文化系统中并与之结合成为一体时,可能导致一种新文化的创造。*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Summer Seminar on Acculturation, 1953 [Members of the Seminar in alphabetical order: H.G.Barnett, University of Oregon, Leonard Broo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Bernard J.Siegel, Stanford University, Evon Z.Vogt, Harvard University, and James B.Watson,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Louis)],Acculturation: An Exploratory Formulation,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Vol.56, No.6, Part 1 (Dec., 1954), pp.973-1000.这份报告还提议,应运用更多的概念和程序去处理涵化(acculturation)问题,如跨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瓦解和反向适应等。*Acculturation: An Exploratory Formulation,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Vol.56, No.6, Part 1 (Dec., 1954), pp.984.有关讨论参见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11-239页;王军《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流派综述》,《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第66-73页。以上有关acculruration的人类学文献资料,得到林玮的帮助,特此说明并致谢。

在汉语学界,作为人类学概念的acculturation一词被引入中国文化研究而又使其产生影响力的较早人物,首推殷海光(1919-1969)。他于1965年把该词译为“濡化”:“任何两个具不同文化的群体甲和乙发生接触时,甲可能从乙那里撷取文化要件,乙也可能从甲那里撷取文化要件。当着这两个文化不断发生接触而扩散时,便是文化交流。文化交流的过程便是濡化(acculturation)。在濡化过程中,主体文化所衍生的种种变化,就是文化变迁。”*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3页。他进而运用濡化概念去考察中国现代文化,提出了“濡化基线”(即涵濡基线)这一命题。该命题认为,每一种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都会站在自己的“文化基线”上去进行濡化,这种据以濡化的“文化基线”便是“濡化基线”。“濡化基线是决定文化濡化过程是否顺利和濡化所生文化特征为何的先在条件。不同的濡化基线决定不同的濡化过程及不同的结果。……当甲文化与乙文化接触时,甲文化不是以一文化真空来与乙文化接触,而是在它自己的基础上与乙文化接触。这一带着自己的文化本线的主体文化,在文化接触的程序中,就是文化基线。”*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6-47页。这样的“濡化基线”显然与现代中国人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所体验到的自身古典传统所携带的基本规范或标尺相关,它们会影响正与外来他者接触的中国现代自我的言行。

可以说,作为人类学概念,涵化(acculturat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由于持续接触和影响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发生文化变迁的状况。同这里说的中国我者与外来他者之间在相互接触中产生相互交融与化育直到融为一体的涵濡状况是一致的。只是比较起来,汉语中的涵濡一词比涵化(acculturation)更能形象地揭示两种异质文化之间在接触过程中发生潜移默化的滋润式影响的状况。也就是说,当两个或以上异质文化群体之间因持续的直接接触而引发一方或双方发生深层次变化时,应当注意到,这种变化同一般的物质构成变化不同,它是一种更加内在、微妙而又重要的隐性变化过程。而这一特点可以通过古汉语词语“涵濡”准确传达。

这样,涵濡与英语的涵化(acculturation)相比,更加形象地揭示出那种微妙而又难以言说的滋润状况,即异质文化群体之间在相互接触时引发的持久而深沉的包涵与濡染状态。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中华我者与外来他者之间长期涵濡的结果。多的不说,即便是汉族本身其实在体质上与心理上、身体上与精神上就是多民族长期融汇的产物,是长期的文化杂交或跨文化杂交的综合成果。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后改名元宏,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继承冯太后的改革政策,力主从平城迁都洛阳,改鲜卑族姓氏为汉族姓氏,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并学习和使用汉语,力推鲜卑贵族与汉族的联合治理,使得鲜卑族与汉族交汇生长,既促进了汉族文化的保存,同时又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为中华多族群文化及美学精神的相互涵濡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从文化上看,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基础的中华文化,本身就是中华我者与外来他者之间长期相互涵濡的产物。禅宗作为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汉族佛教,其建立及其发展正可以视为中国本土儒家和道家等学说去积极地涵濡外来印度佛教的一项突出成果。而在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占据显赫位置的唐代文化,其实是汉族文化与其他族群文化之间自觉的相互涵濡的产物。而至今仍在持续不断的西学东渐过程,是中华文化及美学精神遭遇到的一次全球各种文化都可能汇入其中的空前剧烈的文化涵濡过程。

三 我他涵濡的层面及其个案分析

我他涵濡,讲述的就应当是独特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多层面生成故事:第一个层面在于,共同生活在华夏大地的若干多族群共同体,各自都把自己的生活方式贡献给对方,相互包容并成为多元生活方式整体,从而容纳他者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特征之一;第二个层面在于,这个相互容纳的多族群共同体会同时把相应的多元的感情与思想、想象与幻想等都吸纳到自身的人格构成中,以致对多元及多重异质意味的喜好,成为其日常符号表意行为的独特习惯;第三个层面在于,这种喜好多元及多重异质意味的习惯会激励对审美与艺术的兴味蕴藉品质的追求。这就是说,我他涵濡要求我者与他者之间相互容纳、认可多元异质趣味共存以及自觉追求兴味蕴藉品质。

在我他涵濡这一题旨表达上具有突出美学成就的现代文学艺术家之一,当数金庸。金庸借武侠小说形式展现出全球化境遇中中华多族群生活方式的我他涵濡景观。就人物形象来说,突出的有两人:郭靖和乔峰。他俩的共同点在于,从小受到两个(或以上)不同族群异质文化的相互涵濡,从而养成了多重异质人格。其不同点在于,前者是生长在大漠而回归中原的汉族人,后者则是寄居于宋朝的契丹人。尽管如此,他俩都是在中华多族群生活方式相互涵濡中成长起来的大英雄。

就郭靖来说,他从小生长在成吉思汗军中并受到蒙古族大漠生活方式的塑造,养成了尚勇、英武、憨直等人格,被誉为“射雕英雄”。与此同时,其慈母和严师等又给他从小灌输了深厚的中原价值观,如仁义、厚道、爱国等。《射雕英雄传》第五回这样写道:

江南六怪就此定居大漠,教导郭靖与拖雷的武功。铁木真知道这些近身搏击的本事只能防身,不足以称霸图强,因此要拖雷与郭靖只略略学些拳脚,大部时刻都去学骑马射箭、冲锋陷阵的战场功夫。这些本事非六怪之长,是以教导两人的仍以神箭手哲别与博尔忽为主。

每到晚上,江南六怪把郭靖单独叫来,拳剑暗器、轻身功夫,一项一项的传授。郭靖天资颇为鲁钝,但有一般好处,知道将来报父亲大仇全仗这些功夫,因此咬紧牙关,埋头苦练。虽然朱聪、全金发、韩小莹的小巧腾挪之技他领悟甚少,但韩宝驹与南希仁所教的扎根基功夫,他一板一眼的照做,竟然练得甚是坚实。*金庸:《射雕英雄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79页。

这样两种不同族群的武功,就在日夜交替之间轮流输入到郭靖身上。同时,他还从当时匿名的道长马钰那里得到中原轻功“金雁功”的真传:

那道人道:“你把那块大石上的积雪除掉,就在上面睡吧。”郭靖更是奇怪,依言拨去积雪,横卧在大石之上。那道人道:“这样睡觉,何必要我教你?我有四句话,你要牢牢记住:思定则情忘,体虚则气运,心死则神活,阳盛则阴消。”郭靖念了几遍,记在心中,但不知是甚么意思。

那道人道:“睡觉之前,必须脑中空明澄澈,没一丝思虑。然后敛身侧卧,鼻息绵绵,魂不内荡,神不外游。”当下传授了呼吸运气之法、静坐敛虑之术。

郭靖依言试行,起初思潮起伏,难以归摄,但依着那道人所授缓吐深纳的呼吸方法做去,良久良久,渐感心定,丹田中却有一股气渐渐暖将上来,崖顶上寒风刺骨,却也不觉如何难以抵挡。这般静卧了一个时辰,手足忽感酸麻,那道人坐在他对面打坐,睁开眼道:“现下可以睡着了。”郭靖依言睡去,一觉醒来,东方已然微明。那道人用长索将他缒将下去,命他当晚再来,一再叮嘱他不可对任何人提及此事。

郭靖当晚又去,仍是那道人用长绳将他缒上。他平日跟着六位师父学武,时时彻夜不归,他母亲也从来不问。

如此晚来朝去,郭靖夜夜在崖顶打坐练气。说也奇怪,那道人并未教他一手半脚武功,然而他日间练武之时,竟尔渐渐身轻足健。半年之后,本来劲力使不到的地方,现下一伸手就自然而然地用上了巧劲:原来拚了命也来不及做的招术,忽然做得又快又准。江南六怪只道他年纪长大了,勤练之后,终于豁然开窍,个个心中大乐。*金庸:《射雕英雄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01页。

身在大漠而又能从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道人那里学到上乘的中原内功,可见异质文化的涵濡始终在郭靖的身上进行着。

至于他从小同铁木真的爱女华筝公主虽有“青梅竹马”之情,却未能相恋,其实与他从小在心底里缓慢地涵濡了有关中原文化想象的种子是密切关联的。这从小说第七回关于郭靖初识女扮男装的黄蓉的叙述中就可见出:

那少年道:“别忙吃肉,咱们先吃果子。喂伙计,先来四干果、四鲜果、两咸酸、四蜜饯。”店小二吓了一跳,不意他口出大言,冷笑道:“大爷要些甚么果子蜜饯?”

那少年道:“这种穷地方小酒店,好东西谅你也弄不出来,就这样吧,干果四样是荔枝、桂圆、蒸枣、银杏。鲜果你拣时新的。咸酸要砌香樱桃和姜丝梅儿,不知这儿买不买到?蜜饯吗?就是玫瑰金橘、香药葡萄、糖霜桃条、梨肉好郎君。”店小二听他说得十分在行,不由得收起小觑之心。

那少年又道:“下酒菜这里没有新鲜鱼虾,嗯,就来八个马马虎虎的酒菜吧。”店小二问道:”爷们爱吃甚么?”少年道:“唉,不说清楚定是不成。八个酒菜是花炊鹌子、炒鸭掌、鸡舌羹、鹿肚酿江瑶、鸳鸯煎牛筋、菊花兔丝、爆樟腿、姜醋金银蹄子。我只拣你们这儿做得出的来点,名贵点儿的菜肴嘛,咱们也就免了。”店小二听得张大了口合不拢来,等他说完,道:“这八样菜价钱可不小哪,单是鸭掌和鸡舌羹,就得用几十只鸡鸭。”少年向郭靖一指道:“这位大爷做东,你道他吃不起吗?”

店小二见郭靖身上一件黑貂甚是珍贵,心想就算你会不出钞,把这件黑貂皮剥下来抵数也尽够了,当下答应了,再问:“够用了吗?”

少年道:“再配十二样下饭的菜,八样点心,也就差不多了。”店小二不敢再问菜名,只怕他点出来采办不到,当下吩咐厨下拣最上等的选配,又问少年:“爷们用甚么酒?小店有十年陈的三白汾酒,先打两角好不好?”

少年道:“好吧,将就对付着喝喝!”

不一会,果子蜜饯等物逐一送上桌来,郭靖每样一尝,件件都是从未吃过的美味。

那少年高谈阔论,说的都是南方的风物人情,郭靖听他谈吐隽雅,见识渊博,不禁大为倾倒。他二师父是个饱学书生,但郭靖倾力学武,只是闲时才跟朱聪学些粗浅文字,这时听来,这少年的学识似不在二师父之下,不禁暗暗称奇,心想:“我只道他是个落魄贫儿,哪知学识竟这么高。中土人物,果然与塞外大不相同。”*金庸:《射雕英雄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65-266页。

来自中原的“少年”让郭靖不仅品尝到南方的多种丰厚“美味”,而且见识了“他”的“谈吐隽雅,见识渊博”,“不禁暗暗称奇”,“大为倾倒”。可以这样想,与其说郭靖不爱蒙古族姑娘华筝公主,不如说是他内心早就神往于中原的汉族姑娘了。这就是为什么他会和黄蓉一见如故了。正是黄蓉身上显露的中原文化涵养,给予郭靖以身不由己的深深的异性吸引力。可以说,郭靖从小就同时涵濡了汉族与蒙古族两种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理念投影,其跨文化公共人格构成本身正体现了我他涵濡的特点。

与郭靖生长在大漠而回到中原寻根不同,《天龙八部》中号称“天下第一大英雄”的男主角乔峰(或萧峰),却是从小长在中原而终究回归于契丹。他的突出困扰之一在于,拥有相互矛盾的两个姓名:乔峰和萧峰。前者是其汉族姓名,后者为其原本的契丹族姓名。正是这双重姓氏集中暴露了他在其短暂的英雄一生中所遭遇到的几乎难以化解的内心困窘:我,自幼在中原汉族文化圈中成长的契丹人,难免带有契丹与汉族文化交融的“文化杂种”印记,究竟是汉人还是契丹人?也就是,我究竟是我者乔峰还是他者萧峰?这既是个人身份的困窘。也同时就是他个人生存的困窘,因为,在汉族为主的中原大地面临来自契丹异族入侵的险境中,个人不得不做出自己的族群立场抉择。小说细致地展示了这个特别能体现我他涵濡特质的“文化杂种”,在汉族与契丹族之间犬牙交错、错综复杂的族群纷争中,痛苦地寻求自我认同的历程。在小说结尾的第五十回,当中原群豪前往辽京搭救萧峰而陷入重围、双方展开血腥厮杀时:

萧峰站在城头,望望城内,又望望城外,如何抉择,实是为难万分:群豪为搭救自己而来,总不能眼睁睁瞧着他们一个个死于辽兵刀下,但若跃下去相救,那便公然和辽国为敌,成为叛国助敌的辽奸,不但对不起自己祖宗,那也是千秋万世永为本国同胞所唾骂。逃出南京,那是去国避难,旁人不过说一声“萧峰不忠”,可是反戈攻辽,却变成极大的罪人了。*金庸:《天龙八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048-2049页。

陷入契丹还是汉族两难之中的萧峰,在历经一次次残酷拼杀之后,终于醒悟到:在一个民族利益之上还应有超乎各民族利益的更高的共同利益----各民族共同的“仁”与“义”。“义”不杀人、民族和平,这是他那时能找到的最后抉择。他清醒地意识到,无论是汉族还是契丹族,都是我的兄弟姐妹。这一点正体现了“义”与“仁”的真正的统一。

萧峰身上实际上体现了汉族与契丹族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涵濡印迹。他既站在契丹族立场反思汉族对其的屠杀,也站在汉族的立场反省所遭受的契丹族的凶残。他的身上交融着这两种族群的血。他一方面欣赏李白的反战诗句(“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鸟鸢啄人肠,冲飞上挂枯枝树。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器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另一方面也认同“匈奴的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同时,他还热切地期盼结束战乱而迎来“太平世界”。显然,这时的萧峰,虽然看起来与周围两个族群的人们并无多少不同,但其内心却已完全超越了周围人狭隘的族群主义视野,而具有了某种今天来看属于带有真正的“世界主义”意味的立场,或他所理解的天下之大“仁”与大“义”的立场。在他成功地制止住两个族群之间的大屠杀而英勇自尽后,所获得的无论是“契丹人中也有英雄豪杰”的同情式赞扬,还是“他自幼在咱们汉人中间长大,学到了汉人大仁大义”的自夸式认同,都共同地体现了一种以大英雄萧峰(乔峰)形象为中心的我他涵濡境界。

正是在郭靖和萧峰这两个英雄人物身上,集中凝聚了中华多族群在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与艺术表现方式以及形而上追求方式等方面所具有的我他涵濡特征。而正是这种特征会从内部给予中国文化在与当今世界上其他异质文化相互涵濡时所可能选取的姿态及其行为方式。

今天探讨我他涵濡问题,有可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切地了解中国文化软实力自身的生成原理之所在。假如上述关于往昔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成来自我他涵濡过程的论述有其合理性,那么,就应当看到,这种状况实际上应当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在其与当今世界其他异质文化相遇时的传统素养了。置身于今日这个异质文化之间竞争愈益剧烈、未来趋势难以预测的全球化世界,中国文化要想在与其他异质文化的竞争中展示和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就需要特别注重我他涵濡这一传统在当今的传承和光大。首先,它不应采取走极端的态度,即要么把外来他者视为洪水猛兽从而以“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态势严加拒斥,要么以“全盘西化”的姿态完全俯首称臣,而是高度注重我者与他者之间的相互容纳,也就是在公平或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和优势互通互补。其次,作为一个善于包容和容纳异己的族群共同体,不应简单地“各美其美”了事,而应当学会“美人之美”,也就是在认可多元异质趣味共存而自身拥有主见的前提下,注意把异质文化中的积极因子经必要的过滤后吸纳进来,丰富或补足自己的优势。最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学艺术由于有着兴味蕴藉这一传统,而且这一传统同西方文学艺术对隐喻的推崇形成鲜明的对照,因而应当在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加强其开发和利用。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入选教育部200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

猜你喜欢
郭靖异质族群
“对赌”语境下异质股东间及其与债权人间的利益平衡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新兴族群的自白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
郭靖与华筝的十年,与黄蓉的一天
郭靖对黄蓉言听计从只因亏欠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随机与异质网络共存的SIS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
Ag2CO3/Ag2O异质p-n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