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文化软实力与大学文化建设*

2016-04-19 07:52董晓萍
文化软实力 2016年2期
关键词:传统大学生文化

董晓萍

故事文化软实力与大学文化建设*

董晓萍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离不开自身存量极为丰富的传统故事资源及其文化创新建设。大学文化是孵化故事文化软实力的第一基地,但在全球化、现代化和网络信息化时代,教育已不仅是文化遗产的传递,而且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的推手。大学是整个系统的链接环节,年轻一代大学生处于现代文化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漩涡中,现在又处于民族传统和现代深层个人自我的边缘,既接近故事资源又远离故事文化传统,所存在的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学生是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未来中坚,如何让这个年轻阶层所拥有的童年文化,通过大学文化建设的途径,融入传统故事资源,转化为文化创新使命,进入社会结构分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积极步骤。

故事文化软实力;大学文化;文化创新;社会结构分层

所谓故事文化软实力,是指国家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现代精神文化和优秀民俗文化的结合体,以及在这个框架下,正确认识和保护带有广泛历史认同和社会基础的传统故事资源,通过文化创新,使之成为现代化文化建设中的凝聚力要素和各国民心相通的柔性力量,辅助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故事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途径是大学文化,重点目标是年轻一代大学生,其宗旨是提倡大学生成为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主体。这种民俗文化建设在当今世界环境中,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和重要性,因而受到高度重视。

本文重点讨论故事文化软实力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关系,主要使用作者近年来从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实力发展战略研究”期间所搜集到的高校调研数据进行分析。这次调研共进行了7年,覆盖国内东、西、南、北、中各大地区高校,包括“985”、“211”、地方院校、师范院校、民族院校和特种院校等各种类型;参加问卷的大学生以80后和90后为主,占到82.1%;民族有汉族、回族、壮族、满族、蒙古族、藏族、门巴族、达斡尔族、侗族、黎族、仡佬族、锡伯族、水族、瑶族、布依族、傈僳族、畲族、京族、傣族、白族、纳西族、黎族、彝族、羌族、土家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和朝鲜族等29个民族,占我国民族总数的51.7%。本文主要讨论三个问题:一是现代大学文化的性质和责任;二是我国大学生了解传统故事资源的现状与问题;三是传统故事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在全球化、现代化和网络信息化时代,教育已不仅是文化遗产的传递,而且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的推手,大学是整个系统的链接环节。年轻一代大学生处于现代文化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漩涡中,处于民族传统和现代深层个人自我的边缘,既接近故事资源又远离故事文化传统,存在的问题很多,但这也说明其拓展空间很大。大学生是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未来中坚,如何让这个年轻阶层所拥有的童年文化,通过大学文化建设的途径,融入传统故事资源,转化为文化创新使命,进入社会结构分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积极步骤。

一 现代大学文化的性质和责任

大学拥有一批知识丰富、从事科学研究和具有社会贡献的教育家和教育活动家。他们“诚心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术的奥秘,培养学生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中央电视台CCTV3“文化视点”栏目《朱清时校长的智与惑》中朱清时的观点,播出时间:2011年。”。处在现代社会变迁的事件漩涡之中的大学生,需要构建新的自我认知。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等欧盟国家高校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已面临大学文化重建的迫切需求,安琪楼·夸特罗其(Angelo Quatrocchi)等指出:“(单纯追求经济利益)造成工业化社会单面向发展(unidimensional)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却未曾受到应有的重视。与此同时,大众传播媒体弥漫着一股标准文化,贩卖着幸福快乐人生的妙方。汽车、电视、度假、舒适、优雅……似乎唾手可得。自由、自主、自在、自足的日子有如近在眼前。一切的战争、社会冲突都烟消云散,贫穷的消灭、社会的不平等被扫除……仿佛人类终于在工业化的坚实土壤中找到了解决一位困难的依据”*(意大利)安琪楼·夸特罗其(Angelo Quatrocchi)、(苏格兰)汤姆·奈仁(Tom Nairn)《法国1968:终结的开始》,赵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11,第14页。。

我国的这一阶段虽然出现较晚,但进入21世纪以来同样的问题也在发生。在现代化社会建设中,大学成为经济社会变迁中的、文化功能转型中的年轻阶层的学习基地,传统故事资源与大学文化的关系,不仅是以往的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还增加了大学现代教育与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大学功能与社会需求的认知,大学公益教育与大学生个人价值的选择等新内容。现在传统故事资源被利用,首先不是社会结构分层的结果,而是人们把使用传统故事当做现代社会信息的通道。现代人使用这个社会通道,发动虚拟社区,掀起社会运动,告知外部社会,因此这时的故事资源与大众文学一起,成为民俗学、社会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共同研究对象。

还有一个现象需要注意:现在中国人物质富裕了,但也面临变成精神乞丐的危险,因为中国人只会花钱,不会讲故事。现在中国动漫文化产业兴盛,但中国也遭遇着毁灭文化的危机,因为中国人只会抄袭欧美和日本的故事,不会讲中国自己的故事。现在的中国新媒体已轻松占领消费市场,但也在冒乏善可陈的风险,因为它们不会借助讲传统优秀故事达到建设国家级高水平民众文化的崇高目标。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比讲故事。现代世界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域文化、代际文化、种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差异,却没有讲故事的差异,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讲故事的国家,没有一个不讲故事的角落。在各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外交、教育、文艺,乃至体育交流等各领域,建设人类和谐共享文化,就看谁的故事讲得好。意大利的瓦罗纳小城(Verona)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保护了当地的古老建筑,据说罗密欧就在某所老房子的阳台上望着朱丽叶的倩影。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这个不起眼的小城,为的就是再听一遍莎士比亚创造的这个动人故事。我国在全球化和现代社会进行故事传播,也要在这方面动脑子和下工夫。我国传统故事所富有的伦理、和谐、积极、乐观、善良、宽容、责任、昂扬和豪迈的精神,所凝结的中国特色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天下幸福的观念和行为规范,是永远不可丢失的珍宝。在新时期的大学文化建设中,抓故事文化建设,就是将大学生与生俱来的童年文化转为爱国家、爱乡土的凝聚力文化。要把大学生培养成讲中国故事的生力军,引导他们讲好故事,讲创新故事,讲积极向上的故事,这与“五位一体”国家建设都有关系,有利于在全球化和现代化中保持自己的多元文化特色和国家精神遗产地位。

二 我国大学生了解故事文化传统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是手机和电脑的主要用户,同时大学实行数字化校园文化管理,网络信息渠道成为大学生了解大学文化和外部社会的基本渠道。近年我们对国内高校传统故事与相关文艺载体的传承现状做了跟踪调查,问卷设计将大学课堂讲授的故事概念与大学生接触较多的现代文化时尚元素都考虑在内,要求大学生按个人理解填写所熟悉的故事篇名。参加调查的大学生,所在高校以“211”大学为主,占63%;其他大学占37%。被调查人以独生子女为主,其经济来源充分、家庭期望值高,学习成绩处于大学生中的中、上层位置,其所在院校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媒体环境优越,网络信息成为求知的第二渠道。其他非“211”大学的本科生占三成,他们的校园媒体环境有差异,但他们同样是大学媒体文化与社会媒体资讯的宠儿。调查分为五个方面,包括大学教育、中小学教育与童年文化的关系,传统故事与大众文艺的影响力分布,大学生对我国传统经典故事的了解程度,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故事文化的熟悉程度,以及大学生对传统故事与国家遗产清单的认知。

(一)大学教育、中小学教育与童年文化的关系

被大学生列为熟悉程度最高的故事,按填写频次排列依次为:八仙过海、白蛇传、宝莲灯、草原英雄小姐妹、过桥米线、牛郎织女、梁祝、孟姜女、刘三姐、天狗吃月亮、武松打虎、小白菜、西游记、节日的传说。

被大学生列为次级熟悉的故事,按填写频次排列依次为: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圣母三姐妹、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盘古开天、哪吒闹海、女娲补天和夸父逐日。

大学生填写频率较低的故事依次是:阿凡提、海的女儿、田螺女、螺蛳姑娘、窦娥冤、孔融让梨、狼来了、老虎外婆、老鼠嫁女、乐不思蜀、卖油翁、孟母三迁、巧女故事、岳母刻字、熊外婆和望夫石。

大学生填写频次最低的故事,大都与传统少数民族英雄史诗和民间叙事长诗有关,如阿诗玛、格萨尔王传、玛纳斯、乌古斯汗、白鹿母亲、兰花花和鹿回头。它们在大学课堂上被重点介绍,但它们不会在各民族中广泛流传。史诗所属民族的“圣经”,如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它们在本民族中被虔敬地传承,对这种故事流传现象的统计,是不能以定量多少论其重要性的。

在现代故事传承中,传统经典、地方性和民族性的因素都是存在的。在答卷中,我国经典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梁祝和白蛇传四大传说,仍占主要地位。不同地区来源的大学生会指向自己熟悉故事的来源地域。少数民族学生在填写故事时,一般都会提到本民族的故事。此外,还会提到本民族的节日,如吉尔邦节和开斋节。还有许多大学生填写故事时受到古典文学和现代作家文学的影响,所写故事篇名有《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孔雀东南飞》、《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闰土》;少数同学将外国故事混淆为中国故事,填写了《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阿拉丁的神灯》、《豌豆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从这种情况看,大学教材和课堂教学是故事传播的正式渠道,大学文化中的纸媒地位没有被电子媒体全部取代。

在回收问卷中,成语故事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与中小学课本讲授成语有关。但是,另一种情况是,从童年时期起接触的电子产品对大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判断力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答卷中坦率地写道,中国故事应该包括流行电影、电视剧和动画片,他们所填写的故事有《画皮》、《宝莲灯》、《白蛇传说》、《喜羊羊和灰太狼》和《黑猫警长》等。电子媒体从童年时代就渗透到他们的记忆中,已影响到他们上大学后对传统故事的理解。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当然不是童年文化本身,而是家长、商家和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反思的问题。

不少大学生填写了近年国家公布的公休性传统节日的故事,如年的故事、端午节的故事和灶王爷的故事。这些故事在国家主流媒体中被频频介绍,并被新媒体广为征用。但新媒体故事缺乏地方性和民族性,没有历史感,经不起民俗文化规约的推敲,很快会自生自灭,这是需要改进之处。

(二)传统故事与大众文艺的影响力分布

我们对传统故事与现代大众文艺载体的影响力进行了调查。从回收问卷看,大学生所填写的答案,排名靠前的,是影视、故事和通俗歌曲,三者所占比例加起来超过50%,排名后三位的是史诗、话剧和原生态民歌,尤其是故事与话剧的关联反应平平。

图1 传统故事与大众文艺载体关联度排序示意图

故事文化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民族性差异,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有稳定的聚居地区,故事文化传承的民族差异与地区差异往往重叠。那么,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对传统故事和大众文艺的关系认知怎样?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我们对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史诗《江格尔》和长调民歌的蒙古族大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在表1 的排序中,故事与影视的排名最高。从这个结果看,新媒体在蒙古族聚居区有不小的影响力。虽然表层的大众文艺不一定与深层的民族故事文化直接对应,但从大学生的反映看,越是传统适应性强的故事文化体裁,如蒙古族史诗和长调民歌,在进入现代网络信息时代后,脚步越沉重,不大容易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在表1中,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者的蒙古族大学生,对史诗的态度是冷淡的,填写比例为9.09%,远不抵他们对影视的接受度(40.91%)。再看排序1的类项“话剧”,还能看到另一个现象,即蒙古族大学生将本应熟悉的史诗,与他们并不熟悉的现代剧场中的“话剧”平视,对“话剧”的填写比例同样为9.09%。但足以颠覆我们分析的是,蒙古族大学生从排序1至排序10中对“史诗”的选择,还有完全不同的景象:在排序2中,“史诗“的选择量等于“原生态民歌”和“话剧”;在排序4中,“史诗“的选择量等于“传统故事”和“话剧”;在排序5、排序7和排序9中,“史诗“的选择量分别等于“民间戏曲”、“原生态民歌”和“传统故事”,超过了“影视”和“话剧”;在排序10中,“史诗“的选择量跃居第一,超过了所有相关大众文艺选项,甚至超过“影视”的一倍。这种排列的变化能对外透露什么呢?我们知道,史诗之所以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濒危,但强大的史诗传统正在于演唱“传统故事”、“原生态民歌”、“民间戏曲”、“民间曲艺”和“谚语谜语”等各种故事文化体裁的综合体,史诗的精神和史诗的形式渗透在当地其他各种故事文艺体裁中,变成了民族文化,现在还在养育着蒙古族人民,连当地现代媒体也受到它的滋养。当然史诗演唱的时间比较长,一部完整的史诗演唱需要三个月甚至半年,不适合在新媒体上播放,更不符合快节奏和计算商业盈利的媒体人要求。蒙古族大学生看不见史诗,就会对史诗生分。这种祖先的史诗虽然不在他们最初的兴奋点上,但只要运用民俗学研究理论去分析,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蒙古族文化基因缓缓相传。如何更好地保存民族故事文化遗产?还有待做大量的研究,但在这些地方,定量研究是不管用的,要做定性研究。

表1 蒙古族大学生关于故事与大众文化关联的排序一览表

图2 蒙古族大学生关于故事与相关文艺载体传承

(三)大学生对我国传统经典故事的了解程度

钟敬文教授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民间文学概论》介绍了十个富有研究成果的我国经典故事,它们是《牛郎织女》(以下简称“牛织”)、《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孟姜女》、《白蛇传》、《盘古开天》(以下简称“盘古”)、《女娲补天》(以下简称“女娲”)、《黄帝四面》(以下简称“黄帝”)、《羲和浴日》、《嫦娥奔月》(以下简称“嫦娥”)和《大禹治水》*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初版于1980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201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二版。该著介绍的10个经典故事及其研究成果,详见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第八章 神话和民间传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124-136页。。这部教材在全国通用33年,对我国高校文科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对这些经典故事的现代传承情况做了重点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707份。其数据频率分布见表2。

表2提供了对中国四大经典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的全部调查数据。这些经典故事的研究者都是我国知名学者,如顾颉刚、钟敬文和钱南扬,大学生对它们的总体排名也较高。但我们将研究成果与传播现状对照看,两者的数据又是很不匹配的。在四大经典故事中,“孟姜女”研究的专家是顾颉刚,但大学生对“孟姜女”故事的熟悉程度是较低的,只占1.7%。大学生对其他三个经典故事的熟悉程度,包括“牛织”、“梁祝”和“白蛇传”,其排名一个比一个高。其中,“牛织”故事排名最高,“梁祝”和“白蛇传”紧随其后,这与它们都是“触媒户”有关。它们的同名电影和电视片不少,还不乏明星演绎的名作。如根据“牛织”故事改编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根据“梁祝”故事改编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根据“白蛇传”故事改编的港台电视片《新白娘子传奇》等。“孟姜女”故事也上过电影,但因放映的时间比较早,故在现代大学生中不够普及。

表2 大学生对经典故事熟悉程度排序频率分布一览表 单位(%)

图3 大学生对经典故事熟悉程度排序频率分布示意图

“嫦娥”故事并非名篇,其触媒程度更无法与“牛织”故事等相提并论,但由于近年嫦娥的名字被用于国家航天登月工程,于是“嫦娥”二字在大学生中也名声大震。

(四)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故事文化的熟悉程度

我国传统节日运行已进入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节日文化符号成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组成部分。节日文化认知系统的象征物是节日文化符号,以春节为例,其文化符号包括:纪年动物、发红包、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耍狮子、舞龙灯、挂灯笼与吃元宵、看灯会和放焰火,吃饺子与汤圆、耍社火、看百戏等,在这些文化符号背后都有传统故事群,它们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长期的渗透力。我们对国内大学生进行了春节文化符号调查,共回收问卷2180份。我们希望通过春节文化符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教育与节日教育和传统故事资源的衔接情况。以下是数据分析(见表3)。

1.《年的故事》与春节文化符号排序的关系

从表3可以看出,数据分布集中程度最高的选项“贴春联”,其频率高达35.5%;其他填写频率较高的分别是“舞龙舞狮”,和“祭灶”,频率为26.4%和25.0%。从这个结果看,我们大体可以得出,在大学生中,“贴春联”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春节民俗文化符号,近年媒体的宣传力度也大,有时还成为春晚中“送春联”和“说唱春联”的节目。“舞龙舞狮”距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较远,被认为重要性次之,“祭灶”的重要性再次之。其他五列数据分布相对分散,包括年的故事。我们由此可以获知,在民俗文化规约中,特别是在传统节日的演化中,故事是与其他民俗混合在一起传承的。如果不在调查其他节日民俗中调查故事,而是单独地把年的故事抽取出来调查,那么节日故事的数量并不多。

表3 春节民俗文化符号频率总体统计一览表 单位:%

图4 春节故事文化符号频率总体统计示意图

根据表3的数据,使用Excel软件输出柱状示意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年的故事”在春节文化符号序列中的位置。

图4中的横轴表示排序,纵轴表示频数。从图4来看,各选项的峰度并不相同,其中峰度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是贴春联;峰度最小、分布最散的是吃饺子。峰度的大小,传达了答卷人的意见统一程度。峰度大,表示填写人对于符号的意见比较一致;峰度小,表示填写人对于符号的看法多元化。从峰度排列看,“贴春联”排序1,“贴年画”排序2至5,“放鞭炮”排序2至4,“送红包”排序4至5,“吃饺子”排序5至7,“挂灯笼”排序6,“年的故事”排序6至10,“舞龙舞狮”排序8,“动物纪年”在排序1中有较高的数值,但主要数据在排序10,“祭灶”排序10。总体说,“年的故事”在第6和第10的两个排序中出现,大体能说明“年的故事”与其他民俗相混合传承的情况。

2.春节故事文化的民族差异性分析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国家级节日,但不是唯一的传统节日。我国的传统节日分布有明显的民族性差异,但春节是共享民族数量最多的,共有38个民族过春节。汉族是传承春节文化的主体民族,还有37个少数民族过春节。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看,分三种情况:一是本民族传统节日与春节的某段时间重合,这是少数民族群体与汉族在重合时间内共度春节,如藏族、蒙古族和纳西族等;二是少数民族欢庆自己的传统节日,如维吾尔族过古尔邦节,回族过开斋节等,但不过春节;三是有的跨境民族由于历史原因,既过春节,也过本民族传统节日,如吉林延边朝鲜族。但总体来说,仅从对大学生的春节文化符号问卷看,其民族差异还是很大的。我们从问卷数据中抽取A和B两个组试做对比分析。A组全部是汉族数据,B组选择有自己传统节日的回族、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大学生填写的数据,再使用SPSS软件将两组数据的频率统计输出,可以看到不同的结果。

表4 A组春节故事文化符号频率统计一览表(汉族) 单位:%

图5 A组春节故事文化符号频率统计示意图(汉族)

表5 B组少数民族春节故事文化符号频率统计表(回族、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 单位:%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春节的了解和参与程度,还需要指出的一个背景是,在我国的春节期间,正值高校放寒假期间,在这个时间段内,政府的春节慰问工作,包括文化下乡和送温暖的民生工程,也会在高校开展。留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会与汉族大学生一样享受到在大学过春节的优惠待遇。当然,大多数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生都会回家过春节或欢度本民族其他节日。他们在举国欢度的春节时刻,会在家乡共享政府春运期间的公共交通改革成果,也会共享政府加大春节商品投放的福利政策。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大型传统节日,春节传承年复一年,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生模式和世界观有很大影响,即便对不过春节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大学生对传统故事与国家遗产清单的认知

大学生对传统故事资源与国家遗产清单的认知怎样呢?对此,我们也做了问卷调查。我们的目的是考察大学生对这个问题是否关注,希望能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这上面来,鼓励他们参与故事资源与国家遗产清单的保护工作。此项调查,我们共回收问卷2803份,以下是数据分析。

图6 B组少数民族春节故事文化符号频率统计示意图(回族、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

表6 大学生对我国10个世界遗产地故事了解程度一览表 单位(%)

图7 大学生对我国10个世界遗产地故事了解程度示意图

根据对表6问卷填写的数据统计,大学生了解长城故事的人数最多,达到86.05%;其次是泰山故事、武当山故事和峨眉山故事,其了解程度都超过60%;表示知道青城山、九寨沟、黄山和庐山有故事的超过40%,这也是喜人的数据。但大学生对四川黄龙和安徽皖南古村故事的了解较少,特别是表示知道皖南古村故事的人仅占27.1%。在答卷中,大学生将长城遗产地与长城故事相连的人数高居榜首,而明确地将长城与“孟姜女”故事联系在一起的答卷有2237份,占数据总量的79.74%,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上面刚刚说过,“孟姜女”研究的名气大,但“孟姜女”故事的触媒率低,大学生的答案并不理想,仅占1.7%。但换个角度测试,结果竟然完全不同:我们要求大学生从长城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角度寻找相关故事,这时大学生们像换了一个群体一样,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结果,他们会自动地从记忆中搜索到孟姜女,并很快认定这是长城故事。在前面的数据分析中,我们曾归纳,大学生熟悉“牛织”故事的比例是86.05%,现在“孟姜女”故事的熟悉程度是79.74%。两相比较,大学生熟悉“孟姜女”故事与熟悉“牛织”故事的数据几乎追平,并不像上面统计熟悉“孟姜女”故事只有1.7%的结果那样相差万里。这告诉我们,对故事文化现象做定量分析要选好关联项,绝不能轻易地以为“孟姜女”故事真的死了,当我们将它与长城遗产地相关调查时,它一下子就从数据中“活”了过来,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就好像离魂的“倩女”又回阳转世一样。这说明,传统故事资源的保护一旦有遗产地物质依托,收效会更大,媒体并不能决定一切。

三 传统故事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传统故事天生具有跨时空、跨民族和跨国界的类型,易于进行文化创新开发。故事本身也在现代信息社会发生着新变化。它们有老的故事类型的血肉,又穿上了信息化的时装;它们有老故事口头传统的骨架,又搭上了网络的快车。它们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将老故事的类型、主题和叙事套式用现代信息材料加工,通过网络信息渠道加以传播。它们还添加了对现代社会问题的反思和现代生活知识传播等新内容,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此来看,对老故事的文化创新,关键是对网络信息的利用。

(一)现代信息故事的基本特征

一个国家的传统故事是该国传统主体文化的叙事部分,这一特点早已引起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视。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美国、欧洲、非洲和动荡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有会讲故事的文学作品获诺贝尔奖的例子。他们将故事作为本土文化向世界现代文化输出模式转变的构架工具,大张旗鼓地出书、发光碟和拍电影,增强其文化软实力。反观国内故事叙事受西方文化侵入和网络信息化的影响,足以惕厉。从我们近年对老故事和信息化时期的新故事的基础研究看,能发现新、老故事的差异如下。

信息化新故事与传统老故事的差异。以往对故事的搜集利用偏重口头传统,我们也叫“老故事”。进入信息化社会之后,老故事的传承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社会的生活,将人类走出神话传说时代以后摆脱的群居生活又送到了人类社会面前。在全球信息一体化的时代,人们共居网络信息社会关系中,又在新的网络层面上结成了群居生活,网络语言叫“群发”。这个变化赋予故事的现代传承有“蝴蝶群”的性格,我们也称之为“新故事”。

故事资源的民间管理与社会管理的差异。老故事是口语介质叙事,属于口头传统资源。新故事是一种网络信息资源,它也在民间传播,但属于国家政府管理的新媒体资源。还有其中一些新故事,进入了商品市场,如成为手机软件产品和网络图书馆销售的电子书等,它们也成为现代社会政府管理的对象。

幻想思维与网络思维的差异。老故事是幻想思维,故事有同质性,同质性的文化有仪式性。老故事“羲和浴日”中的“羲和”是太阳的神话母亲,也是从黄帝到夏代掌管气象的官衔名。这个官职到了清代,称“钦天监”,负责观测天象和祈神祭天的各种仪式。新故事是网络思想,故事有异质性、情境性和移动性。网络的关系在变,各个图景的关系就在变,网络的关注点就在移动。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都在网络上编织各种情境。现代信息材料整合老故事制作新故事,在整合过程中,将口头传统资源和文字文化资源整合为信息资源,实现了“无纸化”的传播。在这种趋势中,带有人类祖先文明记忆符号的中国故事的身份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断裂式的核变,而是让老故事变成时尚的遗产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新故事将老故事封闭内向的自我教育工具转变为对外开放的社会信息通道。

(二)信息故事的多媒体形态

现代信息故事分为四类,即因特网故事、E-mail故事、PPS故事和手机软件等电子产品故事。新故事的网络传承与口头传播并行不悖,为不同社会阶层的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它们是保守而好听的老故事与具有现代适应性的数字化生活图景相互融合的新事物。

现代社会最宝贵的是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现代社会资源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分配,影响民俗文化资源的原地社会秩序和分配传统的变化。新故事与现代社会资源挂上了钩,产生了新的生命力。比如在封闭社会传讲的复仇母题现在转为尊重多元文化价值的和平母题;而蛇郎型老故事传讲家庭内部小妹遇害复仇的母题,现代社会也有这种故事流传。印度在1981年还搜集到蛇郎型故事;现代网络故事也有蛇郎,但现在这个类型已变成了拥护和平、化解争端的PPS新故事。再如,现代社会将猫鼠对手类型转化为动物宠物类型。这个老故事来自印度《五卷书》中的动物故事,在中国、中亚和欧洲广为流传,在千百年的社会生活中,这个故事类型与不同国家的内部民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各国各民族自己的故事类型遗产。现代社会强调动物保护,批评人类不善待动物的残酷行为。于是我们发现,在新故事中,原来人类眼中的对手类型,变成了人爱动物的宠物类型。它提醒我们,现在很多国家的动物故事都在为政府良性治理服务,人们将老故事中的人间智慧加以创新解释,使现代人能获得新的政治经验,同时获得现代生活知识。中国人从前厌猫爱狗,养猫防鼠,习以为常。但在现代社会,西方人的爱猫文化和米老鼠形象流行,中国人受到西方的影响,现在已能接受各种动物。在新故事中,小动物还进入社会资源分配活动,成为喻示现代社会管理问题的文化符号。如PPS故事“猪吃饼干”,就将“小老鼠上灯台偷油”的老故事改造成了批评少数独生子女霸占家庭资源的不良行为的新故事,很有意思。现代版的《灰姑娘》故事讲贫穷的打工妹经过奋斗取得了成绩,也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水晶鞋”,创造新的人生价值。

中国历史长、地域广、民族多,这种返老还童的网络信息新故事最为繁荣。它们“可以直接补充现代社会管理中的现实需求,包括在公共服务体系管理中讲故事,在社会保障体系管理中讲故事,在社区建设管理中讲故事,在社会组织、社团组织的建设管理中讲故事,产生服务社会文化建设的新功能”*李强、黄旭宏:“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前线》2011年4期,第36页。。

(三)故事资源的两次国际化

故事资源有两次国际化的经历。第一次国际化,也称故事类型研究模式的国际化。它产生于20世纪初,在芬兰、俄国和美国诞生,又称“芬兰学派”。这是运用编制故事类型的方法对世界各国故事进行大体统一标准研究的学术活动,后成为民俗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这是学术圈里的国际化。故事资源的第二次国际化,产生于20世纪末,也可称为故事的网络信息化交流时期。它出现在美国提出“数字地球计划”之后,虽时间不长,但进展速度极快,很快延伸到跨文化对话领域。大量老故事转成现代信息故事后,进入网络信息平台,叙事的视域相当开阔,成为传达世界各国政府管理文化、管理资源的一个广受欢迎的窗口。这些故事的发布激发了广大网民参与的社会能动性,为各国人民选择是否参与或怎样参与现代文化建设提供了不同的样本。在诸多这类故事中,有些个案值得我国政府加以思考。

批评大国政治文化霸权。2001年美国“911”事件极大地冲击了美国在世界政治和金元霸主大国中的地位,网络上很快流行全球化下的反恐故事,它们暗示了现代世界人民要求的社会管理新倾向。

批评地球自然环境恶化。现代世界社会管理的一个焦点是改变社会治理不利的问题,包括单纯追求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自然环境破坏、资源流失、文化失衡,形成显性和隐性的灾害风险。PPS故事“一百个遗产地的危机”是诸多批评故事中的样本。

批评现代社会病。全球化和现代化下出现很多社会病,这成为新故事网络交流的热点,包括交通、教育和食品安全问题等。最大的问题是城市人口密度超载、交通拥堵和世界灾害一体化危机。E-mail故事“印度交通”和“泰国水运”都是这类极富教训寓意的新故事。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学者与中国学者开展合作,就世界环境变迁中的跨文化研究与故事叙事走势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所涉及问题包括“世界汉学中国文化专题、多声道、圆桌会议、文化透视、持续性发展模式----中国经验、跨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科学与人文、中外对话栏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研究”*乐黛云、〔法〕李比雄(Alain Le Pichon)主编《跨文化对话》,1998年至2016年由上海文化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和三联书店分别出版,已出版34期。,这种高端理论研究对创新利用传统故事资源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有着全面深刻的借鉴意义。

(调查共回收问卷9117份。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谢开来、毕传龙、唐超、王文超等先后参与问卷整理和数据初步分析工作,特此说明并致谢。)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07&ZD037)的阶段性成果。

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教育部国家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传统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