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战略在中国强国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6-03-16 12:46洪晓楠
文化软实力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化强国强国战略

洪晓楠

“文化强国”战略在中国强国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洪晓楠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分析“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及其意义,阐释人才强国、科教强国、海洋强国与文化强国的关系,搞清楚“文化强国”在强国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文化强国”是强国体系的基础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化强国;中国强国体系;文化软实力

一 “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及其意义

“强国”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具有两种含义:一是名词,指国力强大的国家;二是动词,指使国家强大。“文化强国”,顾名思义,就是在文化上强大的国家。具体来说,就是在文化上,能够以自己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影响其他国家的人民,能够对其他国家输出自己价值观的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包含在国家整体战略之中,没有“文化强国”战略不可能有完整的、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的整体战略。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概念不是十八大初次提出来的。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是在2011年10月份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这段话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指标都作了比较清晰的表述。

自鸦片战争特别是20世纪初以来,许多仁人志士先后提出过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实业强国等战略或口号,这些强国战略是以教育、以科技,以实业来强国,具有更多的手段的性质。但文化强国不能被完全这样理解成以文化作为强国的手段。文化既是强国的手段,但它更是强国的目的,更是均衡地评价一个社会进步阶段、进步水平、发展质量的一整套的指标,所以我们应该消除一种误解,不能简单地把文化作为实现强国目的的手段。文化强国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就应该要用一种文化的方式来思考文化的问题。不然,把文化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而不是作为目标本身,这就容易产生误解。

首先,我们要真正了解什么是文化。我们所谓的文化就是人化,即人文化成,也就是说凡是自然的(外部自然、内部自然)都不是文化,只有对“自然”(Nature)的加工才能形成“文化”。现在通行的观点是把文化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释义或大文化、中文化和小文化三种。“大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个概念和文明的概念近似,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石器文化、青铜文化等都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中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形式。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思想、知识等诸多领域,这个概念是一个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指精神生活,也就是人们精神方面的需要。“小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所创造的文学艺术财富的总和,是文学艺术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形式。

那么,文化的本质性力量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就是实践。西方文化主要注重对外部自然的加工,因而成就了自然哲学和科学;中国文化主要注重对人的“内部自然”(亦即本性)的加工,因而成就了“修齐治平”的人生哲学或道德哲学。我们这样认识这种“文化”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只有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谋求国家发展、设立国家发展战略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像孟子说的那样:“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先立乎其大者”,如果你都不知道这个“大”具体是什么东西,那么,你怎么能“立乎其大者”呢?我们知道,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或者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最根本的东西就是文化,我们现在要“先立乎其大者”,这个“其大者”就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的高度展望中国的未来,提出来的“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这样给文化定位的:“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是对文化功能的一个崭新的、全面的、深刻的定位。只有有了这样的定位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中共中央提出“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自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在进行文明的转型,就是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人们认为,只有成功地实现这种转型,中国才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那么到底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对中国近代史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省。就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认知而言,曾经经历了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可以说正是对西方文化四个层面的认识。第一个阶段是器物层面(坚船利炮)。随着鸦片战争,外国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知识分子目睹了坚船利炮的厉害,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就是典型的代表。然而,洋务派开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因为,文化不仅有物质层面,还有制度层面,物质的、技术的层面只是文化的表象。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维新变法的浪潮。之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又以失败而告终。这是因为文化制度层面的建立还系于文化观念的支撑。随后,接踵而至的新文化运动,真正开启了中国思想解放的闸门。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涉及文化的观念层面,更重要的是涉及文化的价值层面,特别是“打倒孔家店”口号的提出,标志着近代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危机已经是多么沉重了!文化认同危机表现的最深层面就是价值层面的危机,也就是意义危机。*洪晓楠:《哲学的文化转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4-195页。可以说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一直到20世纪末仍然没有完全消除。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发展逐渐引起世人的注目,开始有人探讨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人们慢慢地走出了文化认同危机,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

我们通过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到,为了完成崛起的伟大目标,为了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完成传统的现代转型,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文化强国”的目标。就此而言,我们今天提的“文化强国”从过程来说是追求社会文明的整体推进;从方法论来说是追求社会文明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均衡发展;从结果来说是整个身体(如果把文化、文明作为一个有机体),民族国家的身体、肌体,从肌肉到骨骼到心智全面进步的过程,只有这样才可以叫做文化强国。所以,文化强国绝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仅停留于某种理论发达,某种文艺发达,实际上,文化强国是一个综合指标,是评价一个国家总体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其次,我们必须转变文化观念,抛弃工具主义文化观。“区别一个社会与另一个社会的不仅是金钱或自然资源的财富,而且首先是它的人民的价值观念、积极性和创造力。”*[美]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戴侃、辛木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我们绝不能把文化降低到从属地位,仅仅视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工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张玉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我们既要明白文化对于发展的工具性作用,同时又要认清文化的作用远不限于此。文化赋予人类存在以意义,它本身就是人类发展的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张玉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文化不仅是服务目标的一种手段,更是形成这些目标的社会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张玉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正是文化,使人们得以相互沟通、联系,也正是文化,使每个个体的发展成为可能。同样,文化规定了人如何与自然、与周遭的物质环境发生联系,文化决定了人如何看待人与地球、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文化决定了人对其他生命形式(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的态度。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包括人的发展在内的所有形式的发展,归根结底都取决于文化因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张玉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我们“绝不能把文化只当作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一旦我们抛弃工具性的文化观,赋予文化以建设性、决定性和创造性的意义,我们就必须把文化发展纳入到发展概念的整体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张玉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从今天这个时代来看,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群有世界声望的学者做出了这样的预言,认为从1776年开始的人类的经济时代即将结束,现在正在到来的是一个文化时代,有人提出是文化引导、引领人类的未来。联合国的一些会议上也提出来文化的进步是真正所有的发展要追求的目标,并且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的质量应该怎么样用文化的指标来进行评价。我们去追踪这个世界性的潮流就知道中国共产党今天是站在世界文明的潮头来规划强国战略,提出“文化强国”这个宏伟的目标。

最后,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衡量标准。一是全社会的文化创新活力充分激活;二是文化产业的规模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大幅提高;三是文化人才辈出;四是文化贸易特别是版权贸易由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简言之,一个文化强国除了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拥有覆盖全社会的城乡一体化的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大的文化产业以及科学的文化管理体制与机制之外,还需要基于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国际影响力。“文化强国”乃是指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我们的文化更加强盛。*参见洪晓楠:《从文化资源大国走向文化强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9-17。

二 “文化强国”战略在强国体系中的地位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样:“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树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根据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分析,可以得出自然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构成人类社会系统的最基本的五个要素。这五个要素的发展,就构成了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强大主要是指经济(生产力、产业)强盛(经济强国、科技强国)、政治民主(军事强国)、文化繁荣(文化强国)、社会有序(人才强国)、生态优美(海洋强国),由此构成了经济强国、军事强国、文化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海洋强国等强国体系。

日本学者尾崎春生在《中国的强国战略》一书中主要分析了经济强国、军事强国、产业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海洋强国*参见尾崎春生:《中国的强国战略——日本人解读中国2050》,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我们这里主要分析人才强国、科教强国、海洋强国与文化强国的关系。

(1)人才强国与文化强国的关系

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确定的重大国家战略。这是从我们国家的国情、发展任务、时代特征出发作出的正确决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围绕人才作用发表了一系列讲话。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赋予人才概念以新的时代内涵。这些都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思想理论来源。

从《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度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作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全面部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以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才工作;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一起抓,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优化环境。会议通过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任务是: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离不开人才引领。文化强国的实质是文化人才强国。要实现文化兴国,就是要建设文化人才的强国。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文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文化人才是文化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社会进步中,文化人才贡献的不仅是物质文明的GDP,更是精神文明的GDP。

(2)科教强国与文化强国的关系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该战略旨在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教兴国”战略是将科技和教育作为兴国之基础的方略,超越了世界上比较流行的“技术立国”和“教育立国”的提法,正式成为中国国家战略和基本国策之一。“科教强国”战略是为了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核心目标如期实现,到2020年建成世界创新型国家、世界人力资源强国、世界人才强国三大目标。这反映了中国一百多年来从“科教救国”,到“科教落伍国”,再到“科教兴国”,进而到“科教强国”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内在逻辑。*胡鞍钢:《从科教兴国到科教强国》,《经济参考报》,2013-09-05

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离不开科教这两个轮子。科教越发达,文化越繁荣。

(3)海洋强国与文化强国的关系

2003年5月,国务院《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目标。“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由此第一次载入了国务院所发的文件之中,这表明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国”把海洋的重要性与国家的强大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把海洋的重要性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

2013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实施这一重大部署,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海洋强国既离不开海洋科技的发展,更离不开海洋文化的发达。

三 “文化强国”战略是强国体系的基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文化是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力量,更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从科教大国走向科教强国、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国民素质条件。

广义文化是包括国民受教育水平、国民文化修养和素质、国民文明程度及国民精神追求与国家凝聚力在内的一个大概念。培养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核心也在于此。如果仅仅从狭义角度看待和处理文化及其发展问题,虽然不无积极意义,但显然无法适应我国大国发展的需要,从而不能使文化担当起促进和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顺利走向经济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一个历史重任。

鸦片战争前,或者更确切地说,从唐王朝开始直到19世纪初,长达千余年,我国不仅一直是一个经济大国,而且一直是一个文化大国,并且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由文化大国支撑的经济强国。但是,正如有专家分析指出的,进入19世纪后,由于我国文化的封闭性和制度的落后性,我国国民经济也开始迅速走向没落。以至原本一个十分富足强大的东方大国,竟经不住西方列强区区一点儿“鸦片”的攻击而迅速倒下,并逐渐成为“东亚病夫”和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历史能够告诉我们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除了基本经济和社会制度以外,一旦人们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并成为某种社会风气,一旦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脱离民族之魂这一基本并出现严重扭曲,那么,其他一切,包括技术上的创新、学术上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包括人们的是非观、正误观、真假观、美丑观、善恶观等等,均会以“病态”的方式演变、甚至在“恶化”中走向“反面”。在这种情况下,一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即便再大,也不会真强,反而还会不可扼制地转向贫弱。鸦片战争以来我国曾经有过的历史记录,其教训不可不认真汲取。

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提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页。,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出现于世界。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致祝词时,从更广阔的视野提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0年,邓小平又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中国社科院成立之初,邓小平同志曾经跟院长胡乔木同志谈到,中国将来不仅要成为一个经济大国,而且要成为一个文化大国。*参见李景源:《以文化建设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发展研究》2015年第一辑,第1页。

这就是说,经济大国只有与文化大国同时并举、共同发展,才能健康顺利地成长为经济强国;人才大国只有与文化大国同时并举、共同发展,才能健康顺利地成长为人才强国;科教大国只有与文化大国同时并举、共同发展,才能健康和顺利地成长为科教强国;海洋大国只有与文化大国同时并举、共同发展,才能健康顺利地成长为海洋强国。

这就要求我们从大国发展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深入开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要从教育入手,特别是要从娃娃的教育抓起。要以全民文化知识普及教育和道德观念教育为基础,以国民国家意识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以高端专门教育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龙头,以深化包括文化体制在内的经济社会以及政治体制的深层全面改革为保证,大力发掘、发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认真总结、弘扬和推广现代先进文化,积极借鉴、提炼和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通过广泛而深入、系统而全面、普遍而持久地开展文明礼貌教育、道德修养教育、爱国卫生教育、国民文化素质教育、国家意识教育、大国理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等,持续和大幅度地提升我国广义文化层面的软实力及其对内对外的影响力、感召力和领导力。

本文系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研究”(13AZD016)的阶段性成果。

洪晓楠: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基础理论、文化哲学、科学技术哲学。

猜你喜欢
文化强国强国战略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战略
战略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