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发
(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 文山 663000)
【辨风正俗】
文山壮族文化传承及其发展变迁
李锦发
(文山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 文山 663000)
文山壮族世代传承着沙戏、稻作农耕经济、婚姻习俗、祝寿习俗和规避性社会行为规范。如今,市场经济“经济利益至上”价值观,稻作农耕经济“高投入”与“低产出”恶性循环态势,青年男女纷纷外出打工,外界异质文化元素迅猛涌入,引发《五虎平西》壮剧传承中断、传统祭龙仪式与献祭田公地母消失。
文山壮族;文化传承;发展变迁
那歪村辖属广南县八宝镇乐共村委会,有148户、700余人,属壮族沙支系。那歪村壮族世代承传着沙戏、稻作农耕经济、婚姻习俗、祝寿习俗和规避性社会行为规范。伴随着现代化社会的时代性发展,市场经济“经济利益至上”价值观,传统稻作农耕经济“高投入”与“低产出”恶性循环态势,青年男女纷纷外出打工,外界异质文化元素的迅猛涌入,引发《五虎平西》壮剧传承中断、传统祭龙仪式与献祭田公地母消失。笔者基于实地调查,试就文山壮族文化传承及其发展变迁做一探析。
(一)沙戏
村寨壮族沙戏传承有《五虎平西》壮剧本,已传承三代,并组织有老年、中年、青年和少年四个传承队。沙系演出以《五虎平西》壮剧为主,大部分是女性成员并装扮成男性角色表演。《五虎平西》壮剧演出时,五虎大将两边排,出场由狄青发兵,阵势宏大,扮演小将、扛旗者10余人,加上多花夫人,总共有34人。《五虎平西》壮剧本共分为四段:第一段是反叛军出巢到平西要清除;第二段是八宝公主双阳追夫;第三段是多花夫人;第四段是金花沙斗案。《五虎平西》壮剧紧紧围绕侬智高而展开,其中主要演唱狄青保护北宋王朝与壮族英雄侬智高反叛北宋等诸多场景。
(二)稻作农耕经济
文山壮族塑模成一种传统型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1]并浸润和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许多方面。“那歪”壮语即是“只有水牛才能耕得完田”,这不但是传统稻作农耕经济世代传承的突显方式,而且也说明历史上村寨深受水田稻作农耕经济影响的程度。源于村寨水源条件较好,水田多、旱田少,村民主要种植八宝优质稻等水稻品种。因此,村寨八宝优质稻等水稻品种亩产量相对较高,能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所需。
村寨壮族世代传承着六月初六、七月十四与九月初九等传统节日,期间制作糯米食品食用或祭祀即是传统稻作农耕经济的显现方式。譬如:六月初六制作搭莲粑和糯米饭到田间地角献祭田公地母;七月十四制作搭莲粑,并用糯米饭献祭祖先;九月初九霜降节制作“马打滚”食品(用糯米舂成粉,放油在里面),并把马放到田里,这既是传统稻作农耕经济世代承传并植根的呈现方式,又是以接触性和模拟性仪式寄寓着祈求稻谷“丰产”。
(三)婚姻习俗
文山壮族在生产劳作、日常生活等社会场景中形塑成“以歌传言”和“以歌表意”习俗。同时,“以歌传情”和“以歌为媒”即是文山壮族世代相沿成习的婚姻习俗。文山壮族青年男女大多是通过对唱山歌的方式相中意中人,但以“媒妁之言”作为“媒证”却是必不可少的婚姻礼仪习俗。第一次,男方家请媒人带三包糖前去说媒,这次女方不能接受。第二次、第三次,也是请媒人带三包糖前去,大都是第三次才能接下来。
以前,陪嫁品有一个箱子、柜子,这既内含着箱子和柜子的实用性容纳功能,又承载着箱子寄喻“金箱”和“银箱”,以及柜子寄寓“富贵”。婚姻是女性步入成人而发生社会角色身份转向的重要人生礼仪习俗之一。新娘出嫁时,由媒婆牵新娘出门,过桥时由新郎背。媒婆牵新娘、新郎背新娘是为“应对”新娘社会身份转换危机而求取暂时性心理慰藉的方式。迎娶新娘进男方家,向长辈下跪行跪拜礼(三个),内含尊老价值观的教育功能。这对后辈子女尊老和爱老价值观念形态的培植,乃至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发展发挥着社会现实性教育功能。
(四)祝寿习俗
村寨壮族世代承传着37岁、49岁、61岁、73岁祝寿习俗。61岁祝寿时,儿子、姑娘准备鸡、鸭、糍粑、寿幛等物品。寿幛寓意“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糯米因其自然属性(粘性)而作为衡量亲缘关系亲疏程度的重要标尺,糍粑标识着亲缘关系亲近甚或是亲情氛围浓厚。祝寿时,子女下跪拜寿,做寿者邀约做过寿者坐一张桌子。因此,送寿幛、下跪拜寿和做过寿者(仙人)陪寿等都寄寓着祈求“健康长寿”的愿望。
(五)“规避性”社会行为规范
社会行为规范约束并规制着文山壮族社会行为模式。自出生伊始,文山壮族就时时处处“耳濡目染”着群体性规范,并形塑成“众趋一致”的社会文化模式,乃至民族品性修养。正月初一,村寨壮族不能花钱,不能进别人家的门,不能打架,以祈求吉利。产妇生育小孩时在自家门口插蒿枝叶,标识着“家有小孩,不能让生人进家门”。否则,若小孩身体弱则行拜干爹仪式,满周岁时父母带肉、酒、糍粑前去酬谢,糍粑标示着亲缘关系浓厚。因此,文山壮族塑模成“规避”风险社会行为模式,最终营造并趋向社会关系和谐发展的生存样式。
(一)《五虎平西》壮剧发展变迁
云南壮剧作为壮剧剧种之一,主要在文山州世代相沿成习而得以传承、保护下来,并承传有富宁土戏、广南沙戏和文山乐西土戏。《五虎平西》壮剧作为广南沙戏传承剧目,传承着“八宝公主双阳追夫”“多花夫人”“金花沙斗案”等诸多文化事象。《五虎平西》壮剧以五虎大将保护北宋王朝与壮族英雄侬智高反叛北宋王朝为主题而展开,是广南沙戏剧目之一,其承载并积淀着较为丰厚的历史性文化内涵。因此,《五虎平西》壮剧不但对了解北宋王朝与壮族英雄侬智高之间发生的战争甚或是民族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性研究和抢救性价值,而且对传承和保护广南沙戏剧目具有较为重要的社会现实性意义。
《五虎平西》壮剧曾经因没有活动场地和排练、演出活动经费等问题陷入中断甚或是流失的危险境地。2008年6月,壮剧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因此,因文山地区地方政府、学者群体及文化主体文化自觉性意识的觉醒等多重性因素,2010年村寨壮族《五虎平西》壮剧排练和演出最终得以恢复并传承、保护下来。
目前,村寨壮族以沙系为依托,基本上能维持《五虎平西》壮剧的排练和演出活动,每年春节期间举行演出活动,并组织沙系班外出演出,社会效果较好。因为村寨没有活动室,所以一般都是利用农闲时节统一集中到传承人农家进行排练,电费由村寨统一支出。因为村寨没有专项活动经费,所以只有依靠每家每户共同集资支撑起沙戏的排练和演出活动。
(二)传统祭龙仪式发展变迁
文山壮族村落的选址大多是背山面河,自然生态环境保存较好。同时,文山壮族趋向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样式,“天、地、人”三者统合为一体及社会和谐发展观念形态。文山壮族崇拜山林[2]并敬畏“龙神”,世代承传着传统祭龙仪式,这即是文山壮族村寨森林生态环境得到较好保护的内在性成因之一。以前,传承有龙树、龙山及“龙神”崇拜,二月初二举行祭龙仪式活动。村寨壮族参与“祭龙”仪式,可“凝聚”社会成员,形成“血缘性”与“地缘性”群体认同意识。
现在,龙树已被砍掉,传统祭龙仪式日渐淡出壮家人的社会生活舞台,最终归结为“龙神”崇拜价值观念形态渐趋“消失殆尽”,并丧失民族认同意识“凝聚”功能。
(三)传统献祭田公地母发展变迁
传统稻作农耕经济是文山壮族“生之根”和“命之本”,籍此文山壮族孕育出糯米饮食文化(糍粑、糯米粽粑和米花等)与“弄娅歪”(牛崇拜)等传统文化,并塑模成文山壮族耐心、韧性和包容等民族性格。以前,村寨壮族六月初六杀鸡宰鸭,制作搭莲粑和糯米饭到田间地角献祭田公地母,这即是传统稻作农耕经济的显现方式。伴随着现代化潮流迅猛涌动,青年男女纷纷外出打工,传统文化正在遭致外界异质文化元素的强烈冲击。现在,村寨壮族不再献祭田公地母,这是传统稻作农耕经济文化元素丢失的“例证”。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时代性发展需求,文山壮族不得不作出艰难抉择:是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还是抛却失去原生环境的传统文化元素而求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古人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化主体生存和发展应置于首位,不然何从谈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命题。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86.
[2]何正廷.壮族的竜崇拜及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J].文山师专学报,2005,(3):201-205.
【责任编辑:王 崇】
C95
A
1673-7725(2016)01-0059-03
2015-10-10
本文系文山学院重点委托基金项目“广南八宝壮族歌书研究·广南八宝壮族歌书的民族学视野探究”(子课题)(项目编号:13WSWT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李锦发(1968-),男,云南建水人,讲师,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