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2016-03-16 11:30
关键词:自然客体生产力

郑 天 霞

(南京林业大学 思政部,江苏 南京 210037)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郑 天 霞

(南京林业大学 思政部,江苏 南京 210037)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客一致的哲学观点引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以及改造自然与遵循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我国“和”的理念自古就深入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并影响着后世,人“和”自然的理念在我国古代社会就已经显现出了初步的形态。无论是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还是在社会生产力腾飞的现代,人类自身与自然都密不可分,追求人与自然之“和”是妥善应对自然环境问题的重心。

关键词:人;自然;生产力;主体;客体;和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一直是一个颇具讨论性的话题,人类对其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也是处在变化、发展之中的。随着历史这一根时间纵向轴的滚动,人类社会在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推动之下历经形态上的更迭,人对其自身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也与“生产力”这一概念息息相关。

1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生产力”因素探索

在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工具不够先进的中国古代社会,人们仰仗自然而活,对自然有着一种“顶礼膜拜”之感。在这一时期,人类无力改造自然,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集中表现在对“天”的崇拜。孔子就曾说过:“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也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人在未正确认识自身主观能动性的时候为自然所折服,人为生存而进行的生产活动都要看天的“脸色”,也就是靠自然吃饭。正如苏格拉底所言:“自然界一切都是神按一定目的安排的,人没有认识自然的能力,研究自然及其规律就是对神的干涉和亵渎。”[1]

地理决定论是人类的生存需要依附于自然的另一有力论证。地理环境决定论萌芽于古希腊时代,在希波克拉底那里人类特性产生于气候,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也认为人类精神生活与海洋影响有关。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能够影响个别民族特性与社会性质,例如希腊半岛因处于炎热与寒冷气候之间而赋予了希腊人以优良品性,故天生能统治其他民族。人类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确实是地理的事,自然中现有的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资料,工业文明之下设立工厂多选择平坦的土地,而且要靠近水源,人类选择背后的考虑正是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生命对环境也是有要求的,繁茂湿润的热带地区较之于贫瘠地区,生物更加多样性。“过于富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就像小孩离不开引带一样’。”[2]

当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期,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生产工具的更新,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规律的发现与运用,人在自然面前再也不像以前那般被动、听之任之,而是能够主动地去改造世界。在理性主义思想的启迪之下,文艺复兴时期航海贸易的发展以及宗教的盛行,人的自我力量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宗教也在教导人们去反思人之本质,认为人是足够理性的。人类在探索、改造世界中所体现出的超越以往的能力愈发坚定人们对自身理性地位的认识,这一认识逐渐发展为“人类中心主义”说,在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不再单纯地敬畏自然,而是从依附于自然的“奴仆”跃身成为自然的“主人”,甚至企图控制自然,想让自然乖乖顺从于人的活动。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角度出发来解读人类社会,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的概念引入其中。《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3]人对自然之间形成的关系就是所说的“生产力”,即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人类在对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从敬畏天、依附于自然到摆脱自然的束缚成为“主人”,再到想控制自然,都是围绕“生产力”这一根主线展开、变化的。

2人与自然主客体关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

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尽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究其本质是社会性的,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不能孤立其外,但是作为有意识、可劳动的“人”也无法割裂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独立于自然本身而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延续与自然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重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人通过自身的劳动逐渐改造着自然。“人则通过他们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4]具备实践性的人与被改造的自然二者之间可以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来看待,主客关系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是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的双方,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如此。人与自然的关系经由历史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自身观念的演进与变更。“人与自然的关系观的演进可以大致分为‘天定胜人’‘人定胜天’‘人天和谐’三种形态。”[5]人类由最初的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慢慢开始认识自然本身是没有意识与意念力的,有的是可以被人类发现并利用的规律,人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逐渐成为“主宰”,再到人对自然的征服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激化,自然危机凸现,自然甚至已经开始呈现出报复人类的状态,人类开始追求二者之间相处的一种平衡与和谐。显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对自身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观念定位影响其如何对待自然,在主体人与客体自然的关系中,具有实践能力、认识能力、具备意识能动性的人是处理二者关系的核心。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在自然界中没有孤立发生的东西,事物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在大多数情形下,正是忘记了这种多方面的运动和相互作用,阻碍我们的自然科学家去看清最简单的事物。”[6]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是相互影响制约着的主客一致的关系,不能用分离的眼光看待。人必须要承认,尽管自然界作为被主体改造的没有意识的客体,但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是以自然的存在、发展为其物质基础的,人类离开这一基础将无以为继。人作为具有意识性、创造性的主体,在改造自然以满足自身生存、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一个“度”,在发挥主体创造性的同时首先要尊重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其次要遵循这一规律,不可只顾及眼前利益,还需考虑到后代人的生存需要。马克思说:“人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7]人可以用自身正确的价值导向来引导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以及改造自然与遵循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3人与自然关系中“和”的辩证把握

当规律逐步为人类所发现并为人类所掌握,人类用掌握了的规律来改造自然甚至妄想去征服自然,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境况之下失去了和谐的平衡。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结尾处指出:“‘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幻想产物,是当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时的产物,当时人们设想中的‘控制自然’就是要大自然为人们的方便有利而存在。”[8]一方面,人类的生存需要自然为我们提供资料来源;另一方面,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人类应当尊重、保护自然。在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的概念,《寂静的春天》一书的作者蕾切尔·卡逊在书中所流露出并坚持的环境人文关怀的思想在遭受质疑与抨击的同时也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是标志着人类对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问题的觉醒。人与自然关系不是仅指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中的双方是整个人类与整个自然界,也就说人与自然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具有世界性、全球性的。1948年美国“多谎拉烟雾事件”,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5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68年日本爱知米糠油事件……件件皆是震惊世界的自然环境大事件。

当人类妄图控制自然、彻底征服自然的时候也遭受了自然的反扑,人类失度的举动会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饱受环境问题之苦的人们在描述人、自然之间关系的时候,往往用人“和”自然这一说法来表达,“和”字不仅体现了在这一对关系中人与自然的主体平等地位,也表现出人们所倡导的“和谐自然”的理念。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天人关系”,天人关系的命题除了体现中国古人对天的敬畏之外,也包含了中国古人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的智慧与道德。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占据主流的意识形态。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恕、忠、孝”的道德标准,其中以“仁”为核心,对“仁”字的解读是“二人为仁”,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而在人与人关系相处中儒家讲求一个“和”字。《论语》有云:“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和为贵”的理念深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中,虽然说儒家的“仁”更多强调的是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在关心人的同时也看到了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的依赖,因而在儒家“仁”“和”关系理念中实则也包含了我国古人对“和”自然的认识。儒家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人、自然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和”自然不仅是对自然的尊重与爱惜,更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与珍惜。我国文明发源于大河,古代社会属于农耕社会,自然环境的好坏与农业收成的盈缺关系对我国古代社会王朝统治的稳定、百姓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应自然之时、之势进行耕作是为政者比较关心的事。“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管仲在《管子·八观》中的这句话也就要求人们的生产活动在利用与开发自然资源的时候要考虑到自然之时,在规定的时节进行相应的耕作活动。也就是说早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在对待人类与自然关系上就已经具备了“以时禁发”的思想,“竭泽而渔”的做法是不被提倡的。后来,儒家另外两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荀子对管仲的这一思想予以继承与进一步的发展。孟子有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这些古代思想所蕴含的“和”自然环境可能还不够成熟,但已经具备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萌芽。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好“和”的民族,人与自然之间需要建立和谐关系在中国文化发展中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无论是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还是在社会生产力腾飞的现代,人类自身与自然都密不可分,追求人与自然之“和”是妥善应对自然环境问题的重心。

参考文献:

[1]朱清海.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演化及超越[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67.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1.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4]姬汝茂.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理论到实践[J].科学管理研究,2009,(4):70.

[5]朱春晖.人与自然的关系观与发展观的协同演进[J].求索,2007,(6):155.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02.

[8]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95.

责任编辑:李增华

中图分类号:A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6)01-0131-02

作者简介:郑天霞(1991—),女,江苏盐城人,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收稿日期:2015-09-25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6.01.056

猜你喜欢
自然客体生产力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