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就q”格式再论

2016-03-16 11:41李剑影
关东学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余华语法语境

李剑影

“一p就q”格式再论

李剑影

本文从留学生偏误语料中发现的问题出发,再论“一p就q”格式的使用条件,认为“一p就q”表示的意义是:从“间不容发”到“非充足条件”;“一p就q”出现的语境是:为了说明语境中相关事物、事件的某个突出特点,而表达时间、条件、规律并不是该结构的真正目的。

对外汉语教学;一p就q;功能主义

一、问题的发现

“一p就q”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结构:使用频率高,结构有特点,无论是p还是q,留学生很容易缺东少西,丢三落四。最重要的是,这个结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下面是留学生造的句子①留学生语料大部分来自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网址:http://202.112.195.192/hsk/googlecom.asp),句中字母为原标注代码,下同。:

(1)我在一个报纸上看到贵公司的启事\[BQ,\]一看到我就想在贵公司工作。

(2)一毕业通过我校的老师,就来到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BQ,\]在这里学了九个月汉语了。

(3)一上高三\[BQ,\]就在紧张生活{CQ中}度过{CC2过}。

(4)一学习{CC教给}什么东西\[BQ,\]就明白了那东西的更深的道理。

这几个句子除了语料库标注的错误以外,我们总觉得句子怪怪的,要么突兀,要么有种小题大做的感觉。从字面上来看,我们知道学生要表达的意思:动作前后相继,且相隔时间很短,这正是我们教给学生的。也就是说,学生的句子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语法书及教材对这个结构的理解有问题。以下是部分语法书和教材对这一结构的解释:“两事之紧接更有间不容发之概。”②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76页。“前后两个动词不同,表示一种动词或情况出现后紧接着发生另一种动作或情况。”①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99页。“前分句表示一个行为活动,后分句表示紧接着出现的另一个行为活动。……相当于‘只要……就……’,属于因果类复句。……有时相当于‘由于/因为……(所以)就……’,属于因果类复句。”②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519-524页。“副词‘一’和‘就’用在谓语前边做状语,可以表示动作的承接关系。……还可以表示条件关系”③李德津、程美珍:《外国人实用汉语语法》,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3年,第687页。“‘一……就’结构表示做完一个动作以后马上开始第二个动作。”④周健主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31-232页。

显然,这些解释并不足以说明“一p就q”出现的语境。并且,在教学中,“一p就q”的教学步骤一般是这样的:介绍了基本的语义关系后,就以替换法引入,可以用“立刻/马上”“只要……就”“……以后”“……了一下”“每当……”“……接着……”做相应替换。即“一p就q”在更多时候不是为了满足句法表达的需要,而主要是为了满足语用表达。这就需要指出在什么语境条件下,使用“一p就q”会收到更准确的表达效果,即汉语在表达时间、条件的系统中,“一p就q”有何独特的价值。

二、“一p就q”的使用条件

首先,我们需要格外注意王弘宇(2001)的观点:“跨越中间项是‘一……就’格式表示的真正意义”,“‘一……就……’格式所处的会话结构包括两部分:前一部分提出一个肯定或否定的断语,后一部分用一个例证对前述断语进行具体说明。‘一……就……’格式用在例证部分。”⑤王弘宇:《说“一A就C”》,《中国语文》2001年第2期。

这个观点已经跳出了“一p就q”结构之外,指出了使用该结构更深层次的语义、语用动因。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做出论证。我们认为,“一p就q”的使用有如下特点:

第一,“一p就q”表示的意义:从“间不容发”到“非充足条件”。从时间关系来看,“一p就q”表示在p发生的时间之后,不应该发生q,但却发生了,类似于王弘宇(2001)所说的“跨越中间项”。例如:

(5)我一进门,就被正面墙上的一张集体照吸引住了。(不光《闯西南》)⑥语料来自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网址: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jsearch/indexj.sp?dir=xiandai,下同。(6)那天他喝了很多酒,一到家就吐了。(余华《河边的错误》)

例(5)“进门”之后,应该有其他更自然的事情发生,但是没有,而是发生了“被集体照吸引”这样的事;例(6)“到家”之后,没有脱衣服换鞋这样的事,却直接“吐了”,言事件发生之快。也就是说,“一p就q”之所以给人动作紧接发生的印象,是因为这个结构暗示了相对于q更符合常理顺序的事件的缺失。这个“常理”可能不是事实上的,也可能不是逻辑上的,而只是这个结构本身暗含的,即,我们不能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准确地列出“进门”“到家”后,更应该发生什么,“一p就q”跨越的项的标准答案是什么,过程正好相反,是我们在看到“一p就q”这个结构后,会产生一个关于“常理顺序”的设想,而q偏偏违反了这个顺序,过早出现。这样,下面的例句就可以解释了:

(7)这孩子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余华《夏季台风》)

(8)随即孩子一闪就又躲进屋内。(余华《四月三日事件》)如果常理顺序是现实的,那么很难解释“转眼”“闪”后更应该发生什么,可见,语言不是被动地映照现实,而是影响现实,有时还会“伪装”现实,以实现说话人的目的:孩子消失得很快,孩子躲进屋内很快。

从条件关系来看,“非充足条件”指的是p在正常情况下不足以实现q,不是q的充足条件。例如:

(9)我这里全是祖传秘方,想发财,想戒酒,想干什么只要一看这秘方就能办到。(余华《一个地主的死》)

(10)但她好像很害怕那个地方,每次有人对她这么一提起,她就会眼泪汪汪。(余华《河边的错误》)

“办到”一件事需要很多条件,但是例(9)只需要看一看秘方;“眼泪汪汪”需要很多刺激,但是例(10)只要“提起”一个地方。两个句子的p都不足以实现q,这是以往研究极少提及的。我们这样理解有两个方面的证据:

1.语境。我们在不改变句子原义的条件下,将例(9)(10)进行适当的扩充和改写:

(9)想发财,想戒酒一点也不难,想干什么只要一看这秘方就能办到。

(10)但她好像很害怕那个地方,每次有人对她这么一提起,她就会眼泪汪汪,简直太爱哭了。

划线部分与q意义相近,说明q的实现非常容易,从而证明p只是个微乎其微的“条件”,甚至可以说是“缘起”,信息地位并不显著。正因为如此,汉语中有很多带“一”的成语:一触即发、一触即溃、一拍即合、一步到位、一见如故、一见钟情、一蹶不振,①这些成语在词典释义中都有“就”,如“一见钟情”: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均表示后一部分发生迅速、容易。同时,p还有一些特殊形式,例如:

(11)别人一眼就会看出这两个少年干了什么坏事。(余华《爱情故事》)

(12)一枪就成全他了。(余华《河边的错误》)

上例中的p均为名词,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动词来替代,特别是例(12),但这不影响我们把它看做是“一p就q”格式,“眼”和“枪”填充p构成格式,也可以表达格式义:q(看出,成全)发生之易。

2.语法化顺序。“一p就q”可以表达时间关系,还可以表达条件关系,从语法化顺序来说,二者存在很自然的衍生顺序,前辈时贤也多有提及,此不赘述。我们关心的是,两种关系是不是界限分明、互不影响呢?显然不可能,Hopper&Traugott(2008)认为,“随着语法化的持续进行和形式变得惯例化,意义丧失或‘淡化’就典型地发生了,但既便如此,较旧的意义仍然会继续制约较新的意义,即‘较空的’意义。”②Hopper&Traugott:《语法化学说》(第二版),梁银峰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2页。

可以说,时间也是一种条件,没有到达q发生的时间,就是说p在时间链条上不足以引发q,也是一种不充足的条件,至此,二者在更高(更空)的意义上取得了统一,即p表达不充足条件是p“间不容发”语法化自然的结果。

同理,“一p就q”表达时间关系时,常理顺序不是现实的、逻辑的,那么,表达条件关系时,q实现的充足条件也不是现实的、逻辑的,我们并不能明确指出“眼泪汪汪”到底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实现。但这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看到/听到“一……就会眼泪汪汪”,就可以推断“哭起来”是一件容易发生的事。

与此相关的是,李宇明(1999)指出,“一V……数量”表示主观大量,在这里可以和“一p就q”得到统一:“一V”不足以实现后面的数量,恰恰反衬了“数量”之大,也就是李文中所说的“反比例关系”。以往研究“一p就q”的文章经常排除“一V……数量”这种结构,认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结构,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一是因为二者能够在更高的格式义上取得统一,二是因为“一V……数量”有甲乙丙丁四种形式,①李宇明:《“一V…数量”结构及其主观大量问题》,《云梦学刊》1999年第3期。其中三种形式都有“就”连接,我们无法认为,此“一……就……”非彼“一……就……”,认同二者的一致性并不代表否认它们互相之间的差别,只是这种差别,我们并不认为它是实质性的。

第二,“一p就q”出现的语境。“一p就q”是为了说明语境中相关事物、事件的某个突出特点,表达时间、条件、规律并不是它的真正目的。

(13)一见面,这俩名字就被我形象地记住了。(不光《闯西南》)例(13)究竟表达了什么意思?“我”“记住”得快?“我”是个擅于记名字的人?“这俩名字”有特点?根据语感,似乎后两者的可能性更大。

我们在上文说到“一p就q”无论表达时间关系还是条件关系,都不需要足够的现实逻辑条件,这似乎是说,只要使用了“一p就q”,听话人就会与说话人建立会话基础,即便这个基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例(1)(2)(3)(4)的错误?这些句子怎么改写才会合适?②除了与本文论证相关的改动外,为了句子更自然,其它部分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1)我在一个报纸上看到贵公司的启事,启事的诱惑力太大了,一看到我就想在贵公司工作。

(2)在国内的时候我就特别想学汉语,一毕业就来到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这里学了九个月汉语了。

(3)高三的生活是可怕的,一上高三就开始在紧张的生活中度过。

(4)他是个聪明人,一学习什么东西,就会明白那东西的更深的道理。改写后我们发现,提供了足够的语境因素,证明“一p就q”是为了说明上下文相关事件而出现的,这个句子就会自然很多。再如下面两个例子,因为有上下文,也是合适的句子:

(14)到现在\[BQ,\]他天天努力的样子总是激励{CC刺激}我,一看到他就有了力量{CC力气}。

(15)我一{CC再}想起自信两个字,就想到我的朋友,她就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16)聂哥大名聂曙光,一听就知道是革命有曙光时候出生的。(不光《闯西南》)

(17)垂头丧气,一看就知道没闯过去。(不光《闯西南》)

可见,“一p就q”本身用得再正确,如果没有语境支撑,句子也会显得突兀,也就是说,“一p就q”自身表达的时间义、条件义不是其得以出现的原因,这是“一p就q”区别于“立刻/马上”“只要……就”“每当……”等最根本的地方。王弘宇(2001)对此做了详细的论证,指出“一p就q”处于“断语——例证”的会话结构中,我们极为赞同。①本文没有使用“断语——例证”这个术语,是因为其容易引起误解,从下面针对王文的争论可以看出。需要补充的是,同上面第一点相同,自然语言不像逻辑推理,“断语——例证”不一定清晰地、有顺序地并存于语段中。

这一点简单说来,其实就是回答了关于“为什么”的问题。我们在第一点说明了“一p就q”的意义:p在时间上或条件上不足以引发q,但q还是实现了。这是反常的,反常自然需要解释,这个解释就在语境中:是某个不寻常的特点(条件)导致的,正是这个不寻常的特点(条件)促使p引起q。

王光全(2005)针对王弘宇(2001)“断语——例证”的观点提出了以下反例:②王光全:《也论“一X就Y”结构》,《汉语学报》2005年第3期。

(18)卡车一到跟前,你们就这么晃动小旗,大声欢呼,记住,要欢呼出朝鲜人那种激动万分、情不自禁的劲儿,有想哭的也别不好意思。(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

(19)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老舍《骆驼祥子》)

(20)碰碰车场里空空荡荡没什么人,三个男人忍着笑进场各选了一辆车坐进去,马青还扬着嗓子教也往车里坐的刘美萍,“等一通电你就胡撞一气。”(王朔《顽主》)

(21)“出门时我妈流着泪给我缝在棉袄里五块钱,走了三千里路,来到了黑龙江还是钱五块。有一次在火车上给查出了,在一个没人家的山沟小站他们让我下车。我探头一看那黑洞洞的野外,就吓得给他们跪下了。嗬,那也不行,一个家伙把我推下去,又在屁股上给了我一脚。在那个前无村后无店的荒山里,在那个漆黑的夜里,我一下就把这个世界看透了——我发誓:要有钱!……”(孙少山《八百米深处》)

李宇明(2000)曾指出,时间类的VP1(本文的p)和VP2(本文的q)是已然的,条件类的VP大多是表示假然和常然的,表示将然的比较少见。③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91-193页。从上文可见,例(18)和例(20)的VP都是将然的,的确不能说明语境相关事物的特点,反而更接近以往我们对“一p就q”的看法:p和q相隔时间很短。但我们注意到,两句均表达祈使语气,首先,祈使语气相对于叙述语气来说,是有标记的,有标记的语境会影响词语的句法表现和句法功能;其次,从“一p就q”本身的意义来说,p在时间上或条件上不足以引发q,前文我们认为这是语境中某个不寻常的特点导致的,但在这里,因祈使语气,“一p就q”变成一个可控行为,听话人可以控制从p到q的出现,而不需要其他条件来促使q的实现,自然就不能表达语境中相关事物的特点。因此,例(18)和例(20)是可以解释的。

再看例(19),该例完整的语境如下:

(19)他越想着过去便越恨那些兵们。他的衣服鞋帽,洋车,甚至于系腰的布带,都被他们抢了去;只留给他青一块紫一块的一身伤,和满脚的疱!不过,衣服,算不了什么;身上的伤,不久就会好的。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

很明显,“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言“消失之快、之突然”,与上下文表达的宗旨是一致的,可以用我们的观点解释。

再看例(21),王光全(2005)认为,“叙述”型话语和“描写”型话语不存在“断语—例证”结构,例(21)可以证明这一点。但从本文例(5)(6)(13)来看,它们均是描述型话语,可见原因不在于此。我们可以用反证法,如果“一看……就跪下……”不是为了说明什么,那就只能是表达时间关系,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促使作者使用这个结构?是因为作者要表达“跪下”很快,还是要用这个结构凸显“内心的恐惧”?答案很明显。用替换法也能看出来:

(21)我探头看见那黑洞洞的野外,吓得立刻给他们跪下了。

替换前后意思一样,但(21)在表达上更传神,这是“一p就q”格式的意义出现在语境中的作用。也正是因为“一p就q”有这样的表达功能,才使作家选择了这样的表达方式。我们在文章开始时就认为,“一p就q”不是汉语语法系统中必要的句法形式,它的存在在更大程度上是表达的需要。郭晓麟(2010)在强调对外汉语教材中典型例句选取的语用标准时,有一段说明,可以用在这里:“如果说语义解决的是‘何时用’,那么语用解决的就是‘何时必用、何时多用、何时少用’;如果说语法解决的是‘如何用’,那么语用解决的则是‘如何用得地道’。”①郭晓麟:《对外汉语教材语法教学示例的基本原则——以趋向结构为例》,《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

李剑影(1979-),女,吉林大学国际语言学院讲师(长春130012)

猜你喜欢
余华语法语境
一颗假糖的温暖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扩展阅读
跟踪导练(三)2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