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诗》之吕本中、曾几、白玉蟾诗重出考辨

2016-03-16 09:51:21陈小辉
关键词:剑南诗稿四库

陈小辉

《全宋诗》之吕本中、曾几、白玉蟾诗重出考辨

陈小辉

《全宋诗》著录诗人九千余人,卷帙浩繁,因出之众人,故不可避免会出现重收诗现象。对此,学界已做了不少修订工作,如陈新等人编著《全宋诗订补》、张如安《〈全宋诗〉订补稿》。近来,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吕本中、曾几、白玉蟾三人名下还有不少诗歌与他人重出,故很有必要对这些诗的归属加以一一考证。

《全宋诗》;重出;吕本中;曾几;白玉蟾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共72册,收诗人9 206人,录诗254 247首,作为一代的诗歌总集,可谓超迈前人,堪称独步。然而,由于该书卷帙浩繁,出之众人,故在编纂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瑕疵,其中漏收、误收、重收问题亦有不少。在这些方面,学界已做了不少辑佚、补正的工作。笔者在使用《全宋诗》过程中,亦发现吕本中、曾几、白玉蟾三人名下还有不少重出诗,这些重出诗基本未被学界相关成果所论及,今一一考辨如下:

一、吕本中

陈新等《全宋诗订补》指出吕本中名下《暮雨》与白玉蟾《安仁县问宿》重出,该诗当为白玉蟾诗;又吕本中名下《夜雨》实为潘牥诗。王利民《张载诗真伪考辨》一文也指出吕本中名下《牧牛儿》与张载《忆别》重出,此当为吕本中诗。又连国义《〈全宋诗〉重出诗歌考辨12则》一文指出吕本中名下《再和兼寄奉符大有叔》与王之道《寄奉符大有叔》诗重出,此当为吕本中诗。除此之外,吕本中名下还有以下诸诗与他人重出。

1.《济阴寄故人》

柳絮飞时与君别,南楼把酒看新月。月似当年离别时,柳絮随君何处飞。千书百书要相就,思君不见令人瘦。念君情意只如新,顾我形骸已非旧。朝来有信渡黄河,雁足系书多网罗。城南城北芳草多,明月如此奈愁何。

见《全宋诗》卷一六〇九吕本中。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五一七张载诗,题为《忆别》,仅“新月”作“明月”、“随君”作“如君”、“如新”作“如初”、“明月”作“月明”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濂洛风雅》卷四收录。

按:张如安《〈全宋诗〉订补稿》及王利民《张载诗真伪考辨》皆认为此诗为吕本中诗,但皆无实据。其实,据宋曾季狸《艇斋诗话》:“东莱《济阴寄故人》‘柳絮飞时与君别’有两本者:东莱少时作,后失其本,在临川,因与学徒举此诗,亡之,遂用前四句及结尾两句补成一篇;已而得旧诗,遂两存之。‘落花寂寂长安路’者是旧诗,‘千书百书要相就’者是追作。”[1]4查吕本中诗集,其集中有一首诗《新郑路中》,该诗前四句及结尾两句与《济阴寄故人》正相同,第五句为“落花寂寂长安路”,这与曾季狸所言完全相合,故此诗可断为吕本中所作。

2.《墨梅》

岭南十月春渐回,妍暖先到前村梅。问君何处得此妙,一枝冷艳随霜开。长江凛凛欲奔岸,乃见好事移墙隈。初疑渗漉入瘴雾,更欲寂寞埋烟煤。微风不动暗香远,淡月入户空徘徊。坐看粉黛化腐恶,岂但桃李成舆台。我行万里厌穷独,疾病未已心先灰。对此不觉三叹息,恐是转侧同南来。异乡久处少意绪,破壁相对无根荄。古来寒士每如此,一世埋没随蒿莱。遁光藏德老不燿,肯与世俗相追陪。

见《全宋诗》卷一六一六吕本中。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三三四吴居仁诗,题为《咏梅》,仅“得此”作“识此”、“奔岸”作“崩岸”、“事移”作“事多”、“欲寂”作“恐寂”、“腐恶”作“膻恶”、“不燿”作“不耀”、“黄未”作“黄木”、“穿栽”作“穿裁”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永乐大典》卷二八一二收入。

按:此诗见四库本吕本中《东莱诗集》卷十二。诗云“岭南十月春渐回”,又云“我行万里厌穷独,疾病未已心先灰”,乃吕本中于两宋之交时避兵乱于岭表时所作。四库本吕本中《东莱诗集》卷十二还有《避寇南行》、《岭外怀宣城旧游》、《端午日北还至斛岭寄连州诸公》“岭上逢端午,随家更北征”、《答朱成伯见赠四首》“三年转东南,足迹不得息。新霜未压瘴,已畏贼马迫”、《贺州闻席大光陈去非诸公将至作诗迎之》“五年避地走穷荒,岭海江湖半是乡”等诗,大概皆作于此时。宋孙绍远《声画集》卷五亦将此诗归入吕本中名下。《全宋诗》吴居仁名下只此一首诗,当删。

3.《尹穑少稷方斋》

人圆君方君但方,凿圆枘方君不忙。富贵可取君则忘,闭门读书声琅琅。旧书重叠堆在床,点勘同异分偏傍。运精竭思心力强,十年足不离僧房。荒山野路秋水长,客虽欲来嫌路妨。幽兰无人为君芳,采菊落英充糇粮,客虽不来有余香。

见《全宋诗》卷一六二三吕本中。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五二二吕祖谦诗,题为《方斋行》,仅“人圆君方君但方,凿圆枘方君不忙”作“世皆尚圆君独方”、“则忘”作“不忙”、“偏傍”作“边旁”、“欲来”作“欲至”、“客虽”作“客即”几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清顾贞观《积书岩宋诗删》卷一一收入。

按:诗见四库本吕本中《东莱诗集》卷十九。据尹穑《方斋记》:“绍兴六年十月,余始客于怀玉山下,未及谋屋,即佛祠居焉。念虽客也,而无他业,业于书,而书不可以无屋而废读。越明年夏,乃度法堂之西南夷为斋……然则名之,莫宜于方,故以‘方’名焉。”[2]89方斋当建于绍兴七年间(1137年),而吕祖谦生于1137年,故此诗当为吕本中所作。

4.《绝句》其一

云海冥冥日向西,春风着意力犹微。无端一棹归舟疾,惊起鸳鸯相背飞。

见《全宋诗》卷一六二六吕本中。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一一九陈师道诗,题为《绝句》,仅“着意力”作“欲动意”几字异。

按:诗见四库本陈师道《后山集》卷八,又见四库本陈师道《后山诗注》卷十一,又见宋刻本陈师道《后山集》卷六。且四库本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九十七引“无端一棹归舟急,惊起鸳鸯相背飞”作陈师道诗,故此诗当为陈师道诗。

5.《寄傲轩》

自嗟踽踽复凉凉,餬口安能抑四方。目送归鸿心自远,门堪罗雀日偏长。家徒四壁樽仍绿,侯户千头橘又黄。我醉欲眠君且去,肯陪俗客话羲皇。

见《全宋诗》卷一六二八吕本中,《全宋诗》编者据宋金履祥《濂洛风雅》卷六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三六一罗从彦诗,题为《寄傲轩用陈默堂韵》,仅“餬口”作“糊口”、“能抑”作“能仰”、“君且去”作“卿且去”、“话羲皇”作“语羲皇”几字异。

按:诗见四库本罗从彦《豫章文集》卷十三。据四库本罗从彦《豫章文集》卷十四附录上:“先生讳从彦,字仲素,剑浦之罗源人……先生山居有颜乐斋、寄傲轩、邀月亭、独寐龛、白云亭,又池畔有亭曰濯缨,每自赋诗,默堂诸公皆有唱和。”又四库本罗从彦《豫章文集》卷十三:“先生曰白云亭、独寐龛、寄傲轩皆有诗及铭记数篇,以纸蠹朽,录不能全,俟后搜寻真本,当得具录。时嘉定己卯(1219)中春,屏山罗棠君美敬书。”寄傲轩乃罗从彦所建,陈默堂当时有唱和之作。查陈渊(即陈默堂)《寄傲轩》,此诗与该诗韵字相同,这与罗从彦诗题“寄傲轩用陈默堂韵”正相合,故此诗当为罗从彦诗。

6.《丹桂轩》

丹枝近岁出深宫,合向严辰伴晚枫。珍重幽轩无俗物,月中根墢日边红。

见《全宋诗》卷一六二八吕本中,《全宋诗》编者据蒋光焴藏抄本《紫微集》卷一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五〇五罗愿诗,题为《日涉园次韵五首 丹桂轩》,内容全同。

按:诗见四库本罗愿《罗鄂州小集》卷一。据方岳《次韵宋尚书山居(八首)》,第二首为《虚静堂》、第三首为《息斋》;又方岳《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第七首为《茶岩》、第十一首为《木瓜坞》。方岳这四首诗与罗愿《日涉园次韵五首》诗中的《虚静堂》《息斋》《茶岩》《木瓜坞》这四首诗完全同韵,大概皆是次韵宋尚书山居之作。据程敏政《新安文献志》载吴儆《宋氏山居三十咏序》:“尚书宋公(宋贶),当涂人,世宦于新安,乐其山川之胜而家焉。……某尝从公举太白于云端,歌《金缕》于木末。公出其所赋《山居三十咏》命某属和,某不能为诗,而为之序。公自绍兴中入朝为省府,其所建置规画,后之能者不能易。退居三十余年,今年七十余……”[3]2325宋尚书当为宋贶(1110—1188),其《山居三十咏》大概作于其年七十余时。而吕本中生卒年为1084—1145年,据此来看,吕本中不可能作次韵宋贶山居之作,故此诗当为罗愿诗。

7.《松》

一依风霜万木枯,岁寒惟见老松孤。秦皇不识清高操,强欲烦君作大夫。

见《全宋诗》卷一六二八吕本中,《全宋诗》编者据清蒋光焴藏抄本《紫微集》卷四收入。

按:此诗又见四库本明胡居仁《胡文敬集》卷三,仅“依”作“夜”一字不同。四库本《胡文敬集》乃其弟子明代余祜所编[4]65,自是较为可靠,故此诗当为胡居仁诗。

8.《过宝应湖》

半升浊酒试莼羹,贱买鱼虾已厌烹。浅水衣蒲有船过,淡烟笼月更人行。

见《全宋诗》卷二六五四吕存中,《全宋诗》编者据明闻人诠嘉靖《宝应县志》卷四收入。

按:此诗非吕存中所作,乃出自吕本中《赴海陵行次宝应》:“半升浊酒试莼羮,贱买鱼虾已厌烹。浅水依蒲有船过,淡烟笼月更人行。交游潦倒肠先断,疾病侵陵涕自横。北望中原一千里,故人谁复唤归耕。”[5]28册18108

9.句

莫言衲子篮无底,盛得山南骨董归。

见《全宋诗》卷一六二八,《全宋诗》编者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七收入。

按:此非吕本中句,乃出自韩驹《送海常化士》其一:“好去凌空锡杖飞,凤林关外道场稀。莫言衲子篮无底,盛取江南骨董归。”[5]25册16616

10.句

老大多材,十年坚坐。

见《全宋诗》卷一六二八,《全宋诗》编者据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四三收入。

按:此句实出自吕本中《送谦上人回建州三首》其二:“平生苦节胡元仲,老大多才刘致中。为我殷勤问消息,十年坚坐想高风。”[5]28册18160

二、曾几

陈新等《全宋诗订补》已指出《全宋诗》编者所辑录曾几名下佚句“新如月出初三夜,清似茶烹第一泉”属误辑当删。又娄甦芳《〈全宋诗·曾几诗〉订误》一文指出曾几名下《放猿》、《三霄亭和韵》、《把酒思闲事》二首、《晚春酒醒寻梦得》诸诗分别是唐人曾庶几《放猿》、宋曾惇《次韵李举之玉霄亭》其一、唐白居易《把酒思闲事》二首、白居易《晚春酒醒寻梦得》诗;又指出曾几名下《清樾轩》与曾逮《清樾轩》重出,此诗归属存疑;又指出《全宋诗》编者所辑录曾几名下佚句“余子不足数,此君何可无”属误辑当删。

1.《相马图呈杜勉斋左司》

造物出万类,贵贱伊谁分。圭璋杂瓦砾,世道同疏亲。既收大宛种,一扫驽骀群。乃观相马图,低首先吟呻。千金购死骨,举国无其真。生死何太晚,盐车负艰辛。悠悠虞阪道,赤日煎红尘。行人亦何多,具眼惟孙君。一顾不旋踵,价越连城珍。谁为绘此像,庸示将来人。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于兹有巨公,数载居沉沦。涵养浩然气,轮蹄任纷纭。素识太平相,鹗表飞青云。紫泥日边下,八座生阳春。摅心握文柄,引年启贤门。凝睇辨臧否,立志安斯民。他时了经济,丹青画麒麟。回顾相马者,细务何足云。寥寥载千古,二道非同伦。相士今何人,少陵身后身。

见《全宋诗》卷一六五二曾几。此诗又见四库本元曹伯启《曹文贞公诗集》卷一,内容差不多,亦题为《相马图呈杜勉斋左司》。

按:曹伯启集原名《汉泉漫稿》,初刻于元后至元四年(1338),其时距伯启卒仅五年。此元刊本今藏国家图书馆,四库本《曹文贞公诗集》即依此元刊本著录。[6]118此诗见四库本《曹文贞公诗集》卷一,当源于元刻,而曾几集久佚,其现存诗集乃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出,从版本学角度看,此诗当为曹伯启诗。

2.《和刘圣俞顾龙山约客韵》

诗筒四出走中涓,诗句万选如青钱。曰余借舟期七贤,共嗅梅花咀芳鲜。津头几度唤长年,昼眠乃若经笥边。举头急雪风中旋,瞪视不见山之巅。八窗玲珑绣佛前,同来且结西方缘。小轩宛若壶中天,玉琴不断雨声传。诺君再宿余敢愆,从君索句发春妍。

见《全宋诗》卷一六五四曾几。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八〇九刘宰诗,题为《和刘圣与顾龙山约客韵》,内容全同。

按:此为刘宰诗,诗见四库本曾几《茶山集》卷三,又见四库本刘宰《漫塘集》卷四。刘宰集中还有多首与此两人唱和之作。参刘宰《和刘圣与顾龙山探梅四首》《趣刘圣与寓王甫桂墅》《趣刘倅圣与建第》《次圣与小儿啖虎脯篇》《次刘圣与游土山韵》《用前五字韵趣刘圣与建第》。曾几生卒年为1085—1166年,刘宰生卒年为1166—1239年,故曾几不大可能与刘圣与、顾龙山诸人交往。

3.《雨二首》

秋冬久不雨,气浊喜云生。麦陇崇朝润,茅檐彻夜声。初来断幽径,渐密杂疏更。赖有墙阴荠,离离已可烹。(其一)

薄晚初霑洒,清晨更惨凄。鱼寒抛饵去,鸦湿就檐栖。幽涧溅溅溜,长堤浅浅泥。一杯持自贺,吾事在锄犁。(其二)

见《全宋诗》卷一六五五曾几。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二三二陆游诗,仅“麦陇”作“麦垄”、“茅檐”作“茆檐”、“霑洒”作“沾洒”几字异。

按:诗见四库本曾几《茶山集》卷四,又见四库本《剑南诗稿》卷七九。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认为此诗乃陆游于嘉定元年冬作于山阴[7]4304,但是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及元方回《瀛奎律髓》都认为此诗乃曾几诗。

4.《夕雨》

屣履行莎径,移牀卧草亭。风声杂溪濑,雨气挟龙腥。烨烨空中电,昏昏云罅星。徂年又如许,吾鬓得长青。

见《全宋诗》卷一六五五曾几。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一六四陆游诗,题为《夕雨二首》其一,仅“烨烨”作“奕奕”。

按:诗见四库本曾几《茶山集》卷四,又见四库本陆游《剑南诗稿》卷十一。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认为此诗乃陆游于淳熙六年六月作于建安[7]893,但是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及元方回《瀛奎律髓》都认为此诗乃曾几诗。

5.《雨夜》

一雨遂通夕,安眠失百忧。窗扉淡欲晓,枕簟冷生秋。画烛争棋道,金尊数酒筹。依然锦城梦,忘却在南州。

见《全宋诗》卷一六五五曾几。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一六四陆游诗,仅“冷”作“凛”一字异。

按:诗见四库本曾几《茶山集》卷四,又见四库本陆游《剑南诗稿》卷十一。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认为此诗乃陆游于淳熙六年五月作于建安[7]870,但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及元方回《瀛奎律髓》都认为此诗乃曾几诗。据“依然锦城(四川)梦,忘却在南州”云云,此诗当为陆游所作(陆游曾于四川从军,平生念念不忘此事)。

6.《晚雨》

萧瑟度横塘,霏微映缭墙。压低尘不动,洒急土生香。声入楸梧碎,清分枕簟凉。回头忽陈迹,檐角挂斜阳。

见《全宋诗》卷一六五五曾几。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一五七陆游诗,内容全同。

按:诗见四库本曾几《茶山集》卷四,又见四库本陆游《剑南诗稿》卷四。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认为此诗乃陆游于乾道九年八月作于嘉州[7]337,但是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及元方回《瀛奎律髓》都认为此诗乃曾几诗。

7.《苦雨》

尽道迎梅雨,能无一日晴。窗昏愁细字,檐暗乱疏更。未怪蛙争席,真忧水冒城。何由收积潦,箫鼔赛西成。

见《全宋诗》卷一六五五曾几。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二〇四陆游诗,题为《苦雨二首》其一,“檐暗”作“檐滴”一字异。

按:诗见四库本曾几《茶山集》卷四,又见四库本陆游《剑南诗稿》卷五一。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认为此诗乃陆游于嘉泰二年夏作于山阴[7]3044,但是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及元方回《瀛奎律髓》都认为此诗乃曾几诗。此题陆游名下实有两首诗,据陆游《苦雨二首》其二:“一窗闲隐几,四月澹如秋。箔冷蚕迟绩,泥深麦未收。”及《苦雨二首》其二下一首诗《五月初作》:“邻舍舂新麦,家人拾晚蚕。”(这两首诗内容正相先后)此《苦雨》诗当为陆游所作。

8.《秋雨排闷十韵》

今夏久无雨,从秋却少晴。空蒙迷远望,萧瑟送寒声。衣润香偏着,书蒸蠧欲生。坏檐闻瓦堕,涨水见堤平。沟溢池鱼出,天低塞雁征。萤飞明暗庑,蛙闹杂疏更。药醭时须焙,舟闲任自横。

见《全宋诗》卷一六五五曾几。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一六八陆游诗,内容全同。

按:诗见四库本曾几《茶山集》卷四,又见四库本陆游《剑南诗稿》卷一五。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认为此诗乃陆游于淳熙十年八月作于山阴[7]1180,但是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及元方回《瀛奎律髓》都认为此诗乃曾几诗。此诗当为陆游诗,《瀛奎律髓》纪昀评此诗:“此诗今载放翁集中,作茶山恐误。”许印芳亦谓“作曾茶山诗,误”[8]684。据此来看,以上六题七首雨诗除三首考证为陆游诗外,另四首诗亦可能是陆游诗而误入曾几集中。

9.《蛱蝶》

不逐春风去,仍当夏日长。一双还一只,能白或能黄。恋恋不能已,翩翩空自狂。讣功归实用,终自愧蜂房。

见《全宋诗》卷一六五五曾几。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六二四赵蕃诗,“不能已”作“不自已”、“空自狂”作“空复狂”、“讣功”作“计功”、“终自”作“终日”几字异。

按:此诗归属存疑。诗见四库本曾几《茶山集》卷四,又见四库本赵蕃《淳熙稿》卷七。但是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及元方回《瀛奎律髓》都认为此诗乃曾几诗。明单宇《菊坡丛话》卷五又将此诗归入赵蕃名下。

10.《萤火》

浑忘生朽质,直拟慕光辉。解烛书帷静,能添列宿稀。当风方自表,带雨忽成微。变灭多无理,荣枯会一归。

见《全宋诗》卷一六五五曾几。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六二四赵蕃诗,“朽质”作“朽腐”、“慕光”作“暮光”、“多无”作“无多”几字异。

按:此诗归属存疑。诗见四库本曾几《茶山集》卷四,又见四库本赵蕃《淳熙稿》卷七。但是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及元方回《瀛奎律髓》都认为此诗乃曾几诗。

11.《凤凰台》

箫声无复到层台,画栋空余燕雀来。我是凤凰池上客,等闲汀鹭莫相猜。

见《全宋诗》卷一六五九曾几。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〇三九曾肇诗,内容全同,《全宋诗》编者据宋马光祖《景定建康志》卷二二收入。

按:此诗归属存疑。

12.《蟹》

旧交髯簿久相忘,公子相从独味长。醉死糟丘终不悔,看来端的是无肠。

见《全宋诗》卷一六六〇曾几,《全宋诗》编者据宋高似孙《蟹略》卷一收入。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一八四陆游诗,题为《糟蟹》,内容全同。

按:诗见四库本陆游《剑南诗稿》卷三一。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认为此诗乃陆游于绍熙五年冬作于山阴。[7]2078因陆游《剑南诗稿》卷三一此诗前后有多首与蟹有关的诗,如《偶得长鱼巨蟹命酒小饮盖久无此举也》、《霜夜二首其二》:“黄甘磊落围三寸,赤蟹轮囷可一斤。”大概皆作于同时,故此诗当为陆游所作。

13.《海棠》

空谷嫣然笑靥开,春风元自蜀山来。少陵忘却浑闲事,更有离骚忘却梅。

见《全宋诗》卷一六六〇曾几,《全宋诗》编者据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前集卷七收入。

按:此诗存疑。《全宋诗》编者据《永乐大典》卷二八〇八录有该诗后两句“少陵忘却浑闲事,更有离骚忘却梅”,将此残句归入《全宋诗》卷三二五五曾原一名下。其实,元代韦居安已将此整首诗归入曾原一名下,参其《梅磵诗话》卷下:“曾苍山(曾原一)《海棠》诗云:‘空谷嫣然笑靥开,春风元自蜀山来。少陵忘汝浑闲事,更有离骚忘却梅。’或谓杜少陵不说海棠,避母名也,故郑谷诗云:‘浣花溪上添惆怅,子美无情为发扬。’”[9]573

三、白玉蟾

陈新等《全宋诗订补》已指出白玉蟾名下《初夏》乃出自贺铸《雨晴西郊寓目》诗;又白玉蟾名下《燕》乃为贺铸《和田录事新燕》诗;又吕本中名下《暮雨》乃为白玉蟾《安仁县问宿》;又白玉蟾名下《立春》与白玉蟾《元旦在鹤林偶作》重出;又白玉蟾名下《雁阵》乃出自白玉蟾《归雁亭》;又向敏中名下《春暮》其二、《春暮》其三乃白玉蟾《春晚行乐》其四、《晓巡北圃七绝》其三诗;又潘牥名下《瑞香》其二乃白玉蟾《冥鸿阁即事》其三;又朱淑真名下《雪晴二首》乃白玉蟾《雪晴》。李成晴《“误置”的两宋诗人——〈全宋诗〉重列作者考辨》一文也指出白玉蟾名下《飞云顶》与葛某《飞云顶》重出,此葛某即为白玉蟾。李成晴《〈全宋诗〉重收诗考辨》指出白玉蟾名下《龙井》乃王安石《龙泉寺石井二首》其一;又江万里名下《龙虎山》实出自白玉蟾《靖通庵》。除此之外,白玉蟾名下还有以下诸诗与他人重出:

1.《行路难寄紫元》

赠君以丹棘忘忧之草,青裳合懽之花。马脑游仙之梦枕,龙综辟寒之宝砂。天河未翻月未落,夜长如年引春酌。古人安在空城郭,今夕不饮何时乐。

见《全宋诗》卷三一三七白玉蟾。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二二四二范成大诗,题为《行路难》,仅“青裳合懽”作“青棠合欢”、“宝砂”作“宝纱”、“古人”作“昔人”几字异。

按:诗见四库本范成大《石湖诗集》卷一。从该诗内容看,此诗似为宋代著名道士白玉蟾诗。又“紫元”乃白玉蟾友人,白玉蟾集中有多首与其唱和之作,参白玉蟾《忆留紫元古意》《即事寄紫元》《伤春词寄紫元》。

2.《华阳吟》其一三

怪事教人笑几回,男儿今也会怀胎。自家精血自交媾,身里夫妻真妙哉。

见《全宋诗》卷三一三八白玉蟾。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六三一陈楠诗,题为《金丹诗诀》其八九,仅“交媾”作“交结”、“真”作“是”几字异。

按:宋人俞琰撰《周易参同契发挥》引此诗谓翠虚(即陈楠)诗,疑此诗非白玉蟾诗,此诗为陈楠诗可能性更大。

3.《红梅》其二

玉妃初醉下瑶台,紫雾深深拨不开。却恐错穿桃杏径,高烧银烛照归来。

见《全宋诗》卷三一三八白玉蟾。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一七九〇林季仲诗,题为《秉烛照红梅再次前韵即席》,内容全同。

按:此诗当为林季仲诗。诗见四库本林季仲《竹轩杂著》卷二。《竹轩杂著》卷二此诗前一首诗为《赵殿撰赏红梅次韵》:“西湖独未赋红梅,留待知音细细开。好把新诗补遗逸,不才空与作云来。”这与林季仲此诗题“秉烛照红梅再次前韵即席”正相合。林季仲又有《陪赵守登楼赏红梅》,这些诗正互相照应,显系同时之作。

4.《江亭夜坐》

月冷松寒露满襟,天容绀碧鹤声沉。夜深独把栏干拍,只有长江识此心。

见《全宋诗》卷三一三八白玉蟾。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一四一白玉蟾诗,题为“诗一首”,仅“栏干”作“阑干”一字异,《全宋诗》编者据清释超干《圣果寺志》收入。

按:此诗显系重出,当删其一。

5.《奏章归》

玉殿朝回夜已深,三千世界静沉沉。微微花雨粘琪树,浩浩天风动宝林。烟锁昆仑山顶上,月明娑竭海中心。步虚声断一回首,十二楼台何处寻。

见《全宋诗》卷三一三七白玉蟾。此诗又见《全宋诗》卷三一四一白玉蟾诗,题为《步虚》,仅“顶上”作“上顶”一字异。

按:此诗显系重出,当删其一。

6.《琴》

云水一生无别好,琴心三叠有谁知。今宵松殿相期会,弹到西山月落时。

见《全宋诗》卷三一四一白玉蟾,《全宋诗》编者据宋刘克庄《后村千家诗》卷一七收入。

按:此诗非佚诗,实出自白玉蟾《蓝琴士赠梅竹酬以诗》:“手补天工笔法奇,笑将造化作儿嬉。胸中夜雨浇龙干,纸上春风舞玉蕤。云水一生无别好,琴心三叠有谁知。今宵松殿相期会,弹到西山月落时。”[5]60册37528

[1] 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艇斋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曾枣庄,刘琳.全宋文[M].成都:巴蜀书社,1992.

[3] 程敏政.新安文献志:3[M].何庆善,于石,点校.合肥:黄山书社, 2004.

[4] 傅璇琮,等.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明清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5] 傅璇琮,等.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 傅璇琮,等.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金元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7] 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8] 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9]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6.

(责任编辑 范富安)

Research on Repetitions of Volumes of LV Benzhong, ZENG Ji and BAI Yuchan inWholeCollectionofPoetryinSongDynasty

CHEN Xiaohui

(XinhuaCollege,ZhongshanUniversity,Guangzhou510520,China)

There are a lot of repetitions of poems inWholeCollectionofPoetryinSongDynasty, because the poetry collects the poems of more than 9 000 poets and has a large number of volumes. So, many scholars have done much work in revising, includingSupplementedCollectionofSongPoetryof Mr. CHEN Xin andCorrectionofSongPoetryof Mr. ZHANG Ru’an.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repetitions of poetry in Volumes of LV Benzhong, ZENG Ji and BAI Yuchan,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distinguish who are the real authors of these poems.

WholeCollectionofPoetryinSongDynasty; repetition; LV Benzhong; ZENG Ji; BAI Yuchan

1006-2920(2016)06-0085-08

陈小辉,文学博士,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讲师(广州 510520)。

10.13892/j.cnki.cn41-1093/i.2016.06.017

猜你喜欢
剑南诗稿四库
“四库学研究”栏目主持人语
《皇帝的四库——乾隆朝晚期的学者和国家》简介
国际汉学(2020年1期)2020-05-21 07:22:26
校园诗稿
中华诗词(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22
张剑南艺术作品欣赏
校园诗稿
中华诗词(2019年9期)2019-05-21 03:05:10
校园诗稿
中华诗词(2018年9期)2019-01-19 01:10:54
郑《剑南诗轴》
老年教育(2018年4期)2018-04-21 02:32:56
四库学研究专辑
四库学研究专辑
《剑南文学》喜庆十九大暨纪念创刊四十周年展演活动在铁牛广场举行
剑南文学(2017年6期)2017-02-02 07: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