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构

2016-03-16 09:39俊,
关键词:内在逻辑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徐 俊, 周 楠

(1.蚌埠学院 思政部, 安徽 蚌埠 233030; 2.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构

徐俊1,2,周楠1

(1.蚌埠学院 思政部, 安徽 蚌埠 233030; 2.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在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层面的集中反映,对于在新形势下巩固共同理想、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髓,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二者统一于中国梦的实践当中。当前,只有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整个系统、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涵养活动、积极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方式等途径,才能构筑魅力四射、活力永驻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在逻辑;中国梦

共有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存续与发展的黏合剂与动力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备受外敌的欺凌与践踏,就是因为整个民族缺乏对一种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而陷入一盘散沙的状态。国破家亡、山河破碎、人心涣散乃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鉴于近代历史的惨痛教训,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新的历史推动者,始终注重以适合阶段性中心任务为特点的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升华来建构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迎合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夙愿,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崭新命题,从而为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与时俱进注入了新鲜的精神血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

价值观是基于主体自身的需要对于客体的认识和评价,它往往外在表现为理想、信念、信仰等形态。价值观反映了处在一定经济和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们的利益需要,决定了人们的信念系统、价值取向和行为抉择。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活动的价值导航和动力支撑,是民族精神最深层的精神内核,集中体现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也是这一目标的价值规定和价值体现。“富强”就是国富民强,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民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产物,是对专制与独裁抗争和制约的最有力武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价值追求的目标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民主,是人民真正当家做主、充分尊重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享受权的民主,与资产阶级所推崇的“金钱民主”“形式民主”“特权民主”等虚假民主是根本相对的。“文明”是人类社会向更高阶段迈进的标识器,人类社会为何超越动物世界及其群落,以及社会制度优越性就是通过文明程度来区分的。就其核心内容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追求的文明,既包括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而且还涵盖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底蕴与文化秉性的政治文明。“和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想和精神内核,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既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真正和谐,又强调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真正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展示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构建了衡量社会行为的基本价值圭臬。“自由”是指人的发展自由和意志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和终极目标。“平等”是指社会民众在生存、发展、享受等基本权益上居于同等的地位,是其尊严和价值应有的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既要强调形式公平和程序公平,又要努力做到结果公平、实质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在政治公平、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等多个方面,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法治”是社会主义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建国以来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2]144,是新形势下确保自由、平等、公正等执政理念真正落地生根与开花结果的制度保障。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1]19。“爱国”是公民个人对祖国最深厚的眷顾和依恋之情,这种情感可以胜过友情、亲情乃至对生命的珍爱之情。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流芳千古的民族英雄。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领土的完整、国家的富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当前,尽管爱国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它仍然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敬业”是爱国的体现和实践,也是衡量公民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它既要求公民个人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也要求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集体主义的精神、服务奉献的意识指导日常工作。“诚信”即诚实守信,强调诚恳待人、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这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和必备的道德品格,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友善”包含善待亲友、他人、社会、自然等,它是个人道德的本源,亦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炼和升华,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层面的集中反映,对于在新形势下巩固共同理想、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共同理想的巩固必须诉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几十年来不断进行革命与建设等实践探索的理论总结,也是共产主义社会最高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形态,承载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好生活的殷切期待。由于这一共同理想是基于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史较短、人民群众各种需求尚不能得到有效满足,以及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的背景下的,必然会遭遇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在此境遇下,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起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共克时艰的统摄作用,进而使共同理想得以巩固和实践。

其次,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诉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3]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价值观,其强大的感召力和博大的包容力则主要取决于贯穿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凝炼和升华,彰显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将会使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得到深化、文化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得到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得到健全以及文化发展环境得到营造。

再次,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诉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构成了中国梦的精神实质,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理想。在追求这一伟大梦想的过程中,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中华儿女,已经并将继续付出重大的牺牲,承受巨大的压力。面对以往未曾有过的困难和挑战,唯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引领广大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和踏石留印的毅力笑傲追梦的征程。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逻辑关系

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灵魂的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集体意识的积淀和传承接续的结晶,彰显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爱好和平、团结统一的精神追求和“天下大同”的终极关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髓,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二者统一于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

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髓。“精神家园是人们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是增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4]一个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其得以永续发展的生命源泉,是其发展繁荣的不竭动力,也是该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性特征,还是人类孜孜不倦永恒追求的价值归宿。“其价值诉求是对人的自然性、现实性与有限性的超越,其价值指向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其实践指向是人类发展的渐进过程。”[5]133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儿女在民族大家庭中共同生成的集安全感、归属感、温情感、幸福感、自豪感和希望感于一体的思想意识,是全民族共同的精神依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博大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时代优良风尚,既承接民族命脉,又连接时代精神,理应成为民族精神积极弘扬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衡量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重要标尺,对于民族的存亡、兴衰、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儿女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炎黄子孙繁衍生息的血脉根本、心灵得以安顿的精神家园。在当代中国,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始终是一个鼓舞人心的价值理想,是能够凝聚共识并打上了国情烙印的价值观,是能够形成百姓气场的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中国共产党接续探索治国理政方略的最新理论成果;“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倡导,让社会公众在价值多元社会中找到了核心价值观上的“个人定位”,为修炼个人道德操守指明了方向。精神家园如水,上善若水,具有无穷的渗透力与韧劲,滴水穿石,势不可挡。“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内隐于民族的性格、文化意识中,成为支撑民族发展延续的文明基因。”[5]133

其二,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一个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该民族的文化存在方式、人的生命的理智认同、情感寄托和意志安顿之所,是以共同的文化形态为基础,以共同的理想信念为动力,以共同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为尺度所形成的文化价值体系。它包含人类的精神信仰、社会价值观、情感寄托,体现了本民族对自身的一种终极关怀。传统文化是精神家园传承发展的血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之所在,两者具有内生性、同源性、互融性。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历经风雨,生生不息,源源不断,传统文化以其强大的吸引力和广泛的包容力,在吐故纳新中历久弥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彰显了作为社会价值系统灵魂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变化,而且也在融会贯通中积极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最新发展成果,真正实现了人类文化的“哥白尼革命”与精神家园境界的提升。在此意义上,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历经漫长征程不懈探索、实践与发展所形成的共有的文化价值系统。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2]164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培植出了独特的精神资源,它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诸如“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精神境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价值追求,“天下为公”“大同之世”的社会理想,等等,都凝聚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生存与发展的哲理思索,渗透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悟,它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化育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土壤。

其三,二者统一于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它是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夙愿,不断引领和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甘愿抛家舍业、背井离乡乃至战死疆场而为之奋斗。可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奋斗史和发展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把中国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2]39。这种共有的理想信念从“改良主义的现代化”到“革命主义的现代化”,再到“发展主义的现代化”,最后到“复兴主义的现代化”[6],以及将来的共产主义,反映着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历史使命,彰显着中华民族不同发展阶段的价值追求。当前,涵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传承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渴望独立自由、繁荣昌盛的价值追求,而且也以其原本欠缺的民主、公正、法治等新的时代内涵对之进行了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共同奋斗的精神家园,是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导航,已经深深地镕铸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具体实践中。毋庸置疑,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溪流”,将会汇聚成明天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洪流”。

中国梦,价值魂。中华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的实践中,要把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实现伟大的梦想,就必须有一个与自身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精神生活相适应的共有精神家园,否则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辩证统一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二者在功能上、目标上、精神实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统一性,共同构成当代中国不同社会阶层和个人的意义世界。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千百年来炎黄子孙自觉实践与积极建构的结果,也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持续践行的结果。当下,我们要构筑富有时代气息与历史厚重感的共有精神家园,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涵养活动,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方式。唯其如此,才能使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永葆活力、魅力四射。

首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夯实共有精神家园的生成基础。共有精神家园虽然是民族历史记忆的积淀,突出的是自然化育的结果,但是一定时期内组织实施一种系统化的、全民参与的、体现阶段性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尤其重要。事实上,党在不同时期的整风运动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即是较为典型的代表。显然,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教育的各个方面,才能打牢共有精神家园生成的思想基础。

一方面,要重视和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家庭是人生的摇篮,对于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蒙、熏染和固化作用。家庭教育不仅体现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家庭成员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直接教育中,而且还主要体现在家长于无意识中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和待人接物上。因此,要培育共有精神家园,首要工作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处事原则,从而逐渐化育出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家风和家训。

另一方面,要重视和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与家庭教育相比,学校教育的最大优点是能在有限的时空内将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高效地传授给特定的群体,进而加快实现民族化和社会化转变的步伐。因此,为了使学校教育主阵地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务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念渗透进教材的编写过程,落实到课堂的组织实施上;二是务必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组织编写他们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辅导教材和通俗读物;三是务必把学校教育与优秀家训传承、家庭美德教育等有机衔接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四是务必积极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大胆实践,及时总结,善于发现和利用好受教育对象思想意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另外,要重视和强化社会教育这个大课堂和训练场的作用。人的本质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也是在社会中完成的。尽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良好的社会教育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强化或修正人后天的价值取向。因此,要重视不同社会主体的整体功能,积极强化其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社会积极进取、崇德向善、讲信修睦、互敬互爱、明荣知耻的道德氛围。

其次,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的实践活动,打造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根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创造与积累的思想产物,是与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相关的集体记忆的浓缩。它们只有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永葆生机并不断彰显其应有的精神价值。诚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2]165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实践问题,要改变以往那种脱离现实生活的简单说教、被动式灌输的宣传教育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命和生态,达到在实践中养成、在实践中发展的良性状态。

一是要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构筑精神家园过程中的成功范例,也是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更是新时期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建构的主体。当前,我们要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活动主体,结合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与战略重点,不失时机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全民参与的各种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通过诸如“文明城市”“文明家庭”“传承家训、家风”“寻找最美人物”等活动的开展,达到弘扬主流价值观、增强民族认同的目的。

二是要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7],具有很强的普适性、恒久性和可学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和重要载体。雷锋精神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建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以常态化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作为路径,通过不断发现和褒扬活跃于现实生活中的“活雷锋”,形成人人崇尚奉献、务实、进取、节俭的道德风尚。

三是要发掘和传承传统节日的当代价值。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存与发展的民族记忆,自古以来就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构件和主要象征,对于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认同,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这种认同为新时期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当前,不仅要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保护好传统节日习俗,建立完善的节日档案,构建传统节日教育体系,而且还要全方位地开发传统节日在物质、精神、政治等方面的综合功能,提升精神文化的社会效益。

最后,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形式,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媒介网络。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种媒介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每一种媒介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独特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血脉,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和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既要重视各种媒介的显性传播功能,又要重视其隐性传播功能,促使各种媒介宣传教育的功能达到最优化组合。

参考文献:

[1]周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102.

[4]欧阳康.民族精神——精神家园的内核[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5.

[5]万光侠.精神家园——关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3.

[6]刘魁,等.从富强到正义:现代性重建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价值取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86-101.

[7]王易.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N].内蒙古日报,2015-04-27(12).

责任编辑:张超

作者简介:徐俊(1978-),副教授,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信仰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ZDA00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ZD001);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303);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401133C);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61685)。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44(2016)03-0290-05

收稿日期:2016-03-21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猜你喜欢
内在逻辑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