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晴
(渭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高等教育研究】
论素质教育的本质
贺 晴
(渭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素质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在于教育理念的不同。素质教育同特长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
素质教育;“应试教育”;通识教育;特长教育;自我教育
素质教育提出并推行已经30余年,但是效果却并不如人意,出现了一些如“素质教育口号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进行得扎扎实实”等现象。其中缘由,除了一些非教育的因素外,也有对素质教育本身认识不清的因素。本文拟就素质教育的本质做一简要探讨,以求对推进素质教育有所帮助。
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对素质的解释为“事物本来的性质”“素养”“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素质的内涵不是一个固定的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的。素质一词最初是作为心理学和医学的概念来使用的,之后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运用逐渐宽泛起来,几乎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般说来,素质即人所具有的维持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要素。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1]24从该概念看出,素质包含两个组成部分,一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二是通过后天所习得的。素质教育就是培育人的各种素质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概念最早在1987年提出,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柳斌同志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一文中正式提出要推进素质教育。他针对当时许多地方片面追求升学率,在基础教育中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倾向,指出,“基础教育不能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基础教育就其性质而言还是国民教育,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要为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要为提高民族素质服务”。[2]之后,学界开始对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但讨论大多仅限于基础教育。
20世纪90年代,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逐渐意识到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教育被赋予提高国民素质、为各个领域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使命。1994年6月,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标志着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此后,素质教育不仅在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展开,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也受到了重视。1995年,原国家教委提出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遴选了52所高校作为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学校。1998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高等教育全过程。
20世纪末以来,由于信息科技等高科技革命所带动的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给我国带来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由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浪潮所带的知识经济、知识化社会的趋势,已经显示出今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将少依赖于自然资源,而更多地依赖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是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2010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在此期间,素质教育实施的领域更加广泛,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仅涉及考试评价、课程教材、教师队伍等方面的问题,还涉及教育结构、教育体制等宏观方面的问题。[1]22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断地深化,从最初的把素质教育限于学校教育范围,发展到逐渐认识素质教育是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整个教育范围,从把素质教育局限于基础教育阶段,逐渐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伴随着人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入,人们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认识也日益深化。
素质教育提出并推行了30年来,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结果仍然不尽人意。除了最大的外部原因——招生考试制度外,人们对素质教育本身的认识也存在许多误区。笔者认为,要想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本质必须厘清如下三个关系。
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是指那种违反教育科学规律,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应付升学考试和提高升学率为直接目的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倾向。应试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偏重智育,轻视乃至忽视德、体、美等育人功能,导致学生畸形发展,而且在智育上也是只看考试分数,忽视对学生理解力、价值判断力的培养。素质教育就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教育理念,对于素质教育需要澄清一些错误观点。有些人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减少或取消考试;还有一些人认为,既然素质教育是发展各方面素质的,那么学生考试、应试能力,也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所以“应试教育”并不排斥素质教育。
上述观点实际上是对素质教育的错误理解。首先,“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形式。“应试教育”不等同于考试,素质教育也不是要取消考试。考试是对所有教育的一种考核、评价形式,是督促、检查学习状况,测量、检验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都必然有考试这种评价形式,“应试教育”是把应对考试作为目的,素质教育把考试作为手段,使得考试能够充分发挥对教学诊断的功能。其次,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体现了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应试教育”是以考试得分为手段,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作为唯一目的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指导思想是功利主义。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长远发展能力或发展潜力,它认为发展的动力是内在的,强调发展的主体性以及自我教育能力。再次,在教育内容上,“应试教育”以应试、升学为目标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把精力集中在考试命题者的思路和习惯上,不惜一切手段揣摩命题方向和内容,乃至猜测命题。忽略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完整的素质结构为核心设置课程、组织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又倡导学生全面发展,是全面的教育。最后,在教育结果上,“应试教育”只看考试分数,它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知识灌输,忽视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的培养,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创造力受到压抑,出现了一些高分低能现象,导致学生畸形发展;素质教育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倡导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长远的发展。事实上,许多学生在考上大学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失去了强制性的多种考试环境,觉得是无题可做,或无问题可思考,导致长时间失去问题意识,失去了创新能力。正说明了“应试教育”的失败。
2.素质教育与特长教育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人认为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多搞一些课外活动,或搞特长教育。这需要辨析。首先,素质教育不等于搞课外活动。素质教育需要一定的形式来开展,但是反对以形式代替内容的错误倾向。课外活动对于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是必要的,课外活动对于学生了解大自然、了解现实社会以及增进学生之间沟通与协作有重要意义,但开展课外活动有限度,不能因为活动课的增加而影响基本课程的学习。另外搞课外活动仅仅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素质教育唯一形式。无论课堂学习还是课外活动,都要致力于发现并研究学生的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特点,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去有的放矢地研究怎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思想道德以及科学文化素质,让学生真正获得全面发展。其次,素质教育也不等同于特长教育。特长教育是指针对一些学生所具有的天然禀赋优势而施行的某种专门教育,其受教育对象是少数群体。素质教育注重挖掘个体的优势潜能,注意培养学生的特长,但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是撇开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另搞一套特长教育。把素质教育等同于特长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狭隘化的理解。同样认为素质教育什么都应该学,则是对素质教育理解的泛化。素质教育不是样样通,不是面面俱到,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是有重点的,那就是应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另外,对特长教育要有正确理解。即特长教育必须和学生的自主性联系起来,如果特长教育开展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使之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展,逐步形成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对发展个性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如果不顾学生主体的意愿,强制发展“特长”,使特长教育失去了自主性,从而抑制了个性发展,则是事与愿违的。[3]
3.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缘起于19世纪20年代,当时一些欧美学者不满意现代大学的专业教育过于专业化、实用化,导致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倡导通识教育,目的是通过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对不同学科都能够有所认识,以至于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最终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21世纪初,我国的大学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拓展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造就更多有创新潜质的复合型人才,许多大学都开设了“通识课”,由北京大学出版的通识课教材就达56种之多。通识教育通过开设多种可选择的课程,使学生通过多样化的选择,而获得自由的发展。通识教育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理解力以及提高价值判断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专业教育兴起于工业社会的专业乃至行业分工,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才。专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的教育,专业教育给了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的生存能力,而这种生存能力是受教育者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专业教育具有工具性、功利性的一面。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渗透于整个教育系统的各个方面。如果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个方面,素质教育就是贯穿于这两个方面教育的主线和灵魂。[4]首先,就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而言,两者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差别性。通识教育注重拓展受教育者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素质教育也注重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强调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两者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从素质教育的内容来看,素质教育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以及身体心理素质等。通识教育的内涵大约同素质教育中的科学文化教育相一致。而且通识教育一般在高等教育中开设,不涉及基础教育。而素质教育目前已经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普遍开展。其次,素质教育作为在国家层面着力推进的、服务于当前教育方针的教育理念,它还具有工具性的一面,素质教育也需要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所以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具有相通的一面。当前有些人否认高等教育的专业性,简单地以通识教育来取代专业教育,事实上是模糊了高等教育的性质,否定了高等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就目前我国国情而论,就业还是我国的基本民生问题,不可能不顾学生的就业问题,离开国情现状而空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是如果只强调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让学生过早地、过多地专业化,专业教育就会远离教育的本质,学生就可能成为“单向度的人”。[4]特别是在信息社会,各种专业知识分类越来越细化,而且专业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使得受教育者学习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并且要确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所以作为国家教育战略主题的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各种专业之间的贯通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长远发展能力。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由于较为抽象以致人们对它的理解也多有不同,如有人把素质教育理解为一种教育模式,有的把素质教育理解为一种思潮,有的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实施教育方针的具体政策。[5]403所以有必要提出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本质。但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学界探讨得并不很多,有学者曾将“素质教育的本质(或核心)”归结为“创造力”。[6]似乎有些狭隘。结合本文前面的论述,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本质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社会主义政治素养
素质教育作为国家层面推行的一种教育理念,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素质教育必然要服从教育方针。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都有一定的调整,但是“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没有改变。素质教育作为体现国家教育方针的教育理念,必须与教育方针一致。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它包括人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等。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整个教育的育人活动中,德育处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而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方针,就是要保证整体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是要使学生能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忠于职守、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合格公民,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生存能力,是教育的最基本功能。素质教育不是空谈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状况,它也必须面对现实,培养人的基本生存能力。素质教育并不排斥专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相反,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它通过并渗透于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来促进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既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又给人们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首先,越来越复杂的生产过程要求更加高级的熟练技术,所有工作和职业乃至日常生活,技术含量都大大提高。个人要就业谋生,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发展自己的能力。其次,由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分层和流动性,在个人发展前途上,人们已经不再甘心使自身居于社会下层地位,要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渴望获得更好的职业和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由于社会竞争激烈,个人的流动可能性与他的素质和能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所以个人为谋求在社会中的发展前途,需要发展自己。另外,当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个人处于很有强迫性的氛围里,思想和情感也易受到烦扰,要求得精神生活的自主自由,需要发展自己的批判和选择能力。[7]210这些社会变化都给教育带来了挑战,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能够在剧烈复杂变化的环境中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前途的主人。
3.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素质教育不光要使受教育者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它还要培养受教育者自身自由发展的能力,即自我教育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学面对许多新的课题。一方面,科学情报大量涌现,现代知识日益分化与综合,而且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另一方面,学校的教学过程受着教科书的限制,受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随意改变。人们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在未来世界里有更强的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编写的《学会生存》指出,教育不能再限于那种必须吸收的固定内容,而应被视为一种人类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通过吸收各种经验学会如何表现发现他自己,如何和别人交流,如何探索世界,而且学会如何继续不断地——自始至终地——完善他自己。[8]180
现代教育学认为,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只有学会进行自我教育,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自我教育不是对教育者没有要求,而是要求教育者要更加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以及认知习惯,自觉尊重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和意志自由,并自觉地引导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与创造性,帮助他们克服依赖性,认识自己的责任,成为主动学习者。自我教育实际上体现了“教育即生长”原理,西方思想家洛克、卢梭、杜威等都十分推崇“教育即生长”的教育理念。如18世纪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经提出了发现学习原理。他说:“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9]280“要做到:他所要知道的东西不是由于他自己的理解。不要教他这样那样的学问,而要由他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9]217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刘道玉先生用“启”即启迪学生的智慧来概括教师教的境界,而用“悟”即领悟来概括学生学的境界,[10]都喻示了自我教育的一种理想模式。
素质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但是并不意味着,在没有提出素质教育之前,我们没有进行过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一直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方向,只是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有一个由片面到全面、由浅入深的过程而已。当前,推进素质教育面临很多困难,既有人们对素质教育本身的认识问题,也有各种机制体制中的问题,单靠教育界解决不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本文只是通过对素质教育本质阐述,力求澄清一些认识上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深入教育实践过程中去发现素质教育的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才能真正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1] 素质教育调研组.共同的关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 柳斌.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J].课程·教材·教法,1987,(10):1-5.
[3] 赵月.浅析个性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辩证关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7):90-92.
[4] 瞿振元.素质教育: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5,(5):1-6.
[5] 陈志尚.人学原理 [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6] 刘道玉.论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实施途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147-153.
[7] 励雪琴.教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 [法]卢梭.爱弥儿(上)[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0] 刘道玉.教育的境界决定教育的高度[N].光明日报,2015-04-07(14).
【责任编辑 曹 静】
The Essence of Quality Education
HE Qing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China)
Quality education is a new education concept advocated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But the conno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has been developmentally appreciat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est-oriented education and quality education is education concept. Quality education has not only differences but also relations with special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e essence of quality education is cultivating socialist political quality,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adapt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self-development and self-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test-oriented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special education; self-education
G640
A
1009-5128(2016)22-0015-05
2016-07-12
贺晴(1972—),男,陕西户县人,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哲学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教育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