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略昌
(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1306)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师用书中的翻译问题探讨
刘略昌
(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1306)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是当前不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使用的教材,为其配套的教师用书中存在或多或少的翻译问题。这些翻译问题大致分为过载或欠额翻译、平淡无味的标题翻译、冗赘繁琐的翻译、误解语法的翻译等几种类型。之所以出现这些失误主要在于翻译过程中理解和表达出了问题。大学英语教材的编撰者和审稿人应该采取更加严谨的态度,仔细推敲教师用书的各个环节,将其中的翻译错误减少到最低限度。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误译;教师用书
教育部推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全国各大高校纷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高潮。与此同时,相关教材的编写也成为一种时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纷纷推出了《新视野大学英语》、《新世纪大学英语》、《新通用大学英语》、《新时代交互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等与教学改革配套的系列大学英语教材。这些新教材均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编写依据,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1],内容的选择注重时代感、趣味性和实用性,在大学英语教改的探索中起到了筚路蓝缕之功,有效地促进了大学英语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但在日常教学工作当中,却发现这些通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或其教师用书中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翻译问题。这些翻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英语教材的良好形象,而且似乎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报刊杂志上也鲜见专门针对教材当中存在翻译瑕疵的讨论。本文拟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第1册教师用书,以下简称《新视野》)为例,剖析以其为代表的通用大学英语教材中存在的翻译失误及其应对策略。
关于误译,《译学辞典》如是说道,它是“对原著错误的翻译,在思想意义上或在文字上背离了原文。”[2]7这里的误译实际上指的是最基本的翻译失误,也就是译文不“信”,没能做到翻译首先应该追求的忠实。严格来说,不“达”和不“雅”的翻译也应该归为误译的范围,本文所谓的误译就是广义的范畴。具体到《新视野》而言,其中主要存在如下四种翻译失误:
在不甚成功的翻译当中,经常存在“过载翻译”(over-translation) 或“欠额翻译”(undertranslation)的弊病。纽马克(Newmark) 指出:所谓欠额翻译,就是“在译语中,原语信息被译者忽视或打了不应有的折扣,即信息度过少,以致读者得不到理解原文意思的必要信息。”[2]2过载翻译则是“译语的意义容量超过原语的意义容量,即译语的信息度过大,一般为增益不当所致,亦有添油加醋、借题发挥而致。”[2]4《新视野》中同样存在这样的翻译失误:
原文:For example,teenagers want to stay out till all hours of the night,but when it comes to getting up in the morningfor classes,it's a different story.
译文:比如,青少年希望在外呆到很晚,但是当第二天早上要起床上学时,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关于“stay out《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第四版) 解释为“remain out of the house or outdoors (esp after dark)/不回家,呆在户外(尤指天黑后)。Eg:I don't like you stayingout solate(我不喜欢你在外面呆到这么晚)。”[5]1491《英汉大词典》也给出类似的解释,并附有例句:“不在家,外出。She stayed out all night.她彻夜未归。”[6]1835从上述对比我们可以看出,“stayout till all hours ofthe night”几乎就是“stayed out all night”的翻版,而教材却只是翻译为“在外呆到很晚”,而“till all hours of the night”在译文中遭到了不应有的遗弃,这显然属于欠额翻译。让我们再来看看《新视野》中一则属于过载翻译的例子:
原文:I'll never forget the teacher who showed me that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could be fun and rewarding.Were it not for him,I would not be able to speak English as well as I donow.
译文: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位老师,是他告诉我学习外语是有趣的、有价值的。如果没有他,我的英语说得不会像现在这样好。
译文“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位老师,是他告诉我学习外语是有趣的、有价值的”显然是在强调“是他而不是别人”告诉我外语学习的趣味和价值,因此还原为英语的时候应该使用强调句型,对主语he进行强调:I'll never forget the teacher.It is he who showed me that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could be fun and rewarding.采用了这样的逆向推论,我们就会发现原文和译文的信息并不对等,原文的关系分句who showed me只是修饰限定the teacher,并没有刻意强调先行项。所以比较合理的译文应该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位老师,他告诉我学习外语是有趣的、有价值的。如果没有他,我的英语说得不会像现在这样好。
废弃混凝土-水泥土强度特性及固化机理研究………………………… 栗霞,沈兴刚,杜俊,杨叶秀,李丽蓉(3-8)
(二)平淡无味的标题翻译
所谓标题,就是“篇章的‘眼睛’,译者要学会‘画龙点睛’。寥寥几个词凝聚着整个译品的精髓。”[2]125方梦之一语道出了标题翻译的重要性。标题应该言简意赅地概括篇章内容,应该“言简意赅地揭示主题”[7]。许多公认不错的标题翻译通常会采取四字词组的形式,因为四字词组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长期积累的产物,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具有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修辞效果,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例如,电影“Blood and Sand按字面译为“血与沙”,则不如在雪和沙前面分别加上颜色词《碧血黄沙》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这些译名简洁流畅、雅俗共赏,很好地传达了原片(原作) 的思想意境,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8]电影片名的翻译如此,英语文章标题的翻译亦是遵循同样的道理。
《新视野》Unit 3,Section A的标题AGood Heart toLean On译成“可依赖的‘好心’”Unit 2,Section A的标题Deep Concern译为“深深的忧虑”。虽说这两处翻译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思想内容,基本做到了信息对等。但读之却如同白开水,丝毫不具备标题翻译应有的美感,自然也就无法激起读者进一步阅读的欲望。笔者不才,但觉得假如采用“善心可依”、“忧心忡忡”的译名,所起到的效果估计会更好些。
(三)冗赘繁琐的翻译
以汉语为本族语的人和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所以翻译有时需要做些变通处理,不能死板地字字对译。省略就是其中常用的一种翻译技巧。当然,“省略不是删去原文的意思,而是省去那些在译文中不言而喻的字词,或省去那些译出来反嫌累赘或不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词语。”[9]141让我们来看《新视野》Unit1、Section A课文中的一个句子:
原文:The most wonderful result of having learned a foreign language was that I could communicate with manymore people than before.
译文:学习一门外语最令人兴奋的收获是我能与更多的人交流。
冠词是英语所有而汉语没有的词类。英译汉时,一般来说,除了带有明显指示意义的定冠词和含有明显的“一个”或“每一个”意思的不定冠词不能不译外,其他情况一般可以省略不译。上述例句中的“havinglearned a foreign language”显然表示泛指,翻译时完全可以省略,所以译文就成了:学习外语最令人兴奋的收获是我能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
(四)误解语法的翻译
陈宏薇在《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中指出,进行汉英翻译时,译者首先需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这其中又可细分为“‘语法意识’问题,‘惯用法意识’问题和‘连贯意识’问题”[3]12-15。对原文、尤其是原文语法准确的理解是成功翻译的前提。《新视野》Unit 1、Section A的课后翻译练习中出现了如下句子:
原文: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谈是非常有益的体验,从中我们能学到许多东西。
译文:Communicating with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is a very rewarding experience from which we can learn a lot.
这里涉及到关系分句(relative clause)的翻译。关系分句就其与现行项的关系可以分为限制性关系分句和非限制性关系分句。限制性关系分句和它的先行项的所指意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缺少了它,作为先行项的名词(词组)便不能明确表示其所指对象。而“非限制性关系分句和它的先行项之间只有比较松散的联系,它不是先行项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仅仅是对先行项提供一些补充说明。”[4]577。限制性关系分句和非限制性关系分句与先行项的关系一为修饰限定,“不可分割”,一为“补充说明”,少之并不影响先行项的所指意义。从上文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关系分句“from which we can learn a lot”只是对先行项“a very rewarding experience”进一步补充说明,所以译文中最好使用非限制性关系分句,关系分句和先行项之间应有停顿,要用逗号隔开:Communicating with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is a very rewarding experience,from which we can learn a lot.
翻译是个多义词,指向了多个层面。仅就翻译过程而言,它是指“通过原文掌握原作的思想内容,然后选择适当的译语将它表达出来——改变语言外壳,保持思想内容。”这里涉及到两个环节:理解和表达。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理解的结果。但理解正确并不意味着表达必然正确,在表达上译者还有许多具体的方法和技巧需要解决。《新视野》教师用书中出现的上述四种类型的误译基本上就与此两个环节有关,其中,误译类型四主要是理解偏颇所致,误译类型一、二、三则主要是表达火候欠佳造成的后果。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出现误译不可避免,但误译又可“分为无意误译和有意误译两种”,其中“主要由于译者翻译时的疏忽大意、外语功底的不深和对译语国文化缺乏了解造成的”[12]43无意误译需要引起我们的格外注意。在谈到译者素养的要求时,陈宏薇曾说译者需要至少具备三种素养:“深厚的语言功底、广博的文化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3]12《新视野》等目前各大高校通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及其教师用书大都出自国内资深英语教学专家之手,他们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知识自然不是笔者所能望其项背,那么教材中不止一处出现翻译失误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答案显然在于编者和出版社为了追求出书速度导致的责任意识淡薄。鉴于《新视野》等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肯定,那么未来的任务就是对这些为教学提供参考的教师用书做进一步的修订,使之更加完善:
(一)著者悉心修订:教材修订者最好能对教师用书中的文字内容、语言表达、文体风格乃至标点符号等,从局部细节到整体效果进行仔细审校。从《新视野》等大学英语教师用书中翻译出现的失误,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翻译是由于译者在翻译时马虎粗心,或未认真查阅词典和相关资料,凭着想当然率尔操觚造成的。如果译者不放过任何疑点,凡拿不定、没有把握的地方都认真求助工具书或专家内行,就能避免许多不该发生的错误。
(二)用户反馈问题:教材修订小组不妨本着更加开放民主的心态,设置求疵事务室,及时听取广大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教学和学习中在翻译方面遇到的疑惑,进行教师用书修订时对于合理的建议予以认真考虑,让更多关心大学英语教学的人切实参与到教材修订中来。
一百多年前,严复提出的“信达雅”长期以来被我国广大译者视为翻译标准。“信达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衡量译文的标准始于“信”,进而至于“达”,最后臻于“雅”。同样,《新视野》教师用书的翻译也要遵循这三原则:首先做到忠实于原文,其次要译文通达,最后还要给人以美感。
“在中国,大学生习得英语是将其作为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外在语言环境的相对缺乏就使得大学英语课堂就成了学生输入英语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对大学英语课堂无论怎么强调都不算为过。”[10]束定芳也主张,“课本,学生和教师上课之根本也。”[11]165大学英语教学采用的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具有模本示范的效用,在相当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大学英语最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古语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因此,《新视野》教师用书中存在的这些翻译问题不管多么微小,也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新一轮的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修订中,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下,教材修订者应该加大审校力度和责任意识,广泛听取一线教师和广大学生的意见,力争将其中的翻译错误降到最低限度。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第二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5]A.S.Hornb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陆谷孙.英汉大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7]包惠南.文化语境与翻译[M].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8]熊启煦,王春艳.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8).
[9]王治奎主编.大学英汉翻译教程(修订本)[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10]刘略昌,黄斐.被忽视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功能[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6).
[1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2]曾剑平.论有意误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5(3).
Translation Mistakes in the Teacher’s Book of New Horizon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LIU Lve-ch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
New Horizon College English(Reading and Writing)is one of the widely used textbooks in many universities.There are certain translation mistakes in the teacher's book,which covers the following types:the mistranslation resulting from the grammar-misunderstanding,over-translation or under-translation,the boring title-translation and word-to-word translation.The reason lies in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incongruous expressions.College English textbook compilers and examiners should be more restrict in refining details of the teacher's book and try to reduce the translation mistakes to the minimum.
New Horizon College English(Reading and Writing);translation mistakes;teacher's book
H315.9
A
1671-9743(2016)07-0100-03
2016-06-21
刘略昌,1978年生,男,山东潍坊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批评与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