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企产权制度改革

2016-03-16 07:55:08宋欣洋
环球市场 2016年9期
关键词:产权制度政权产权

宋欣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浅谈国企产权制度改革

宋欣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国有企业改革是带有根本性的改革,也是核心的改革,并且贯穿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始终。国企改革的进程,曲折而艰辛。有关国企改革的理论探索和争论也始终未停止过。在国企改革中,产权改革不单重要,且不可规避。它既是一个传统的经济学命题,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企业法人国企改革产权多元化

国企改革最终将方向确立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产权改革的主要方式确立为股份制,这既是国企改革的最优路径,也是基于实践探索做出的最优选择。30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在众多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中,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最为重要的路径,这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

一、国企改革问题研究

国企产权制度由于国企产权制度本身的特点和其它方面的原因,产生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一)企业法人地位模糊

从法律的角度看,企业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社会普遍承认为前提,义务的履行必须以一定形式的强制力来实行约束,这就要求国家对企业作为民事权利主体资格的设定,即建立企业法人制度,明确企业的地位,使其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并形成合理的经营管理权体系。但传统体制下的产权关系形成的企业法人,与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法人相距甚远。主要表现在企业利益不能独立,它是在与国家利益一体化的前提下存在的经济组织,是国家所有权的客体。它自身的权益没有保障,不具备达到经营目标的充分权利手段、行为能力。实际上,传统体制下的企业,只是公有财产的看守人,奉命执行者,是行政隶属关系中的一环,它不具有自主支配企业资产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更像一个行政单位,而不是经济主体。国有企业的产权人不到位、错位、越位的现象比较普遍。国企越位的事件主要发生在对集体企业的严重侵权。

(二)政权与产权双重目标的弊端

政权与产权本身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政治主体结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及结构的相似性,而产权主体由于所处环境和经营方向上的差别,其结构千差万别。其次,政权主体具有单一化的特点,而产权主体在市场经济中,本质上要求多元化和形式多样化。再从权利的实现及转移方式来看,国家行政权按区域传递,有具体的传递对象和程序,产权主体支配财产的运动要根据自身的利益选择其支配使用财产的方式、范围,选择适宜的主体作为联系的对象,自行决定财产的结合方式。

(1)形成政权与产权之间的复杂制约关系:由于产权主体对国家政权主体有依附关系,造成同一财产主体有多个国家机关参与管理,即所谓对产权主体进行管理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2)造成经济系统的封闭倾向:政权与产权的重合,政权组织活动的原则和行为,由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直接成为内生变量。国民经济的运行由政权系统在其内部作用下进行,从而使产权主体的行为符合政权组织的要求在所难免。纯经济系统中的行为主体成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都必须以政权为轴心而展开行动。任何独立的自主行动,都会受到政权的强烈抑制,致使各层次经济系统开放度锐减,形成符合政权需要的带有封闭性的系统,从而影响了经济资源有效利用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3)经济活动依政权分布:在传统体制中,政权系统中子系统可以从自身局部利益出发,追求利益最大化。然而在经济生活中,固有的经济竞争因素外化为包括政权参与在内的行政性竟争,并使经济资源用于达到政治性的目标,结果往往造成资源浪费和配置不合理。

二、国企产权改革措施

(一)加强行政力量推进国企改革

国企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领导、职工思想观念陈旧、各利益相关群体的阻碍,采取政府以行政手段,在一定限度内推进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大股东是国家,代表国家的政府或其授权部门(国资委或经委等)履行大股东的职责,以行政力量进行改革是合理的;政府或其授权部门对改革的大背景比较了解,对国家的政策措施把握的比较准确,对改革的预期收益或者说机会成本有比较准确的衡量;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更容易协调和解决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降低企业改革交易成本,提高效率。

(二)推进产权多元化的发展

为了彻底解决所有者缺位和产权清晰问题,必须引入其他所有制的战略投资者,实现不同所有权的多元投资主体的优势互补和相互制衡。

(1)职工持股:对企业来讲,职工持股是企业筹集货币资本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职工持股,还可以吸收科技人才,稳定员工队伍,调动员工积极性,降低管理的难度,增强企业竞争力。职工持股还有另外的意义,即国企改制中按政策解除劳动关系,需要对员工补偿;职工的养老、医疗保险,也需国家支付。而国家又拿不出钱来补偿和支付。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划出一块有效资产,量化到每个员工头上,以此作为补偿金或社保资金,并转化为职工个人的股份,组织他们盘活资产,积极创业。

(2)管理者持股:MBO 叫停后,国企高管股权和期权激励就成了替代的手段。对连续 3 年以上盈利、国有净资产增值、外部约束强、内部经营管理严格、信息披露真实的企业,可以按净资产增量的一定比例,让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和科技创新者持有期股,三年后如企业效益继续很好,可以兑现。

(3)重新引入国有股份:中国不能全面私有化,必须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民营经济不可能全面替代国有经济。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是在坚持国有经济为主导和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形成的,中国模式和基本经济制度互为前提。“国进民退”是符合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性质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做法。保证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三、结论

只要有着正常的管理,就可以预期这个企业可以在没有政府或其他外力的扶持或保护的情况下,获得市场上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率[1]。在转型经济和发展中国家,即使有了正常的管理,在竞争的市场中也无法获得大家可以接受的预期利润率。一个企业还要提高自己的比较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

宋欣洋(1991-),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在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专业:企业管理,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

[1]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45~50

猜你喜欢
产权制度政权产权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公民与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7:44
祥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党的七大擘画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的蓝图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18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路径分析
试述开明书店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
华中学术(2017年1期)2018-01-03 07:25:08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9
对“小产权”房的认识与思考
太行山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马士英与弘光政权
共有产权房操作难度大
法人(2014年5期)2014-02-27 10: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