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视域下的舆情心理及其正向改善研究

2016-03-16 07:45何召祥
关键词:舆情民众

何召祥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3)



和谐社会建设视域下的舆情心理及其正向改善研究

何召祥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3)

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民众在政府公信力评价、社会阶层利益分配、中国共产党党性认知、社会管理与法治、民生及社会保障、政府执政效能等六个层面存在较为典型的舆情心理上的不和谐。中国共产党在当下的国家治理上,要切实改善民众舆情心理状态,逐渐消除不和谐因素,就应从问题根源出发,着力在五个维度上高效实施改革: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重塑政府法治服务职能;优化党员管理机制,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打破条块分割利益格局,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以重建的思维和魄力破解困局,建立高效的民生保障体系;建立舆情危机反应干预机制,营造正向的舆论氛围,培育健康的国民心态。

和谐社会;舆情心理;社会体制改革;民生保障体系;国民心态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认真总结建国以来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目标。这个新目标与党在建国后提出的前两个阶段性目标相比最大的区别和新意在于“和谐”。和谐社会的内涵极其丰富①李继辉:《胡锦涛和谐法治观探析》,《理论观察》2013年第6期。②李小园:《基于社会融合的内生型和谐社会秩序的建构》,《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③杨丹:《中华传统礼仪与构建和谐社会之关系辨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它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各种社会关系间的协调与健康。社会和谐客观上有一系列衡量标准,和谐程度也有其对应的观测指标④陈黎明、向书坚等:《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及其应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⑤夏升新、曹东星等:《略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6期。。社会和谐状态与社会治理的民众心理感受息息相关,其中最直接也最为典型的反映当属舆情心理状态。舆情心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认知主体的广大民众对作为认知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社会治理能力、社会事件处理方式与结果预期所产生和持有的共性态度取向和情绪表达状态。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广大民众趋向性的舆情心理会引发、强化甚至激化特定时期的社会事件,导致社会稳定问题的出现。舆情心理蕴含着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和道德判断,是广大民众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认知、态度及情绪的集中表达。可以说,民众舆情心理状态是政府执政能力及国家治理效果的“反应器”和“检验台”。因此,研究民众舆情心理及其正向改善措施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解读

(一)“和谐社会”释义

“和谐”由同义词“和”与“谐”组合而成:“和”的本义指唱歌时声音相应,引申义为协调统一、“调和谐合”;“谐,和也”(《尔雅》)。“和谐”最初被用在音律上指乐器和音律的协调相应。古代对乐理与自然和谐的阐释被进一步引申到社会政治领域中,意指各种事物“各安其位、不相凌越、各得其理、相互配合、相互回应”*张之楠:《“和谐”词义考》,《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科学地勾画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胡锦涛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第1版。

社会治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复杂问题,各种事物“各安其位、不相凌越、各得其理”的和谐状态是社会发展的极致境界,也是国家建设的理想。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治理一个稳定发展的民主国家,一定会朝着这一美好的蓝图做不懈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顺应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满足大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理论界》2007年第1期。

(二)和谐社会的舆情心理特征

舆情虽然针对具体的社会事件或问题,但由于民众舆情心理以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为背景,民众日积月累的方方面面的感受和看法会在舆情状态中不同程度地得到反映,使得每个因变事项的处理都会附加更多的社会映射和意蕴。*石本惠、李佳纯:《 思想理论领域舆情态势的变化及其应对策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今天现代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舆情传播提供了迅捷的途径,一条有分量的新闻(信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受众群体接收、评论和转发,其辐射范围和影响力也会迅速扩大和聚集。*周耀明、张慧成:《网络舆情演化模式分析》,《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可以想象:一个政治和社会问题频出的国家(地区)(如中东和西非)肯定会舆情混乱、人心惶惶,在前景模糊、方向迷失的认知状态中,基层民众由于心情愤懑、情绪悲观极易丧失理智出现过激行为,人群中过激行为的蔓延和反复发酵将会演变成群体事件,进而可使社会管理失控,造成剧烈的社会动荡甚至点燃战火。与之相反,和谐社会的广大民众在偶发社会事件面前,由于社会长期的规范治理带来的安定感,特别是对政府治理能力和国家未来充满信心,民众舆情心理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上会表现出四方面的稳定性特征。

1.问题针砭上的辩证性

舆情是国家治理的“晴雨表”,大众舆情心理状态在任何时间点上都反映了民众的内心感受:政权结构是否合理、社会制度配套是否完善、公权使用是否得当、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司法运行是否正常……有社会事件(问题)出现了,社会民众必然会全方位查找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并表达各自的看法。在安定和谐的环境中,社会秩序井然,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和诉求都能通过正常机制得到处理和解决,广大民众安居乐业、心态平稳,偶尔碰到因变事项会以平常心去看待,在问题的针砭与讨论上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会无端扩大事态。这是和谐社会民众思想认识上的一个标志性特征。

2.情绪表达上的克制性

人的情绪伴随认知过程而存在,其基本形式有喜、怒、哀、惧四种。*乔建中:《情绪与动机——情绪心理学家的动机理论》,《南京师大学报》1993年第10期。主体的认识过程和方式决定其情绪表达类型。社会稳定、社会事务的承担和机制运行都遵循规章各安其道,民众心理上的浮躁情绪和不安定因素得到最大程度的抑制和消除,舆情因变事项出现时,民众的情绪表达在思维定势下总会显得温和与克制。

3.行为反应上的理智性

民众出现集体行动往往是为达到某种预期目的,民众大范围的过激行为也多数是为宣泄激昂的情绪,或者表达不满。所以社会上无论出现何种性质的民众聚集行为,其本质都反映了某种(某些)社会关系的“张”和“弛”。社会关系和谐,社会矛盾的化解及时有效,民众过激行为的发生概率就较低。

4.结果预期上的合理性

健全的社会舆情事件应急反应处置机制是政府高效行政的基本条件,也是政府职能有效发挥的必然要求。社会问题(事件)的迅速高效处置,一方面可以锻炼、检验政府的执政能力,树立政府良好的正面形象,提升民众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正本清源、防微杜渐,快速净化和稳定社会舆情环境。民众信任政府、对法治有信心,则民众对因变事项处置结果的预期就具有合理性,不太会出现偏离常态的情形。

二、当前中国社会舆情心理的不和谐层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有目共睹。*李保忠:《共和国6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主要经验》,《理论学刊》2009年第10期。但在新形势下,我们党和政府在自身建设和职能履行上面临许多新问题、新任务*石本慧:《新时期党建问题综述》,《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第6期。*陈志宏、徐玉生:《新时期党建的特质分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兑现期,近年来舆情危机事件在发生方式和频度上呈现出常态化趋势。笔者的课题组自2015年9月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针对目标人群开展了“和谐社会标准及社会不和谐层面表现”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和谐社会建设目标顺应中国社会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体现了国富民强的发展要求,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但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基础有待夯实,国家治理现状问题不少,方方面面的体制改革任重道远,趋向和谐的社会层面有待扩围,社会和谐程度有待提高;社会民众舆情心理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存在多个不和谐的层面,亟待改善。

(一)政府公信力评价层面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履行责任和义务,信守承诺,获得公众理解和信任的能力。政府公权力“以民众的权力(权利)让渡与公众认可作为前提”*[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12页。,要体现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西方哲学家史里斯·博克说“信任……就像空气和水源一样,一旦受损,我们所居住的社会就会土崩瓦解”。政府规范运用公权力其公信力会得到彰显和体现,反之滥用公权力则将导致公信力下降或缺失。“中立性”和“透明性”是公权力具备公信力的前提。近十多年来全国各地方政府公权力的滥用和越位事件不断披露,其中影响较大的典型事件有:2002年“SARS事件”,2003年“广州孙志刚案件”,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2008年“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甘肃陇南事件”、“三鹿奶粉事件”,2009年“湖北石首事件”、“陕西凤翔血铅事件”、上海“钓鱼执法”事件,2011年“武汉徐武事件”,2013年“湖南瓜农事件”,2015年“天津港事件”、“青岛天价虾事件”,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以及各地屡发高发的恶性拆迁事件……政府的角色本应发挥明辨是非、澄清事实、还原真相的职能,但是现实中政府在许多事件上的处理手段和方式却让人失望,地方政府的公信力近年来在不少场合受到民众的质疑和否定。

(二)社会阶层利益分配层面

近三十多年来国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进展缓慢,收入分配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有扩大之势。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指出,2007年公务员加薪均增幅为15%,有些高干在50%以上。公务员工资分别超过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2倍、5倍多,一些高干收入甚至是农民的30倍。*吉林省委党校“收入分配”课题组:《分配领域应改善和理顺的五种分配关系》,《长白学刊》2008年第9期。中国社科院针对社会十大阶层平均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分析显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为82.55,排第1;产业工人为52.45,排第8;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为48.49,排第9;农业劳动者为46.55,排第10。*李春玲:《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状况分析》,《新视野》2002年第3期。在理想收入分配模式中,能力是决定收入分配高低的最关键因素,“人们可以接受由能力而导致的收入差距,但不能接受由权力而导致的收入差距”*张文军:《从苏共教训谈干部阶层在社会利益分配中的定位》,《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3年第1期。。

由于各社会阶层尤其是不同行业企业的社会起点、待遇、机会不平等及“官本位”意识的不当占位,政府在资源配置、政策享受及分配制度的制定上,客观造成收入分配不公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调查显示,在城市居民心目中,在改革中受益最少的群体排在第一位的是工人,排在第二位的是农民。”*孙荣飞:《调查显示务农农民成改革受益最少群体》,《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12月14日。吴敬琏警告说,中国有陷入“权贵资本主义”的危险*吴敬琏:《当前最严重的危险是权贵资本主义》,《财新网》2011年12月22日。。现实中“冠改革之名,行谋私利之实”在有些地方曾渐变成一种制度安排,如人们诟病的社会焦点有“国企改制”、“税负不公”、“行业垄断”、“贫富差距”等等。“不患寡而患不均”(孔子《论语·季氏》),人们对收入分配制度及利益差别扩大化的不满,造成了一般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心理失衡。

(三)中国共产党党性认知层面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为中国的独立、主权完整和国家强盛做出了不朽业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党在向现代化迈进及经济建设主战场上,队伍建设特别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提升问题日显急迫。*马勇进:《加强新时期党员队伍建设的思考》,《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11期。在今天八千七百多万党员队伍中,党内脱离群众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部分党员干部党性意识淡薄、作风漂浮、独断专行、奢靡腐化,与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性要求背道而驰,有些党员干部完全背弃了党性原则,大肆宣扬极度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广大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李贺林:《新时期党员队伍组成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人民论坛》2012年第9期。相关公开数据统计显示,2000年至今,中国内地约有213人次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落马,其中正国级1人、副国级5人。年份上,2000-2012年年均落马8人左右,而十八大后“打虎”声急,先后有百余人落马。中纪委网站2015年01月6日网络文章统计: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2,572个,处理70,870人,给予党政纪处分23,573人……调查显示,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及党的形象在民众思想认知上有被弱化、被污损的倾向。

(四)社会管理及法治层面

社会管理的规范和有序有赖于政府部门的尽职尽责和依法行政。近年来由于相关部门管理失范、越权行政和违法行政,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管理及法治层面的恶性事件呈多发态势。据2005年《社会蓝皮书》统计,1993-2003年间,社会群体事件从1万起突增至6万起,参与人数从73万增至307万,突发事件数量增长了4倍多。1997-2003年的年均增速达25.5%。公安部数据显示“2005年突发性群体事件7万多起”,中科院王二平统计“2007年已经超过8万起”。*李瑜波:《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制度研究》(2010年7月29日),北大法律信息网,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FullText.aspx?ArticleId=55414/ 。近十几年来颇受社会关注的重大社会管理及法治事件有:2006年“北京崔英杰案件”、“重庆拆迁钉子户事件”、“吴英非法集资案”,2007年“太湖水污染事件”,2008年“山西黑砖窑事件”,2009年“上海钓鱼执法案”, 2012年“哈医大杀医案”、“河南光山校园惨案”,2013年“薄熙来案”、“刘志军案”、“温岭杀医案”,2014年“呼格吉勒图案”、“周永康贪腐案”、“21世纪网新闻敲诈案”,2015年“天津港爆炸案”……社会管理及法治秩序在局部领域的失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广大民众对社会安定团结、和谐进步的发展信心,负面影响十分明显。

(五)民生及社会保障层面

民生是社会管理之基、和谐稳定之本。 着力解决民生难题、尽早补齐社会事业短板,既是广大民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但长期以来由于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监管缺位,近年来民生问题事件频发:“抢盐风波”、“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塑化剂事件”、“蛆橘事件”等新奇事件频出;收入分配差距加剧,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异地高考、物价收入增幅、高速公路收费、双轨制、医疗改革等问题此伏彼起。令全民满意的民生及社会事业保障体系远未有效建立,调查发现,社会民众在社会保障层面表现出了太多的担忧和不安全感。

(六)政府执政效能层面

建设一个高效清廉的政府符合广大民众的意愿和利益。现实中民众对政府执政效能状态不够满意,人们诟病的主要问题有: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行政成本居高不下;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思想观念保守陈旧,权利意识较浓,服务意识较弱;一些领导干部工作飘浮,不求实效,热衷做表面文章好大喜功,文过饰非,形式主义现象较为严重;腐化堕落的思想和行为屡禁不止,许多关系广大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近年来,政府效能建设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形象已得到了根本性扭转,但是政府工作人员长期养成的工作惯性改变,特别是服务意识的提升,仍然需要一系列配套制度的持续规范,这不是短时间就能达成目标的。在不少民众的思想中,“政府就等同于特权”,廉政高效、强化服务的政改之路还很漫长,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也都还有待时日。

三、改善当下舆情心理状态的改革工作着力点

舆情心理是对国家和社会治理状态的直接反应。“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有效消除当下中国社会民众舆情心理中的不和谐因素,须从广大民众共同利益诉求和强烈呼声着手,以全局的视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取得实质性成效,这在目前是当务之急。

(一)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强力重塑政府的法治服务性职能

社会体制即社会管理体制,是指在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内社会管理的具体组织、形式、处理和调节公共事务的体系及法律法规的总称。目前我国各级各类政府中仍有不少部门在其职能职责的认知、定位及履行上存在问题,“重管理,轻服务”,“重权力使用,轻责任承担”,“墨守成规、照章办事,不思创新”的官僚作风依然存在,虽然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政风整治收到了明显效果,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形象有所改观,但是政府机构的整体工作效能与服务意识状态与人民群众所期望的还有较大差距。针对群众因普遍关心的社会管理与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而产生的苦闷、不满甚至积怨心理,我们要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重塑的角度来正确认识并加以改变。近五年来学界针对这方面的讨论已比较充分,对问题的暴露也比较彻底,*秦德君:《中国社会体制问题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李晓西:《新形势下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张述存:《适应经济社会转型构建扁平化政府管理体制》,《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第9期。当前要重塑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关键在于我们的政府在大家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解决上能否迅速做出实质性的改革突破。

1.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工作效能,降低社会管理运行成本。地方政府部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人员扎堆,职能边界不清是一个普遍现象。老百姓办事“跑断了腿、转晕了头、摸不着北”是其部门职能划分、职权行使状态的真实写照。优化资源配置,引入企业“大部制”管理模式,整合政府管理职能,精简机构,摒弃僵化的权力思维,强化服务意识和效能建设,让“便利、服务、效率”来切实改变民众对地方政府固化了的特权形象,是当前民众舆情心理改善的一个基础性条件。

2.简政放权,强力消除强权和腐败现象。简政放权就是为社会和民众松绑,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把不该管的事项交给市场和社会;同时破解改革痼疾,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政府自我净化的廉政能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公共权力的行使,都可能涉及社会资源的调配或社会行为的许可,这一过程若缺乏制衡或制约机制,就存在寻租空间;强权与腐败往往相伴相生,强权是权力寻租和腐败滋生的温床。建立高效全覆盖的社会权力运用监督网络,构建民主与法治体系,规范用权行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社会风清气正、舆情健康的前提。

3.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管住政府“闲不住的手”。建国后实行的计划经济让政府管得太多,“手伸得太长”。这种管理模式及其配套政策在今天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中,已真真切切地演变成一种机制障碍。以评价和扬弃的立场,理清政务管理思路,借鉴企业组织模式,创新公共管理载体,推行横向介入机制,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4.规划进程,尽快消除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领域的体制机制短板。

(二)抓好党性建设,优化党员管理机制,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来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且以六十多年执政经验领导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其立党宗旨、组织原则、执政理念和路线方针通过实践检验毫无疑问是正确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党员队伍越来越壮大,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管党治党任务更加艰巨。优化管理机制、拒腐防变,永葆生机与活力,已成为党在新时期队伍建设的新课题。从现状中暴露的问题来看,我们在党建领域需要快速取得成效的工作涉及四个方面。

1.严把入口。严格工作程序和纪律,实施党员发展的民主听证制,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提高党员发展的质量。

2.畅通出口。加强党员分类管理,建立量化考核机制,实施后进党员警示制,规范违纪党员的处置程序,畅通出口,及时清理不合格党员,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3.增强活力。切实扩大党内民主,丰富党内政治生活内容,激发党员政治热情,调动党员参与党务及为党建工作建言献策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

4.灵活机制。党务工作重点要从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转向党员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大政方针及形势任务的教育管理上来,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以增强党性观念,促进组织合力。

(三)打破条块分割的利益格局,理顺社会关系,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

条块分割是指在一定的行业或地区范围内,以合法的行政性架构为基础,借助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通过限制稀缺性资源流出或有竞争力商品流入的方式,达到保护本行业本地区利益的袒护性行为。*张治栋、虞爱华:《我国条块分割成因及治理分析》,《岭南学刊》2006年第1期。条块分割的本质在于行政垄断。它造成了行业或地区间巨大的利益分配差距,是社会不公和民愤民怨产生的主要根源。我国土地、能源、财税、金融、邮政、电信、电力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众多领域都存在条块分割和行政垄断现象,行业之间、体制内外的社会资源管理及利益分配差异悬殊,其中价格、收费、土地供应及养老金的双轨制表现得最为突出。

理顺国家与政府、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及行业与社会间的关系,合理分配事权与财权,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已经成为事关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1.运用制度重建的智慧和思维打破各种社会利益壁垒,破除既得利益群体抵制变革的保守思维,积极营造社会公平健康发展的改革氛围;2.开放政府行政性垄断领域,引进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彻底消除有违市场经济运行法则的条块分割现象;3.理顺各种利益关系,优化初次分配制度,以市场的办法解决市场的问题,消除政府违规干预市场的行政性垄断及与民争利行为。

(四)摒弃改良思想,以重建的思维和魄力破解困局,建立高效的民生保障体系

民生是立国之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业》),“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左传·庄公三十三年》),古代先贤都把改善民生视为经世治国的最高境界。*兰永海:《从历史大视野领悟民生内涵》,《中国投资》2008年第12期。据联合国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中国人类发展指数HDI从1975年0.530上升到2008年0.793,全球排名从第105位上升到第81位,成为发展中国家该指数提高较快的国家。*胡建兰:《中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10期。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国内条块分割现象长期存在,以及在制度构建上缺乏全国“一盘棋”式的顶层设计,中国民生事业发展仍然瓶颈重重、问题多多。我们在居民就业、子女教育、收入分配、社保养老、环境生态等众多领域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民众的意见很大。虽然政府部门相关方面的工作效果一直都处于改善和累积过程中,但由于这些工作多限于做局部领域的现状改良,目标制定和环节安排缺乏前瞻性和大视野,显著的社会成效难以显现。

民生是国家治理的头等大事。从根源上来看,要真正改变现状,目前政府的工作思路要切实做好两方面的认识转变:一是明确责任担当,要有攻坚克难的决心,不推诿拖延,不将“历史问题”遗留给后来人,要从国家长治久安的基业角度来认识和推进民生事业;二是要从问题存在的症结入手,摒弃局部改良思想,制定“全国一盘棋”的全局性工作目标,以重建的思维和魄力来破解困局,建设大民生工程。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面对多么复杂和尖锐的问题,中国社会从来都不缺少解决问题的头脑和智慧,但统治阶级却经常缺乏问题正确解决的立场、魄力与胆识。所以,在民生保障体系的有效构建上,政府管理思想改造应该领先。

(五)建立舆情危机反应干预机制,营造正向的舆论氛围,培育健康的国民心态

社会舆论环境和氛围对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言行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一个时期社会主流的舆论倾向会左右甚至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积极的舆论教人向善,消极的舆论让人生恶。在大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全力改善民生的进程中,我们一方面要真抓实干做好各项工作的改革推进,让民众看到成果和希望;另一方面要营造正向的舆论氛围,寻求民众的参与和支持,引导大众形成正确的价值和道德判断标准,培育健康的国民心态。为此,我们要做好三方面的舆论导向工作:1.针对舆情关注的重点领域,及时公开政府管理及社会运行信息,提高社会管理与决策过程的透明度,提倡社会监督和言论自由,铲除民众怀疑猜忌心理产生的土壤;2.直面问题,提倡争鸣,扶正祛邪,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及时发布事实真相以澄清谣传、攻破谣言,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和媒体的教育与引导功能,培育健康理性的社会舆论环境;3.建立迅捷有效的舆情危机反应干预机制,积极应对随时出现的舆情问题,同时以文化传承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载体,加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国民心态。

综上所述,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衡量的维度也很多。社会和谐与否,民众的舆情心理状态会最真实最全面地予以反映。在现实中,要实现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从民众当前舆情心理中不和谐的层面着手,查找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从全局的视角做好规划并实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工程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责任编辑:李莉)

A Study of Public Opinion Psychology and Its Positive Improv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HE Zhao-xiang

(SchoolofPublicAdministration,WuhuInstituteofTechnology,Wuhu241003,China)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public opinion psychology is not harmonious in six aspects:government credibility evaluation, social stratum profit distribution, cogni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spirit, social management and the rule of law, people’s livelihood and social security, and government ruling efficiency. In the current national governance, for improv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public opinion effectively and eliminating disharmonious factor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ust reform in five dimensions: namely, accelerating reforms in the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reinventing government rule of law service functions, optimizing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Party members and maintaining the Party’s advanced nature and purity, breaking the fragmentation pattern of interests and establishing a fair distribution system, reconstructing the thinking and courage to break the dilemma and setting up the efficient livelihood security system, and building the public opinion crisis response and intervention so as to create a positive to public opinion atmosphere and cultivate a healthy national mentality.

Harmonious society; public opinion psychological; social reform; livelihood; national mentality

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和谐社会建设视域下的舆情心理及其正向改善研究”(项目编号:SK2014A430)

2016-03-11

何召祥(1967-),男,安徽怀宁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管理学。

C913

A

1674-5310(2016)-08-0106-08

猜你喜欢
舆情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政府帮民众排解孤独感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舆情
舆情
舆情
宋维:重新取得民众的信任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