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晶(甘肃省甘南州人民医院儿科,甘肃 甘南 747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陈明晶
(甘肃省甘南州人民医院儿科,甘肃甘南747000)
摘要:甘南州地处少数民族高原地区,农牧民群众比例大,新生儿出生后由于保暖措施不当,因此,新生儿寒冷综合征较为常见.根据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方法,总结和摸索经验。搜集甘南州人民医院2013 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患儿的情况,将76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西医常规的基础上同时配合有效中药外敷治疗,病情观察复温及硬肿消退情况。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硬肿消失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
关键词:新生儿;寒冷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亦称新生儿硬肿症)是由寒冷、早产、窒息、缺氧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低体温和皮肤硬肿,重症可并发休克、DIC、急性肾衰竭、肺出血等,是新生儿危重症之一[1]。临床西医多采用复温等方法治疗此病。本病在中医属“瘀症”范畴,因此采用中医活血化瘀等中药外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有利于本病的痊愈。近年来本院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7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硬肿程度依据《儿科学》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分度标准[2]:治疗组38例,男21例,女17例;硬肿面积<50%的轻、中度22例,硬肿面积>50%的重度12例;仅由寒冷所致患儿2例,合并其他疾病者:新生儿肺炎2例。对照组38例,男23例,女15例;生后~6 d 34例,≥7 d 4例;硬肿程度:硬肿面积<50%的轻、中度25例,硬肿面积>50%的重度9例;仅由寒冷所致患儿3例,合并其他疾病者:新生儿肺炎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因、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保暖复温
对照组将暖箱温度调至高于患儿体温1~2℃,即以高于体温1℃的暖箱温度开始复温。复温不能太快,因新生儿的机体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如体表温度上升过快,外周血管迅速扩张,有效血循环量锐减,易诱发DIC和肺出血。但如果复温太缓慢,会延误低体温的恢复,对患儿造成进一步的损害。温箱的温度应以婴儿的体温来调节,体温以36~37℃为宜,湿度以50%~60%为宜。要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每小时监测一次患儿的肛温和腋温,当箱温≤34℃时,每小时提高箱温1℃(不超过34℃)进行复温,于12~24 h内恢复正常体温[3]。
1.2局部按摩
根据硬肿程度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4ml、维生素E 0.1 g、654-2 10mg、凡士林200 g。配制方法:将上述药物混合,加入热熔的凡士林调成软膏,软膏涂于硬肿部位按摩5~10min后用保鲜膜包裹,2~3次/d。
1.3中药外敷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本院自制中药方剂:当归15 g、红花15 g、赤芍15 g、丁香9 g、肉桂6 g、乳香6 g、凡士林500 g~1000 g。配制方法:将上中药共研为细末,加入热熔的凡士林调成软膏,软膏涂于硬肿部位,与此同时把患儿放在远红外线辐射台上,调控温度至维持皮肤温度36~37℃,对患处皮肤实施按摩。具体方法以拇、食、中三指指腹轻柔按摩患处5~10 min,按环形在患儿肢体上按摩至其皮肤微红为止,2次/d。按摩过程中力度把握适中,不能损伤患儿的娇嫩皮肤。最后,把患儿放回到温度调好的保温箱中,在远红外线照射下对患处皮肤按摩15 min,按摩时间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不超过30 min。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意识的变化,每1~2h监测体温1次,评估体温恢复情况,并供给充足的热量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体温。新生儿寒冷损伤后的体温恢复必须有氧的合理供应,这样才能促进体温恢复和硬肿消退。根据病情一天供氧2~4次,每次1~2 h,确定氧浓度为23%~25%。通过供氧减少机体热的消耗,等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或硬肿完全消退时再停止供氧。能吸吮者尽量母乳喂养,不能吸吮者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喂养困难者可给予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输液均采用留置针输液和静脉微量泵控制液速和液量,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加以调整,以小时为单位记录输入速度及输入量,避免因输液速度过快引起心力衰竭和肺出血[4-5],注意皮肤硬肿程度、颜色、温度和吸吮能力。若体温趋于正常,皮肤转暖,硬肿面积逐渐缩小,面色转红润,能吸吮,说明病情好转,应加强营养供给。如果体温不升、反应差或嗜睡、不吸吮、脉细弱、呼吸浅、皮肤湿冷,硬肿发花,则患儿病情处于危重。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治愈:硬肿3-5d消失,体温正常,反应好,哭声洪亮,哺乳佳,面色红润,皮肤温暖。好转:硬肿面积6~8d缩小或消退,体温上升但未稳定(在35~36℃之间波动),吃奶,反应尚佳,面色转红润,皮肤转暖。无效:硬肿面积7d后方减退或持续半月不退,吃奶、反应欠佳,体温正常为无效。
治疗组38例,显效31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5%,无效2例,其中并发肺出血死亡1例;对照组38例中,显效18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78%,无效8例,其中并发肺出血死亡1例,严重感染3例,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有明显的差异。治疗组复温时间最短为5h,最长为12h,平均7h,对照组复温时间最短为24h,最长为72h,平均45h。治疗组硬肿消退的时间最短为1d,最长为4d,平均3d,对照组复温时间最短为5d,最长为8d,平均6d。治疗组住院时间最短为4d,最长为7d,平均5d。对照组住院时间最短为6d,最长为14d,平均12d。两组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硬肿消失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由多种因素引起,病死率很高,普遍认为与寒冷、感染、早产、低体重、窒息有关,并发症是其主要威胁。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及体温调节功能不全,导致机体产热过程障碍,而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较薄,血管丰富,易于散热,使产热-散热不平衡。西医治疗方面主要在复温、保暖、供氧、供能、改善微循环、控制感染等。中医治疗是在此基础上加之采用活血化瘀等中药外敷及皮肤按摩可促进硬肿的消失。另外利用红外线对人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穿透力,采用红外线辐射人体提高新生儿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温度[6-7]。
通过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较单纯的西医治疗疗效显著,且病情恢复快,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硬肿消失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7.
[2]王幕逖.儿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7.
[3]张全德.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44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5(32):78-79.
[4]尹洁.抚触配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J]中国实用医药,2010,33(10):156-157.
[5]陈崨.微量肝素皮下注射联合维生素E外用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J].实用临床医学,2010,35(10):49-50.
[6]杜森,朱进松.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SCT诊断[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25(17):101-102.
[7]梁文英.新生儿顽固性持续性低血糖的病因诊断及文献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0,19(10):18-19.
中图分类号:R47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