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

2016-03-16 07:21冯家红
文化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贡院科举南京

冯家红

(江南贡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文化与教育】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

冯家红

(江南贡院,江苏 南京 210093)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以江南贡院遗址为基础,打造一所专业收集、保护、收藏科举档案、文物、标本的研究机构及致力于发掘、继承科举传统的重要基地。科举博物馆通过举办多种陈列展览,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加强素质教育力度,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教育服务功能。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社会教育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世界有名的文化大国,更是文化强国。如今,文化对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作用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文化软实力”一词,他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此背景下,南京市启动了“十大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工程”,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名列其中。作为科举文化承载地,江南贡院肩负着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任。在江南贡院遗址上建设科举博物馆,将成为中国科举制度研究中心、科举文物保护中心、科举文化展示中心,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

一、科举博物馆的定位

(一)城市文化的彰显者

从博物馆的定义我们可以得知,博物馆是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历史、文化、文明的浓缩体。建造博物馆,不仅要展示文物、史料等展陈内容,重点是展陈背后的精神内涵、文化内核,再现一座城市的历史风貌,打造一张新时期的城市文化名片。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的建立,就是这一主旨的具体展现。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以江南贡院遗址为基础,坐落于庙、市、街、景“四位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南京市文化客厅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内,左邻孔庙(大成殿)、学宫,右邻千年古渡(桃叶渡),南傍“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秦淮河。作为南京市最新打造的文化项目,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不仅将重现历史上江南贡院的建筑体量,加强江南贡院的历史文化保护,打造一所专业收集、保护、收藏科举档案、文物、标本的研究机构,以及致力于发掘、继承科举传统的重要基地,还将运用声、光、电等多重高科技手段,以更加广泛多样的形式,通过《南都繁绘图》《康熙南巡图》《儒林外史》等历史名卷,对外展示南京地区独有的儒学、民俗、建筑、饮食和戏曲等文化传统,突显南京“天下文枢”的历史地位,彰显南京在当代文化遗产上的保护与传承。这一切都将成为南京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力支撑,而中国科举博物馆也将一跃成为古都南京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二)社会文明的领航者

中华实业家张謇曾明确提出,办好教育,必须办好博物馆,把博物馆看作是利用实物进行普及大众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当代社会,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政策引导下,国民对传统文化、美德的认知、坚守,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挑战,博物馆有义务挺身而出,发扬、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德,做社会文明的领航者、风向标,而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更是责无旁贷。

一座中国科举博物馆,就相当于一部中国科举制度史,更是一部中国文明发展史。中国科举博物馆内,不仅展陈了科举制度、历史等相关文物,介绍与科举制度发展息息相关的帝王、臣子及考生,还将展示科举相关的民俗民风、道德典范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通过介绍古代学子自幼便熟读儒家经典,苦练诗词歌赋,体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尚文”传统;通过贫苦学子在考取功名后,回乡奉养父母,展现儒家“孝道”传统;通过展示科举文物上常见的莲花图案,展现科举时代民众对“廉政”的向往与期待;通过展示林则徐等考官在江南贡院执政期间的公正不阿,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深刻内涵。类似的例子很多,我们还将深入挖掘,引导市民、国民走向文明。

(三)学校教育的辅助者

众所周知,现代人类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学校教育是通过以教科书为依据、以教员为主导、以学生为对象的教学实践活动实现的。博物馆教育则是以物为传授知识的核心,以物为内涵、外延,以对物的认识和接触,诱发观众的感想和思考,达到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更侧重知识的灌输,是将连贯性的知识内容“点对点”“一对多”地提供给学生,是人类的主食;博物馆知识的内容以专题性、片段性为主,教育形式更加宽泛,受教对象更加广泛,可以视作人类的营养品。作为补充大众科举知识的“营养品”,中国科举博物馆有义务做好这项配合学校教育的辅助性教育工作。

科举制度建于隋朝,废于清末,中国科举博物馆的展陈内容也始于隋、终于清,并延伸至现当代的官员选拔及高考制度。从隋朝到当代,中国科举博物馆所涉及的一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完全与大中小学生的历史课程接轨,并将有效拓展课堂的历史课程内容,以生动的科举人物、事例、故事等内容,让枯燥死板的课本知识成为有血有肉的真人真事,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认知,帮助学生接受古代文化中的优良传统。而对于成年人,中国科举博物馆则是起到“重启”课堂记忆的作用,唤起成年人对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视,教育他们重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带动身边人走进博物馆,自觉接受历史文化的“再熏陶”。

二、社会教育措施

(一)举办各类陈列展览

举办各类陈列展览,提供多元文化产品。对广大观众而言,好的展览首先是让参观者能懂,其次才是好看,再者印象深刻。而教育活动的开展,即是帮助绝大数非专业观众看懂展览,从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留下念想。从国际博物馆的发展趋势看,各馆大体经历了“重物”到“重展”再到“重教”几个阶段。这就要求科举博物馆在办好自身展览的同时,还应举办各种形式陈列展览,发挥更多教育功能。对此,我们需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展品的作用和价值。如不设玻璃展览,使观众与展品零距离接触;与全国各地的贡院或科举类博物馆合作,举办全国贡院历史展、状元之乡展、古代考物用具展、中国科举匾额展等临展。这不仅有利于加强馆际交流,还能向观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科举文化展品。

(二)开展多样文化活动

博物馆积极开展多样文化活动,提供多元文化服务。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对象。针对这一情况,科举博物馆要打破“学生不爱来,来了不爱听”的窘况,从青年学子关心的话题出发,通过详实的展览内容及多样的文化活动,讲述“中国科举制度从哪里来”“科举如何走完1300年的历史”“古代状元是怎样炼成的”等问题,加深学生对科举的感性认识。博物馆还要与当地的学校、社区加强沟通和交流,组建联合教学点、小讲堂等,帮助学生、居民能更直观、深刻地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通过展出历史文物、民间生活实物、传统文化、工艺品等,并派出专业的讲解员进学校、下社区,为学生、居民讲述科举历史文化、名人故事,有助于大众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三)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在“互联网+”时代,科举博物馆要“秀”好传统文化、“秀”好高科技术,适应博物馆资源数字化开发与共享利用的新常态,创建网上课堂,讲好中国故事,让文物活起来,借助新举媒体加大加快博物馆的传播与服务,方便公众走进博物馆,喜欢博物馆。未来,无论是电脑、平板、手机,博物馆的网上平台将无处不在,公众随时随地可以点击了解博物馆展陈详情,听取展陈讲解,获取展览资讯。

(四)帮助观众变身讲解员

博物馆发挥教育作用,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一方面,要聚焦重视馆内的人才培养,做好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分配激励等环节;另一方面,可以和学校、社区、企业等联合开展“编外讲解员”的选拔活动,从学生、居民、员工中选拔对科举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员,鼓励他们利用节假日时间担任见习讲解员,通过实地工作体验,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激励他们传承中华民族的先进文明和精神财富,为博物馆储备人才。博物馆还可以进社区招募退休教师或文化工作者,担任科举博物馆教育工作的志愿者,融入科举文化普及活动。另外,博物馆可通过会员制、俱乐部、论坛等多种形式,使这些人成为博物馆的长期游客。

三、结语

爱默生曾说:“拥有活力的灵魂是最有价值的”。对博物馆而言,只有直触观众灵魂深处的展陈,才是最有价值的。科举博物馆全员将努力奋斗,让科举博物馆真正成为学校以外的第二课堂、传递正能量的大众讲堂、传播传统文化的神圣殿堂。

【责任编辑:刘亚男】

2015-11-05

冯家红(1975-),女,江苏南京人,中级,主要从事博物馆研究。

G266

A

1673-7725(2016)02-0097-03

猜你喜欢
贡院科举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明代乡会试贡院研究述评
江南贡院
南京江南贡院的“三门”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南京·九间堂
唐代科举的投卷与荐举之风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宋代科举冒贯管窥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