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架上绘画的当代语境研究与审美

2016-03-16 07:00
关键词:传统绘画审美研究

洪 浩

(湖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中国传统架上绘画的当代语境研究与审美

洪浩

(湖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湖北 黄石435002)

〔摘要〕中国传统架上绘画主要指中国油画的架上绘画。中国油画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中国架上绘画正处于一个复杂变化的阶段,民族化与全球化,西方化与中国化,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不断斗争与融合,在此时期当代的中国架上绘画将何去何从是值得我们艺术家们认真思考的。为此,本文决定从国内外架上绘画的现状、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观点和创新点等方面加以阐述中国传统架上绘画的当代语境研究与审美,从而探索、营造更加宽松、宽泛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传统绘画;当代语境;研究;审美

传统的架上绘画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必须吸取现代艺术中观念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的新型艺术养分,不断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中借鉴宝贵的观念,对中国当代油画不断的调整和革新,在这个多元文化艺术时代,中国当代油画处于全球化语境下,在学习西方的艺术精神和表现技法的同时,要求中国优秀的当代油画家在传统与现代、全球化与地域文化的交流中创造出更具有时代性、观念性优秀的艺术作品。架上绘画要以开放的姿态创作具有时代感、社会内涵、符合人类文化艺术的作品,需要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对社会现实和对艺术现状的思考,要勇于实践和探索去营造更加宽松、宽泛的生存空间。为此,本文决定在以下几方面中寻找新的创新点。

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研究意义

现代运动兴起之后,绘画观念大大拓展,人们不再囿于模仿现实和技巧的高低,不再囿于固有的美的标准,而在绘画观念、表现手段、绘画语言等各个领域中探索创新。就国外在当代语境探索方面来看,西方现代绘画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更强调非理性的、情感的、直觉的因素。他们强调感官知觉,强调印象和顿悟,突出心理体验,突出艺术家的直觉,否定理性主宰一切。在审美观点上也发生了变化,认为艺术最有价值的东西不在于技巧和内容,而在于不断地发现和创新。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强调艺术的纯粹性及绘画语言自身的价值,他们排斥功利性,对绘画语言的描述性和再现性因素也不以为然。认为最重要的是组织画面结构,表达内在情感,营造种神秘梦境,形成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艺术局面。德国艺术家博依斯曾说过“杜尚之后的艺术都是观念艺术”。几乎在同一时期是现代诸流派盛行的时期,如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其中的代表人有马列维奇、蒙德里安、马克斯·恩斯特、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安塞姆·基佛、杰克逊·波洛克等人,他们都在当代艺术表现中有过突出贡献,其思想观念前卫活跃,有极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中国在架上绘画的当代语境艺术研究中,随着中国油画民族化回归的再次提起而备受关注,但对其深入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亟待进行系统研究。从过去的历史不难发现,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开放的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使世界文化也走向了一体化。机遇与挑战并存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谋求更大的发展,成为艺术领域研究重要的课题。近年来,中国艺术家从事现代艺术创作比较活跃,比如谷文达、徐冰等人对文字的应用和解释,蔡国强对中国观念的个人诠释,或黄永砯、吴山专等的创作,都具备很强烈的个人立场。他们有个性的中国风格,把当代艺术的探索性和东方韵味融合,因而得到了西方艺术界的青睐。“例如蔡国强在纽约创作的装置作品《草船借箭》,他在台湾设计的引爆美术馆项目,既有西方当代艺术的强烈试验性和视觉上的震撼力,也隐约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的热闹、喧嚣感、是民族的,也是国际的。又如吴山专的作品《想念毛竹》、黄永砯的《人蛇计划》、徐冰的《你贵姓》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的探索”[1]。居住在日本的方振宁的作品《东方之星》采用中国传统形式在现代西式建筑里做大装置,也具有类似的趋向;而目前在法国居住的严培明则走表现主义的方向,回复绘画性;“在美国的张健君的作品《太极?迪斯科》、《20世纪之聚会》、《和平使者》等等,其特征也是国际主义的多于民族主义的。”[2]为此我们不难看出艺术审美的多元性与活跃性,传统的架上绘画已根本无法满足人们对审美的要求,这是艺术发展的需要,是审美的需要。

目前的中国架上绘画正处于一个复杂变化的阶段:民族化与全球化,西方化与中国化,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不断斗争与融合,在此时期当代的中国架上绘画将何去何从?由于语境的复杂多变导致的自身意义的多元,使架上绘画由过去的单一意义向多元复合意义发展。比如图像学的运用就如同给单一架上绘画打了一针强针剂,包括摄影、摄像、数码处理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各种媒体的出现和发展,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化已经使得意识丧失了原有的精神面貌,所以中国对架上绘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国的架上绘画不会消失,并且随着新内容新思想的注入,架上绘画在中国还可以获得新生,关键是如何在传承中谋求创新才是我们认真思考的主要因素。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认清中国当代艺术和艺术家的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当代艺术回归本土化的意义是摆脱中国当代艺术对西方艺术的模仿照搬,使中国当代艺术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创造“中国化”的作品,使其具有独立的艺术面貌,拥有国际艺术界独立的位置。

二、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1. 当代艺术的本土化思维

中国当代艺术回归本土文化的意义是:摆脱中国当代艺术对西方艺术的模仿和照搬,使中国当代艺术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创造“中国性”的作品,使其具有独立的艺术面貌并在国际艺术界拥有独立的位置,为艺术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针对传统架上绘画的当代语境研究,绝非全盘否定传统架上绘画的艺术性与审美观,而是吸纳与包容的态度接纳新观念,也包括后现代和当代的美学理念与审美。不同地域的文化或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多元化面前是没有限定的。可以相互借鉴和融入的,包容是作为全球化的时代应具备的态度。只要想表达的观念中需要哪一类物质来实现,就选择它,无论是现代的还是古典的,也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国际的。只有在宽松的、包容的架构中才能最大限度的拓展艺术和审美的空间,才能不但创新呈现新的活力。“在我们研究西方后现代主义时不难发现后现代主义在其特点中集中体现了它的折中主义的理念,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 与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不谋而和,体现了一种思维的开放性与吸纳性。”[3]因此我们对于信息的采集、编组、整合以及重新赋予信息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吸收和综合运用任何文化体系中的样式、风格、色彩、材料等,亦可以吸纳现代主义的内容与形式,亦可以包括科技领域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在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为当代艺术扩展空间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要事,随着信息化的来临和深化促使世界在不断缩小,形成了地球村的概念,这也让我们当代的艺术家在思考原有的知识领域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际之间的文化界限应该被消除,使其变得更方便。实际来说大大扩大了当代艺术的发展空间,使其更加自由。我们不要将狭隘的民族主义来判断自身的艺术创作中的物质来源,应是实现想要的观念,进而寻找“大我”的境界。

2.高科技媒介的介入

电脑、扫描仪、摄像机和网络等手段在“图像时代”里,架上绘画艺术家们承担起原来图像处理工作人员的责任:他们在获取第一手材料后进行后期工作。架上绘画艺术家的具体做法是:虚拟一些超现实的场景加以拍摄。比如油画家石冲作画的过程之复杂之漫长亦近匪夷所思。学院派折服他写实的深厚功底,文化阶层对其作品所透露的精神虐杀深有同感,学术界对其作画过程体现出技术“残酷性”的揭示击掌祝贺。他的作品《舞台》更是先聘用模特,然后对其进行化妆并摆设造型,最后让助手拍摄制成最后的图像。按照画家本人的说法:“我试图在不离开架上绘画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输入装置、行为艺术的创作过程和观念形态,从而创造出‘非自然模本’”。并通过装置和行为艺术的照片进行最后架上实践活动。还有些架上绘画艺术家把图像输入电脑加以技术化处理,而进行再次制作。因此架上绘画艺术家基本不对生活中的摹本进行直接写生,而是接受新媒体艺术的影响。因此,他们作品中的造型语言,表现手法和组合方式也呈现出全新的趋势。

3.架上绘画的改良形式——综合材料

传统的技法手段无法记录纷繁复杂的世界,单一的观念形式也无法表现崭新的时代。材料作为架上绘画语言的物质媒介,也要与时俱进。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发展。“雕塑家罗丹说: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中发表出美来。发现和选择绘画语言的表达材料是艺术家修养高低的重要表现。”[4]优秀的艺术家善于将寻常的一种材料转换为表达内在的精神语言,将材料和表现内容有机的组合,形成材料本身的表现力。材料肌理的偶然性、随机性,抽象性和象征性,可以让审美主体产生联想,也给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相当的空间。在综合材料绘画的观念拓展上,艺术家的思维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创造性特征,艺术家可以不局限传统的绘画材料,用从未使用过的材料进行创作。这样或许出现以往不常见的视觉效果,这种效果往往能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因素。而这种不经意间产生的随机效果,可以激起艺术家强烈的探索欲望,也就大大增进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

因此,艺术家要有锤炼出适合自身创作表现的精神,创造性的运用综合材料,扩展材料品质的表现力,转化艺术思维方式,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挖掘艺术表现的潜能。

三.主要观点和创新点

架上绘画要以开放的姿态创作具有时代感、社会内涵、符合人类文化艺术的作品。在新的世纪没有任何艺术形式和手段被认为是不合理的,亦或是合理的,重要的是艺术家在什么样的观念和立场下从事他的艺术实践。“中国当代架上绘画的当代性语境下的突破需要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对社会现实和对艺术现状的思考,要勇于实践和探索去营造更加宽松、宽泛的生存空间。”[5]为此,一方面立足本土化的审美观。主张用意象审美作为审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避具象性与抽象性审美观念。同时多运用平面式、装饰式、夸张变形式,回避立体式、自然写实式和镜视照相式。二方面高科技媒体技术介。将相关图片资料纳入计算机设计,进行二次创作后再进行架上绘制。三方面综合材料制作。使作品与往常呈现有较大区别的视觉冲击力效果。四方面选材的另类性。把眼光聚焦在人们不常见和比较陌生的地域或素材上,甚至目光可放到太空,去挖掘宇宙空间的新领域新视觉变化。宇宙空间变化奇观独特,同时又是地球人比较陌生的领域,从审美的角度看既壮观又奇特,有极大的艺术申展空间和魅力所在,是艺术家追求和表现的最佳处女地,也是艺术家能够发挥的最大空间艺术领域。总之打破常规,去大胆探索新领域、新概念和新手法才会产生视觉艺术,与时俱进呈现当代语境中的审美来。

总之,中国传统架上绘画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传到中国已走过了百年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与冲突,也经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审美心理的整合。发展至今,中国油画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中国架上绘画正处于一个复杂变化的阶段,民族化与全球化,西方化与中国化,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不断斗争与融合,在此时期当代的中国架上绘画将何去何从是值得我们艺术家们认真思考的。现代的架上绘画由于语境的复杂多变导致的自身意义的多元,使架上绘画由过去的单一意义向多元复杂意义发展仿佛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为此,需要架上艺术家在传统与现代、全球化与地域文化中去对艺术现状的思考与把握,要勇于实践和探索去营造更加宽松、宽泛的生存空间和寻找新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1]孙美兰.东方意象——欧洋油画探索之路[J].美术研究,2000.

[2]陈丹青.关于当代艺术与油画的对话[J] 美术学报,2001(2).

[3]郭菲.架上绘画:从观念到形式的思考[J] .文艺研究,2005(5).

[4]蔡广斌.综合绘画材料表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5]何桂彦.1993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当代艺术的转向[J] .上海文化,2009(5).

(责任编辑:胡光波)

doi:10.3969/j.issn.1009-4733.2016.02.011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4733(2016)02- 0052- 03

[作者简介]洪浩,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收稿日期]2015—10—17

猜你喜欢
传统绘画审美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小议中国油画的本土化
论孔子美学对传统绘画的影响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