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路径研究*

2016-03-16 06:06王新刚李小梅
关键词:三进价值观核心

王新刚,常 旭,李小梅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路径研究*

王新刚,常 旭,李小梅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北 秦皇岛 066004)

积极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的有效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形态转向实践形态,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普遍认可的价值准则。提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的主渠道;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的主阵地;构建网络平台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的有效措施;注重社会实践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的关键所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工作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群体就是高校青年大学生。高校青年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只有全力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以下简称“三进”工作),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形态转向实践形态,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普遍认可的价值准则,才能真正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目的。

一、 加强思政课建设是推进“三进”工作的主渠道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建设,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就必须解决其价值内化认同的问题。而核心价值观要为大学生所认同,理论灌输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1]可见,中共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的作用给予了无限的期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自觉承担起肩负的重任。

(一) 在“思政课”教学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引导、领导、统领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目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最高层次的价值准则,具有引领其他社会价值的作用,能够统摄其他社会价值目标[2]。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使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为2005年版。该版教材主要包括四门主干课程,各门课程各具特点:“基础课”规范性、实践性较强,“纲要课”以历史深度和厚重见长,“概论”课则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鲜明,“原理课”突出基础性和学理性。四门课程各有侧重,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思政课”教学中,要结合四门课程的特定目标和内容,有针对性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具体的讲授中,突出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灵魂和逻辑主线作用,力争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进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凝具力和主线性。

(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影响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收程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其教学质量、教学水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有利于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进而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探讨,及时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吸引力。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对教学目的的理解会更加明确,对教学要求和教材的理解会更加透彻,进而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其次,积极开展相关教师的相互听课与评课活动。通过相互的听课与评课,相关教师可以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再次,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精选授课内容、丰富教学手段,通过课下自学、课堂讨论及其他互动形式,加大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逐步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常规教学与专题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话题以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正面的解读,进而引导大学生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二、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是推进“三进”工作的主阵地

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高校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由于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校园中,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使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3]。无疑校园文化将发挥潜移默化、深入持久的作用。

(一) 通过校训宣传,在历史传承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校训是传统文化与自身特色的有机结合,其蕴含着丰富、深邃的人文精神。高校应准确把握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训教育相结合,把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增强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高校还要结合校训宣传,适时开展“国学讲堂”“经典诵读”等相关活动,引导大学生增强对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使其成为优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践行者和弘扬者。

(二)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刊、板报、橱窗等文化载体以及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大学生宣讲团等学生社团活动。通过其健康向上的校园课余文化活动,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进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爱家、爱校园的热情。在课余文化活动中,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在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先进典型人物进行宣传、表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的重要途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传统的表彰模式已经逐渐失去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因此,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以中国精神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先进典型的选择上,注重可学性和亲和力;在先进典型的树立上,注重多角度和全方面;在宣传途径上,注重应用大学生习惯接受的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吸收先进典型的营养,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增强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

三、 构建网络平台是推进“三进”工作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载体已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它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也逐步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强高校网络平台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资源和力量,实现对高校大学生的全员教育和全程教育。

(一) 高校网络平台可以提供多种途径加强与大学生的深度交流

目前,高校网络平台已经开通了微信、微博、QQ群等多种交流渠道。通过相关交流渠道,教师可以实现与学生的及时交流和对话,借此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而建立彼此间的亲密感和信任度。这样就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日常教育和人文关怀相结合。通过相关交流渠道还可以实现与学生的“一对一”“多对多”等交流形式与互动。教育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人生感悟、传播先进典型人物和事件、评点生活中的哲理,引起大家的关注,并通过点评学生的微博、微信实现与学生的互动,进而引导学生成为先进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和影响力[4]。

(二)充分发挥校园网的沟通桥梁作用

校园网通过发布各类信息及工作动态,展示学校的特色,进而向外界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广大师生也可以借助此平台向学校反映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诉求以及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校园网,可以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相结合,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的良好氛围。

高校网络平台具有便捷、形象、互动、兼容的特点,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弘扬社会正能量,传播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感染大学生、培育大学生。

四、 注重社会实践是推进“三进”工作的关键所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实践,再好的价值观也只能是空中楼阁[5]。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一定要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立足实践、注重养成,引导大学生在做实、做牢上下功夫。

(一)丰富社会实践内容,扩展社会实践领域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其增强才干、责任感的重要方式。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和认识国情,亲身感受时代脉搏,真正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因此,高校要引导大学生积极走出校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实习、勤工俭学、军政训练等活动,增强大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陶冶情操、认识自我的能力,进而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二)强化制度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机制

任何社会实践活动要想保持持续、顺利、健康的开展,科学和高效的制度建设都是必不可少的。各高校要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与勤工俭学、与择业就业、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力争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参加社会实践[6]4。同时也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检验,将检验的结果纳入大学生的综合测评体系。通过走访调查、问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举办征文、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社会实践的相关信息,进而检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在实践中,还要试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信息员制度,综合分析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逐步建立将相关情况与大学生的评先、评优、入党、保研相结合的制度。

(三)合理建立社会实践教学基地

为了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高校必须建立一批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有利于延长社会实践的时间,把实践活动由假期延伸到平时,改变社会实践主要集中在节假日的现象,增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范围,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代表性、典型性、多样性与共赢性。所谓代表性是指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并被社会大众认可的企业、事业等单位。所谓典型性是指其必须是既具有历史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或历史人物的活动场所;所谓多样性是指必须改变把目光局限于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的传统思维,而要建立教学、科研、实习、社区援助、勤工助学等具有不同社会功能的社会实践基地;所谓共赢性是指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既有益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也要有益于实践基地的良性发展。同时在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地点的选择上,要坚持多点性选择的原则。既要选择城市郊区、边远农村等经济落后地区,也要选择中心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中既要涉及企业、工厂等生产性单位,也涉及社区、学校等服务性部门[7]。

五、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推进“三进”工作的根本保证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不能期望通过短期的工作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必须通过构建长期有效的保障机制,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得以实现[8]。

(一) 建立健全教育保障机制

高校要认真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教育工作现状,及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增加投入,保证其所需经费和物质条件及时得到满足。其中应特别注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师资保障。除了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外,还要加强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按照职业化发展、专业化培养的发展方向,打造一批专业化、专家型的辅导员骨干队伍。

(二)建立健全制度奖励约束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发挥着强烈的价值导向的功能。“三进”工作的成效,将直接影响社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传播程度。高校要建立健全系统的“三进”工作考核机制。二级学院党委负责人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学校每年要组织专人对二级单位的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既包括工作安排部署是否及时,方法手段是否有效,更侧重相关工作是否取得了实际的效果。对工作热情较高、效果较好的二级部门和相关人员要及时进行表彰,对没有工作热情、敷衍应付的部门和人员要限期改正,对造成严重后果的部门和人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9]。“德生于刑”意思是说只有坚持法治,才能从根本上普及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他还说:“故以刑治则民威,民威则无奸,无奸则民安其所乐。”(《商君书·开赛》)由此可见,奖励约束制度建设应该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必由路径[10]。因此,要加大制度执行中的奖励约束机制的建设,在全社会真正形成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健全社会联动机制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教育工程。只有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的教育目的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建设中,要本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大众参与”的原则[6]6,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作用,发挥各类学生社团、学会、协会的辅助作用。当前,尤其要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社团、协会的作用,实现学校党政部门与社团组织的良性互动。因为学生社团、协会深深植根于学生中,相较其他组织更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依靠他们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更具有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因此,只要凝聚多种社会资源,调动多方积极性,形成积极的社会联动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田霞,王永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82-86.

[3]韩雪.浅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6(2):145-148.

[4]包春平.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研究[J].辽宁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75-77.

[5]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J].党建,2008(5):7-12.

[6]韩喜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的责任[J].中国高等教育,2014(7):4-7.

[7]邓建军.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10(11):139-140.

[8]潘玉腾,陈赵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43-144.

[9]杨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2008(8):32- 36.

[10]徐柏才,覃小林.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6-9.

(责任编辑:杨燕萍)

Research on the Work Path of Proceeding with the Socialism Core Values in the Work of Entring Community,Campus and Enterprise

Wang Xingang, Chang Xu, Li Xiaomei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Department,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China)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for the ideological educators is to search the efficient ways to proceed socialism core values in the work of entering community, shool campus and enterprise, transforming the socialism core values theory into practical form and making it the widely accepted value norm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point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courses is the main channel; fortif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s the main field; building a network platform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foucsing on social practice is the key to real effect; and establishing a sound long-term mechanism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socialism core values; the work of entering community, shool compus and enterprise; work path

10.3969/j.issn.1672-7991.2016.03.002

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青年课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传播路径研究”(201604030506);2015年度河北省秦皇岛市社科联委托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路径选择研究”(201506197);2015年度河北省秦皇岛市社科联委托课题“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201506196);2015年度河北省秦皇岛市社科联委托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研究(201506195)。

2016-04-21;

2016-06-01

王新刚(1978-),男,河北省迁安市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F299.22

A

1672-7991(2016)03-0007-04

猜你喜欢
三进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棋乐
藏垢纳污
跋山涉水 三进下党——习近平同志“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调研往事的回忆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