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文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试论荀子《劝学》中的道德观
李小文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荀子的《劝学》是大学语文中的经典名篇,在这篇文章中,荀子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那么,学不可以已“学”字包括了哪些内容呢?过去,我们在教学中往往理解为知识的学习,这种理解有失偏颇。我认为,它包含着增长知识、培养品德、发挥才能三方面内容。其中,荀子又把培养品德、增强人们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意识放在了首位。整篇文章贯穿着怎样做人的人生哲理,论证了通过后天的改造和学习由小人到君子,最终成为圣人的过程。
我们知道,荀子认为人生是恶的。他认为人一出生便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的所谓小人,必须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够化恶为善。荀子认为“不教无以养民性”。这就是说,被奴役的人民,只要有受教育的机会,自然可以由“愚而智”。可以“愚而智”,自然可以“贱而贵”,由“贫而富”自然可以走上政治舞台,自然可以私有土地。反过来,王公大人的子弟如果无能,而又不能“积文学”“正身形”,自然不能让他世袭富贵成为君子,而只能归之为小人、庶人了。
因此,《劝学》开宗明义,以“君子曰”开头摆出了这个君子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那么,什么是君子呢?君子就是有道德修养、有学问之类的人。正是由于人一出生就是小人,做的只有“学不可以已”,经过“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的量度到质变过程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君子。做到“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人们必须经过有步骤的强化教育才能够明辨是非,知书达理,而君子的要求必须博学并且经常反省自己,才能够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
当然,君子的博学并非是万能博士,荀子在《儒效》一文中认为,君子并不能“偏能人之所能”,也不能“偏知人之所知”。如“相高下、视尧肥、序五种”,君子不如农人;通财货、相善恶、辨贵贱,君子不如贾人;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
其实,君子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劝学》中连用了几个比喻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来证明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就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然后,作者根据同样的情况,推出一个常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阐明了君子的禀赋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而其之所以能成为君子就是因为他能借助外界条件的缘故。一个人如能不断地改造自己,并学习别人的经验,就能由小人而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由小人变成君子是一次脱胎换骨,由君子到圣人也是一次质变的过程。作者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在这里,荀子拿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作比喻,认为圣人是 “人之所积也,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儒教》),就是说,圣人的道德和学问是由君子演变和积累的,没有什么天生的圣人。反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一成江河,”圣愈圣,愚愈愚,其皆出于此乎?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重读荀子的《劝学篇》,我认为有其一定的现实意义,让我们重视《劝学》的德育价值,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做贡献。
责任编辑:王家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