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养师范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和途径

2016-03-16 01:41张晓贵陈亚菲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师范教育师范生信念

张晓贵,陈亚菲

(合肥师范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论培养师范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和途径

张晓贵,陈亚菲

(合肥师范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都强调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调查发现许多教师并不具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能力,因而培养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非常迫切。培养师范生创新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即使得他们形成与创新能力相适应的信念、掌握关于创新能力教育的知识以及具有创新能力教育的技能。

师范生; 创新; 意义; 途径

和传统的中小学教育相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各国教育改革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这反映了当今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而反映纲要精神的各科课程标准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其理念中的重要部分。例如,《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同时,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2]。国外的中小学课程标准也无不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其重要的教学目标。例如,全美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在其《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中认为,各个年级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应该创造性地和灵活地进行数学思维[3]。而新西兰的《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通过(科学)课程提供的活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在活动中激发出创造的火花,培养创新精神”[4]。

中小学课程改革必然对教师的信念、知识和技能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对于在职教师来说,形成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新的信念、知识和技能结构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专业发展来实现。而对于师范生来说,则必须改革高师原有课程,使得他们通过新的师范课程的学习形成中小学课程改革所要求的信念、知识和技能。正如Mann所说的那样:“为了改变中小学教学,教师教育就必须被改变”[5]。就本论题来说,必须改革传统的师范课程,使得师范生们能够通过师范课程的学习形成培养中小学生创新能力所要求的新的信念、知识和技能结构。

1 培养师范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近年来,不少的调查都反映了许多在职教师不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能力。例如,Shriki对在职教师的调查后发现,尽管多数的在职教师都表达了对于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赞同,但是许多教师却不具有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能力,并认为主要原因是他们缺少先前的创新体验以及合适的大学学习中的相应准备。笔者曾在2009年底对参加教育部国培计划的安徽省初中数学骨干教师进行了问卷和访谈,得到的结论与Shriki的结论基本一致即超过半数的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示认同,但大多数表示自己不知道如何去做。另外,笔者的调查还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是难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方面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培养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现实的中小学教学中由于多数教师本身不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这种状况使得我们有必要认真地研究教师教育中的创新教育问题。

教师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他们在自己中小学以及师范院校学习经历的影响。由于当前在职的中小学教师在其自己的中小学学习中没有受到过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师范教育中也没有受到创新教育的训练,因而不难理解他们在其教学中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师范教育与传统的中小学教育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如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传授式,教学目的都侧重于教科书中所列出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都具有被动性等。师范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一致性使得师范生在成为教师后将会很好地保持中小学教育传统。但是师范教育还必须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和新的教育改革思想,因而在当前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教育所培养的师范生必须能够满足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换言之,师范生通过师范教育必须能够形成当前课程改革所需要的信念、知识和技能结构。尽管当前在校的师范生具有课程改革的背景,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所受的教育,很大程度上仍然具有传统教育的特点,因而师范教育必须改变他们在长期传统教育中所形成的传统的教育教学信念,并形成当前课程改革所需要的信念、知识和技能结构。就当前的论题来说,师范教育就应该使得师范生们形成将来培养中小学生创新能力所需的相关的信念、知识和技能。正如NCTM所指出的那样,教师教育应该培养未来教师们的创新意识并提供给他们合适的工具以便他们将来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6]。如果师范教育不能使得师范生们形成课程改革所要求的信念、知识和技能,正如众多的研究所表明的那样,他们在走上教学岗位时将以他们在中小学时被教的方式进行教学。相反地,他们就会以师范教育中所体验过的新的教学方式从事自己的教学工作。

2 培养师范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尽管许多国家的课程标准以及一些相关的文件都明确地肯定了在教师教育中应该注重对师范生创新教育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教育能力却大多没有能够给出具体的说明。创新除了具有一般的特点外,在不同的学科中它的体现往往是不同的甚至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在艺术中的创新和在自然科学中的创新就有很大的不同,而一般的自然科学中的创新与数学中的创新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教育者们在把培养师范生创新教育能力作为教学目的之一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中,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运用多种途径来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教育能力,使得创新成为师范生信念、知识和技能中的有机部分。

2.1 要使得师范生具有创新重要性的信念

教师的信念对于其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使得师范生具有创新重要性的信念就显得非常重要。信念和知识不同,某种知识的掌握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听课或看书就可以实现,但信念则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步形成的,并且某种信念一旦形成要改变就很困难。由于当前在校师范生长期接受的是实质上传统教育,而传统教育中所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最忽视的就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在这种教育熏陶下的当前在校师范生的信念系统中大多并不认为中小学教育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通常认为创新是科学家和艺术家的事情。

当前的师范教育应该从师范生进入学校起就把改变他们传统信念并进而形成改革所需要的信念作为师范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根据信念的特点,通过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在内的多种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持有的传统信念是不正确的,是与当前改革的要求不相符的。就创新能力来说,要让师范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持有的忽视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传统信念的错误之处,要他们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感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知识技能的掌握同样对于中小学生都是不可缺少的。改变师范生传统信念是一个很复杂和很困难的任务,需要教师教育者们认真周详地计划并持之以恒地落实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上。国外的研究证明,通过实践活动以及反思是改变信念的重要途径,因而组织师范生到中小学听课以及通过见习和实习等实践活动并引导他们对这些活动进行反思将是改变他们传统信念的有效方法。

2.2 要使得师范生具有创新能力的有关知识

首先,师范生应该明确在中小学教学中创新的含义。我们认为中小学课程教学中应该包括两种类型的创新活动。第一种类型是学习者提出新的概念、提出并证明新的命题以及提出新的思想方法等,也即是扩展了本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第一次被提出的,不妨把这种类型的创新称之为面向学科的创新;第二种类型是学习者提出对于他们来说是新的但对于本学科来说是已经存在的知识,不妨将该种类型的创新称之为面向自我的创新。这种分法与Boden将创新区分为历史性的创新(historical creativity)和心理性的创新(psychological creativity)基本上是一致的[6],它与Sriraman(2005)所提出的专业层次的创新与学校层次的创新(professional and school-level creativity)也是相符合的[7]。有人认为,中小学教学中基本上是不存在创新的,其根据就是中小学所教学的各个学科都是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而形成的,其所包含的是早已被提出的知识,显然持这种想法的人正是把创新唯一地用第一种类型来解释的,而这种解释正是对创新的传统理解。

其次,师范生们还需要知道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知识可以通过有关课程如学科专业课和教育教学类课程让师范生们掌握。这些知识在现有的师范教材中是很少见的,这也凸显了当前师范课程在某种程度上滞后于中小学教学。为了使得师范生掌握与创新有关的知识,教师教育者一方面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该吸取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并把这些知识整合到有关学科专业课和教育教学类课程中。

2.3 要使得师范生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技能

师范生们不但要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知识,同样重要的是他们应该知道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去培养。而使得师范生们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技能,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切身地体验创新,只有他们自己有了创新的技能才能谈得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他们具有指导学生从事创新的技能。

当我们不把各学科的知识看成是封闭和静态的,而是发展着的和开放的,那么创新就自然有了自己的空间。对于给师范生创新的体验从而使他们具有创新的技能,以下两条是重要的途径:

第一,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技能。

师范教育主要是通过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实现的,而课堂教学正是培养师范生创新技能的最主要途经。

在新知识的引入中,教师不应该只是联系一定的背景直接给出定义,而应该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所要得出的概念。在命题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是直接给出命题,然后给出或引导学生进行证明,而应该让学生进行尝试或实验,提出猜想并对猜想进行论证。在知识的运用中,教师不应该首先给出一个例子,然后让学生模仿该例子解决其它类似的题目,而应该让学生有机会进行真正的问题解决,即创造性地运用非常规的方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可以给学生解决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条件可能是不够或多余的,方法可以是多层次的和多样的,答案是不唯一的甚至是没有答案的。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表明,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能只是模仿和记忆,而应该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争论、辩解和相互启发是他们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诱因。

第二,通过让师范生像专家那样进行创造工作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技能。

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外,还可以使他们像专家(如科学家和艺术家等)一样进行创造工作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技能。

专家工作的特点就是创新,因而如果给师范生以机会使他们能够像专家一样进行工作,这将可以很好地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技能。师范生们在像专家一样工作的过程中,他们将真切地体会到创新的含义。在此过程中,师范生们不但需要运用已知的一些知识,而且需要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顽强和富有智慧的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科学知识。由于运用该途径不但可以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技能,而且还可以有助于他们加深对学科本质的认识、提高学习的兴趣以及形成对于该学科良好的情感、态度等,因而一些教师教育者在其教学中尝试性地使用该方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下仅举一例。

Shriki在其研究报告中给出了一个例子说明他是如何在其所教的数学方法(Mathematics Methods)课程中通过让师范生像数学家那样地创造性地工作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技能。他让师范生们提出新的几何概念并且发现其所具有的性质。他的学生们在现有图形概念的基础中提出了三个新的几何概念即四方形(由四个具有至少一个共同顶点的全等正方形所构成的图形)、双三角形(由两个三角形组成,其中一个三角形内接于另一个三角形)和多曲线形(由相切的圆所组成的图形)。师范生们通过对这些图形进行观察和实验,提出了一些它们所具有性质的猜想,并且对这些猜想进行证明从而得出了这些概念的一些性质。例如,通过对四方形的研究,他们猜想并证明了其具有的七个性质,这些性质包括四方形的相应顶点在同一个圆上并且求出了该圆的半径。在对双三角形和多曲线形的研究中,他们分别提出并证明六条性质[8]。

诚然,师范生们所创造的知识在相关的共同体(如科学共同体和数学共同体)看来也许并没有什么价值,所创造的知识也许并不能进入相应学科的知识系统中,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师范生们体验了专家的知识创造过程,知道了什么是创新以及如何进行创新。

在学生有了创新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实践环节有意识地对师范生指导创新的技能进行训练,就能够较好地使得他们具有这方面的技能。

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对创新能力的强调迫切地要求师范教育应该对传统的课程进行改革,师范生们通过师范课程的学习,创新将在其信念、知识和技能结构中应成为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的师范教育虽然作了一定的变革以应对中小学课程改革,但遗憾的是创新并没有在师范课程中得到较好的体现,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只要我们教师教育者们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创新教育对于未来教师的重要性,能够围绕着创新教育进行认真地研究并吸取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能够把形成师范生创新的信念、知识和技能落实到师范教育中,那么所培养的教师就一定能够在他们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http://www.moe.edu.cn/,2001-06-07.

[2] 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NCTM.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M]. Reston: NCTM,2000.

[4] 张荣,陈娴.新西兰《科学课程标准》简介及启示[J].学科教育,2004.9,45-48.

[5] Mann, E. L. Creativity: The essence of mathematics[J].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2006, 30(2),236-260.

[6] Boden, M. A. The creative mind—myths and mechanisms. London: Routledge, 2004.

[7] Sriraman, B. Are giftedness and creativity synonyms in mathematics?[J] The Journal of Secondary Gifted Education,2005,27(1), 20-36.

[8] Shriki,A. Working like real mathematicians: developing prospective teachers’ awareness of mathematical creativity through generating new concepts[J]. Educ Stud Math, 2010, 73:159-179.

Meaning and Path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reativity in Normal Colleges

ZHANG Xiaogui,CHEN Yafei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Hefei, 230061, China)

Currently, education reforms in many countries place great emphasi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 but some surveys found that many teachers do not have the ability to do so, so it is very urgent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 in normal colleg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 of education can be carried out in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preparing them for the belief suited to the creative education, possessing the knowledge of creative education, and mastering the skills of creative education.

students in normal colleges; creativity; meaning; path

2016-03-15

张晓贵(1965-),男,安徽肥东人,博士,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从事数学教育与数学教师教育研究。

G65

B

1674-2273(2016)06-0057-04

猜你喜欢
师范教育师范生信念
“美育视域下的音乐师范教育教学价值重构”学术研讨会线上召开
为了信念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发光的信念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高素质师范生的培养理念摭探——以高职师范教育为例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信念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