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鹏,沈章军,张 震
(1.安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2.合肥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普通生态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探索
王育鹏1,沈章军2,张 震1
(1.安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2.合肥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通过优化《普通生态学》理论教学方式,加强野外实践教学、专业见习和开放实验,旨在建立以学生为本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生态学科知识解决实际生态问题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
普通生态学;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当前,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大趋势,我国在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方面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需求,各高校正在进行新一轮教学改革,其中,加强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1]。教育部教学[2014]15号明确提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中,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际效果,并再次强调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普通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类、生态学和生物科学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体系,是协调和统筹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性学科,是引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2]。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把握生态学认识生命世界、认识生态环境的特殊视角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兴趣,建立关爱生命、关爱人类共同家园的生态意识,在遵循生态规律前提下,正确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去开发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管理自然环境。
要达到《普通生态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已经远不能适应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新型人才的需要,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成为唯一办法。本文就普通生态学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普通生态学及生物学科其它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传统的《普通生态学》课堂教学是以“填鸭式”的灌输理论知识为主,加上涉及数学统计和化学基础知识较多,对于很多基础不扎实的学生难以理解,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往往觉得知识空洞而抽象,所学习的知识也难以记住[3]。如果贯穿实践教学,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体验,理论知识则变得形象直观,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为提高,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述生物与环境间关系时,可以端上一盆花让学生思考花与周围环境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就能够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直观认识到花与气候、光、温度、水、土壤甚至是微生物和动物间的关系。以后也容易记住这盆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影射出生物与环境因素的主要关系。再比如群落中不同种群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对野外生境中生物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观察分析,就能很容易理解种群间的竞争排斥、捕食关系和协同进化等关系。当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也非常重要。教师通过使用学生熟悉、喜爱的语言模式与表达方式,诱导学生思考科学问题,将能引起学生的共鸣[4]。
《普通生态学》的实验相对来说耗时较长,不管是生态因子检测、动植物群落调查、种群增长、种间竞争,还是生态系统观察和分析实验,准备工作和实验过程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传统的实验教学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几乎没有。这就大大减少了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独立思考和分析实验效果的能力培养,不能达到提高学生探索科学和研究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培养目标。与其让学生都在重复相同的验证性实验,不如针对身边的生态问题设计题目,让学生组成实验小组自主设计实验,学习解决科学问题。教师提供相应的实验条件、实验方法指导,并对实验设计进行修改,对实验结果给予评价。
《普通生态学》课程的校外实践教学主要为野外实习。校外实践教学是学生将生态学基本理论、方法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同时,开展校外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兴趣都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近几年对安徽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摸索,得出要加强校外实践教学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教学目标:开展野外实践,首先是促进学生对生态学基本原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是使学生了解野外工作程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环境生态问题的能力;再者,通过野外调查、数据分析、标本采集制作,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现象和总结规律的能力,野外实习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选择良好的实习地点:开展野外实践教学的重要前提是选择良好的实习地点。基础生态学教学实习地点应具备以下条件:a. 生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群多样;b. 交通便利,生活设施完备;c. 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如我省黄山、天柱山和岳西县鹞落坪自然保护区,这三处地区不但山峦跌宕,地形地貌多样,而且形成不同海拔群落分布差异,生物物种丰富,交通也较便利,非常适合作为生态学和动植物学的实习基地。安徽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还在合肥市周边选择了一些较好的专业见习基地,如肥东县撮镇化工园、肥西县三岗花木培育基地、合肥市大圩镇现代农业生态园、合肥市滨湖湿地污水处理厂等。这些实习基地为学生短期课程或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场所。
(3)实习时间选择及实践内容安排:实习时间宜选择理论课完全结束后的暑期进行,短期的专业见习活动宜选择周末进行。实践教学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a. 植物个体及种群生态调查;b. 植物群落生态学调查;c. 不同海拔植被生态学调查;d. 动物种群调查;e. 食物链动态分析;f. 景观生态学调查;j. 生态系统人为干扰影响分析等。可将学生分成兴趣小组,分别调查,最后归纳总结。短期的专业见习主要针对人为干扰对生境的破坏调查、人工修复工程技术调查、生态文明建设调查等。
(4)加大实践教学投入:野外实习一般都要在实习区域或附近吃、住,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师生吃、住、行的费用较高。就安徽农业大学和我省其它兄弟院校的野外实习情况分析,有的生物专业因为经费不足,没有设置野外实践;有的专业虽设置了野外实践,但大部分费用要由学生自己承担,给学生家庭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因此,要想加强野外实践教学,学校加大实践教学投资力度是前提。
除了野外实习以外,作为生态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关于景观和人文生态环境校外实习也必不可少。对于人文景观和经济社会发展导致的环境生态问题区域的调查研究,加深了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为学生以后专业方向的发展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只有通过科研活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时被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5]。让学生自主设计并申请开放实验项目,为学生提供小额实验经费,开放实验室,是高校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国内外高校均陆续设立了面向学生的开放实验项目。对于《普通生态学》课程的设立的开放实验项目内容多样,可以是创新创业类,也可以是解决实际中生态环境问题或是验证生态现象。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生态科学,既能在实践中验证和巩固生态学理论知识,也激发了他们的专业兴趣。
总之,在《普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入手,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将理论教学和野外实践教学、专业见习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生态问题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1] 刘明贵.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 高等农业教育, 2010, 2(2): 6-9.
[2] 田迅, 王聪. 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0(4): 327-328, 332.
[3] 葛之葳.《普通生态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技巧探讨[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4,50(2): 55-56.
[4] 王联春, 董友琴, 董强.《测量学》课程教学语言表达艺术初探[J]. 价值工程, 2012, 31(17): 200-201.
[5] 王辉,焦莎莎.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22: 243.
2016-05-18
王育鹏(1976-),男,合肥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生态学。
G
B
1674-2273(2016)06-0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