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晴宇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旅商分院,江苏 无锡 214045)
用苏州话写小说
——范小青市民文学的阅读审美
顾晴宇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旅商分院,江苏 无锡 214045)
范小青的苏州话方言写作采用活泼自然的方言俚语,使小说表现出幽默、讽刺的艺术审美格调。注重从古老的风俗习惯、方言俚语等地域性文化特征来描写城市的老区居民以及他们富有传统的乡村特征的生存方式。苏州话的写作使小说文本保持了俚俗的原生态,培育了审美的慢节奏,并产生了阅读的亲近。
范小青;苏州话;方言;文学;审美
范小青别具一格的苏州话方言写作给当代都市文学写作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她关于苏州市民文学的方言小说大多从文化学的视角来描写一个个大城市里的“村庄”,描写城市的老区居民以及他们富有传统的乡村特征的生存方式,尤其注重古老的风俗习惯、方言俚语等地域性文化。
“注重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表现语言,甚至直接采用活泼自然的方言俚语,这就使得不少市井小说表现出幽默、讽刺的艺术审美格调,因此,从对文学作品的接受角度来看,市井小说都能产生雅俗共赏的审美效果。”范小青苏州话的写作使小说文本保持了俚俗的原生态,培育了审美的慢节奏,并产生了阅读的亲近。
范小青的文学创作注意从传统的、民间的、通俗的文艺中,吸收了成功的艺术经验,运用到小说创作中,使其笔下的市井小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通俗品格。
范小青的市井小说很注意开头的“入话”。“古代话本和拟话本的入话,是为了适应说书人镇场的需要而设置的,多以诗词或小故事组成,与正文有着相似或相反的意义上的联系,可以互相引发。”它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后来成为俗套。范小青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这一程式,并加以创新。
市井小说的入话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以方言俗语入话。
在此仅从对人物的称呼上简要介绍方言俗语入话的特点。“老隔年”(《身份》)意思是老不死的;瑞云好婆、吃素好婆(《瑞云》),“好婆”是苏州话特有的对年老妇女的称呼,同为吴方言区的江浙沪等地,称呼年老妇女为“阿婆”,唯独苏州话称呼“好婆”;“戆大”(《光圈》)指的是呆头呆脑的男性,类似于憨厚老实易上当受骗的人,也指脑子不正常的人;文宝娘娘(《栀子花开六瓣头》)、大嬢嬢(《个体部落纪事》),“娘娘”、“嬢嬢”都是对已婚妇女的称呼,这种人物通常具有亲近、和善、慈爱、温柔的性格;“张师母”和“张家姆妈”(《裤裆巷风流记》)都是对祖母辈老年人的称呼,但稍有区别,“师母”体现的是家庭的文化背景,或者是家庭从事的工作比较文气,“姆妈”一般来说该老年女性一直是家庭妇女,未曾从事过正式工作;“苏阿爹”(《真娘亭》)是对姓苏的老年男性的客套称呼,用于相熟的人之间;“女小人”、“乖囡”就是“小姑娘”、“乖宝宝”的意思,以上称呼不一而足都是具有苏州市井特色的称呼。
二是以丰富的文物、民俗知识入话,为读者理解内容作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天砚》中关于故事发生地——地脉岛的来历作了介绍:地脉就在这座小岛下面。地脉岛上有一个洞穴,直潜水底,深不可测,并且无所不通,怎么个通法呢,据说是“东通王屋,西达峨嵋,南接罗浮,北连岱岳”,所以号称地脉。
《瑞光》 舍利塔,十三层。建于……重建于……重修于……相传,塔顶常放五色祥光,故改名瑞光塔。
《文火煨肥羊》 从前有高僧云游四方,在这个小城某街巷的井台边歇脚饮马,马先饮而后溲,溲处忽生莲花,故巷名即莲花巷。
《裤裆巷风流记》 裤裆巷原本不叫裤裆巷,叫天库巷,响当当的名字。传说很早以前……
从此引出典故传说,解释得名来由,介绍风土人情、市井风俗、文化传统,为文本的展开设置时间、空间,营造舒缓悠远或市井烟火的氛围,并由此进入故事的叙述。正是有了神秘的传说由来,市井生活风情更具有了纵深的文化底蕴,市井行为有了吴地特有的文化传承,
在解释为普通话的过程中总有不到位和不能尽兴之处,就像外文始终难以翻译出唐诗的风采一样,普通话的写作也使吴地文学稍逊风骚,方言写作则能尽可能地还原吴地民间俚俗的本来表达。当然,由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在表现苏州人事时亦难免有不能尽兴之处。
范小青的苏州市井小说语言丰富多彩,市井俚语、古语文言齐备,文白杂揉,雅俗兼具。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小说语言表现出来的是雅俗共赏的民俗特征,为都市写生的市井文学其语言突出表现为人物对话的亲昵性、调谑性,描绘语言的幽默性,叙述语言的通俗性大众化、口语化,空间插笔的抒情性。这种语言特色与中国传统话本语言息息相关,更决定于他们的民族化、大众化、通俗化心理。因为写市民生活的小说不可能脱离市民语言,否则就不可能真切反映他们的生活,也不可能为广大市民阶层所接受,更不可能成为民族化的作品。
在苏州市民文学的创作中,以陆文夫为例,他的语言风格主要体现在幽默风趣上,间或也有苏州方言冒出,如《美食家》中朱鸿兴面店跑堂的吆喝声:“来哉,清炒虾仁一碗,要宽汤、重青,重交要过桥,硬点!”就具有浓郁的苏州风味,解释成普通话就是“马上来,清炒虾仁一份,多放面汤,多放葱蒜,面浇头另外盛放,也要多一点,面煮筋道”,典型的苏州老面客的语言,但陆文夫在小说叙述性文本中对苏州方言的运用并不普遍。
同为吴地作家的范小青,却在用苏州方言表现地域文化特色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如“门槛精得六六四”、“面皮厚,钻子也钻不进”、“胆大有官做,胆小有屁吃”等都比较好理解,“假老戏,苏空头”、“嚼白蛆”、“敲耳光”、“老宿货”、“摆面孔”等可能吴方言以外的读者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了,指的是“说套话空话”、“无聊讲废话”、“打耳光”、“老不死的”、“摆臭脸”,这都是粗俗鄙陋的市井语言,无风雅不甜软,却也是地道的苏白。
“宁和苏州人吵架,不和宁波人说话。”同处于吴方言地区,但在话语节奏、发音方法、发音部位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苏州话在吴方言中语音表现更尖、细、脆,因此听来更软,所谓吴侬软语,讲的就是苏州话。一个字会产生若干次语调的变化,因此很多字词在苏州话中有余音袅袅之感,有一唱三叹之感,有变化多端之感,有如闻声乐之感,在阅读时发音的特征缓冲阅读节奏和情态节奏。苏州话写作意蕴也颇耐人寻味,顾左右而言他,言在此而意在彼,声东击西,指桑骂槐,含沙射影,也使得行文多有阅读空白,读者每每至此,会产生会意一笑,或浮想连连。由于以上的原因,用苏州话书写的文本,以吴方言读,甚至很难使阅读进程更快一点。
一种方言好听与否,其实不在于是否易懂,而是主要取决于语调、语速、节奏、发音以及词汇等方面。吴语至今保留了相当多的古音。在听觉上,一种方言如果语速过快,抑扬顿挫过强,我们往往称这种话“太硬”,如宁波话;但如果语速过慢,缺乏明显的抑扬顿挫,我们往往称这种话“太侉”,如河南活。苏州话语调平和而不失抑扬,语速适中而不失顿挫,在发音上,感觉是较靠前靠上,这种发音方式有低吟浅唱的感觉。
在其他的吴方言著作中,比如《海上花列传》、《九尾龟》、《九尾狐》、《海天鸿雪记》等,都显现了这个“慢”阅读的特点。
范小青的《豆棚闲话》,以拉家常的叙述方式,不仅善于用典、诙谐幽默、富有情趣,而且柔和软绵、含义深刻、富有韵味,其声细而糯,其音清而亮,如溪涧流水,雅静而好听,难怪外地人称苏州人骂人就像唱歌,一唱三叹,余音袅袅,也是浓缩了对苏州话的一种赞美之情吧!
当然,苏州话的文学创作也有其无法避免的缺憾,非吴地人始终难以领略苏州话文本之美,且有一些始终找不到发音和意蕴完全伏贴苏州话的字词。
无论是乡土小说还是市井小说都讲述的是一方土地上的故事,都受到一定地域的限制,语言不可避免带有或多或少的方言。对于方言的御用早有论争,鲁迅先生说:“若用方言,许多字是写不出来的,即使用别字代出,也只为一处地方人所懂,阅读的范围反而小了。”老舍先生说:“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方言,加强了乡土气息,不是不可以,但不要贪多,没有多少意思的,不易看懂的方言,干脆去掉为是。”“贪用土语本为增加表现力,反而适得其反,别处的人看不懂,还有什么表现力可言呢?”
“杜绝运用”或是“为了表现适当用”的方言运用观点在当前已引不起人们的争论,作家们的我行我素使目前小说中方言的运用呈上升趋势。众所周知的是方言的确能表现出某种民族地方特色,又可以增强通俗性大众性,还可以补充普通话的某些表达不足。重要的是如何使已用的方言更加大众化?如何来透出民族地方特色?方言的运用的确是一个很谨慎的问题,必须掌握分寸和限度,要改造不能照搬,太生僻、太粗野、太方言化的不能用。有些方言不能以普通话替代,放弃他们又难以传达特殊的语味和表现特定风情,这就要在广大读者理解其义的前提下加以适当选择改造。运用方言要注意移植它的语音语调来丰富语言的表现力,还要注意它向书面语的转换,要借助书面语的优势来表现方言运用的美丽。但方言来自乡野,不免给人以粗野之感,我们的作家处理这个问题的相同之处是加工改造,用一些高雅的语言和书面语言加以限制规范。具体作法是人物对话方言含量多,叙述描写议论中雅言和规范之汉语占绝对优势;知识层次高的人少用或不用方言,知识层次较低的人多讲一些方言。
[1]范小青.在那片土地上[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0.
[2]高松年.从地域文化视角读解范小青小说[J].浙江学刊,1995,(3).
[3]范小青.裤裆巷风流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
[4]范小青.怎么做女人[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
[5]乔治·齐美尔.大都市和精神生活[A]//康少邦,张宁,等,编译.城市社会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6]王尧.清唱的魅力[A]//把吴钩看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7]范小青.走不远的昨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8]范小青.锦帆桥人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陈冬梅
I206.7
A
1671-4288(2016)04-0028-03
2016-04-21
顾晴宇(1980-),女,江苏无锡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旅游商贸分院讲师,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