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通感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

2016-03-16 03:41冯彤彤周友良尹诗睿

冯彤彤,周友良,尹诗睿

(湖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视听通感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

冯彤彤,周友良,尹诗睿

(湖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湖北 黄石435002)

〔摘要〕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采用音画教学法有利于实现“以美育人”的教育功能,其关键则在于视听通感的运用。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运用视听通感的基础,即听觉与视觉结合最为频繁;一些音乐作品可以用美术化的方式来理解;关注学科综合,培养全面的人;儿童艺术通感易于记录,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运用视听通感应坚持的原则,即坚持以音乐为本;重视个体生存背景与个性发展;坚持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一体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视听通感;音画教学法;音乐欣赏课程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笔者曾采用音画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音画教学法,即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欣赏的音乐采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并进行评价的过程,以实现“歌情画意”式的学习[1]。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上采用音画教学法有利于凸显“以美育人”的教育功能,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则在于艺术通感的运用,具体而言,即视听通感的运用,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听觉与脑海中意象通感生成现实的绘画,在重新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现实的绘画与音乐听觉再度通感,促使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

一、运用视听通感的基础

(一)听觉与视觉结合最为频繁

通感指的是人的各种感官之间的联通,在人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眼和耳的使用尤为频繁,我们的眼睛无时不刻都在看世界,我们的耳朵无时不刻都在听世界,视觉常常带动听觉参与,听觉亦常常带动视觉参与,看与听常常同时发生作用,进行互通。黑格尔指出,艺术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视、听两个认识性的感觉,至于嗅觉、味觉和触觉则完全与艺术欣赏无关[2]。从黑格尔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视觉和听觉在艺术审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现代心理学也证明了这一点,视听感官接受的信息占人体所接受信息的绝大部分,这是因为它们是距离感官,远较嗅、触等感官自由、灵活和宽泛,所以通感以视听互通为最多[3]。李斯特欣赏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酒神节主题,联想到“一个消瘦的,疲惫不堪的,勉强能站得住的烂醉如泥的人,他满脸血丝,一口酒气,无力地从石桌边站起,而他的那些粗野的同伴却仍在狂欢。”[4],而欣赏哈罗尔德主题的时候,联想到“哈罗尔德的思绪在奇妙的大自然中展翅飞翔,起伏浮沉。”[5]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都要建立在过去已有的经验之上。李斯特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由音乐联想到了具体的意象,这些意象或多或少都是以过去的视觉经验作为基础的。由此可见,在音乐审美中,听觉与视觉的结合最为自然,也最为频繁。因此,音画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很自然引入绘画环节,将听觉与视觉紧密结合。

(二)音乐作品可以用美术化的方式来理解

在音乐欣赏中,听觉离不开视觉,甚至需要视觉的参与。施咏指出,在中国人的音乐审美心理中,正是由于通感自觉而又深入的运用,使得在中国音乐里获得的往往不仅仅是听觉形象,还可以是视觉形象[6]。并且,一些音乐作品确实具有美术性的内容,例如歌曲。这类音乐作品是词曲交相辉映的综合性的音乐形式,歌词以显而易见的情感特点、确定的意象范围和清晰的发展线索勾画了歌曲的内涵,个体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很容易以视觉性的美术化方式与听觉联觉。如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小乌鸦爱妈妈》这首作品,标题即具有一定的描绘性,小乌鸦和乌鸦妈妈的视觉形象很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不同的受众个体都有可能引起各不相同的美术化联想。如《小乌鸦爱妈妈》欢快活泼的旋律很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呈现出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的景象;有些学生的头脑中则亦会出现乌云密布,大雨将至的场景等。戴维埃里奥特指出,聆听是音乐作品的个性建造的理解和体验,聆听的隐藏本质创造了评估的明显困境[7]。因此,绘画也成为了揭示聆听本质的重要途径。听觉无形无相,具有易逝性,容易造成空灵感,直接唤起审美感,视觉有形有相,具有存在性,给人以真切感,通常间接唤起审美感,两种感官各有优点与不足,视听通感很好地弥补了二者各自的不足。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将音乐以视觉的形式转换,并不是将音乐的各种元素与视觉形式的各种元素进行一一对应。正是音乐的不确定性使得以视觉性的内容来表现音乐具有更多的创造性,才能更好建立两个领域的沟通与关联,使得视听通感更好的发生,音乐的不确定性特征扩展了视觉表现的活力,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提升。反过来,在看绘画的基础上的音乐欣赏,视觉与听觉进一步联觉共鸣,使音乐体验更加丰富。

(三)关注学科综合,培养全面的人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强调要关注学科综合,并且学科综合应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8]。在音乐课堂上,采用音画教学法,正是将音乐与美术学科有机结合,音画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关注学科综合”的课程理念。该方法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生既感知音乐,又采用绘画的方式将音乐“画”出来,可以使学生在音乐艺术丰富多样的心理活动中激发其潜在的视觉意象,以美术的手段辅助实现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关注学科综合有益于个体人格的片段化生成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跨学科的视听通感的艺术教育正是从人的综合素质出发,使视觉感官与听觉感官不断统一并且尽量避免人为分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到更高的审美体验与审美追求。将音乐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反映的是学生最内在的自我。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主体基于已有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与从音乐中获取到的新信息相互适应、融合,进而使脑海中呈现出最接近歌曲所要表达的意象,从而使审美客体以视觉化的形象表现出来。欣赏到的音乐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真实审美感受。在边看绘画,边听音乐的过程中,视觉与听觉不断互动,主体与审美客体不断联通、融合,最大程度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审美更加自由,学生对音乐美的内涵理解更加深刻,这种跨学科的审美体验是独立的听觉或者视觉无法表现出来的。这正如王暄所言,主体从表层对艺术作品感性认识进入对艺术作品的理性认识,使主体真正体会到作品中艺术家索要表达的人生哲理、情趣志向、伦理道德、美与丑、真理与谬论等内涵,从而使主体心灵上和情感上得到满足[9]。艺术通感扩展了审美直觉的时空界限,拓宽了审美维度,它在审美活动中将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现实与虚幻的界限冲破,实现了人的审美自由,肯定了人的生命价值与意义。

(四)儿童艺术通感易于记录

王丽指出,儿童绘画时有本能表达和任务表达的区别,越小的儿童越听从于本能的意象表达,越大的儿童越能听从于任务安排和客观事实要求[10]。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对象通常是5-11岁的儿童,他们在绘画的时候,通常主要听从于本能的意象表达。尽管儿童无法言明他们在视听过程中的通感体验,并且他们的绘画技巧“拙劣”,但是绘画确实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笔者组织小学二年级学生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学生对聆听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理解,小学生通过画表达了以下通感体验:

学生A 以黄、橙、红等为主要画面色调。颜色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色温”,也就是我们对颜色的本能反应。该学生运用的画面色调均为暖色调,给人以温暖、柔和、阳光之感。

学生B 以灰、紫、黑等为主要画面色调。该学生运用的画面色调均为冷色调,给人以坚实、强硬,甚至压抑之感。

学生C 小乌鸦喂妈妈虫吃。该学生将动物反哺的行为进行揭示,充分表现了“爱心”、“孝心”的美育效果。

学生D 小乌鸦与其他小动物玩耍。该学生将同龄及同类人的生活经历迁移到了歌曲的主人公“小乌鸦”身上。

学生E 小乌鸦系着红领巾。红领巾是“好孩子”的标志,该学生则将小乌鸦的形象逼真的进行拟人化描绘。

学生F 小乌鸦妈妈头上有皱纹。在此年龄段的学生心中,皱纹通常是“辛劳”的标志,该学生将现实生活中自己母亲的形象迁移到了歌曲中“乌鸦妈妈”的身上,也进行了拟人化的描绘。

由此可见,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小学生能够将歌曲内容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并且基本表现了听从于本能的意象表达。小学生的艺术通感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揭示的,并且绘画是一种很好地揭示途径。通过绘画揭示,我们看到了视听通感“以美育人”的突出效果。

二、运用视听通感应坚持的原则

如前所述,小学音乐课堂上采用音画教学法,并且突出视听通感的运用,对提升学生审美体验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种运用并非是任意的,否则一堂音乐课可能变成了美术课;绘画可能千篇一律,呈现出“标准答案”式的结果,毫无创造力;音乐课教学环节甚至可能缺失。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运用视听通感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以音乐为本

音乐教育以音响为载体,构成富有动力性结构的审美形式,通过诉诸心灵的精神、洋溢的情感以及声音所显示出来的内容精华的表现,来完成对学生的审美教育[11]。在音画教学法中,听是基础和关键,绘画是为了加强视觉体验,辅助音乐教学,视听通感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实现音乐审美教育目的。在音乐课堂上,视觉与听觉的综合,音乐与美术的综合,归根结底是以听觉为本的综合,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在采用音画教学法的过程中,要加强音乐本体知识的学习,不能偏离音乐本体。因此,在音画教学法中,要加强音乐中旋律、音色、节奏、节拍、调性、调式等乐理知识的学习与体验,并且充分引导学生发挥各种音乐要素在唤起视觉体验方面的突出作用,达到最佳审美体验的效果。音画教学法中的绘画环节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使学生具有基于音乐的可画性必须建立在聆听和头脑风暴这些教学环节之后,并且要对音乐各要素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在绘画环节,时间的控制也尤为重要,时间过短,学生无法完成绘画任务,时间过长,又偏离了音乐课程本身,基于笔者采用音画教学法的经验,绘画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为宜。绘画的目的是服务于音乐聆听,控制好绘画时间才能够为后续的评价、重新聆听音乐的环节留足时间。再者,在整个音乐课程上,要加强对学生的教学监控与引导,通常学生绘画的兴趣会大过于听音乐,教师需要在每个教学环节牢牢吸引学生注意,从而避免音乐课堂失去掌控,演变为一堂美术课程。简言之,运用视听通感首先要坚持以音乐为本,绘画要从音乐中来,还要回到音乐中去,全程为音乐教学服务。

(二)重视个体生存背景与个性发展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个体差异通常较为突出。小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表现的个体差异因素主要涉及到性别、个性、智能、当前音乐水平、生活经历等。王丽指出,艺术通感外在表现为不同感觉之间的联通、转换、综合,其本质是通过心灵的作用而超越感官局限实现与整个生存背景的共鸣[12]。视听通感在音乐课堂上的运用与学生的个体生存背景紧密相关,也正是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特征增强了他们的创造性。基于视听通感的审美体验,歌曲本身被学生进行了多样化的审美诠释。采用音画教学法,首先要选好教学歌曲,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学上的“具体运算阶段”,主要以具体性思维为主,他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需要借助以往相似的生活体验,因此,在歌曲的选择上要以具体的、形象性的符合小学生心理认知层次的音乐为主。其次,运用视听通感教学不能以传授方式为主,仅仅让学生被动接受“标准答案”,而要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存背景,鼓励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表达独立见解与感受,鼓励学生以绘画的方式将各自不同的理解呈现出来,并对学生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三)坚持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一体的教学过程

音乐欣赏涉及情感、感知、理解、想象等多种审美心理要素,艺术通感的发生是诸多审美要素之间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学生艺术综合素养的体现。因此,将视听通感运用到音乐教学也要贯穿于感知与体验 创造与表现 反思与评价的整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实现逐个环节的有机统一。笔者将音画教学法的过程设计为趣味导入、头脑风暴、聆听与绘画、多重评价、回归音乐五个方面。在趣味导入环节,主要结合歌曲主题和旋律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头脑风暴环节,尽量让每个学生思维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拓,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方位,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和歌曲主题大胆地展开想象,为绘画环节做好铺垫。在聆听和绘画环节,通过听音乐来引导学生将音乐转换为视觉形象记录在纸上,鼓励学生敢画、多画。在评价环节,先自评,让学生为自己的作品打分;再互评,让参与互评的同学指出被评作品中的闪光点;最后由教师作出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作品,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在回归音乐环节,让学生边看绘画、边听音乐、边唱歌曲,边做律动,充分调动各身体感官并在头脑中实现通感效应,提升学生对音乐主题的感知与审美体验,使之升华,进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音画教学法的五个环节体现了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一体的教学过程。即在感知与体验基础上的创造与表现,在创造与表现基础上的反思与评价。

结语

音画教学法以视听通感为理论基础,在坚持以音乐为本的基础上充分关注音乐与美术学科之间的综合,并注重教学过程的全覆盖。视听通感的反复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为音画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运用视听通感的方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上提升学生审美体验并非这门课程的全部内容亦或最终目的。音乐欣赏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仅仅将视听通感作为音乐审美的唯一路径,个体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也只能是片面的,肤浅的。笔者认为,基于音画教学法,运用视听通感的方式是提升学生音乐审美的可选路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冯彤彤.基于音画教学法的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5,(4).

[2]孙来法.音乐与绘画审美的通感效应[J].文艺研究,2008,(4).

[3]瞿明刚.通感的心理美学分析[J].文艺理论研究,2002,(5).

[4]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52.

[5]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452.

[6]施咏.中国音乐审美中的通感心理及其成因[J].交响,2005,(4).

[7]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99.

[8]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6.

[9]王暄.解译艺术通感的密码[J].求索,2012,(6).

[10]王丽.通感表象与意象析论——以儿童艺术通感现象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0,(11).

[1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3.

[12]王丽.通感辩:文学修辞与艺术体验[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6).

(责任编辑:王国红)

The use of Audio-Visual synesesthesia in primary music appreciation course

FENG Tong-tong, ZHOU You-liang, YIN Shi-rui

(Music College,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435002,China)

Abstract:Using listening-drawing teaching method in primary music appriciation course can help achieve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the key point lies in effection of Audio-Visual synesthesia. The research stated the basis of using Audio-Visual synesthesia from four aspects, that is, vision and auditory are combined more frequently, some music can be understood by the way of drawing, focusing on multidiscipline, and Audio-Visual synesthesia in child can be easily recorded. The research also made some requests, that is, sticking to music-oritentation, focusing on the individuals' life background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fulfilling the whole teaching sections.

Key words:Audio-Visual synesthesia; listening-drawing teaching method; music appreciation course

[基金项目]湖北师范大学2015年研究生创新科研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6—03—18

[作者简介]冯彤彤,女,河南平顶山人,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周友良,男,湖北鄂州人,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尹诗睿,女,湖北十堰人,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4733(2016)04- 0119- 04

doi:10.3969/j.issn.1009-4733.2016.0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