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Learning环境的地方高校大学英语“厌学情绪”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6-03-16 02:13王德志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厌学情绪大学英语

王德志

(黄冈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基于U-Learning环境的地方高校大学英语“厌学情绪”及应对策略研究

王德志

(黄冈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设计厌学分析量表,构建教学分析模型,分析大学生英语厌学原因;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导向,结合地方高校特点与U-Learning(泛在学习)环境,提出了更新教学手段、活用教学方法、开展乐学活动、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改进学业评价等教学策略;实践证明,该策略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大学生;英语;厌学原因;应对策略

U-Learning,即Ubiquitous Learning,泛指无处不在的学习(泛在学习),具有持续性、可访问性、直接性、交互性和主动性等特点。U-Learning(泛在学习)环境给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带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为克服大学英语“厌学情绪”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学方法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多关注学生“学的需要”以及如何“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教学手段中强调:引导学生个性学习、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鼓励教师开展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1]这些都为大学英语“厌学情绪”的应对策略研究指明了方向。

一、大学生英语“厌学”原因分析

地方高校学生大学英语“厌学”现象普遍存在,问题比较严重。造成学生对大学英语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扩招带来的大学生源质量下降的原因——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缺失、学习意志薄弱、学习方法不当等;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游戏”人生、“黄色”污染、权钱交易、“体脑倒挂”、“高文化低收入”、毕业等于失业等;还有家庭方面的原因——高压管教、“唯成绩论”、沟通不够、感情缺失等。但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学校方面的原因——师生关系淡漠、缺少人文关怀、管理不科学、课程设置滞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死板等。[2]为了比较准确地弄清学生大学英语“厌学”原因,笔者及课题组成员在大量座谈和调查问卷基础上采用两种分析手段。

我们建立了大学生英语厌学具体量化处理3级评价量表(1类学生厌学现状原因分析A,4类原因B,20类具体原因C)。其中4个二级指标(B1个人原因,B2家庭原因,B3学校原因,B4社会原因),20个三级指标(B1个人原因:C1不明确学习目的;C2自主性差,缺乏学习动力;C3底子薄,基础差;C4学习方法不科学;C5对专业不感兴趣,有厌学情绪;C6享乐思想严重;C7对未来人生缺乏规划;B2家庭原因:C8家庭背景的影响;C9不良家庭环境影响;C10父母对子女的期望;C11家庭教育方式;B3学校原因:C12学校管理原因;C13师生关系不和谐;C14老师教育教学方法不适合;C15设置课程欠合理;C16实训设施及实验材料不足;C17大学生受教师行为影响;B4社会原因:C18社会上不良风气;C19严峻的就业形势;C20社会对大学生的偏见)。根据每级指标的具体要素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在0~100 分之间进行打分取值,然后确定评价分值和权重系数,就可以将测试对象某大学生具体厌学程度分值测算出来。[3]

为了分析学生当前的厌学程度,本研究成立课题组,先后分别从2013级、2014级和2015级三个不同年级的800份学生调查问卷中各抽取30份问卷进行测算,然后把测算结果与问卷相对应的学生学习成绩进行比对。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厌学程度是相吻合的!

②构建教学分析模型:效果变量(学习的效率与结果)、控制变量(教与学的行为)和条件变量(学情、条件、内容及教学目标)是影响有效教学的三大变量。何为有效教学?是指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的教学。学习的效率与结果直接由教与学的行为决定,而教学条件、内容、目标及学情的实际状态是教与学行为综合选择和设计的依据。[4]三大变量的含义以及相互关系必须正确理解,否则有效教学的实质就无法把握,更谈不上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依照建立的有效教学分析模型,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结果是评价有效教学最终端、最直接的指标。课题组分别从2013级、2014级和2015级三个不同年级的800份学生调查问卷中各抽取30位学生,从60份教师调查问卷中抽取10位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分析,同样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因此,观察和判断教学有效性的直接变量是学习行为,思考与设计有效教学策略的主要抓手也是学习行为。

二、大学生英语“厌学”应对策略

笔者所在校园已经wifi全覆盖,师生上网非常方便。为了缓解学生大学英语“厌学”情绪,笔者及课题组成员依托这种U-Learning优越环境,相继采取了以下教与学的应对策略。

1.更新教学手段:①微课。主要载体为7分钟左右的视频。把相关教师在课堂内的教学环节与开展的教与学活动记录下来,教与学活动围绕某个知识的重点或难点或疑点展开。7分钟左右的微课相比传统的45分钟课堂更受学生欢迎——信息集中,重难点突出,耗时少,效率高。当然,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因素,内容的信息量与难度一定要适当,课件也不能太花里胡哨。②慕课。通俗地讲,慕课(MOOC)即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我们鼓励深受学生欢迎的任课教师开设慕课,让更多的学生共享资源。③翻转课堂。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家完成,教室只是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场所——答疑、解惑、操练等。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课堂讲,讲完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完成作业)相比较,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好,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里完成学习任务,觉得很开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5]

2.活用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活动。①任务式。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设计出既方便操作又很具体的教学任务,而且任务必须以特定的交际环境和语言项目作支撑。学生完成这项任务,可以采用询问、交涉、解释、沟通、表达等语言活动形式,最终目的是学习和掌握语言。②合作式。学生合作类似课外活动,既互助又比拼。相互尊重,相互交流,“比学赶帮”,共同提高。当然,教师课前必须明确任务与学习目标,还要督促学习效果。③项目式。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相对独立地自己完成项目——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项目乃至验收评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项目是主线。④探究式。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学会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教师应创设情景,适时点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6]

3.开展乐学活动:充分利用泛在学习环境(U-Learning),开展乐学活动。①“模块化胜学法”。分别将学习目标模块化、学习内容模块化、学习时间模块化、学习行为模块化、学习情绪模块化。②“各个击灭”战术。将学习知识点化整为零,集中精力,“各个击灭”。③师生角色互换法。鼓励学生主导本班活动。只有在英语课堂给予学生主导地位,确立学生是主体也是主导的思想,才能达到充分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④开展课外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英语晨读,收听校园英语广播台,开放网络自主学习,开展英语角、英语晚会、异域文化风情讲座、英语话剧表演、电影放映周及疯狂英语俱乐部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英语听力、写作、翻译、演讲、专题辩论、外语知识抢答等各种竞赛活动,在玩“英语学习争霸牌”语法接龙游戏中学习英语语法知识。

例如,2014年11月,笔者邀请《A LA O 英语学习争霸牌》发明者鲍继平教授来校传经送宝,随后在非英语专业教学班引导学生在玩《A LA O 英语学习争霸牌》中学习英语,同时在网上搜索鲍教授指导学生玩此牌的视频来配合练习。A LA O英语争霸牌是寓教于乐,将学习娱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玩耍娱乐中学到许多知识。该套扑克牌共108张,由英文字母、图片、语法知识、单词、音标、名言警句等组成。它形式新颖,内容独特。在A LA O英语学习争霸牌课上,学生勇于创新,采用各种方式,不仅玩字母钓鱼,还玩语法接龙,甚至玩斗地主等等。学生在课上打牌娱乐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许多英语知识。牌上的警句若有不懂的还可以随时通过手机上网找答案(笔者所在学校wifi全覆盖,是名副其实的U-Learning)。A LA O 英语学习争霸牌一改以前的数字扑克形式,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吸引着学生,让学生对英语充满了兴趣,对英语学习充满了期待。正如一位学生所说:A LA O 英语学习争霸牌让我们学习娱乐兼收,不失为有意义的乐学活动。

4.完善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利用软硬件资源扩大以内容为依托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简称ESP)范围,如科技英语、经贸英语、社科英语等;除英语理论课外开设由“基础能力实验”、“技能提高训练”、“综合创新实践”三大实验板块组成的英语语言实验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能力、职业技能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5.创新教学模式:与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院校的学生表现出以下特点:①英语基础比较差,②英语学习兴趣缺乏,③英语学习方法不科学,④学习动力不足。教学环境、师资力量、就业形势等都不乐观:教学班比较大(一般有60左右的学生);教师课时少、任务重;教师队伍年轻,教学经验少;资金不足,教学设施有待完善;就业形势严峻。因此,地方院校必须找出适合自身特点和规律的教学模式。笔者及课题组成员依托网络平台,探索英语“立体教学模式”:分类要求、听说培优、大班指导、小班交流、网络学习、策略引路、能力竞赛、环境辅助。设置多层面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以语言知识传授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为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课内课外相互补充为教学形式,以语音、词汇和语法贯穿语篇为教学方法,以课内多媒体教学、课外英语角活动、各类英语竞赛交叉进行为教学手段,以英语教师、班主任、辅导员、院系与教务处领导齐抓共管为教学管理,滚动推进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及思维能力。

6.重视心理疏导:针对地方高校生源的特点,利用网络优势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意志品质教育,拒绝网络有害资源,抵制社会不良诱惑;进行英语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学习方法辅导,激发学习兴趣;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对感情缺失或思想错位的学生进行抚慰或矫正;倡导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利用QQ、Email、blog 及音视屏聊天系统,勤沟通,建立真诚、平等、可信赖的师生关系。

7.改进学业评价:①实施学时改革。“4改3+1变2”—— 将大学英语课时由原来的每周4节课改为每周3节课,剩下的1节课变为2节实验课(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中心自主学习)。②完善分级教学。学生入学后,根据分级考试成绩,分别进入C、B、A三个不同层次的班级学习。三个层次的学生比分别为50%、40%和10%,其教学目标分别对应《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教学更有针对性。③创新学业评估。对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大学英语成绩均实行形成性评估,即综合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评估的成绩。评估内容包括: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包括英语演讲竞赛、听力大赛、写作大赛,英语角,英语电影等)的记录,网上学习过程、学习时间、学习进度、每单元平均成绩记录,其它学习档案记录(包括课文背诵记载),学生问卷调查、访谈、座谈,课后作业评定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形成性评估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40%。

8.动员家长配合:①避免不良家庭环境影响;②调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③引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式;④通过网络平台与家长保持联系。

9.寻求政策支持:①寻求地方政府对学校教育投入;②净化网络环境,杜绝社会不良风气;③政府出台就业政策,缓解严峻就业形势;④摒弃用人单位对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偏见。

三、结语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1],通过2-4个学期(2014级4个学期,2013级和2015级分别2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成效显著。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引导学生实现“自知”而后达到“自觉”、进而实现由“自觉”到“自为”、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使学生成为“有效的”大学英语学习者,而非“厌学”者。

2-4个学期实验后,课题组对被实验的2013级、2014级和2015级三个不同年级的学生再次进行问卷调查。从800份调查问卷中分别抽取第一次被抽取并进行分析了的30份问卷再次分析,结果变化很大。不光是学习理念、学习观念、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变了,而且学习效率提高了。最近一次期末考试成绩比第一次期末考试成绩普遍提高了10%~30%(对比期末英语考试成绩计分册)。由于篇幅有限,具体测试班级的分析数据这里不一一赘述。

厌学并不是学生的本性,它与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实践证明,本研究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有巨大推动作用。1)助推四个教法。该研究有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任务式、合作式、项目式和探究式等教学方法。2)完善三个课堂。基于U-Learning环境,该研究有利于教师建设和使用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学习方向发展。3)促进两个转变。有利于教学活动实现由“教”向“学”转变,教学过程实现由关注“教的目的”向关注“学的需要”转变。4)解决一个问题。通过提供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自主学习路径和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大学英语“厌学”问题。5)提升四个能力。“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及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当然,本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学生自控能力不强的问题、学生就业压力大而影响学习积极性的问题等等,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些将是笔者所在课题组需要继续努力或继续呼吁的地方。

[1]教育部.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9.

[2]熊萍萍.公安院校大学生英语厌学现象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1)51.

[3]焦娜.大学生厌学现状分析及对策[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1.

[4]陈佑清.论有效教学的分析模型[J].课程·教材·教法,2012(11)3-5.

[5]苗宁.基于微信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3)137-139.

[6]钟传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定位策略[J].求知导刊,2016(2)99-100.

责任编辑付友华

G645

A

1003-8078(2016)05-0073-04

2016-04-22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6.05.20

王德志(1963-),男,湖北黄冈人,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408;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5GB127。

猜你喜欢
厌学情绪大学英语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关注学困生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
关于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的思考
高职学生厌学情绪抑制途径的几点探索
初中数学教学经验略谈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