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2016-03-16 02:18王艳艳
关键词:城市化劳动力农民工

王艳艳

(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王艳艳

(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比较突出,户籍制度的阻碍,不健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农村劳动力技术素质的低下以及不完善的农民工权益的影响,都会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的问题,需要通过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健全劳动力市场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积极组织劳动输出等来加以解决。

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有效措施

“三农”问题是中国各族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三大产业结构中,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学家刘易斯把每增加一个生产要素(劳动力)带来的生产量的增加值为零乃至为负数时称为剩余劳动力。也就是说当增加劳动力人数的同时生产量没有增加甚至减少时,任何一个用人单位都不会选择再投入人力,这时劳动力便出现了剩余。国内学者认为,把超出农业需求的农村劳动力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

自20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大致如下:自建国时期到1978年转移是相对缓慢的,特别是1964年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有很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很大程度地束缚在农村里面。从许多文献中可以体现出我国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与人口的城市化进程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例如在我国人口城市化处于起步阶段时,转移剩余劳动力也刚刚起步;在人口城市化处于动荡阶段时,转移剩余劳动力的人数也不稳定,时高时低;在城市化停滞不前的同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也稳定下来了;在城市化迅速发展阶段,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也处于加速时期。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一)以地区来说,中西部劳动力转移比例相差较大

我国西部地区存在着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基于此种情形,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比例较低;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人口数量较大、土地贫瘠,农民仅仅依靠土地并不能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所以这个地区的省份就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较大的区域。宁夏、河南、安徽、江西、广西、四川、湖南、福建、重庆属于转移较多的省。而黑龙江、吉林、西藏、新疆、云南和海南转移比例相对较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主要是在区域内转移。

(二)从流动方向上看,主要是区域内和区域外流动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由经济欠发达、人口众多且土地贫瘠、缺少就业机会的地区流出,而沿海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就业空间相对广阔,渠道相对流畅,因此这些地区是劳动力主要流入场所。2011年只有不到9%的农村劳动力到乡镇企业就业;约有65%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行业就业;转向省会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占了16.2%,转向地级市的接近19%,转移到县级等二、三线城市的约13.4%。劳动力在省内转移的比例较高,到2010年7月,我国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省内转移就业的比转向省外就业的高出53%。[1]

(三)从流动方式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盲目性和群体性

我国是人口大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占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超过了社会的需求量。劳动依然是人们谋生的手段,生活所迫,一部分人必须转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然而,农村偏远地区网络不发达、就业信息不畅通、不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等原因,他们外出打工主要依靠周围的人际关系和相互的人际调动。这种流动具有群体性和盲目性,有关部门却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劳动力转移。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问题的原因

(一)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民融入城市主流社会的步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发展要求与户籍管理制度之间产生了鸿沟。农民经常被当地市民“拒之门外”无法享受平等的待遇和平等竞争的权利,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正常入学,务工人员工资远不如当地市民的工资。这些方面的不平等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和小城镇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二)不健全的劳动力市场限制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发展速度

大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都是没有组织性,主要依靠朋友、亲属等自行寻找路径和机会。劳动力市场的混乱使劳动力和用工单位或地区不能及时地相互传递需求信息,对劳动力的需求信息也无法相应传递给等待工作的劳动者,农民工打工依靠在外务工时间长的老农民工介绍,故建立健全的劳动力市场势在必行。

(三)很大程度上技术素质低也影响了转移实效

在偏远的农村,人民生活水平低,致使许多适龄儿童不能正常入学,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这就导致了农村的许多人文化素质低,无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尤其是农村中的大部分劳动力更没有接受专业的技术培训,只有一小部分人接受的是初级或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使农村的劳动力整体专业技能水平低,就业竞争力差。凭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只能从事初级的、粗放型的、技术含量低的生产,此类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挣的钱也相当少。以上情况表明,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与社会的需求岗位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转移的实效。

(四)农民工权益保障不完善影响农民工主动转移的积极性

农民工的工资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农民工薪酬涨幅速度相对低于农民工在家种地取得收入的预期目标。一方面,政府取消农业税,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出,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帮助农民工走上幸福之路;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粮食产量也增加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增加了,这些都是农民所乐见的。而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来说,由于粮食价格的上涨,使其进城务工的成本增加,此外,务工人员干的都是一些脏活累活还有高危险的活,但是保障率却是非常低的,如果碰上伤亡事故,雇主和用人单位一般都是私了或者根本就不闻不问。因此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难度就更大了。《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天的工作时间,但理想与现实却有着较大的差距。很多务工人员从事的都是长时间作业根本没有劳动时间上的保障。[2]

三、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举措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紧密的关连。笔者认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举措是:加快建设城市化进程,制定城乡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城乡一体化。要通过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也就是说要通过城乡结合、三大产业结合、工业与农业结合、大中小结合等方式方法的综合模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城乡结合”指的是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不仅仅指农业间的转移,也不是全部依赖城市的异地转移,而是把城市与农村结合起来。“大中小结合”指的是就城市规模而言,三个级别的城市并举,发挥各级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作用。

(二)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督体系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城乡劳动力的地位和就业机会不平等,我国应该建立一种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社会制度。努力提高劳动力供求网络的建设与发展,有效提高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交流和咨询服务工作,服务资源要完善,服务功能需强化。建立劳动力资源的调查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组织劳务输出。维护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权益,对劳动力市场要加强立法,维护市场秩序。政府执法部门提高执法能力,公正执法,确保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保障。此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人力资源,而所需人力资源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就能找到。所以制定有效措施进行劳动力转移和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劳动力保障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3]在此转移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政府、企业、社会、集体、个人”思维一致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筹措机制。[4]国家加大对转移的支持和补偿;后期的土地流转保障工作要做好;健全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

(三)加强对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培养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低是其原因之一。要转变这种现象,首先,劳动者自身应该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基本权益,通过主动与他人交往和互动来建立彼此间的信任感。劳动者应积极融入到集体中,用群体的观念和意识去思考问题,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加大投入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加大财政拨款。各教育机构应突破传统的僵化办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并能够因材施教对这些特定人群进行教育培训。用工单位也应该树立平等观念,把农民工纳入培训范围,统筹安排。

(四)积极组织劳务输出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在国内流动外,还应该走向国际寻找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拓展就业的渠道和途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中,寻找新举措、新方法,努力发挥最大效益。[5]2001年我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以来以及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劳动力资源在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配置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近几年来,中国虽然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我国劳动力输出数量与世界劳动力输出数量相比确实微不足道的,仅占3%,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现象。政府应对加强中国劳务人员的国际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打出带有中国“品牌”的劳动力。

必须加快脚步制定有效举措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巨大。需要农村劳动力转变自身的观念,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解决此问题,教育部门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更新方式方法,用人单位应平等待人,提供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岗位并对其进行教育培训。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 远 扬)

[1]张安良.金彦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0(12):30-32.

[2]边保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景、成因及其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2010(2):82-83.

[3]杨慧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与对策[J].学理论,2010(23):71-72.

[4]刘星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8-99.

[5]简新华.张建伟.从农村到农民再到市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和特点分析[J].发展经济学研究,2007(6):12-18.

G241

A

1671-5454(2016)04-0078-03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4.023

2016-06-10

王艳艳(1991-),女,河北保定人,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环境资源战略。

猜你喜欢
城市化劳动力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