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之源与感动之途
——浅析《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2016-03-16 02:18方世荣
关键词:典型情感

方世荣

(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新闻业务·

感动之源与感动之途
——浅析《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方世荣

(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感动中国》之所以能够感动中国,不仅在于它找准了生命意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所融合构成的感动支点,运用了一系列颠覆传统典型报道的感动策略,还在于节目探索并延用了能够保证其感动品质的外在表现形态。

《感动中国》;典型报道;仪式;社会认同

随着《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的播出,“铁榔头”郎平、“潜水男神”官东、“青蒿素之母”屠呦呦等年度人物的揭晓,《感动中国》再次引发媒体关注和观众热议。作为央视倾力打造的一档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以“感动”为支点,通过对社会深层的关注,对爱、奉献、坚持、牺牲等生命终极意义、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建构,推举了一个又一个极具针对性与感召力的“精神领袖”。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感动中国》感动了中国,其“感动”要素究竟为何?节目如何呈现“感动”要素,又为何这样呈现呢?

一、感动之源:对人性真善美的建构传播

“感动”,既是这个节目的关键词,又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情感体验,就其心理学意义而言,是指自我情感与他人的故事相遇而产生的感情共鸣和震动,其心理基础是强烈的认同。尤其是那些观众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去感受的故事,更容易使其将自我知觉和情感投射其中,触发感动。《感动中国》虽以典型报道的面貌出现,但它却极力挖掘人性深处的真善美,凸显人之为人的存在,在弘扬主旋律、彰显人性光辉、传承中华美德等方面产生了巨大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诉诸感性、直指人心的内容契合了观众精神和道德层面的需求。

(一)感动者的精神书写

生命的终极价值、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构成了《感动中国》的精神内核。“典型客观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它扎根于现实的土壤。”[1]不论是以身试药的“三无”科学家屠呦呦,勇入湍流接连救起两人的潜水员官东,还是数十年如一日为导弹燃料火药进行微整形的徐立平,为大山里的孩子读书而化缘的“校长爸爸”莫振高,尽管他们置身困境与危难之中,但都以行动和选择诠释了自我对生命理想与生活意义的坚守,诠释了人生的理想与价值。他们植根于当前的社会大背景,是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折射,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们坚韧、善良、奉献、敬业、勇敢等道德品质、人生追求与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佳体现。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尤其是社会上出现物欲横流、身份焦虑、思想迷茫等现象,这些感动者不仅关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最大限度地体现与张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指导观众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二)消弭距离的感动策略

“典型报道的成功与否,主要决定于‘榜样’是否适应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人民的心理承受能力。”[2]《感动中国》中的典型之所以能够对观众产生强烈的召唤和示范作用,除了根源于生命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切身体会,还在于节目采取了“说服”,而不是“宣传”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宣传侧重于单向的信息策略,说服的意图也是单向的,但其过程却是交互的,它必须考虑接受者各种可能的反应,并作出相应的策略调整”。[3]节目通过“自己人”效应,尽可能关注观众的接受心理,采取典型主体平民化、典型人物细节化以及国家偶像人性化的传播策略,消弭普通观众与国家典型之间的心理距离,使观众在信息接受活动中,感到传者在许多方面与自己有相似或相同之处,以提升传播影响力。《感动中国》在注重受众意见、信息反馈的基础上,还通过“抓住热门话题,吸引受众参与讨论,直接进行对话,促使方方面面达成共识,因思想沟通而互相理解”。[4]例如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和凭借高超的潜水技能接连救出两名幸存者的官东,他们在过去的一年中备受关注,节目将他们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提高了节目的影响力与凝聚力,同时实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对观众的“收编”,有效进行了社会整合。

二、感动之途:严肃庄重的新闻仪式

如果说生命意义和时代精神是节目引发观众感动的源泉,典型主体平民化、典型人物细节化、国家偶像人性化以及抓住热门话题是节目引发受众认同与共鸣的策略,那么新闻报道和颁奖典礼的嫁接则构成了节目呈现“感动”的表现形态。

(一)多层次的叙述视角

就《感动中国》而言,与其说令观众感动的是情感,不如说是带情感的意义。节目塑造的典型人物之所以感动观众,并不在于它直接利用伟大光鲜的辞藻去渲染和描绘一个人的特质,而在于它讲述了一个个蕴含意义且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短片叙述、现场采访与评论组成了节目沿用多年讲述新闻故事的标准范式。“多种叙事类型的混合使用,不仅把第三人称叙事的灵活性与第一人称叙事的现场感、真实性和体验化融为一体,使电视新闻叙事的手段更趋丰富,也把电视媒体的独特优势发挥到了极致。”[5]由此,观众将此范式内化为节目的“固定搭配”。

“不同的叙述者向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观察角度、叙事内容、时空距离、价值判断和情感态度。”[6]从叙事结构来看,《感动中国》早已被公认的三段式表达在本质上是由第三人称限知叙事、第一人称目击者叙事以及第一人称主人公叙事相结合、不断转化的叙事结构。以“宝贝回家”创始人张宝艳夫妇的故事为例,片头的导语、片中的画外音以及片尾的评论所采用的都是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叙述者总是外在于叙事情境,叙述主体(导语、画外音、评论)与叙述客体(张宝艳)的心理距离较远,其描述、评价相对更为客观。秦艳友作为第一人称目击者,他与主人公张宝艳一起创立、维护了“宝贝回家”网站,并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家人团聚的事实,他的叙述既是主人公张宝艳叙述的有力补充,又佐证、提升了报道的真实性。而主人公张宝艳的第一人称叙述,表现距离最短,最能给观众真实亲历的感受,并赋予故事强烈的个人情感。事实上,多层次叙事视角转换的过程,既是张宝艳事迹的讲述和表现的过程,又是短片观点印证和疑问揭示的过程。所以,经由新闻短片的客观叙述、现场采访的真实还原、画龙点睛式的新闻评论多个叙述层次、叙述视角的转换,一个真实、客观、饱满的典型人物的整体面貌就呈现出来。

(二)仪式性的颁奖典礼

作为一场颁奖晚会,自2003年首播以来,《感动中国》一年一度的颁奖晚会使数千万观众在一个共同的时间段,保持共同观看的姿态,观看完全一样的节目。德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任何社会都会感到,它有必要按时定期地强化和确认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只有这种情感和意识才能使社会获得其统一性和人格性。这种精神的重新铸造只有通过聚合、聚集和聚会等手段才能实现……于是就产生了仪典。”[7]《感动中国》通过颇具仪式感的颁奖短片、颁奖词、奖杯等元素,成功地向观众传达这样一种观念:不论你的身份、背景、经历有何不同,只要你践行国家所传达的主流意识形态,你的所作所为能够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你就能感动中国,就能获得世人的敬仰。这个以“感动”为名的“媒介事件”,通过生命意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建构,既准确传达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又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还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使节目焕发出巨大的时代价值,成为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

仪式化的颁奖盛典的确可以轻易将其主导传播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情感传递给观众,但置身于个性化、实时化、交互化特征的新媒体时代,由于信息传受广度和深度的极大拓展,加之娱乐化潮流对电视生态的巨大冲击,《感动中国》的召唤能力已大不如前。如何于反思中扬弃,于困境中求新索变,关键在于节目必须正视新媒体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节目要注重革新典型宣传思路和操作方法,不仅停留在表层对典型人物事迹的梳理、堆积与歌颂,而应该对典型之所以为典型的原因进行深层挖掘,对人物作出抉择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动因、人物彼时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状态进行多层次、人性化的建构呈现。例如“宝贝回家”的创始人张宝艳,她之所以创立这个网站,是因为她有过丢失孩子的经历,她有过撕心裂肺、痛不欲生的情感经历。这是她创立该网站的直接动因,是这个典型得以成立的根本。另一方面,节目需要合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规律,通过开拓信息传播渠道,采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联动的方式进行宣传,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扩大观众的卷入程度,增强典型人物的社会影响力。

综上所述,《感动中国》强大的劝服和召唤能力根源于节目将“感动”作为宣传的方向和主题,这种人性化的诉求通过仪式性的颁奖盛典,建构了一个个时代偶像。而且,节目成功的一个更为深刻和重要的原因,在于创作理念由宣传到说服的过渡与转变。这说明,典型报道必须准确把握观众的心理需求,需要适应社会需要和时代召唤。在新媒体时代,《感动中国》遵循信息传播规律与观众的认知规律,进一步革新典型报道理念,开拓传播渠道,增强观众的互动,这种“感动”必将得到持久的传承和广泛的社会认同。

(责任编辑 陶新艳)

[1]丁柏铨.新闻理论探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47.

[2]陈力丹.陈力丹自选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62.

[3]董子铭.宣传·说服·对话:舆论引导的路径叠进[J].当代传播,2015(2):31-33.

[4]丁柏铨.再论新闻的有效传播[J].江苏社会科学,2002(4):194-198.

[5]刘红明.试论电视新闻的叙事时间与叙述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03(9):189-191.

[6]黄希云.小说的叙述层次及其涵义功能[J].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1992(4):18-25.

[7]爱米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62.

G222.3

A

1671-5454(2016)04-0018-03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4.005

2016-03-21

方世荣(1991-),男,河南安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传播。

猜你喜欢
典型情感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典型业绩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台上
情感小语
典型催开百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