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俊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副词“竭力”的来源
李英俊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上古时期“竭力”是一个动宾短语,也是“竭力”副词化的萌芽时期。中古得到一定发展。唐代“竭力+VP”使用频率增多,句法位置固定,“竭力”发生重新分析,句子重心转移到“VP”上。“竭力”语义由实变虚,最终变为副词,并一直沿用至今。
竭力;发展;动因;机制;副词
现代汉语中“竭力”是情状性副词,解释为“用尽全力,尽力”,例如:
例1:他竭力避开那些侦察他的视线,镇静地拿出烟盒,点燃了一支烟在抽,一口又一口地把烟吸下去,旋即吐出,乳白色的烟在他面前轻轻地飘荡着。(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上古、中古时期“竭力”是一个动宾短语,随着“竭力+VP”使用频率的提高,句法位置的固定等因素,重新分析变为一个副词。杨荣祥提及过“竭力”的用法,不过只是举了《平话》中两例来说明“竭力”在用例中是一个词组。[1](P92—93)对于“竭力”词汇化的过程、时间及影响因素等,并没有过多提及。目前也没有人对副词“竭力”的来源加以探究,因此本文运用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其词汇化过程、机制与动因。
(一)“竭”做及物动词,后加宾语
“竭”,在《说文解字·立部》释义为“负举也,从立,曷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为“凡手不能举者,负而举之。”本义为:动词,背举;用肩背负。之后又引申出“穷尽”之义。例如:
例2:此为周生之本,竭天下百姓之财用,不可胜数也。(《墨子》卷五)
例3:宋公子鲍礼於国人,宋饥,竭其粟而贷之。(《春秋左氏传·文公》)
以上“竭”都是动词,“穷尽”之义,例2谓语中心是“竭”,其宾语为“天下百姓之财用”。例3“竭”的宾语为“其粟”,后面的“而”表示目的,含义为“穷尽自己的粮食来施舍。”
(二)“竭”与“力”出现在一个线性结构中
最早“竭”与“力”出现在线性结构中是动宾结构,中间有定语成分。例如:
例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卷一)
例5:终身不厌贤人唯毋得明君而事之,竭四肢之力,以任君之事。终身不倦。(《墨子》卷二)
例6: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孟子》卷七)
以上三例“竭……力”是动宾结构,其中,“竭”是句子的谓语中心,“力”作“竭”的宾语。例4中间的成分是代词“其”,含义为“他的”,属于形容词性质的物主代词,修饰其后的名词“力”。例5中间的成分都是“名词+之”也相当于“……的”,也是形容词性质的,修饰“力”。例6中间成分“目”看似是一个名词,实际在这里活用为形容词,义为“眼睛的”,修饰后面的“力”。所以,上古时期“竭……力”是一个动宾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竭……力”意思都很实在,随着两者搭配频率的增加,两者渐渐靠拢,形成一个常用的动宾短语。“从认知心理上来说:心理的组块过程把经常相连出现的两个分立单位组织在一个组块中,这样两者就有可能逐渐变为一个不可再分的单位,这一心理过程要以语言成分的高频使用为基础。”[2](P3)“竭……力”出现在线性结构中,为“竭力”的连用提供了可能性。
(三)“竭”与“力”连用
随着“竭”与“力”搭配频率的提高,中间的定语成分逐渐被省略,“竭”与“力”慢慢靠近,开始连用。查阅CCl语料库发现“竭”与“力”连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如:
例7:鼓人告食竭力尽,而后取之。克鼓而反,不戮一人,以鼓子归。(《春秋左氏传·昭公》)
例7中“竭”和“力”虽然已经开始连用,“竭”是动词,“力”是名词,但并不是动宾短语,而是分别与前后的成分组成主谓短语,“食竭”“力尽”,因此,这种连用在结构上是跨层的,对“竭力”的词汇化并没有影响。
上古时期我们还发现如下“竭力”连用的情况,“竭力”出现在“VP+竭力”结构中:
例8:相得然后乐,不谋而亲,不约而信,相为殚智竭力,犯危行苦,志欢乐之。(《吕氏春秋》)
例9:至夫临难必死,尽智竭力,为法为之。故先王明赏以劝之,严刑以威之。(《韩非子·饰邪第十九》)
以上两例中的“殚智竭力”“尽智竭力”都是联合式结构,随着时间推移,已经固化,演变到现在有成语“殚精竭力”“用心竭力”等。在成语中“竭力”的动作性还保留,但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收录“竭力”的动词义项,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竭力”都做副词,作谓语是有限制条件的,只是出现在成语中而已,所以没有收录动词义项的必要。杨荣祥把这种现象定义为“残存”:一个词组在演变为副词之后,实际语言中还继续保留着词组的用法,这是汉语历史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不追溯与副词的渊源关系和发展历史,往往会影响我们对一些副词的正确认识。[1](P198)因此,现代汉语中我们看到“VP+竭力”就要考虑这是否是一个成语,或者是否为古代动宾结构“竭力”的残存,而不能认为副词“竭力”是作“VP”的补语。
搜索CCL语料时我们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竭”动作性质较强,“力”明显作“竭”宾语的例子:
例10:然故忠臣尽忠於公,民士竭力于家,百官精克于上,侈倍景公,非国之患也。《韩非子·难三》
例11:故臣莫敢不竭力,俱操其诚以来。《管子·乘马》
以上举例中从句法结构上来看,“竭力”的前面由否定副词“不、莫敢不”,后面可以加介宾结构“于+ NP”,也就是“竭力”前可以有状语,后可以有补语,只有可以作谓语的结构或词才有这种性质。除此之外,上古时期基本都以单音节为主,因此,“竭”与“力”最早是一个动宾短语。
(一)“竭力+以+VP”
《古今汉语词典》中收录“竭力”,并认为在战国时期就是一个副词,例如:
例12:臣下竭力尽能以立功於国,君必报之以爵禄,故臣下皆务竭力尽能以立功,是以国安而君宁。(《礼记·燕义》)[3](P719)
我们分析上述举例,如果把“竭力”看作是一个副词,那么“以”表示目的,“竭力”则修饰“立功”,表示情状。如果把“竭力”看做是一个动宾短语,句子语义就是“臣竭尽全力并且立功”,其中“以”表示并列关系,“竭力”和“立功”都是句子的谓语成分。所以从语义、句法上来看,这个例子可以作两种解释。而且杨荣祥举过《平话》中的一个例子,如下:
例13:威曰:“吾与诸公披荆斩棘……竭力以卫国家……”(《平话,89》)[1](P92—93)
以上“竭力”出现的句法环境和《古今汉语词典》中“竭力”出现的句法环境类似,而杨荣祥认为举例中的“竭力”是一个词组。由此可见,“竭力+以+VP”结构中“竭力”做两解都可。
再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文献中“竭力+以+VP”的这种构式:
例14:荀息曰:“吾闻事君者,竭力以役事,不闻违命。君立臣从,何贰之有?”(《国语》卷第七)
例15:禹仰视天而叹曰:“吾受命於天,竭力以养人。生,性也;死,命也。(《吕氏春秋》)
例16: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孟子》卷二)
以上三例都出现在“竭力+以+VP”结构中。从语义上来看以上具体用例可翻译成“竭尽全力来做事,竭尽全力来养活人民,竭尽全力来侍奉大国”。从句法结构上看“竭力”可以作为主语发出的动作,也可以表示动作的情状,“以”可以表示并列,也可以表示修饰。因此综合上述两个因素,“竭力+以+VP”结构中“竭力”作为动宾短语或副词都可以。
(二)“竭力+VP”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还发现“竭力+VP”结构,举例如下:
例17: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春秋左氏传·成公》)
例18: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礼记·祭义》
以上“竭力”和“致死、从事”都是动宾短语,所以“竭力”和“VP”都是并列结构,共同做句子的谓语中心。从语义上来看,去掉“竭力”,并不违背句子的主要意思,去掉“致死”,“其竭力,无有二心”,也没有违背句子的主要意思。在这个并列结构中“竭力致死”,“竭力”的动作性比“致死”的动作性更强,因为本句强调的是“臣的忠心,为办一件事情付出全部,更侧重“竭力”而不是“致死”。相同的例17中,句子重心更侧重“君子报答父母都是竭尽全力”而不是“各种侍奉”。所以上古时期的“竭力”是一个动宾短语。再如:
例19:是故庶人竭力从事,未得次已而为政;有士政之士竭力从事,未得次已而为政。有将军大夫政之,将这国大夫竭力从事,未得次已而为政。有三公诸侯政之,三公诸侯竭力听治。(《墨子》卷七)
以上“竭”与“力”连用,上古时期都是单音节为主,所以“竭”与“力”是动宾短语,后面出现“从事”“听治”一类的动宾结构,“治”本义是动词“治理”之义,但在这里是名词“政治”,和前面的“事”对举。“竭”与“力”连用,后面出现动宾短语。张谊生认为,连动结构中的两个动词本来都是主要动词,随着表义重点经常落在后一个动词上,前面的动词趋于虚化。[4]当然,张文中提到的动词更确切一点应该认定为谓语。所以,“竭力+VP”结构的出现就为“竭力”的虚化提供了句法条件。
(一)“竭力”的使用频率
使用频率是词汇化或语法化的重要因素。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竭力+VP”构式,也具备了“竭力”词汇化的句法条件,但使用频率很低,查阅CCL语料库的部分文献中“竭力+VP”使用频率如下:《墨子》2例、《左传》1例、《孟子》1例、《礼记》1例。
中古时期(西汉、东汉、六朝),“竭力”基本继承了上古的用法,动宾短语用法居于首位,如下:
例20:禹乃熙笑而称曰:“我受命于天,竭力而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何足以滑和?”(《淮南子·精神训》卷七)
例21:故臣下莫敢不竭力尽死以报其上,功德立於后世,而令闻不忘也。(《汉书》卷五一)
以上“竭力”后出现“而”,这是“竭力+以+VP”的沿用,“而”可以表示并列也可以表示目的。例21“竭力+以+VP”结构前出现“莫敢不”,副词修饰谓语中心作状语,也能说明“竭力”在这种结构中动作性还存在。从语义上看,主语“臣”更侧重为了皇帝和国家奉献全部的力量。如果把“竭力”看做副词,“竭力”和“莫敢不”就是副词并用情况,共同修饰“报其上”,所以在“竭力+以+VP”中还是可以做两解。此外,中古时期还有如下用例:
例22:是以燕、齐之祀与周并传,子继弟及,历载不堕,岂无刑辟,繇祖之竭力,故支庶赖焉。(《汉书》卷一六)
例23:……益州刺史之所作也,刺史见太上圣明,股肱竭力,德泽洪茂,黎庶和睦,天人并应,屡降瑞福……(《全汉文》卷四十二)
例22、例23中“竭力”均作谓语,例22“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以不用翻译,例23中“股肱”其实是代指国家大臣,“竭力”位于主语之后,是动宾短语。当然中古时期也有“竭力+VP”结构,统计部分文献,使用频率如下:《淮南子》2例、《全汉文》1例、《三国志》1例、《太平经》1例、《陶渊明集》1例。
可见,“竭力+VP”的使用频率和春秋战国时期相差不大,只有6例左右,举例不再赘述,其结构和语义和例18、例19、例20类似。因此,不能确定在中古时期“竭力”词汇化。
“竭力”在唐代也基本沿用了上古、中古的用法,可以出现在主语之后作句子重心,也可以出现在“竭力+以+VP”构式中,但是“竭力+VP”的用例开始增多,查阅古籍检索系统和CCL语料库唐代相关文献,发现“竭力+VP”用例增多。其中,《唐代墓志汇编》“竭力+VP”8例,占所有“竭力”出现用例的38%;《旧唐书》“竭力+VP”6例,占整部文献中“竭力”出现用例的46%。因此,使用频率是促使“竭力”词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就为“竭力”的重新分析奠定了基础。
(二)“竭力”词汇化的机制和其他动因
“VP”复杂化,唐代以前“VP”基本都是动宾短语,唐代“VP”不仅出现双音节动宾短语,还出现主谓、动补、并列短语,如:
例24:咨尔将相卿士、中外臣僚,竭力尽忠,匡予令嗣,送往事居,无违朕志。(《旧唐书》卷一九上)
例25:中国不遑振旅,四十余年。使伤耗遗氓,竭力蚕织,西输贿币,北偿马资,尚不足塞其烦言……(《旧唐书》卷一三九)
例26:臣虽随宜制置,竭力抚绥,如或銮驾未回,必恐人心复散。(《旧唐书》卷一七八)
例27:小弟竭力奉承,亦泣霜中之笋。夫人居世上,修己行孝以合天心。(《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无论“VP”如何复杂,我们肯定的一点是,随着“竭力+VP”使用频率的提高,“竭力”的句法位置趋于固定,这就为“竭力”的重新分析提供了前提。在“竭力+以+VP”中“竭力”还有一定的动作性。如以上举例中“竭力”侧重于表示动作的情状,而不是主语的一种动作行为,由于总是出现在“VP”之前,“竭力”发生重新分析,由原来的表示动作义的短语变为表示情态的副词,句子重心转移到其后的“VP”上。复合词的语义演变一般是以其构成语素为基础的。[5]“竭”语义变得更加模糊虚化。重新分析是一种认知行为,作用主要是从认知角度把这种词义虚化、功能变化的过程加以结果(虚词产生)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加以确认,重新分析标志着这个词汇单位语法化的完成,也是这个词汇单位语法化的重要机制。[6]当然一个词的词汇化或者语法化离不开句法位置的变化、双音节的制约以及高频使用等动因。
“句法位置是副词形成的决定性条件。一个词,或者一个词组,或者某种语言成分,如果经常处于句法结构中的谓语的前面,它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副词,而且,必须是能够经常处于谓语的前面的这种句法位置,才有演变为副词的可能性。”[1](P93)春秋战国时期“竭力”就出现在“竭力+VP”结构中,只不过上古时期都以单音节为主,“竭力”更侧重动宾短语,中古沿用上古“竭力”用法,唐代随着“竭力+VP”使用频率的增多,“竭力”句法位置趋于固定。“竭力”也开始出现双音化趋向,这是因为句法结构除了受句法规则的制约外,还要受到韵律规则的制约。汉语中两个音节构成一个标准音步,一个音步就是一个标准韵律词。[7]句法结构中单音节副词一般修饰单音节动词,而双音节副词总是倾向于选择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被饰成分。这也是“竭力”之后一般都是跟双音节或者多音节“VP”的原因。综合以上各因素,我们判断“竭力”最晚在唐代由动宾短语变为副词。
“竭力”上古时期还是一个动宾短语,虽然已经出现“竭力+VP”的句法位置,但少数的用例并不足以证明其词汇化。中古时期基本沿用上古“竭力”用法,以动宾短语为主。到了唐代随着“竭力+VP”使用频率的提高,其句法位置趋于固定,语义虚化,“竭力”重新分析,句子重心转移到“VP”上,在双音节韵律的制约下“竭力”在唐代词汇化,变为副词。
[1]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辞书研究中心编.古今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张谊生.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兼论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分类与范围[J].中国语文,2000(1):4.
[5]叶建军.“X胜似Y”的来源、“胜似”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J].语言科学,2013(5):283.
[6]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3):21.
[7]冯胜利.论汉语的“韵律词”[J].中国社会科学,1996(1):161—176.
The source of the Adverb“Jieli”
LI Yingjun
(College of Humanities,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 325035,China)
In early ancient times,“Jieli”is a verbobject phrase and it is the embryonic stage of the adverbialization of“Jieli”.And it further develops in medieval times.In Tang Dynasty,“Jieli+VP”is used with increasing frequency,and the syntactic position is fixed.“Jieli”is reanalyzed,with sentence focus transferred to the“VP”.The semantic meaning of“Jieli”becomes virtual,and it is eventually used as an adverb,and has been in this use ever since.
Jieli;development;motivation;mechanism;adverb
H146.2
A
10091734(2016)05009804
[责任编辑 铁晓娜]
20160115
李英俊,在读研究生,从事汉语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