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红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学部, 广东 广州 510400)
从新发展理念的视角看中国新发展与民族凝聚力
林少红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学部, 广东 广州 5104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实现中国梦而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一系列新战略新举措,表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略的把握,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将党和国家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历史时段。当前,国内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新常态,这种国际国内发展趋势性的新常态将对凝聚中华民族最大共识、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国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新发展理念;新常态;民族凝聚力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挑战、困难和问题,坚信只有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唯有发展才能让中国更加接近世界中心,也只有发展才能登上世界舞台中心。为完成这个战略目标,当前急需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意志,只有全民族的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形成推进民族进步发展的强大合力,才能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作为发展理论也只有勇于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贴近现实、立足现实,才能延续自身的理论生命,提高现实话语权,才能获得最广泛的社会各界的思想认同;也只有着力于破解当前中国的发展难题,指明改革航向,规避发展陷阱,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民族向心力。因此,从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命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必须增强民族向心力,必须汇聚中国力量。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新突破,必将成为引领“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间我国发展全局、更加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更加增强全国各族人民意志,更加有助于凝聚人心,增强民族向心力的强大力量和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密团结和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重大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战胜发展中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思想武器。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明确了在新常态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作为举措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分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可靠保障和根本支撑。为了更加积极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创新。邓小平理论高度关注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阐明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步骤以及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定性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理念联系起来,明确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 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出“五个统筹”,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一个理论的提出和实践,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对政治核心执政能力的认同与否、程度大小,因此也必然会影响到民族向心力的强弱。“五大发展”理念,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和形成的,抓住了发展新特征,开拓了发展新境界,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定自信,是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创造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的思想纲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高度深化和丰富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内容,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对发展理论实现了新飞跃。这一理论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和社会向心力的构建。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课题,解决了它就能够把人类再向前推进一步。”德国诗人海涅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说出了这句名言。今天,如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共同愿景?五大发展理念正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为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应运而生的,集中反映了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同实现 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相契合,同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在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的新期待相呼应,五大发展理念指明了发展方向,打造出共同的理想信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一个也不能少,顺序也不能变,都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布局。而且,五大发展理念又是一体推进,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
邓小平同志说过:“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在新形势下,如果我们对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问题不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不妥善处理,特别是如果对利益关系协调不好,就有可能导致问题激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明确提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很突出,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城乡区域展不平衡;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人们文明素质 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强化。[1]这个时期也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这将对当代民族政治领导带来很大挑战,导致执政者的政治形象受损,政府的公信力下降。“民族认同的程度、民族凝聚力的状况,从根本上说,决定于对民族领导核心的认同程度。”[2]面对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的严峻挑战,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的总体判断是: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理性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积极稳妥地进行不懈探索,勇于直面社会问题,应对风险、化解挑战,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向心力提出来的。其中,创新发展揭示了如何激发新的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揭示了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揭示了如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问题,开放发展揭示了如何解决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揭示了如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无不空前地重新塑造了政治领导核心形象,提升了政治认同,汇聚了民族力量,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社会快速转型期的一个鲜明特点,是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充满希望与饱含痛苦相伴。”[3]中华民族凝聚力势必既迎来新的机遇,又遭遇到不可避免的挑战。五大发展理念立足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新特征,注重统筹解决发展动力、发展不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内外联动、社会公平正义“五个问题”,既强调生产力层面的经济发展, 又强调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断变革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五位一体”整体推进。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预言, 21 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21 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无尽的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五大发展理念无疑正式拉开了这一序幕。这既是对发展格局的全新塑造,又是一次民族凝聚力整体提升!“五大发展理念”不但致力于国内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群体阶层等各领域各方面各层次的整体发展,构建了一个开辟未来发展前景的顶层设计,塑造中国未来发展新格局,还通过构建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促进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提升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推动更大范围的经济重组,引领塑造全球发展的新格局。“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区域合作等战略思想的提出,都是对世界未来发展格局的中国贡献。因此,五大发展理念不仅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也蕴含着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自然而然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集中体现了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紧迫性。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最新诠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就是要求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覆盖的人口要全面、覆盖的区域也要全面。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分析判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主要存在于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这就是要动员全党在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时,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协调性和平衡性,否则一系列社会矛盾就会不断加深,这些都有助于为中华民族精神赋予新的内涵,比如理性精神、创新精神、开放精神、务实精神、进取精神、平等精神等等,增添了民族精神的时代性气息,推动了民族精神的现代转换,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增添了新的动力。
五大发展理念切合了当前我国的国情。我们既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又面临着环境恶化、公平缺失等的巨大风险,在这样的语境下,绿色、共享与创新、协调、开放一起成为核心理念,是中国国情的强烈要求,是这个时代的强烈呼唤。其次,它适应了世界发展的趋势。 2009 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了2000 年至 2015 年人类发展目标,其关键词是“消除贫困”。2015 年,在新的起点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交了《2030 年享有尊严之路》,报告提出了人类 2015 年至 2030 年的发展目标,其关键词是“享有尊严”。从“消除贫困”到“享有尊 严”,不仅转换了重点,而且提升了层次。 在这样的语境下,创新、开放与协调、绿色、共享一起成为核心理念,是世界发展趋势所决定的,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决定的。
为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必须以变应变,做到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 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从过去较多利用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加快自身发展,转变为更多依靠内生动力实现发展;从过去较多利用国际市场扩张增加出口,转变为更多依靠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从过去较多利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原有比较优势的条件推动发展,转变为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过去较多利用原有规则招商引资、促进发展,转变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保护和扩大国家发展利益;从我国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实际出发,统筹国际国内事务,统筹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工作。开放发展更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着眼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实现中国发展与世界发 展的更好互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正适应于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实现发展成果由人们共享,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履职伊始就明确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立为新一届政府的奋斗目标,并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郑重强调,执政党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人民的现实需求。随着发展的推进,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形式日趋多样、水平不断提高的特点,从追求物质生活到追求精神生活,从关心物质文明建设到关注精神文明建设,从关心经济建设到关心政治建设, 从关心人与社会发展到关心人、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 从关心自我价值到关心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人民的要求和期盼越来越高、越来越广。人民向往更优质的教育,期盼更体面、更有发展空间、更能实现自我价值、能获得更高收入的工作,期待能够获得更好的社会保障、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这些向往和期待本质上都是对获得更好发展权利、发展机会、发展成果的合理冀求。面对这些合理的新需求,我们党做出了积极回应,把共享作为所有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和发展落脚点,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归宿。
当前,我国发展中仍然存在因城乡、区域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过所引发的社会保障不足、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苦等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科学解决了“发展为谁”的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赢得人民拥护、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更是团结带领亿万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围绕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新,为谁创新?协调,为谁协调?绿色,为谁与自然和谐相处?开放,为谁开放?都是为了人民。共享,谁来共享?人民共享,每个中国人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汇成一句话:人民至上。也就是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使全体人民积极凝聚最大共识 , 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牢牢锁定共同富裕目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审视当下,实现发展的“蝶变”正处在历史转折的“关键路口”; 面向未来,五大发展理念正引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志在必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景在望,中华儿女同心共圆中国梦,让国家更加富强,社会更加发展,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切,都将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吸引力空前地增强,对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必将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1]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04.
[2]孔庆榕.改革开放与民族认同[C]//孔庆熔等.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190.
[3]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9(2).
[责任编辑:肖承罡]
C956
A
1671-6949(2016)04-0014-04
2016-09-21
林少红(1971-),女,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